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2 毫秒
1.
叶××,女,34岁,已婚,小学教员,门诊号55909。曾患过肺结核、急性肾盂肾炎、高血压及胃痛等病。1964年1月13日,患者感觉小便频数加剧,经××医院诊断为慢性肾盂肾炎。导尿培养加抗菌素敏感试验结果:非溶血性链球菌生长;对新霉素有低度敏感,对青霉素、合霉素、链霉素、多粘液菌素、四圜素、氯霉素、磺胺及呋喃西林均不敏咸。在泉州、福州各医院治疗共二个多月,注射过青霉素、链霉素,病情仍无明显的好转,三次导尿培养及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敷脐加思密达灌肠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8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思密达灌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敷脐治疗,疗程均为3天,治疗结束后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敷脐加思密达灌肠治疗小儿腹泻临床疗效优于单纯思密达灌肠治疗。  相似文献   

3.
<正>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耳科门诊常见病,易感细菌多种多样。由于抗菌素药物的广泛应用,耐药菌株增加,治疗上比较困难。有一些抗菌素如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及新霉素等,均能对内耳产生直接毒性反应,损害耳蜗,影响听力,以致一些病人出现不可逆的药物性耳聋。而中药外用药多为散膏油制剂,患者用后易产生耳垢难以清除,使临床用药受到  相似文献   

4.
痢疾一病,多发生于夏秋季节,尤其我矿在去年七八月份痢疾发病率较往年约增多一倍以上,小儿患者更多.西医治疗多采用磺胺噻唑或磺胺胍等,但疗效不佳.最有效的药物为链霉素、合霉素.因链霉素大多为进口货,合霉素虽有国产,因其味极苦,小儿难于服用,并且有服后呕吐等副作用,且价值昂贵,均不能普遍应用.我们在党的领导下,贯彻西医学习中医的精神,自去年七月份试用中药复方白头翁煎剂治疗痢疾100例,经我们初步观察结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清化湿热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手足口病普通病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伴有发热症状的手足口病普通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自拟清化湿热灌肠方保留灌肠,连用3天。结果:治疗组患儿的退热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均未出现与治疗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清化湿热灌肠中药配合西医常规治疗有发热症状的手足口病普通病例,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新中医》2016,(3)
目的:观察清化湿热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手足口病普通病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伴有发热症状的手足口病普通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自拟清化湿热灌肠方保留灌肠,连用3天。结果:治疗组患儿的退热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均未出现与治疗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清化湿热灌肠中药配合西医常规治疗有发热症状的手足口病普通病例,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清热颗粒剂含药血清对低浓度抗生素环境下细菌耐药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在中药复方清热颗粒剂含药血清和低浓度新霉素条件下传代培养大肠杆菌ATCC25922,以空白血清、低浓度新霉素、空白肉汤作对照,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以抑菌环直径(mm)作为衡量标准,动态观察诱导菌株耐药性变化。结果:复方清热颗粒剂含药血清对大肠杆菌ATCC25922具有直接抑菌作用,末次灌胃给药60 min后含药血清抑菌环直径达10 mm;经低浓度新霉素诱导30代后,大肠杆菌ATCC25922不仅对新霉素产生耐药,而且导致丁胺卡那、氨苄西林失效,对庆大霉素、链霉素敏感性降低,产生多重耐药;新霉素 含药血清组菌株第40代菌株对新霉素产生耐药性,对丁胺卡那、氨苄西林、庆大霉素、链霉素始终保持敏感,其中氨苄西林的敏感性同空白肉汤组保持一致(P>0.05)。结论:复方清热颗粒剂具有延缓和控制细菌在低浓度抗生素诱导下产生耐药性以及多重耐药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小儿复杂型热性惊厥的中西医治疗方法,对比中药灌肠和口服苯巴比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3年12月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120例小儿复杂型热性惊厥患儿,随机分中药组和西医组。中药组中药灌肠60例,西医组口服苯巴比妥60例,评估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体温变化情况和症状体征积分变化情况,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患儿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例数中药组均高于西医组,体温下降至正常所需时间中药组少于西药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儿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及惊厥再发频率中药组均低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医治疗小儿复杂型热性惊厥疗效较显著,减少该病惊厥再发。  相似文献   

9.
杨柳 《亚太传统医药》2014,(16):104-105
目的:探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慢性盆腔炎患者124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患者则采用西药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相关指标改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临床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提高,分别为51.61%和96.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腰骶部疼痛消失时间平均为(5.39±2.25)天,下腹坠胀消失时间平均为(5.60±2.69)天,盆腔肿块消失时间平均为(10.13±5.61)天,白带常规正常所需时间平均为(5.24±2.40)天,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中药保留灌肠能明显改善慢性盆腔炎患者相关临床指标,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中药灌肠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抗感染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采用中药灌肠的方法治疗。7天为1个疗程,治疗后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4.0%)高于对照组(8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其中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淋巴结减小幅度较对照组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30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和意义。方法:对临床上确诊为急性肾功能衰竭的3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注射剂静脉点滴并结合中药高位灌肠治疗,统计少尿期病程及恢复期后血肌酐、尿素氮水平。结果:30例患者均治愈或病情相对稳定。患者少尿期病程最短1天,最长达20天,平均5.8天。恢复期后血肌酐均降至正常。结论:由缺血、缺氧、肾毒性药物等原因导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注射剂静脉点滴并结合中药灌肠治疗可明显缩短患者少尿期的病程,促进肾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我院自1959年8月1日起至9月9日止试用民间草药羊马尼草治疗急性菌痢34例,其中5例因病情较重,加上个别医生对用此药治疗痢疾信心不足,治疗一天无效而加用呋喃西林、链霉素、合霉素等治痢药物。现将单独使用羊马尼草治疗的29例报导如下:一、使用方法将采集的羊马尼草晒干,连茎带叶一斤,放入锅中,加水4000毫升,煮成1800毫升,另加糖浆200毫升即成。服法:一日三次,每次20毫升,7—10天为一个疗程。如患者有严重脱水者,可给予补液。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止泻中药复方联合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小儿急性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128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止泻中药复方治疗,两组均7 d为1个疗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腹泻停止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大便恢复正常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腹泻停止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以及大便恢复正常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不良反应以尿路感染和胃肠道不适为主,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止泻中药复方联合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小儿急性肠炎疗效显著,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疗程,优于单用康复新液。  相似文献   

14.
扶脾止泻散与消乳散为我科临床经验方。应用此方治疗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已有二十年之久。临床上长期实践观察,获得较满意疗效,深受患儿家长欢迎。现仅就我科1979年5月至1983年1月,在门诊观察的单纯性消化不良病儿102例整理介绍如下。这些病儿来我院门诊治疗前均口服过土霉素、四环素、合霉素、新霉素、婴儿平、胖得生、痢特灵、消积散、穿心莲等药物,均未取效。经用扶脾止泻散兑服消乳散后,最短两天,最长七天治愈。一、扶脾止泻散组成: 茯苓泽泻白术猪苓水通滑石车前白芍竹叶甘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和对比中药保留灌肠和地西泮预防小儿热性惊厥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保留灌肠,对照组采用口服地西泮,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24、48 h惊厥再发频率,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患儿治疗后24、48 h惊厥再发例数和惊厥总再发率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1)。患儿治疗后4周和12周脑电图异常率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小儿热性惊厥再发具有显著效果,可减少热性惊厥再发频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排除未按规定治疗患儿18例,最终实验组40例,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灌肠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2 h。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为81.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轮状病毒转阴时间比较,实验组平均转阴时间(3.68±1.69)d,对照组平均转阴时间(4.59±2.01)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3 d及5 d后实验组CRP较对照组下降更加明显(P0.05)。结论中药汤剂灌肠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明显,且能有效下调患儿血清中CRP的含量,抑制由CRP引起的炎性级联反应,在临床治疗中可以积极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中药保留灌肠和复方氨酚那敏颗粒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120例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使用复方氨酚那敏颗粒治疗,研究组患儿使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及给药4h内退热情况的差异。结果:经过治疗,研究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1.7%;给药2、3、4h内,研究组患儿体温分别为(38.3±0.5)℃、(37.8±0.4)℃、(37.7±0.4)℃,均低于对照组同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发热见效快、疗效好,经肠黏膜直接吸收,不良反应少,体温下降后无回升,优于复方氨酚那敏颗粒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低张气钡加压灌肠复位术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肠套叠患儿34例,对所有患者均给予低张气钡加压灌肠诊断,对诊断后可进行复位治疗的患儿行复位术,不能复位治疗的患儿行手术治疗。结果:本组34例患儿准确诊断30例,准确率为88.2%;14例患儿行复位治疗,成功复位13例,复位成功率为92.9%。结论:低张气钡加压灌肠复位在小儿肠套叠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和复位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凉血方灌肠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感染性腹泻的疗效。方法:将162例感染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中药组、联合组和对照组。中药组64例采用清热解毒凉血方灌肠治疗;联合组68例在中药组治疗基础上口服思密达治疗;对照组30例仅口服思密达。3组均观察治疗第3天、第5天疗效,并追踪随访至15天。结果:治疗第3天,总有效率中药组为71.7%.联合组为91.9%,对照组为50.0%。治疗第5天,总有效率中药组为93.3%,联合组为100%,对照组为71.4%。两个时间段各组总体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中药组、联合组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优于中药组(P〈0.05)。两个不同感染类型腹泻止泻时间各组总体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中药组、联合组止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短于中药组(P〈o.05)。各组病毒性腹泻止泻时间均长于细菌性腹泻(P〈0.05)。结论:清热解毒凉血方灌肠能提高思密达治疗感染性腹泻患儿的疗效,缩短止泻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联合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小儿乙型流行性感冒风热犯卫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85例乙型流行性感冒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灌肠,疗程均为5d。比较2组患儿治疗后主要、次要症状持续时间和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19%(P0.05)。治疗组发热、咽痛等主症和咳嗽、鼻塞流涕等次症持续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使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灌肠可明显改善乙型流感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症状持续时间,且应用安全,值得进一步研究并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