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比较分析胃食管超声造影、胃镜、X线钡餐造影诊断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的价值。方法:对50例主诉胃灼痛、反酸、反食、胸背部疼痛等经临床拟诊GERD的患者同时进行胃食管超声造影、胃镜、X线钡餐造影检查,比较3种方法对GERD的检出率和诊断价值。结果:胃食管超声造影检出38例GERD(阳性率76%),未检出12例(阴性率24%);胃镜检出19例GERD(阳性率38%),未检出31例(阴性率62%);X线钡餐造影检出16例GERD(阳性率32%),未检出34例(阴性率68%)。3种方法之间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胃食管超声造影与胃镜、胃食管超声造影与X线钡餐造影比较,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食管超声造影可直观、实时显示有无反流,较胃镜、X线钡餐造影诊断GERD更有价值,可作为GERD的筛查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利用胃超声造影探讨胃食管反流患者体位变换时胃食管反流的情况.方法 73例胃食管反流患者饮用胃肠超声助显剂后,采用平卧位、右侧卧位和左侧卧位,超声分别观察不同体位下5 min内胃食管反流的次数及总反流时间.结果 5 min内反流次数:左侧卧位为(2.85±0.67)次,平卧位为(4.68±0.72)次,右侧卧位为(...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便携式光纤分光光度计(bilitec2000)24小时监测食管腔内胆红素水平用于诊断十二指肠胃食管反流(DGER)的可行性及可靠性,探讨DGER在胃食管反流病(GERD)中的意义。方法:用便携式光纤分光光度计对60例GERD患者(包括食管炎18例)及33名健康人进行24小时食管腔内胆红素监测,以胆红素吸收值达到或超过0.14作为胆汁反流的阈值,计算反流总次数、反流总时间百分比、反流超过5分钟的次数及最长反流时间。以健康人的反流总时间百分比第九十五百分位作为正常值上限,用于判断GERD患者胆汁反流是否阳性。结果:GERD患者24小时胆汁反流总时间百分比的中位数为1.9%(0~12.6%),高于对照组的0.5%(0~2.1%,P<0.05);食管炎患者相应为3.7%(0.95%~12.6%),明显高于非食管炎患者的1.4%(0~7.6%,P<0.05);GERD患者中有20例(34%)胆汁反流阳性(混合反流);混合反流的20例食管炎占12例(60%),而胆汁反流阴性的39例中食管炎只有6例(15%),P<0.05。10例GERD患者两次监测结果胆汁反流总时间百分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用便携式光纤分光光度计监测食管胆红素水平用于诊断DGER是可行和可靠的;34%的GERD患者存在酸和胆汁混合反流,混合反流可加重食管黏膜损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女性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食管动力学特点和临床特点。方法选取110例GERD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月经情况将患者分为围绝经期组45例和非围绝经组65例。分析并比较2组GERD患者的食管动力学特点、典型症状发生率和非典型症状发生率。结果围绝经期组反酸症状发生率为44. 45%,显著低于非围绝经组的52. 31%(P 0. 05); 2组反食症状和胃灼热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非典型症状中,2组患者咽喉炎和咽部异物感发生率均较高;围绝经期组嗳气发生率为53. 33%显著高于非围绝经组的29. 23%,睡眠障碍发生率为55. 56%显著高于非围绝经组的27. 69%(P 0. 05)。围绝经期组、非围绝经组GERD患者的胃食管反流病问卷(Gerd Q)积分分别为(9. 57±1. 82)、(9. 87±2. 2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GERD患者的总反流次数、酸反流次数及非酸反流次数无显著差异(P 0. 05)。围绝经期组与非围绝经组的弱酸反流次数有显著差异(P 0. 05)。结论围绝经期女性GERD大多表现为非典型症状,主要是咽喉炎和咽部异物感,食管动力学检测可以作为诊断围绝经期女性GERD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收集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f reflux disease,GERD)患者的临床信息、胃镜表现以及24 h食管pH-阻抗监测结果,比较难治性GERD和非难治性GERD的反流特点,探讨难治性GERD的预测因素,为临床处理提供依据.方法:入选2008年10月-2012年12月因反酸、烧心、非心源性胸痛、咽痛等症状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科疑诊为GERD的74例患者.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胃镜结果等.监测患者的食管下段pH和食管阻抗变化.难治性GERD诊断:符合GERD诊断标准,同时经过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4周(每天至少1次)无效或者deMeester评分下降少于50%;非难治性GERD诊断:符合GERD诊断标准,同时经过PPI治疗4周(每天至少1次)症状改善明显;非GERD诊断:内镜检查未见食管黏膜损害,且24 h食管pH-阻抗监测反流次数和deMeester评分不足以诊断GERD.计数资料正态分布者用r±s表示,菲正态分布者用中位数和百分位数(25th,75th)表示.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按是否为GERD、是否为难治性GERD分组,比较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反流特征性因素.结果:(1)难治性GERD患者与非难治性GERD患者的酸反流次数、总反流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难治性GERD患者的deMeester评分较非难活性GERD患者高,长酸反流次数较非难治GERD患者多(P=0.032,P=0.008);(2)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发现,难治性GERD与长酸反流次数、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呈正相关(P值分别为0.01和0.045).长酸反流次数增加1次,发生难治性GERD的危险增加36%;NERD患者发生难治性GERD的危险是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4.54倍;(3)不同类型GERD的反流特征:NERD患者的近端反流次数大于反流性食管炎和Barrett食管患者,而近端反流百分比显著大于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和Barrett食管患者(P=0.006).结论:(1)长酸反流次数多和NERD是难治性GERD的独立危险因素;(2)NERD患者比糜烂食管炎患者更容易发展为难治性GERD.NERD患者的近端反流百分比的升高可能与其对PPI的反应差有关.  相似文献   

6.
超声造影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胃镜检查结果,将93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48例)及对照组(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45例),采用SonoVue造影剂结合CPS造影成像技术行超声造影,观察两组患者食管下段双层黏膜和黏膜下层厚度、造影剂始增时间、峰值时间。结果观察组食管下段双层黏膜和黏膜下层厚度轻度患者达(5.98±0.54)mm,中重度患者达(8.13±0.45)mm,均大于对照组的(2.76±0.73)mm(P0.05);造影剂始增时间轻度患者为(16.70±0.67)s,中重度患者(19.14±0.99)s,均大于对照组的(15.82±0.62)s(P0.05);达峰时间轻度患者为(23.45±0.80)s,中重度患者为(25.41±1.23)s,均大于对照组的(22.69±0.67)s(P0.05)。结论超声造影是一种方便的诊断手段,有望成为临床筛查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新医学》2001,32(12):716-718
目的评价便携式光纤分光光度计(bilitec2000)24小时监测食管腔内胆红素水平用于诊断十二指肠胃食管反流(DGER)的可行性及可靠性,探讨DGER在胃食管反流病(GERD)中的意义。方法用便携式光纤分光光度计对60例GERD患者(包括食管炎18例)及33名健康人进行24小时食管腔内胆红素监测,以胆红素吸收值达到或超过0.14作为胆汁反流的阈值,计算反流总次数、反流总时间百分比、反流超过5分钟的次数及最长反流时间。以健康人的反流总时间百分比第九十五百分位作为正常值上限,用于判断GERD患者胆汁反流是否阳性。结果GERD患者24小时胆汁反流总时间百分比的中位数为1.9%(0~12.6%),高于对照组的0.5%(0~2.1%,P<0.05);食管炎患者相应为3.7%(0.95%~12.6%),明显高于非食管炎患者的1.4%(0~7.6%,P<0.05);GERD患者中有20例(34%)胆汁反流阳性(混合反流);混合反流的20例食管炎占12例(60%),而胆汁反流阴性的39例中食管炎只有6例(15%),P<0.05。10例GERD患者两次监测结果胆汁反流总时间百分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用便携式光纤分光光度计监测食管胆红素水平用于诊断DGER是可行和可靠的;34%的GERD患者存在酸和胆汁混合反流,混合反流可加重食管黏膜损害。  相似文献   

8.
幽门螺杆菌与胃食管反流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文研究了Hp阴性和Hp阳性的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食管动力学和食管酸暴露情况,以阐明Hp感染和GERD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纳入GERD患者64例,按Hp感染情况分为Hp阳性组37例,Hp阴性组27例。检测前1周停用抑酸药和胃肠动力药。对2组进行食管动力学检测和食管24 h pH监测。结果①Hp阳性和Hp阴性组性别、年龄和体质量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Hp阳性和Hp阴性组食管动力学检测:LES压力、长度及食管体部的各项动力学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③Hp阳性和Hp阴性组24 h食管pH监测DeMeester评分、食管pH<4时间百分比、pH<4反流次数、pH<4大于5min反流次数、pH<4最长反流持续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④本研究中GERD患者食管下端括约肌压力(LESP)为(9.1±1.9)mm Hg,明显低于正常人,但它和DeMeester评分无相关性(r=0.130,P=0.304)。结论①Hp感染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LESP和食管体部的运动功能无明显影响;②Hp感染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食管酸暴露也没有显著影响;③Hp感染与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没有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老年患者血清血管活性肠肽(VIP)、白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表达及意义。方法将75例GERD患者根据病理特征分为糜烂性食管炎(erosive esophagitis,EE)组(EE组),巴雷特食管(Barrett's esophagus,BE)组(BE组)以及非糜烂性反流病(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NERD)组(NERD组),另选取2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各组受试人员血清VIP、IL-8及TNF-α水平,比较不同类型GERD患者24小时食管pH指标。结果不同类型GERD患者血清VIP、IL-8及TNF-α水平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0.05);EE组患者血清VIP、IL-8及TNF-α水平均高于BE组、NERD组(P<0.05)。EE组患者DeMeester评分、最长反流时间、重度酸暴露比、总反流次数及无效食管运动比例均大于BE组和NERD组(P<0.05);而BE组患者DeMeester评分、最长反流时间以及总反流次数又明显大于NERD组(P<0.05)。结论 VIP及炎症因子在GERD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对血清VIP、IL-8、TNF-α及24h食管pH进行检测有助于GERD类型鉴别。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食管动力指标联合食管pH值检测在胃食管反流病(GERD)合并抑郁患者病情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回顾性分析为法,观察对象为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入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80例GERD患者,参考是否合并抑郁分为研究组(合并抑郁,37例)与对照组(无抑郁,43例)。比较两组患者食管动力指标、食管pH值;同时,比较不同类型GERD[反流性食管炎(RE),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合并抑郁患者的食管动力指标、食管pH值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并分析SDS评分与食管动力指标、食管pH值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远端收缩积分(DCI)、食管下括约肌压力(LES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DeMeester评分、pH<4大于5 min反流次数、pH<4反流次数、立位pH<4的时间比率、pH<4的总时间比率、收缩前沿速度(CFV)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GERD合并抑郁患者中,RE患者的LESP明显低于NERD患者,SDS评分、DeMeester评分、pH<4大于5 min反流次数、pH<4的总时间比率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电子胃镜、24 h食管pH值监测及胃食管反流病(GERD)Q评分三种方法在GERD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于2011年4月—2012年6月因烧心、反酸等症状就诊于消化科门诊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胃镜组、24 h食管pH值监测组及GERD Q评分组,每组40例,分别接受电子胃镜、24 h食管pH值监测及GERD Q问卷评分,比较分析各种方法对GERD的检出情况。结果:24 h食管pH值监测组40例患者中病理性反流者19例,生理性反流者5例,GERD阳性率显著高于胃镜组及GERD Q评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组与GERD Q评分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4 h食道pH值监测可以对食管内反流情况进行实时、动态监测,为GERD的临床诊断及不同类型的反流治疗方案提供客观、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胃食管反流病调查问卷(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questionnaire,GerdQ)在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中的诊断价值,建立一种适合社区筛查GERD的方法。方法:2012年1月—12月200例存在反流相关症状的200例患者。所有入选患者均接受GerdQ问卷调查并接受食道胃十二指肠内镜检查(oesophago-gastroduodenoscopy,OGD)和(或)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PPI)治疗试验,OGD检查联合PPI试验结果作为诊断GERD的金标准。将GerdQ积分与金标准进行比较,计算GerdQ诊断GERD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结果:GERD患者GerdQ积分(9.76±3.89)高于非GERD患者(3.79±2.75),P〈0.05;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患者GerdQ积分(10.67±3.50)与非糜烂性反流病(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NERD)患者积分(10.73±3.7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量表GerdQ积分以7分为临界值,其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最佳,分别为77.4%和86.2%,Youden指数达到最大值0.64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74,对GERD患者诊断的阳性符合率为81.3%,阴性符合率为84.2%。结论:GerdQ是一种简单易行的GERD诊断方法,可以作为社区筛查GERD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3.
蒙脱石散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蒙脱石散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疗效。方法将126例GER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63例。对照组予奥美拉唑20mg,口服,2次.d-1,吗丁啉10mg,口服,3次.d-1;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蒙脱石散3g,3次.d-1,2组均8周为1个疗程。治疗8周后,即刻复查1次胃镜,对2组临床症状改善及胃镜下食管炎改变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症状开始缓解的时间为2~4d,治疗4周后,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症状总有效率为92.06%;对照组症状开始缓解的时间为4~7d,治疗6周后,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症状总有效率为80.95%。治疗组症状缓解和消失的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的缩短(P<0.05)。治疗组治疗8周后内镜下食管炎改善总有效率为87.30%,对照组8周后内镜下食管炎改善总有效率为73.0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脱石散能迅速缓解GERD的症状,对治疗GERD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和糜烂性食管炎(EE)患者的反流症状、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等情况,为更好的诊治胃食管反流病提供帮助.方法 对274例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及75例正常对照者进行问卷调查,包括一般资料、反流症状、食管外症状、精神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评价.结果 274例GERD患者中EE患者97例(35.4%),NERD患者143例(52.2%),Barrett食管患者34例(12.4%);与EE比较NERD患者中女性多见(62.2%VS 47.4%,P<0.05).EE组与NERD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及食管外症状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ERD患者的反流症状评分、焦虑抑郁评分及食管外症状发病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者(P<0.01),且生活质量评分低于正常对照者;与EE组比较,NERD患者反流症状、精神心理异常更明显,生活质量下降也更严重(P<0.01).结论 与EE患者相比,NERD患者有更明显的反流症状、更突出的精神心理因素,及更严重的生活质量损害,对NERD患者应重视包括心理治疗在内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质子泵抑制剂(PPI)联合铝碳酸镁、百乐眠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疗效。方法采取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对照组58例以PPI加促动力药等治疗;治疗组56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铝碳酸镁咀嚼片1g,一日3次;百乐眠胶囊4片,一日2次,疗程2~4周。结果难治性GERD患者胃灼热、上腹疼痛较GERD组少,但恶心、睡眠障碍、吸烟、饮酒较多。总有效率治疗组91.1%,对照组74.2%(P<0.05),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PPI联合铝碳酸镁、百乐眠等治疗难治性GERD疗效较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食管返流症采用西沙必利联合泮托拉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胃食管返流病87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4例,采用西沙必利联合泮托拉唑治疗,对照组43例,单独采用泮托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0.91%、67.44%,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症状改善率(88.64%),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65.12%),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食管返流症采用西沙必利与泮托拉唑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独采用泮托拉唑治疗,联合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Hp)感染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refluxdisease,GERD)患者食管远端酸暴露及食管动力变化特点,探讨Hp感染与GERD的关系。方法GERD患者80例,分为Hp阳性组30例,Hp阴性组50例,同期2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为对照组,对3组进行食管动力学检测和食管24hpH监测。结果Hp阳性组与Hp阴性组DeMeester评分、食管下括约肌压力、24hpH监测各项指标及食管动力学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2组DeMeeste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食管下括约肌压力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GERD患者食管下括约肌压力较正常人群低,且存在过量酸反流;Hp感染与GERD发生可能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8.
24小时食管PH监测对诊断胃食管反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24h食管pH检测对胃食管反流和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方法:采用携带式24h食管pH分析仪对37例具有胃食管反流症状患者作为疾病组在常态下进行24h食管pH监测,并以20名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 结果:20名正常成人中平均97.7%的时间食管pH>4,观察6项食管pH测定指标,得出95%的正常值范围:pH<4的总时间百分率为4.97%;pH<4的立位时间百分率为3.82%;pH<4的卧位总时间百分率2.34%,反流持续≥5min的次数<2.57;最长反流持续时间<18.62min,pH<4的反流次数为25.69次。疾病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24h食管pH监测的阳性检出率为94.59%,明显高于食管钡餐X线检查(27.02%)、内镜检查(40.54%)及食管粘膜活检(51.35%)等方法。 结论:24h食管pH监测的指标对鉴别生理性与病理性GER,深入了解GER与食管炎的关系,特别对GERD的诊断和疗效判定,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其诊断价值明显优于食管钡餐X线检查和内镜检查。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枸橼酸莫沙必利片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脑卒中后鼻饲患者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的临床效果。方法脑卒中后鼻饲合并GRED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枸缘酸莫沙必利片口服,5 mg/次,3次/天;奥美拉唑口服,20 mg/次,1次/天。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口服,10 mg/次,3次/天;铝碳酸镁咀嚼片口服,1.0 g/次,3次/天。两组均治疗4周,采用调查量表评定的形式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观察组仅呃逆积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各项积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项积分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枸橼酸莫沙必利联合奥美拉唑能够显著改善脑卒中后鼻饲患者GRED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