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总结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将7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青少年患者分为2组,各35例。观察组给予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对照组患者给予小切口髓核摘除术,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2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率高,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椎板间入路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效果。方法随机将97例接受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48例经椎间孔侧后方入路,观察组49例经后路椎板间入路。比较2组手术效果、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手术前后疼痛评分(VAS)。结果 2组治疗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均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椎间孔侧后方和经后路椎板间入路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均效果肯定。其中后路椎板间入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疼痛缓解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技术与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方法将16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3例,对照组采用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观察组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疼痛缓解和功能恢复情况、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3个月随访。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 0. 001)。术后3个月,两组VAS评分、JOA评分及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技术与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相当,但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损伤少,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的综合护理效果。方法将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的30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2组,每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心理及康复训练指导等综合护理。比较2组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心理、康复训练指导等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手术效果,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老年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01—2017-05间河南省省立医院收治的70例LDH老年患者,根据不同术式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行后路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FD),观察组实施PTED。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卧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2组功能障碍均显著改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PTED治疗LDH老年患者创伤小、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安全性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两种方法椎间孔镜与传统后路髓核摘除术比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7年2月收治的1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别采用后路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术(对照组70例)和椎间孔镜下减压、髓核摘除术(观察组70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术中出血量;术后进行1年随访,比较两组Oswestry功能障碍(ODI)指数及JOA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费用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中2例出现复发病例,予二次手术;术后1个月、3个月JOA评分和ODI指数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而6个月和1年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孔镜下减压、髓核摘除术较传统开放手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更佳,值得临床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7.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21):1972-1976
[目的]比较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fenestration discectomy,FD)和经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6月~2015年2月,将50例初次单节段LDH患者随机分为椎板开窗组(25例)和椎间孔镜组(25例)。两组年龄、性别、病变节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板开窗组在全麻下行后路开窗髓核摘除术,椎间孔镜组在局麻下行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比较两种术式的切口、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及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7.3个月(12~36个月)。椎板开窗组的手术时间少于椎间孔镜组(P0.05),椎间孔镜组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住院时间少于椎板开窗组(P0.05)。两组术后3、12个月ODI、VAS、JOA与术前比较,均明显改善(P0.05),两组术后12个月的JOA评分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椎板开窗组相比,椎间孔镜技术治疗LDH疗效确切,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LDH更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椎间孔镜神经根减压松懈术(BEIS术)治疗单节段、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的短期随访效果。方法选取2016-02—2018-01间郑州市骨科医院脊柱骨科一收治的100例单节段、单侧LDH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观察组采用BEIS术。比较2组疗效、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术前及术后第1天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观察组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切口长度、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优良率及术前、术后第1天的JOA评分、OD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EIS术与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单节段、单侧LDH患者,效果相当;但BEIS术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和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6—2014-02诊治的单节段同侧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后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42例,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18例(椎间孔镜组),采用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24例(椎板开窗组)。采用VAS评分和ODI指数评价2组手术疗效。结果 2组均获得随访8~12个月,平均10.7个月。2组术后腰痛、腿痛VAS评分及ODI指数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间孔镜组与椎板开窗组术后1 d、1个月、6个月、末次随访时腰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间孔镜组术后1 d腿痛VAS评分低于椎板开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术后1个月、6个月、末次随访时的腿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但手术费用较昂贵,学习曲线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与经后路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05—2017-10诊治的68例年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采用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观察组),38例采用经后路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对照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2组术后1 d、3个月、6个月疼痛VAS评分及ODI指数、末次随访时改良MacNab标准评分。结果 6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3个月,平均8.6个月。观察术后2例髓核残留,2例出现一过性下肢麻木;对照组3例出现脑脊液漏,3例出现腰部疼痛并且症状反复,1例出现马尾神经损伤,对症治疗后均治愈。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 d观察组疼痛VAS评分与ODI指数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2组疼痛VAS评分及OD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2组改良MacNab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能迅速缓解疼痛,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3D打印辅助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05-2017-05,于本院治疗的74例LDH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手术治疗,观察组在3D打印辅助下完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穿刺次数等手术指标,随访12~20个月,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并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穿刺次数、透视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ODI评分均显著降低,但术后7 d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优良率分别为89.19%与86.49%,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1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打印辅助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手术治疗LDH,能降低手术及透视时间,减少穿刺次数,术后短期疼痛、腰椎功能改善更佳,能降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侧后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孔镜组(采用侧后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42例)和开窗组(采用后正中入路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38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JOA评分。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14个月。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孔镜组均短(少)于开窗组(P<0.001)。术后3个月JOA评分两组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侧后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切口小、出血少等优点,且能达到同开放手术相同的直接减压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91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组(观察组,39例)和后路髓核摘除组(对照组,52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肌肉损伤程度等指标以及功能评分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4个月。手术时间:观察组为(102.7±18.4)min,长于对照组的(86.2±17.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失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观察组分别为(41±12)ml、(0.8±0.2)cm、(6.1±1.8)d,均少(短)于对照组的(190±34)ml、(6.2±1.6)cm、(8.6±2.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肌酸激酶浓度观察组为(149.6±28.4)U/L,低于对照组的(395.5±34.8)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区域肌肉病理切片显示,观察组肌纤维完整、有序,无明显核碎裂溶解现象;对照组肌纤维断裂,无序,具有明显核碎裂溶解现象。功能恢复和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技术与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6—2016-06诊治的60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30例(椎间孔镜组),采用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治疗30例(椎间盘镜组)。比较2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ODI指数。结果 6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2(12~36)个月。椎间孔镜组在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方面明显优于椎间盘镜组,但椎间孔镜组手术时间较椎间盘镜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椎间孔镜组与椎间盘镜组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OD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和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均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和对腰椎后柱结构破坏小等优点,但相比之下,经皮椎间孔镜手术创伤相对更小,术后患者住院时间更短,患者接受程度更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腰部活动度和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本院2019年6月~2019年12月行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的24例LDH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行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的24例LDH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术后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腰部活动度、疼痛情况、腰椎功能和并发发生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和卧床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腰部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角度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VAS评分、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较术前均呈降低趋势,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与对照组的29.17%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采用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LDH,能显著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和卧床时间,能显著改善患者腰部活动度,降低腰部疼痛,同时术后患者腰椎功能恢复情况更好,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正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造成成年人腰腿疼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在LDH手术治疗中具有微创、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1]。但目前对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治疗LDH的报道较为笼统,少见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中央型LDH的报道。本研究主要观察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手术治疗中央型LDH的疗效及安全性,报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3D技术打印导航板在椎间孔镜下腰椎髓核摘除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采用椎间孔镜下腰椎髄核摘除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3D打印导板辅助穿刺下椎间孔镜下腰椎髓核摘除术,对照组采用单纯椎间孔镜下腰椎髓核摘除术,并对两组的穿刺次数、X线透视次数、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进行对比。两组在术前及术后1d、1周、1个月行腰痛VAS评分(0~100分),术前、术后3个月随访时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ysfunction index,ODI)及改良Macnab疗效评定。结果:患者穿刺次数、X线透视次数、手术时间观察组为(1.17±0.37、2.33±0.75、40.47±7.55min)均低于对照组(5.00±2.15、10.63±3.77、63.67±16.6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d腿痛VAS评分观察组(19.67±8.99)低于对照组(32.00±9.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及1个月腿痛VAS评分观察组(13.17±10.94、10.50±13.47)、对照组(16.00±11.62、11.50±13.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ODI评分观察组(13.20±9.86)%低于对照组(15.73±10.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改良Macnab疗效评定优良率试验组(90.0%)与对照组(8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神经损伤2例、腰大肌血肿1例、减压不彻底1例,观察组并发症:减压不彻底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技术打印的导板辅助椎间孔镜下腰椎髓核摘除术,可降低穿刺次数、减少X线透视次数、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18.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21):1938-1942
[目的]对于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经皮椎间孔镜技术与传统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这两种不同外科术式进行比较。[方法]对本院2011~2014年23例青少年LDH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采用TESSYS技术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PTED)组13例,传统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组10例。观察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记录两组患者术前、后红细胞压积(Hct),并利用Gross循环血量线性方程,计算总失血量;根据患者术前、后下肢痛VAS评分及术后改良Mac Nab标准评分进行临床疗效分析。[结果]2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18个月,平均13.7个月。两组术后3 d,1、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与术前相比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改良Mac Nab标准,末次随访时PTED组优10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为92.3%;开窗术组优8例,良1例,可1例,优良率为90.0%,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TED组在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总失血量、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方面优于开窗组(P<0.05)。[结论]PTED治疗青少年LDH疗效与传统椎板间开窗术相当,但PTED具有创伤小、出血少、下床活动早、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青少年LDH的一种良好术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激反应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05-2014-05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接受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疼痛程度与机体功能状态、血清应激指标、临床疗效。结果随访2年,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切口长度、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术后2年,观察组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3 d,观察组血清IL-6、TNF-α、hs-CR、肾素(Renin, R)、AngⅡ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有助于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创伤,降低应激反应与疼痛程度,促进机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在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效果,并与传统的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式进行疗效对比,探讨其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7-2015-09收治的90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依据患者再次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传统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组(对照组,37例)和经皮椎间孔镜组(观察组,53例)。对两组患者相关指标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观察组1例患者出现椎间隙感染,经抗炎治疗后痊愈;对照组2例出现下肢神经症状加重,予以营养神经、激素与脱水治疗后好转。(1)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867;P=0.172)。(2)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出血量更少、切口长度更短,两组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3)两组术后各时间点与组内术前对比,两项指标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术式在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疗效相当,但经皮椎间孔镜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