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崔轶凡  李培硕  李旭京 《光明中医》2011,26(8):1562-1564
目的通过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患者VEGF、TNF-α水平的变化,以之为参照,评价内膜移植法所建立的大鼠模型与其相关性,并探讨病证结合动物的评价方法。方法通过EMT患者VEGF、TNF-α水平与正常健康女性对照组的比较,建立动物模型可以参照的标准。观察内膜移植法所建立大鼠模型相应微观指标的变化,结合中药治疗前后VEGF、TNF-α水平变化,评价此模型与EMT血瘀证的相关性。结果从VEGF、TNF-α两项微观指标来说,此方法建立的大鼠模型模拟EMT患者病理变化较为理想。结论此大鼠模型与EMT血瘀证有一定相关性,但由于目前尚未建立公认的血瘀证证候标准,因此还需要结合宏观表征,以及其它微观指标,才能建立更加有说服力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病证结合和单纯疾病两种子宫内膜异位症(EMT)动物模型血液流变学和单胺类神经递质进行比较研究,探索微观量化指标在模型建立中的意义,为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提供可靠的研究载体。方法:采用手术移植的方法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然后在疾病模型的基础上给予多因素刺激建立病证结合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测定两种模型及空白对照组的血液流变学及单胺类神经递质并进行比较。结果:(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病证结合组的全血黏度低切,血沉,血沉方程K值均明显增高,二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2)与单纯疾病模型组相比,病证结合模型组全血黏度高切、中切,全血还原黏度低切、中切、高切,红细胞刚性指数,纤维蛋白原均明显增高,二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3)与单纯疾病模型组相比,病证结合模型组血清中DA、NE含量明显升高,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血液流变学及单胺类神经递质可以作为验证气滞血瘀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的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多因素整合方法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气滞血瘀证大鼠模型,为深入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气滞血瘀证的病理机制和治疗药物提供合适的动物模型。方法:在自体内膜移植法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疾病模型的基础上,采用药物加情志刺激等多因素干预方法造成气滞血瘀证候模型,观察模型大鼠的外部体征和行为学表现、在位和异位内膜的组织形态学表现、血管内皮因子、单胺类神经递质等的变化,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气滞血瘀证大鼠模型进行评价。结果:大鼠建模成功率为78%;病证结合组NO含量较疾病模型组、伪手术组均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病证结合组ET含量较疾病模型组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疾病模型组相比,病证结合组血清DA、NE含量均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多因素整合方法建立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气滞血瘀证大鼠模型基本符合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理特征和中医证候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制肾阳虚血瘀证子宫内膜异位症(EMT)病证结合大鼠模型,以供EMT中医药实验研究应用。方法:模拟妇科"冒雨涉水,感受寒邪"的病因,依据"寒邪伤阳"的中医理论,与传统的"自体移植"EMT动物模型相结合,建立病证结合的肾阳虚血瘀证EMT动物模型。依据冷冻时间长短及前后顺序行3种不同的造模模式。冷冻1个月,行EMT造模,再冷冻1个月设为"冷冻+造模+冷冻"组;冷冻1个月,行EMT造模后不冷冻为"冷冻+模型"组;先不冷冻,行EMT造模后,再冷冻1个月,设为"造模+冷冻"组,另设假手术组。用理化检验指标评价该模型的临床符合度。结果:与冷冻+模型组、造模+冷冻组、假手术组比较,冷冻+造模+冷冻组EMT的大鼠模型能反映肾阳虚血瘀证的中医基本证候特征,与EMT的疾病特点相符合。结论:冷冻+造模+冷冻方法是理想的肾阳虚血瘀证EMT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不同证型与血液流变学变化关系。方法:将142例不同证型子宫内膜异位症进行血液流变学全血比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比、血细胞比容、凝血因子检测。结果:14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伴痛经患者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与30名正常人相比均表现出不同程度指标异常。其中以肾虚血瘀型较明显,其次是气滞血瘀型、寒凝血瘀型(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与血液流变学变化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内异康复栓直肠给药对模型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以手术自体移植复制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将大鼠随机分组并给予不同药物治疗,观察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以评价内异康复栓直肠给药的治疗作用。结果:内异康复栓治疗后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大鼠存在血液流变学的异常改变;内异康复栓可能通过改善模型大鼠异常的血液流变性状,减轻瘀血内阻的病理改变,以达到治疗作用;栓剂直肠给药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大鼠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血瘀证病证结合动物模型,观察清血颗粒对该模型的干预作用.方法:以腹腔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造成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动物模型,分组,观察外周血象、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变化.结果:模型外周红细胞计数、血色素、红细胞压积、血液黏度、红细胞聚集率和变形指数均有明显增加,清血颗粒组的干预作用较为明显,多数指标与西药对照依那普利组相比改善更为明显.结论:提示该模型既符合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疾病模型,又符合中医血瘀证模型,为病证结合模型.同时从动物实验角度证实清血颗粒的确是通过活血化瘀来发挥疗效的.  相似文献   

8.
多因素整合建立气滞血瘀证动物模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应用多因素复合刺激的方法建立气滞血瘀证动物模型。方法:选用SD大鼠,采用不可预知的慢性应激刺激(声、光、电刺激)方法以及半高脂高糖饮食刺激进行干预,复制气滞血瘀证动物模型。结果:通过病因病机变化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血脂变化与血管活性分子改变等客观指标方面的分析,发现模型大鼠基本上符合血瘀证候的变化特点。结论:采用不可预知的慢性应激刺激(声、光、电刺激)以及半高脂高糖饮食刺激方法可以成功的建立气滞血瘀证大鼠动物模型,该模型的成功有望为将来血瘀证的进一步研究与活血化瘀方药的筛选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9.
《辽宁中医杂志》2013,(9):1925-1927
目的:探讨异位Ⅰ号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60只雌性大鼠随机取8只为正常对照组,其余以腹腔内子宫内膜自体移植法进行EMs造模,测定EMs大鼠模型经异位Ⅰ号方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及TNF-α及VEGF水平。结果:EMs模型组大鼠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以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经异位Ⅰ号方25g·kg-1·d-1治疗4周后,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中切、高切)较治疗前降低(P<0.05)。EMs模型组大鼠TNF-α、VEGF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异位Ⅰ号方组治疗后TNF-α水平、VEGF水平均较模型组有显著下降(P<0.05)。结论:异位Ⅰ号方可以调节EMs大鼠模型病理状态,对调整血液流变学指标及TNF-α、VEGF有较好的效果,是治疗EMs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10.
大鼠气滞血瘀证模型的建立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婷婷  贾乘  陈宇  李新  程嘉艺 《中国中药杂志》2012,37(11):1629-1633
目的:探索建立大鼠气滞血瘀证模型的方法,分析影响模型的因素。方法:采用正交设计实验,考察声光电、冰水浴、夹尾等多种联合刺激对造模结果的影响;采用"飞点"法动态模拟微循环血流速,采用MOTO压力传感技术检测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采用凝固法检测凝血4项相关指标。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各模型组大鼠肠系膜微循环血流速度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中全血高、中、低切黏度与血浆黏度升高,凝血4项指标中纤维蛋白原含量升高,差异显著。结论:声光电刺激、夹尾、束缚、冰水浴4种因素对造模结果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神经丝蛋白(NFP)及环氧化酶2(COX-2)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T)及其两种中医证候(气滞血瘀证、肾虚血瘀证)中的表达,以及二者在EMT子宫内膜中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取气滞血瘀证、肾虚血瘀证各6例EMT患者的在位和异位子宫内膜及6例正常妇女的在位子宫内膜,共5组,30例标本。使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观察各组标本中NFP、COX-2的表达情况。结果 ①NFP在气滞血瘀证在位内膜组和肾虚血瘀证在位内膜组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 0.01);在气滞血瘀证异位内膜组和肾虚血瘀证异位内膜组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证候组在位内膜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 0.01);两证候组异位内膜组间比较,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 > 0.05)。②COX-2在气滞血瘀证在位内膜组和肾虚血瘀证在位、异位内膜组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 < 0.01);气滞血瘀证异位内膜组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证候组在位内膜组间比较及异位内膜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 > 0.05)。③NFP和COX-2在所有EMT患者在位内膜组的表达相关性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在所有异位内膜组的表达相关性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NFP及COX-2在EMT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一定作用,可能成为EMT的诊断标志物,为其治疗提供了潜在的新靶点。其中NFP在EMT不同证候在位内膜组的表达差异具有显著性,可能作为EMT不同证候的特异性蛋白。NFP和COX-2在EMT患者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治则方药对实验性血管性痴呆小鼠学习记忆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反复夹闭并降血压法造成小鼠实验性血管性痴呆模型,以跳台法和Merris水迷宫法测试小鼠的学习记忆行为能力。结果:实验各中药组均能提高实验性血管性痴呆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中以益气补肾祛瘀化痰组最为显著。结论:提示精气亏虚、血瘀痰阻可能是血管性痴呆的基本病机,应当确立益气补肾、祛瘀化痰为根本治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临床回顾研究,探索冠心病心绞痛血瘀气滞证的证候分布特点,为建立证候宏观诊断标准提供依据。方法:以山东省2家三级甲等医院近5年收治的1 033例冠心病心绞痛病历资料为研究对象,筛选出71例冠心病心绞痛血瘀气滞证病历,以中医证型和四诊信息为切入点,运用频数统计和因子分析方法探讨其临床证候分布和证候特点。结果:冠心病心绞痛血瘀气滞证71例占总调查病例数的6.87%,血瘀气滞证典型证20例占71例的28.2%,血瘀气滞证复合证型51例占71.8%。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了4个公因子,分别为痰湿、气虚+气滞、血瘀、血虚+气虚。结论:临床冠心病心绞痛血瘀气滞证的典型证较少,在住院患者中大多以复合证候的形式出现,而最常见的兼夹证为痰湿和气虚。本研究提出了冠心病心绞痛血瘀气滞证的证候特点,这对临床鉴别诊断,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咳嗽从瘀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凭 《天津中医药》2009,26(1):39-40
痰和瘀血为有形之邪,阻碍气机,在治疗中辨为其他疾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①揭示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②两病不同病况(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症)比较。方法:制定"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调查表",对12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和186例子宫腺肌病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统计学分析其证候特点和分布规律。结果:①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资料频数分析得出气滞、肾虚、寒凝、痰湿、湿热、气虚、实热、血瘀等8个单一证型;聚类分析后得出气滞血瘀、气滞肾虚血瘀、肾虚血瘀、痰瘀互结、肾虚湿热瘀结、气滞寒凝血瘀等6种临床常见复合证型。子宫腺肌病患者资料频数分析得出肾气虚、肾阳虚、肾阴虚、血瘀、气滞、气虚、寒凝、实热、痰湿、湿热等10个单一证型。聚类分析得出气滞肾虚兼痰湿、肾虚寒凝血瘀、肾虚寒凝气滞、肾虚气滞血瘀和肾虚气滞等5个常见临床复合证型。②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不同病况比较,痛经分别为54.03%和88.71%;月经不调分别为18.55%和44.09%;不孕分别为31.45%和18.82%。结论:①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证候分布复杂,临床上均以复合证型出现,两种疾病均以气滞肾虚血瘀为常见症候。②子宫腺肌病痛经及月经异常患者发病率明显高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而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不孕比例较子宫腺肌病患者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6.
吴锐  穆松牛  余淑娇 《河南中医》2010,30(2):146-147
目的:探讨五种常见血瘀证亚型家兔造模方法。方法:30只健康家兔随机分为6组,分别进行气虚血瘀、气滞血瘀、寒凝血瘀、热毒血瘀、外伤血瘀的分型造模。比较各模型组与对照组在身体表征、舌象、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各模型组造模3周后在身体表征、舌象、微循环、血液流变学参数等方面与造模前及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改变。结论:五种血瘀证亚型造模方法简便易行,成功率高,结果重复性好,适于长期和动态观察。  相似文献   

17.
陈玉超教授以中医"虚劳"理论为指导提出癌因性疲乏的病机以本虚为主,邪实为标。其本虚多归为心、肝、脾、肾的不足,标实则与气滞血瘀、络脉不通密切相关。脾虚毒蕴是其发病的起始,阴虚肝郁、心神暗耗是其加重的关键,肾精亏损是其缠绵难愈的根本,正虚失调,久病入络,气血瘀滞,形成本虚标实的复杂证候。治疗当以补宜为主,辨证采用益气健脾、养阴柔肝、养心安神、填补肾精的治疗法则,标实者可配合应用理气化瘀法并结合症状进一步化裁。对于慢性消耗性的疾病治疗不可急于求功,选方用药多采用性情平和之品,治疗当小攻小补,补大于攻,贵在坚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宫腔粘连(IUA)宫腔局部征象与中医证素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9年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妇科住院IUA患者,观察宫腔镜下宫腔微观征象,采用证素辨证分析IUA患者证素分布特点,研究IUA宫腔局部征象与中医证素的关系。结果164例IUA患者病位证素按频数高低依次为胞宫、肾、脾、肝、胃,病性证素按频数高低依次为血瘀、气滞、气虚、阳虚、血虚、阴虚、痰、热、湿、动血、寒。IUA子宫内膜不同颜色、子宫内膜血管不同颜色与形态患者的证素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宫腔粘连程度不同分级上,肝、脾、肾、血瘀、气滞、气虚、阳虚、血虚、阴虚证素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子宫内膜颜色、子宫内膜血管颜色及形态、粘连程度等局部征象与中医证素有关,可为IUA局部望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中药罗氏内异方对大鼠实验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异位内膜VEGF的影响。方法:使用大鼠自体移植子宫内膜建立实验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模型,在造模后给以不同处理措施,采用免疫组织学SP法检测在位和异位内膜VEGF染色强度情况。结果: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罗氏内异方能够降低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异位内膜腺上皮VEGF染色指数。结论:罗氏内异方能够减少VEGF的染色强度,推测这可能是活血化瘀方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