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门诊收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单用针刺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针刺疗法进行治疗,治疗周期均为10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4.00%,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用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龙氏治脊疗法结合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取龙氏治脊疗法结合针灸治疗。对照组采取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与总有效率分别为50.00%和91.67%。而对照组痊愈率与总有效率则分别为26.67%和68.3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龙氏治脊疗法结合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明显优于单用针刺,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针刀垂直浅刺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刀垂直浅刺颈夹脊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近期与远期疗效。方法:设针刀治疗组28例,观察针刀垂直浅刺颈夹脊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并设对照组27例用普通针刺治疗。结果:针刀治疗组近期治愈率为54%,总有效率为93%;针刀治疗组远期治愈率为50%,总有效率为89%。针刺对照组近期治愈率为26%,总有效率为56%;远期治愈率为11%,总有效率为30%。治疗组近期与远期疗效均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刀垂直浅刺颈夹脊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近期与远期疗效均可靠,且治疗风险小,易操作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新针刺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新针刺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参麦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总疗效及主要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30.0%、90.0%,对照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20.0%、70.0%,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针刺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优于静脉点注参麦注射液。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腹针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应用腹针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牵引疗法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有效率为66.7%,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应用腹针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远近灸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患者,将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50例,脱落2例,对照组50例,脱落4例。治疗组患者采用远近灸刺配合治疗(远为普通针刺后溪穴,近为灸百会穴),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针刺两个穴位进行治疗,最后对照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的改善。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组间治疗效果比较结果显示两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远近灸(百会穴)刺(后溪穴)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并且对该证型颈椎病的发生发展有着积极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求杨氏3+特色疗法"椎五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70例CS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5例,2组分别给予杨氏3+治疗和普通针刺,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VAS评分、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和临床有效率评价治疗结果。结果经治疗治疗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评分,治疗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临床有效率治疗组总有效率94.29%,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杨氏3+疗法"椎五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效果明显优于针刺组,埋线针刀疗法临床操作性强,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手三里、外关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一个简单、便捷、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将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患者分为治疗组(针刺手三里、外关)30例和对照组(针刺颈夹脊、太阳、风池、百会、合谷、足三里)30例,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93.3%(P>0.05)。结论:针刺手三里、外关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确切,取穴少、远端取穴、方便、安全便于临床运用推广。  相似文献   

9.
针罐结合TDP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5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罐结合TDP照射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治疗组85例用针罐结合TDP照射疗法,对照组85例只用针刺疗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愈显率87.06%、总有效率92.94%。对照组愈显率63.53%、总有效率90.59%。两组愈显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罐结合TDP照射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较只用针刺疗法更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50例浮针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与护理。方法:将5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均25例,观察组给予浮针疗法,对照组给予传统针刺疗法,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症状体征评分。结果:观察组治愈显效率、症状体征评分均较对照组优,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浮针疗法可以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且在治愈显效率上浮针疗法优于传统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刺、动力灸并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按照随机原则,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0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采用针刺配合动力灸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单纯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动力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总有效率优于单纯针刺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针刺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7.2%和96.4%,对照组分别为37.5%和83.9%,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是一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童翔  钱挺  辛彦萱 《新中医》2020,52(6):138-140
目的:观察薄氏腹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椎动脉型颈椎病2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49例;对照组常规给予中医推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薄氏腹针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峰值收缩期血流速度(PASV)、阻力指数(RI)、血管搏动指数(PI)、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BMFV)]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1.9%,对照组为73.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PASV、BMFV值较治疗前升高(P<0.05),RI、PI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出现针刺轻度不良反应2例,中度不良反应1例,不良反应率为2.01%。结论:薄氏腹针法联合传统中医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有效改善患血流动力学,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推拿联合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效果。方法:10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为试验对象,采用数据库随机分组式,各50例,分别进行推拿治疗、推拿联合针灸治疗。结果:观察组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血管搏动指数(PI)、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TMFV)、中医证候积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实施推拿联合针灸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椎动脉型颈椎病经颈夹脊穴温针灸+手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1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颈夹脊穴温针灸治疗,观察组采用颈夹脊穴温针灸+手法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眩晕问卷调查表评分(DHI)、各临床症状评分以及椎动脉血管相关指数。结果:观察组治疗后DHI评分为(50.97±3.2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2.24±4.5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头痛、眩晕、耳鸣、颈痛、视物模糊及旋颈试验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双侧椎动脉PI、RI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动脉型颈椎病经颈夹脊穴温针灸+手法治疗的效果较明显,不仅可改善双椎动脉血流状态,缓解头痛、眩晕、耳鸣、颈痛及视物模糊等临床症状,还有利于颈部动力平衡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针刺为主治疗颈椎病眩晕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脑病康复治疗仪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眩晕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脑病康复治疗仪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头晕症状的缓解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的副反应明显小于对照组。结论针剌配合脑病康复治疗仪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眩晕症状的一种有效方法,副反应较小。  相似文献   

17.
《山东中医杂志》2016,(5):427-428
目的 :观察在牵引基础上应用颈椎斜扳法和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80例门诊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以颈椎斜扳法配合牵引治疗;对照组35例,采用针灸配合牵引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1%,对照组总有效率74.2%,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颈椎斜扳法配合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针刺加TDP照射配合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孟辉  马明祥 《河北中医》2009,31(7):1036-1038
目的探讨针刺加特定电磁波谱治疗仪(TDP)照射配合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CSA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予针刺加TDP照射配合牵引治疗。对照组50例予氟桂利嗪胶囊配合牵引治疗。各项治疗均10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采用彩色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探测基底动脉(BA)、左椎动脉(LVA)和右椎动脉(RVA)的平均血流速度(Vm)和搏动指数(PI),并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对照组总有效率7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BA、LVA和RVA的Vm均明显增加,PI均减少,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治疗组BA、LVA和RVA的Vm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针刺加TDP照射配合牵引治疗能显著提高CSA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析推拿配合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我院63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1例,使用单纯的常规推拿手法治疗,实验组32例,使用推拿配合针灸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治愈11例,好转17例,无效3例,实验组治疗后治愈21例,好转10例,无效1例,实验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在统计学学上这种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O.05)。结论:推拿配合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很好的疗效,是1种安全有效的理想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矩阵针刺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椎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将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25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静脉滴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组以矩阵针刺治疗联合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口服。连续治疗10天,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Vs、Vm、RI及PI。结果:矩阵针刺治疗可显著提高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Vs、Vm值,降低RI值,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矩阵针刺可以提高椎动脉血流,改善血流动力学,为临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