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的DNA载量与肝损伤的关系。方法收集2016年3-7月该院儿科的HCMVDNA载量阳性的患儿128例,将其分为低载量组44例、中载量组56例和高载量组28例;收集符合条件的80例婴儿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患儿肝功能检查结果并使用SPSS 19.0软件分析。结果 128例患儿中有109例(85.16%)发生肝损害;对照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汁酸(TBA)、亮氨酸氨肽酶(LAP)分别为(14.74±4.66)U/L,(29.76±4.96)U/L,(11.09±3.15)U/L,(5.01±2.42)μmol/L,(58.51±5.29)mg/dL;患者组ALT、AST、GGT、TBA、LAP分别为(29.48±22.82)U/L,(53.38±3.97)U/L,(17.67±18.64)U/L,(13.23±20.00)μmol/L,(64.84±10.12)mg/dL,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胆红素(TBil)为(6.31±3.30)μmol/L,患者组TBil为(6.96±5.74)μmol/L,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载量、中载量、高载量3组的肝损害比例分别为84.09%,83.93%,89.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MV-DNA载量与ALT、AST、TBA、LAP无相关性(P0.05),而与GGT有相关性(r=0.203,P0.05)。结论 HCMV-DNA载量升高的患儿肝损害发生率极高,但HCMV-DNA载量的高低与肝损害发生率、肝损害的程度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血清总胆汁酸(TBA)与传统肝功能酶学指标在急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肝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入选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该院收治的肝病患者96例,其中急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患者分别为32例,另外选择健康体检者32例为对照组。比较急性肝炎组、肝硬化组、肝癌组和对照组TBA与传统肝功能酶学指标,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水平。结果急性肝炎组、肝硬化组和肝癌组的TBA、ALT、ALP、AST和GG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急性肝炎组、肝硬化组和肝癌组的TBA的阳性率均高于传统肝功能酶学指标,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TBA是反映肝病情况的重要指标,在诊断肝病时的灵敏度优于传统肝功能酶学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王萍  魏红璐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10):1169-1170,1172
目的探讨生化指标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筛选678例正常妊娠者及102例妊娠期ICP患者,分别测定血清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甘胆酸(C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移酶(GGT)和乳酸脱氢酶(LDH)。将正常妊娠者与妊娠期ICP患者的静脉血、脐血及羊水分别进行比较。结果 ICP组静脉血TBA、TB、DB、CG、ALT、AST、ALP、GGT、LDH与正常妊娠者静脉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P组脐血TBA、TB、DB、CG、ALT、AST、ALP、LDH与正常妊娠者静脉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P组羊水TBA、TB、CG、ALT、ALP、GGT、LDH与正常妊娠者静脉血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G、TBA、AST、ALT、ALP可作为ICP诊断可靠而实用的指标,可帮助终止妊娠时机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HBV-DNA)、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肝功能的相关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401例患者的HBV-DNA、HBeA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对HBVDNA与HBeAg进行相关性分析。根据患者的HBV-DNA、HBeAg水平进行分组,比较各组的ALT、AST水平差异。结果 (1)HBV-DNA与HBeAg的阳性率存在相关性,相关系数r=0.671(P0.01);(2)HBV-DNA载量达105 copies/mL时,血清ALT、AST较HBV-DNA阴性组及低载量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HBV-DNA载量相当时,HBeAg阳性组与阴性组ALT、AST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HBeAg与HBV-DNA具有相关性;(2)HBV-DNA载量较高的患者容易出现肝功能异常;(3)HBeAg的存在情况与肝功能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圣艳 《新医学》2014,(9):625-627
目的探讨常见肝病中血清总胆汁酸(TBA)及4种肝酶的差异。方法 152例肝病患者为肝病组,128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血清TBA、AST、ALT、γ‐谷氨酰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及其异常率。比较肝病组血清TBA与AST、ALT、GGT、ALP异常率。结果肝病组患者血清TBA、AST、ALT、GGT、ALP水平、异常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肝病组患者血清TBA异常率明显高于4种肝酶异常率(P〈0.05)。结论在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疾病中,TBA异常率高于4种肝酶指标,且对潜在性肝细胞损害有早期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海洛因对人体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15例海洛因依赖者(研究组)及223例非药物成瘾的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血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ALT、AST、GGT、AL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ALT、AST、GGT、ALP异常率分别为51.16%、36.74%、17.21%、19.07%,远高于对照组的4.48%、2.69%、1.79%、8.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清BUN、CR、UA异常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洛因依赖者血清ALT、AST、GGT、ALP等升高,提示肝功能受损。海洛因对机体肾功能影响不大,未造成损害。对于海洛因依赖者应定期监测肝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高速离心前后脂血样本中9项肝功能结果的差异,分析高速离心是否能消除脂血对肝功能项目检测的影响。方法随机收集50例脂血标本,经常规离心后用日立008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9项肝功能项目:总蛋白(TP)、清蛋白(AL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基转肽酶(GGT)、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经高速离心后吸弃上层乳糜微粒取下层清亮血清再次检测以上项目。比较高速离心前后结果的差异。结果 50例脂血标本TP、ALB、AST、ALT、TBA、DBIL 6项肝功能项目经高速离心后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而ALP、GGT、TBIL 3项经高速离心处理后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速离心可以消除脂血对部分肝功能检测项目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定量检测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婴儿尿液中HCMV DNA含量,检测肝脏损伤指标,并比较尿液HCMV病毒载量与肝脏损伤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HCMV感染的婴儿,收集其新鲜尿液,使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FQ-PCR)检测HCMV DNA,定量检测血清ALT,AST,ALP,GGT,T-Bil和D-Bil肝脏损伤指标,并进行阳性率统计; 将尿液HCMV DNA取对数后,分别与ALT,AST,ALP,GGT,T-Bil和D-Bil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 444例HCMV感染婴儿尿液HCMV分布范围为<2.70~7.90; 血清ALT,AST,ALP,GGT,T-Bil和D-Bil的阳性率分别为24.8%,59.0%,95.7%,31.1%,16.7%和16.3%; 尿液HCMV DNA对数与GGT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099(P<0.05),而与ALT,AST,ALP,T-Bil和D-Bil均不存在相关性。结论 HCMV感染婴儿肝损伤指标具有一定的阳性率,且尿液HCMV病毒载量与GGT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与其它指标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病毒载量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细胞因子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该院收治的HBV感染患者470例,按照血清HBV-DNA水平将其分为4组,分别为阴性组(无反应性)、高水平组(107 IU)、中水平组(105~107 IU)、低水平组(103~105IU)。所有患者均进行外周血T淋巴细胞、细胞因子、肝功能检测。比较4组患者γ-谷氨酰转移酶(GG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以及CD8+、CD4+T淋巴细胞水平,分析肝功能与各细胞因子的相关性。结果高水平组患者的GGT、AST、ALT水平高于阴性组、中水平组、低水平组(P0.05),且阴性组患者的GGT、AST、ALT水平最低;高水平组患者的TNF-α、IL-6、IL-2水平高于阴性组、中水平组、低水平组(P0.05),且阴性组患者的TNF-α、IL-6、IL-2水平最低;4组患者CD8+、CD4+T淋巴细胞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ST水平与TNF-α、IL-6、IL-2水平呈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HBV感染会导致乙型肝炎患者的肝功能受到损伤,但是对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同时,通过对患者的TNF-α、IL-6、IL-2水平进行检测,可以反映患者的免疫功能与肝功能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初诊患者肝功能检验项目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52例甲亢患者和434例健康体检者血清,同时检测常规普及的肝功能检验项目和6项尚未广泛普及的肝功能检查项目[5′-核苷酸酶(5′-NT)、α-岩藻糖苷酶(AFU)、单胺氧化酶(MAO)、亮氨酸氨基肽酶(LAP)、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同工酶(m-AST)、谷氨酸脱氢酶(GLDH)]并进行结果比较。结果甲亢组与健康对照组的血清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血清总蛋白(TP)、清蛋白与球蛋白比值(A/G)、清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血清总胆汁酸(TBA)、碱性磷酸酶(AL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NT、LAP、m-AST、AFU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2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GLDH相关系数最高的常规项目是AST(r=0.436,P0.01);与m-AST是AST(r=0.742,P0.01);与LAP是ALP(r=0.497,P0.01);与MAO是GGT(r=0.245,P0.01);与AFU是ALP(r=0.221,P0.01);与5′-NT是GGT(r=0.537,P0.01);甲亢患者肝功能常规项目异常率为65.32%,最高为ALP,其次为ALT和AST,但未普及项目的异常率较低。结论甲亢患者肝功能变化对了解其代谢紊乱程度、估计病情、判定肝损害原因、指导药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聂芳  罗俊 《临床荟萃》2023,(11):1008-1011
目的 分析epstein-barr(EB)病毒感染、EB合并肺炎支原体(MP)、EB合并人巨细胞病毒(CMV)及EB同时合并MP、CMV感染所致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的临床表现及其早期实验室检查相关指标的差异。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23年4月于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入院或初诊确诊为EB病毒检出阳性的IM患儿163例,并分为单纯EB病毒感染组、EB合并MP感染组、EB合并CMV感染组及EB合并MP+CMV感染组。收集患儿性别、年龄、临床症状及早期实验室各项相关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组性别、年龄、发热、扁桃体肿大、淋巴结肿大等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EB病毒感染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谷氨酰转肽酶(GGT)均高于EB合并MP感染组;GGT高于EB合并CMV感染组;ALT及GGT高于EB合并MP+CMV感染组(P<0.05)。结论 IM患儿中单纯EB病毒感染者临床症状与EB合并感染者相似,但肝功能损害较EB合并感染者更严重,早期常规检测肝功能指标有助于临床早期诊治及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妊娠期肝功能损害孕妇生化指标与血小板 4项参数的关系。方法 分析对比门诊随访正常孕妇 (2 8例 )、单纯ALT升高组患者 (3 0例 )及黄疸伴ALT升高组患者 (2 7例 )的血生化和血小板 4项参数。结果 单纯ALT升高组ALT、AST、DB、TBA、GGT均高于正常孕妇组 (P <0 .0 1)、TB、MPV均高于正常孕妇组 (P <0 .0 5 )、PCT、PLT低于正常孕妇组 (P <0 .0 5 ) ,而两组间ALP、PDW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黄疸伴ALT升高组ALT、AST、TB、DB、TBA、ALP均高于单纯ALT升高组 (P <0 .0 1)、MPV高于单纯ALT升高组 (P <0 .0 5 )、PCT、PLT低于单纯ALT升高组 (P <0 .0 5 ) ,而两组间GGT、PDW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所有 5 7例肝损害孕妇生化指标和PLT4项参数进行相关分析 ,其中MPV与ALT、AST、GGT均存在正相关 (P <0 .0 5 ) ;PLT与TB、DB存在负相关 (P <0 .0 1) ;PCT与TB、DB存在负相关 (P <0 .0 5 ) ;其余生化指标和PLT4项参数不存在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GGT、ALP可能不是判断妊娠期肝功能损害的敏感指标 ;黄疸引起妊娠肝损害孕妇PLT计数减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汁酸与传统肝功能酶学指标在急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肝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昆明市东川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肝病患者120例,按照疾病类型分为急性肝炎组、肝硬化组和肝癌组,每组各40例。同期体检健康者40例纳入健康对照组。采用循环酶法检测所有被试的总胆汁酸(TBA)水平;采用速率法检测传统的肝功能酶学指标,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等水平。结果急性肝炎组、肝硬化组和肝癌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其血清ALT、AST、ALP、GGT和TBA的水平均明显偏高(P<0.05);TBA在急性肝炎组、肝硬化组和肝癌组中的阳性率明显比传统肝功能酶学指标阳性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BA是反映人体肝细胞损伤的良好指标,在肝病的早期诊断、监测、治疗等方面其灵敏度及特异度比传统的肝功能酶学检测指标更高,比其他检测项目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溶血标本影响肝功能的检验准确性。方法将54例体检者的血液标本分为溶血标本和非溶血标本进行肝功能检测,检测项目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清蛋白(AL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直接胆红素(DBIL)、总蛋白(TP)、碱性磷酸酶(ALP)、血清总胆红素(TBIL)。结果溶血标本中ALP、DBIL、GGT、TBIL浓度降低,溶血标本中ALT、TP、AST、ALB浓度升高。结论溶血标本影响肝功能检测的准确性,为此临床从采集血液标本到检测结束这个过程,要减少各种客观因素引起血样溶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水平检测与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的关联性及对其病情判断的影响。方法选取洛阳荣康医院112例乙型肝炎患者为观察组,依据患者病情分为轻度组37例、中度组40例、重度组35例,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6例作对照组,检测对比各组血清ALT、AST、GGT水平及阳性率。结果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血清ALT、AST、GG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其中中度组高于轻度组,重度组高于中度组及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血清ALT、AST、GGT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ALT、AST、GGT与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具有密切关系,应用3者检测有助于判定乙肝病变程度以及预后状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褪黑素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取健康雄性大鼠60只,采用完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单纯胆总管分离)、A组(胆总管分离+胆总管双重结扎)和B组(胆总管分离+胆总管双重结扎+褪黑素),每组20只,分别在术后4、8d观察3组大鼠肝功能指标。结果术后4d,A组大鼠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γ-谷氨酰转移酶(GGT)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升高,术后8d升高更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大鼠AST、ALT、ALP、TBil、GGT均明显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的AST与ALT指标在术后8d均明显高于术后4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与B组的TBil与GGT指标均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梗阻性黄疸大鼠褪黑素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肝损伤,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联合检测血清总胆汁酸(TBA)与肝功能酶学指标在临床诊断肝脏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肝脏疾病患者100例,联合检测血清TBA与肝功能酶学含量,其中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并选取30例健康患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最后对各组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急性肝炎组、肝硬化组以及肝癌组和健康组相比,患者的血清TBA和ALT、AST、γ-GGT、ALP水平明显偏高;急性肝炎组TBA水平最高,高达(107.6±16.8)μmol/L,肝硬化组为(86.9±18.6)μmol/L、肝癌组为(39.2±19.7)μmol/L,均低于急性肝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肝脏疾病诊断中,肝脏功能酶学和血清总胆汁酸联合检测,对于肝功能的临床诊断价值重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肝功能损伤时引起的肝功能血清学指标升高对抗核抗体(anti-nuelear antibodies,ANA)检测结果是否存在干扰,从而造成ANA(1∶40)低滴度结果出现,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收集157例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NA为1∶40低滴度的病例,按新华医院分诊制度分12岁以上成人组125例,12岁及12岁以下儿童组32例,分析其肝功能血清学指标:主要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为主,同时分别收集成人66例,儿童42例ANA阴性的样本作为对照.结果 成人组125例ANA结果为1∶40低滴度的样本中,ALT阳性率为28.0%;AST阳性率35.2%;ALP阳性率26.4%;GGT阳性率33.6%,与ANA阴性对照组统计,P均<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儿童组32例,ALT阳性率为31.3%;AST阳性率43.8%;ALP阳性率90.6%;GGT阳性率25.0%,与ANA阴性对照组统计,除ALP组外,其它三组均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肝功能损伤时引起的肝功能血清学指标异常升高,均对ANA检测结果存在干扰,会产生低滴度的结果.儿童因正常生长发育而引起的ALP升高,对ANA检测结果无干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5′-核苷酸(5′-NT)、总胆汁酸(TBA)及单胺氧化酶(MAO)联合检测在肝脏肿瘤疾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82例肝脏疾病患者及80例健康者做血清5′-NT、TBA、MAO、丙气温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酰转肽酶(GGT)检测。结果各组肝病患者5′-NT、TBA、MAO、ALT、AST、GGT值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肝肿瘤组患者血清5′-NT、TBA水平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肝炎患者TBA水平升高最为严重,其次是慢性肝炎、肝硬化、肝肿瘤患者,急性肝炎和丙型肝炎患者增高不明显;肝肿瘤及肝硬化患者血清MAO检测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肝炎组和肝硬化组血清GGT较高,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5′-NT、TBA及MAO较为敏感的反映肝肿瘤患者肝脏分泌、合成及代谢功能。血清5′-NT、TBA、MAO、ALT、AST、GGT可较为灵敏的反映肝细胞损伤及肝功能障碍程度,对于肝脏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疗效监测、预后判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在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测定健康孕妇和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与其他肝功能指标比较,探讨TBA水平对ICP诊断的意义.方法 采用循环酶法,在Olympus AU2700全自动生化仪上,对20例ICP患者、30例健康孕妇进行TB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检测.结果 ICP患者组血清TBA水平(35.1土7.O)μmol/L,明显高于健康孕妇组(2.9士1.6)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544,P<0.01).ICP患者组TBA异常率为90.O%,高于ALT、AST、ALP异常率(55%、50%、60%),ICP组TBA水平均值较健康孕妇组升高12.1倍,明显高于ALT、AST、ALP的升高倍数(4.3、3.4、3.6).结论 血清TBA测定对ICP的诊断有较大意义,其敏感性和特异性优于其他肝功能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