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精神活性物质滥用’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2010卑3月和2011年3月我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后诊断为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出院后1月采取电话随访的方式进行调查。结果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患者治疗依从率、操守时间、随访依从率均明显高于优质护理服务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精神活性物质滥用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服务,能有效提高患者住院期间治疗依从性、出院后操守时间及门诊复诊依从性,从而有效促进患者后期康复,让患者更好地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103例食管癌开胸术后出院患者的延续护理进行总结分析,以进一步完善出院患者的护理服务。方法:2010年6月~2013年6月,我科对103例食管癌术后患者实施院外延续护理,建立以胸外科护士为主导的延续护理团队,制定针对食管癌术后患者的个性化健康教育及出院后的居家护理计划,主要措施包括电话随访、基于网络平台的健康教育、门诊随访等方式。结果: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由61.17%上升到93.20%,患者对延续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3.20%。结论:延续护理服务为食管癌术后患者提供了持续不间断的护理,提高了其治疗依从性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延伸服务在出院后过敏性紫癜患儿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科住院符合出院标准的8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按照出院顺序的单双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出院电话随访,观察组实施医护一体化延伸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儿有效随访率、用药依从性、复发率及家属对随访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儿有效随访率、用药依从性、复发率及家属对随访工作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儿过敏性紫癜患儿出院后实施医护一体化延伸服务,可提高患儿有效随访率、用药依从性及家属满意度,降低患儿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群的微课教育及随访在冠心病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以便提高冠心病患者延续护理的质量。方法组建延续护理小组,制订延续护理方案,将本院收治的108例冠心病患者按照出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延续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微课教育及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出院12周后自我管理行为、服药依从性、患者满意度、再次门急诊率和再入院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出院12周后自我管理行为、服药依从性、患者满意度、再次门急诊率和再入院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微信群的微课教育及随访有助于改善冠心病患者出院后的自我管理行为,提高其服药依从性和满意度,降低再次门急诊率和再入院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出院延续护理干预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5例初发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延续护理干预,包括出院前评估、出院前指导、电话随访和家庭访视4个方面。出院后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依从性、生活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情况。结果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患者住院及出院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院延续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的依从性,还可改善其生活质量,提升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互联网+“云门诊”平台为泌尿造口患者在出院后提供便捷、省时、经济、可视化的、专业、优质的护理延伸服务,提高泌尿造口患者院外自我照护技能及生活质量。方法纳入泌尿造口出院患者80例,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均衡的原则分为观察组35例与对照组45例。观察组患者或家属出院时登录“云门诊”功能,与医院内“叙事护理专家”,享受一对一“叙事对话”护理人文服务,健康指导、康复意见输入后提交,被咨询对象在线系统给予反馈评价。对照组执行传统常规出院指导及每3个月定期随访。观察组两组患者焦虑评分、治疗依从性、知识掌握率及满意度。结果出院后随访,观察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院外治疗依从性、造口知识掌握程度、患者出院服务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出院后泌尿造口患者利用“云门诊”开展叙事随访延伸护理服务,不仅助于缓解患者术后焦虑,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护理造口的能力,提高患者满意度,为出院患者随访及专业健康指导提供便捷、省时、经济的优质护理服务,开启智慧医疗时代现代护理专业化人文护理服务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电话随访的效果。方法于2013年1月成立品管圈,确定以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家属电话随访率及满意度为主题,分析现状并进行原因分析,最后针对原因制订对策并实施。将2013年1~6月出院患者作为实验组,品管圈活动前2012年6~12月出院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比较两组的成功率及满意度。结果品管圈活动后,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家属电话随访成功率及随访满意度均得到明显改善,与品管圈活动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精神科开展品管圈活动,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了电话随访率及满意度,提高了精神分裂症患者对服药治疗及健康指导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8.
护士对出院患者实施电话随访的体会   总被引:121,自引:2,他引:121  
目的总结护士对出院患者护理电话随访(简称电话随访)的经验体会。方法对出院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并随机抽取100例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患者依从性、对护士角色的认知及满意度较高。结论护理电话随访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满意度、提升护士角色的认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健康管理师对住院糖尿病患者的管理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140例住院糖尿病患者,按照入院时间的先后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接受责任护士进行全程管理、教育,出院前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出院后3个月时由责任护士对其进行随访.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设置健康管理师工作岗位,由其对住院糖尿病患者实施个案管理及出院后随访.比较2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出院后3个月时各项代谢指标、糖化血红蛋白、治疗依从性、自我管理能力差异.结果 2组患者在出院后3个月时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水平较住院时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干预组比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治疗依从性、自我管理能力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健康管理师能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改善患者的代谢指标,提高血糖控制的达标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电话随访式延续护理在输尿管镜下双J管置入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月100例在本科行输尿管下双J管置入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均在输尿管镜下行双J管置入术。对照组住院期间及出院时施行常规泌尿科护理,观察组施行常规泌尿科护理和电话随访式延续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带管出院后的并发症、再入院率、按时返院拔管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按时返院拔管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话随访式延续护理应用于输尿管镜下双J管置入患者,减少了并发症,降低了再入院率,提高了患者按时返院拔管的依从性,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温馨提示卡在延续护理模式中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出院后服药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月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81例作为研究组,出院温馨提示卡作为延续护理模式中对患者服药和心脏康复护理指导。对照组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5月出院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85例,采取常规出院健康宣教,观察2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出院患者服药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出院温馨提示卡能提高出院老年心血管患者服药依从性,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应用出院随访系统调查护理满意度的效果,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方法 通过出院随访信息系统,使用出院随访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出院患者发送随访短信,系统自动接收患者回复短信,专人对出院患者回复短信进行汇总、分析,制订改进措施.结果 2009年至2012年通过出院随访系统调查护理满意度,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 出院随访系统信息接受患者署名的回复短信,较客观地反映患者接受护理服务过程的感受,有利于采取针对性改进措施,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角膜移植术后护理干预对患者随访及用药依从性的影响,以提高角膜移植成功率。方法将2011年4月至2013年2月行角膜移植术的46例出院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3例。试验组根据自制的医患沟通联系表进行护理干预,包括电话随访、健康教育,必要时给予经济支持;对照组按常规程序护理干预。在出院后不同时期对两组患者随访率及用药依从性进行对比。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出院后3个月、半年及1年的用药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出院后3个月、半年、1年,植片透明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者视力恢复好。结论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提高角膜移植术后患者随访率及用药依从性,减少术后排斥反应的发生,提高了角膜移植术的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的临床护理及健康教育措施.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法将88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其中观察组采取积极的整体护理,对照组则给予常规护理,对2组患者出院后和随访1年的各临床指标、复发入院率、2次复发再入院率、病死率以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进行了比较.结果 2组出院时心功能的评估级别、代谢当量(METS)及生活质量评分等临床指标均较入院时明显改善;另外,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NYHA级别、6 min步行距离、METS、生活质量评分及平均住院天数均有明显差异.随访1年时,NYHA分级、6 min步行距离、METS及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随访1年后,观察组的再入院率、2次以上再入院率及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服务满意度则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整体护理可以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提高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再入院率和死亡率,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三级甲等医院泌尿外科出院患者随访工作的有效管理方法。方法建立随访制度、制定流程、竞选随访工作人员、建立随访档案等方面进行规范化管理,调查出院患者随访工作的完成情况、发生并发症、门诊复查、随访满意度等情况。结果电话随访有效指导和解决了患者出院后所存在的各种身心健康问题,2015年1~3月普通患者随访率达241.1%,重点人群随访率为100,患者出院后门诊复查率100%,患者对出院随访工作表示满意。结论建立规范化的随访制度、流程以及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引入制定随访内容,同时三甲医院病房电话随访有所侧重的管理模式有利于病房随访工作的顺利开展,深化护理服务的内涵,提高患者满意度,为科学研究提供客观数据。  相似文献   

16.
护士床边工作制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护士床边工作制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中的作用及不足之处。方法将2010年3—6月在乳甲外科住院治疗的150例患者分为实施护士床边工作制之前患者75例(对照组)和实施后患者75例(实验组)通过问卷方式对实施护士床边工作制前后住院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及护理质量满意度进行调查评价。结果实施后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及护理质量满意度分别为93.3%和96.0%,较实施前80.0%的满意度有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n05)。结论护士床边工作制的实施,能够体现护理服务的科学化、专业化、规范化和精细化水平,保障患者安全和医疗护理质量,显著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内镜诊疗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采用整体抽样的方法,抽取774例内镜诊疗患者,其中消化一病区387例设为观察组,消化二病区387例设为对照组,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方法进行干预。使用自制的《内镜诊疗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患者对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满意度,医院客户服务部使用医院自制的《住院患者出院随访满意度调查表》调查内镜诊疗患者出院随访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随访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出院随访满意率,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元化延伸性护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出院后日常生活能力和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6月在本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出院后均进行多元化脑卒中延续性护理服务,包括出院前指导、电话随访、微信平台(康友之家微信群)、社区家庭随访等,比较干预前后患者脑卒中知识水平、生活自理能力、服药依从性、康复治疗方式以及吸烟、饮酒等情况。结果干预6个月后,患者的脑卒中知识水平、生活自理能力、服药以及康复治疗依从性均高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患者的吸烟率以及饮酒率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脑卒中出院患者实施多元化延续性护理模式,可显著提高其脑卒中知识水平,改善其自我护理和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基于云平台的院外远程护理干预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收治的61例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出院后随访模式;将2017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收治的59例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基于云平台的远程护理干预模式进行延续护理管理。比较两组出院当日、出院3个月后生活质量[采用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及治疗依从性、满意度。结果: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SS-QOL评分、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实施基于云平台的远程护理干预模式,能明显提高其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同时提升其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提高脑卒中患者对疾病康复及日常保健的认识和自我护理能力。方法将218例脑卒中出院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出院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出院后电话随访。结果出院后1年内观察组患者再次住院率为4.58%,对照组为12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出院后进行定期电话随访,给予延续性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能有效降低脑卒中患者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