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良性卵巢肿瘤患者的治疗中两种(腹腔镜、阴式)卵巢囊肿剥除术的效果和并发症情况。方法:此次抽取2016年4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医治的良性卵巢肿瘤患者(80例)作为分析对象,以入院顺序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40例。此次研究甲组实施阴式卵巢囊肿剥除术,研究乙组实施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对患者的手术情况、临床情况、镇痛药物使用情况、并发症情况进行总结。结果:此次研究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等对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甲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可下床活动的时间、镇痛药物使用率均小于乙组,差异显著,P <0.05。结论:在良性卵巢肿瘤患者的治疗中,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阴式卵巢囊肿剥除术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比较相近,但阴式手术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可下床活动的时间等要明显短于腹腔镜手术患者,而且阴式手术患者的术后使用镇痛药物的概率小于腹腔镜手术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酚磺乙胺水垫联合吸引器分离法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卵巢囊肿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84例卵巢囊肿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组、B组,每组42例。B组接受吸引器分离法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A组接受酚磺乙胺水垫联合吸引器分离法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月经恢复时间)、性激素指标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A组术中失血量较B组少,月经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较B组短(P<0.05);术后3个月A组促卵泡生成素、促黄体生成素、雌二醇水平较B组优(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14%(3/42)较B组23.81%(10/42)低(P<0.05)。结论:酚磺乙胺水垫联合吸引器分离法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卵巢囊肿患者可进一步优化围术期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且对血清性激素水平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诊治直径<5cm卵巢囊肿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腹腔镜诊治直径<5 cm的术前诊断为良性卵巢囊肿的临床意义.方法 腹腔镜诊治术前诊断为良性单侧卵巢囊肿119例(同时行肌瘤剔除等手术的患者除外),其中直径<5 cm卵巢囊肿32例,≥5cm 87例.直径<5 cm卵巢囊肿的患者术前均为有症状或观察3次B超提示囊肿未消失.每次B超间隔2个月以上或CA125升高.比较两组的病理类型、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及排气时间.结果 直径<5 cm卵巢囊肿中84.4%(27/32)需手术治疗,以畸胎瘤和巧克力囊肿居多,该组术中肿物破裂率、手术时间、电凝止血率均明显低于≥5 cm组(均P<0.05),出血≤20 mL的患者所占比率明显高于≥5 cm组(P<0.05).两组的赘生性肿瘤率、术中粘连、排气时间及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 对于直径<5 cm卵巢囊肿的患者,若有症状或观察3次B超提示囊肿未消失,每次B超间隔2个月以上或CA125升高者,行腹腔镜诊治是必要的、安全的,并可减少术中肿物破裂率、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保护卵巢功能,但要避免不必要的手术.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9):3704-3705
选取我院妇科2012年12月~2015年6月收治的380例卵巢囊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90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试验组患者则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囊肿具有微创、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治疗巨大卵巢囊肿7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电视腹腔镜治疗卵巢巨大囊肿的手术方法及其安全性、可行性和科学性。方法对70例经电视腹腔镜治疗的巨大卵巢囊肿(直径≥12c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除1例因术中快速冷冻病理提示右卵巢黏液性乳头状囊腺癌中转开腹,1例因囊内液体太黏稠吸引管吸不出中转开腹外,其余68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手术方式包括卵巢囊肿剥除术(63例)及附件切除术(5例)。患者平均年龄29.59岁,卵巢囊肿平均直径17.70cm,平均手术时间72.46min,术中平均出血量33.88mL,术后平均住院日3.51d,无术中、术后并发症。结论在严格选择病例的前提条件下,应用电视腹腔镜手术治疗巨大卵巢囊肿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选取行腹腔镜治疗的卵巢囊肿患者120例(观察组),另选取行开腹手术治疗的卵巢囊肿患者100例(对照组),对两组的治疗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腹腔镜治疗卵巢囊肿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明显优势,在严格把握适应证的前提下,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6):1126-1127
分析与探索卵巢囊肿应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离术的治疗效果。选择本院在2014年4月~2015年7月收治的135例经卵巢囊肿剥离术患者为研究主体。共分A组和B组,A组74例,B组61例。A组采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离术治疗,B组采用开腹卵巢囊肿剥离术治疗。对比患者的术中,术后等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治疗效果。A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与术中出血量等指标均低于B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6%,B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48%,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总有效率是97.30%,B组的总有效率是91.80%,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离术治疗卵巢囊肿,可有效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减少术中的出血量,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核除术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核除术的手术适应证、禁忌证、手术技巧、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方法 对该院2002-年1月~2005年6月于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核除术的40例病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核除肌瘤54个。单发肌瘤36例,多发肌瘤4例。镜下缝合38例,未缝合2例。手术时间、出血量与肌瘤的大小、个数成正比。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d,1例术后出现发热。结论 浆膜下肌瘤、单发壁间肌瘤直径小于7cm,于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核除术效果好,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不同止血方式在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中对患者出血量及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2月收治的卵巢囊肿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对照组术中行缝合止血,观察组则行双极电凝止血,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卵巢功能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促卵泡激素、雌二醇、黄体生成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促卵泡激素、黄体生成素高于对照组,雌二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中采取双极电凝止血方式,可降低术中出血量,减少并发症,有效保持卵巢的正常生理功能,利于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阴道及腹腔镜辅助阴式两种术式切除子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长葛卫生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180例需要采取子宫切除术进行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A组与B组,A组98例给予阴道阴式子宫切除术(TVH),B组82例给予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均成功施行手术,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费用明显较B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TVH术式切除子宫手术的时间比LAVH短,术中出血量较少,住院费用较低,LAVH术式对于不适合应用TVH术式的患者较为适用,临床上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与阴式手术治疗卵巢囊肿的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收治的卵巢囊肿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阴式手术治疗,比较两组卵巢储备功能、围术期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观察组窦卵泡计数(AFC)、雌激素(E2)高于对照组,促卵泡激素(FSH)、FSH/促黄体生成素(LH)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腹腔镜手术比较,阴式手术治疗可改善卵巢囊肿患者卵巢储备功能,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恢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对比腹腔镜和开腹卵巢囊肿剔除术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60例卵巢囊肿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开腹卵巢囊肿剔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腹腔镜囊肿剔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患者卵巢功能。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及1年时,观察组E2、FSH及LH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PI和RI水平显著降低,PSV水平显著升高,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卵巢囊肿选择腹腔镜囊肿剔除术治疗时创伤小,患者恢复速度快,且对卵巢功能影响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囊肿7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腹腔镜在卵巢囊肿治疗的优越性及其不足。方法78例卵巢囊肿在腹腔镜下进行切除与40例开腹进行卵巢囊肿剥除术进行比较,比较两组之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复发率、术后恢复工作时间等。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复发囊肿大小比较无差异性,术后腰痛、腹痛例数及术后恢复工作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手术费用高于开腹手术,但腹腔镜手术对于患者的损伤及预后都较大的益处,其优越性值得关注及推广,有些囊肿巨大的手术或较大的畸胎瘤仍然限制腹腔镜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双孔法腹壁皮下悬吊式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0年1月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77例,其中39例采用双孔法腹壁皮下悬吊式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为试验组,另38例采用气腹式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肿瘤切除时间、手术并发症、术后3个月症状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两组住院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P<0.05);试验组直径≤6.5 cm、直径>6.5 cm及单个肿瘤切除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5.13%(2/39)低于对照组的23.68%(9/38)(P<0.05);两组术后3个月症状严重程度评分低于术前,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术前(P<0.05),但试验组术后3个月症状严重程度、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双孔法腹壁皮下悬吊式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的优势,且能进一步缩短肿瘤切除时间,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桂枝茯苓胶囊联合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卵巢囊肿对患者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2月接受治疗的69例卵巢囊肿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给予桂枝茯苓胶囊联合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对照组给予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卵巢储备功能[抗苗勒氏管激素(AMH)、抑制素B(INHB)、窦卵泡计数(AFC)、卵巢体积]。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AMH、INHB、AFC、卵巢体积值提高,且观察组AMH、INHB、AFC、卵巢体积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桂枝茯苓胶囊联合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可提高卵巢囊肿患者AMH、INHB、AFC、卵巢体积,改善卵巢储备功能,提升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探讨及对生理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手术效果。方法选择有手术指征良性卵巢囊肿病变100例,其中50例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为研究组甲组,传统经腹卵巢囊肿剥除术50例为对照组为乙组。结果研究组甲组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肠功能恢复快,下床活动早,术后妊娠时间较早,妊娠率较高,均较对照乙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术式安全可靠,术后恢复快,妊娠率高。  相似文献   

17.
《临床医学》2021,41(1)
目的 比较腹腔镜卵巢囊肿(OC)剔除术与阴式卵巢囊肿剔除术的应用效果及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周口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O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6例。观察组行阴式OC剔除术,对照组行腹腔镜OC剔除术,观察两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时卵巢功能,并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结果 术后3个月时,两组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均高于术前,雌二醇、孕酮均低于术前,但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手术、术后排气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OC患者采用腹腔镜OC剔除术与阴式OC剔除术在改善卵巢功能方面效果相当,但后者创伤性更小,临床治疗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卵巢囊肿微创治疗术式,总结2种不同术式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阴道手术治疗卵巢嚢肿患者186例(经阴道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腹腔镜治疗卵巢囊肿患者232例(腹腔镜组)进行对比,比较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和术后患病率。结果:经阴道组手术时间短、平均住院费用和术后患病率低,与腹腔镜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组术中出血量略多于腹腔镜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天数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与腹腔镜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各有优缺点,经阴道卵巢囊肿剥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平均住院费用和术后患病率低的优点,腹腔镜卵巢嚢肿剥除术更适宜于无性生活史、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及术前考虑有粘连的囊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中孕期腹腔镜卵巢手术的特点。方法 2002年4月至2013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行中孕期腹腔镜下卵巢囊肿手术3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并评估手术的可行性及适应证。结果 30例中孕期腹腔镜卵巢囊肿手术中,孕妇平均年龄(28.5±3.1)岁,平均孕周为(14.7±2.5)周,平均手术时间(50±20)min。平均住院日为(4.5±0.8)d。孕16周及以上患者11例(36.7%),孕16周以下患者19例(63.3%),两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5例(16.7%)患者在孕前已知有附件包块。平均卵巢肿瘤直径(9.0±5.4) cm,包块大于9 cm及以上者12例(40%),包块小于9 cm者18例(60%),前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后者(P<0.05)。5例(16.7%)患者因腹痛行急诊手术,其中2例因卵巢扭转坏死行患侧附件切除术;28例(93.3%)患者行卵巢囊肿剔除术。术后病理:畸胎瘤18例(60%),浆液性囊肿6例(20%),黄体囊肿3例(10%),黏液性囊腺瘤2例(6.7%),泡沫纤维瘤1例(3.3%)。有1例(3.3%)患者术后出现宫缩,经镇痛保胎治疗好转,无严重术后并发症。26例(86.7%)孕妇足月分娩健康新生儿,4例(13.3%)失访。结论 中孕期腹腔镜下卵巢手术对孕妇和胎儿是安全可行的,手术适应证为持续性附件包块和附件扭转。术中和术后应加强母胎监测。  相似文献   

20.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后卵巢创面出血的处理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后卵巢创面止血的方法。方法:30例卵巢囊肿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其中28例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采用套圈结扎止血法处理卵巢创面。结果:30例卵巢囊肿直径在3-10cm之间,采用套圈结扎止血28例。平均手术时间30min,术中出血数毫升。其中有7例套扎时卵巢皮质留有死腔,术后随诊无卵巢血肿形成。结论: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后,创面应用套圈的方法止血节省时间,止血效果确切;手术安全,并发症少,可保护卵巢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