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提高直肠前突所致出口梗性便秘的治疗效果 ,减少直肠前突修补术的术后并发症、后遗症。方法 总结国内外经验 ,在目前经阴道修补直肠前突经典术式基础上改良设计“经阴道纵切横缝术”治疗直肠前突 ,按国内暂行诊治标准[1] 纳入观察组 5 2例 ,历史对照组 5 8例 ,观察组在腰俞穴麻醉下经阴道后壁粘膜皮肤交界处切口入路作长约 3cm的阴道纵切口 ,游离粘膜分离出直肠阴道膈肌肉并作荷包缝合 ,然后将阴道切口最上缘与阴道外口皮肤缝合 ,使纵切口变为横缝合切口 ,术后预防性应用抗菌素 ,局部清洁换药至愈。结果  5 2例 ,仅 1例无效 ,平均疗程 11± 2 .1天 ,总有效率 98.1% ,无感染及明显后遗症。结论 本疗法具有疗效好、痛苦少、疗程短 ,并发后遗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直肠前突合并直肠黏膜内脱垂型便秘的效果.方法:通过采用肛门后方切开扩肛加直肠前突改良Block修补术和直肠黏膜内脱垂消痔灵液高位硬化注射术治疗52例直肠前突合并直肠黏膜内脱垂型便秘.结果:本组52例总有效率为94.2%(49/52)、其中痊愈率为61.5%(32/52),显效率为19.2%(10/52),有效率为13.5%(7/52),无效率为5.8%(3/52).住院时间13~31 d,平均(19.3±4.2)d.术后随访0.5~3年,未见便秘复发和便失禁.结论:本术式具有术野显露清楚、手术疗效确切、手术简便,直肠前突和直肠黏膜内脱垂引起的便秘可同时手术处理;肛门狭小者均可采用本术式,且术后不会形成肛门狭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 术)加直肠闭式修补术(Block 术)治疗直肠前突的临床疗效。方法 近9年来对女性直肠前突患者先后采用Block 术(36 例)和PPH+Block 术(41 例)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并比较其术后第1 天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第1 天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6、12个月PPH+Block 术组与Block 术组的痊愈率分别为85.4%、82.9%、82.9%和58.3%、52.8%、5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PPH+Block 术治疗直肠前突较单纯Block 术疗效更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曹蓉  张明道 《广东医学》2005,26(1):75-76
目的 观察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采用间断纵行缝扎硬注术与直肠黏膜下注射术的优缺点 ,寻求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的优化方法。方法  12 0例直肠黏膜内脱垂患者随机分为A ,B两组 ,A组采用间断纵行缝扎硬注术治疗直肠黏膜下注射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间断纵行缝扎硬注术明显优于直肠黏膜下注射术 (B组 ) ,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95 %和 82 % (P <0 0 1)。结论 间断纵行缝扎硬注术操作简单 ,症状消除快 ,创伤小 ,远近期疗效佳。  相似文献   

5.
经直肠修补治疗直肠前突34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治疗立肠前突简便而有效的手术方式。方法:对顽固性便秘患者经X线排粪造影检查筛选中重度立肠前突34例,其中中度前突13例采用经直肠闭合式(Bleck)术式、中度偏重及重度前突2l例采用经直肠开放式(Sehapaysk)术式治疗。结果:采用Block术式修补13例,治愈10例,显效2例,无效l例,采用Seha-payak术式修补2l例,治愈10例,显效4例,无效l例,两种术式总治愈率85.3%,总有效率94.1%。结论:对顽固性便秘患有中重度直肠前突患者采用经直肠入路修补治疗方法简单、痛苦小、疗效确切,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6.
PPH术+直肠前壁加固治疗直肠前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PPH术+直肠前突修补术治疗直肠前突并发直肠粘膜内腻垂所致便秘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采用经肛门行PPH术+直肠前壁加固治疗直肠前突并发直肠粘膜内脱垂所致便秘患者36例。结果36例患者中25例自觉排便通畅,11例症状较前明显好转,排便造影均有好转。结论该术式适用于治疗低、中位直肠前突并发轻、中度直肠粘膜内脱垂的病人,特点是操作简单,安全,疗效好,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经阴道修补直肠前突术式进行总结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0月用两种方法(即传统术式行经阴道直肠前突修补术和改进术式经阴道直肠前突桥式缝合修补术)治疗患者的手术方式和随访资料.结果 两种方法治疗1年后随访对比疗效,传统术式好转率80%,改进术式好转率92%,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阴道后壁改进术式治疗直肠前突效果优于传统术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痔上黏膜环切术(PPH)联合直肠黏膜悬吊术治疗直肠前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进行手术的直肠前突患者46例,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实行传统的经肛闭合性修补术治疗,观察组实行PPH联合直肠黏膜悬吊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91.30%)明显高于对照组(6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直肠前突引起的出口梗阻型便秘,PPH联合直肠黏膜悬吊术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恢复时间短,安全性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高位折叠缝扎注射术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高位折叠缝扎注射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直肠缝扎注射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排粪造影的变化,统计好转治愈率。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位折叠缝扎注射术对直肠黏膜内脱垂型便秘的疗效优于直肠缝扎注射术,且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STARR手术治疗直肠前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0例直肠前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8例患者采用STARR手术,B组32例患者采用传统手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疼痛程度、术中出血量、治疗效果及满意度.结果 A组治疗有效率达100%;B组有效率87.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当天疼痛、术后第1天疼痛、术后第3天疼痛、术后第7天疼痛程度及术中出血量方面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ARR手术治疗直肠前突,是一种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手术结合中医辨证论治治疗女性直肠前突合并直肠内脱垂所致出口梗阻性便秘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直肠前突合并直肠内脱垂所致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接受直肠前突经阴道修补联合直肠内脱垂PPH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论治,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积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症状积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0%,低于对照组的3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直肠前突合并直肠内脱垂所致出口梗阻型便秘,采用直肠前突经阴道修补与直肠内脱垂PPH术联合中医辨证论治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减少并发症发生,提升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王洪亮 《中外医疗》2013,(28):106-106,108
目的探讨直肠前突修补联合PPH治疗直肠前突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之间收治的直肠前突患者160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采用直肠前突修补术联合PPH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PPH术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75%(75),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60),术后长期随访,1年内观察组复发率5%(4),对照组复发率12.5%(10),两组治疗有效率和复发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直肠前突修补术联合PPH治疗直肠前突较单纯PPH术治疗临床效果更佳,有效率高,术后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于锦利 《中外医疗》2014,(25):34-35
目的探讨直肠前突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比采用经直肠吻合器直肠粘膜环形切除加闭式修补术治疗的215例直肠前突患者的手术前后的便秘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随访12~120(平均60.26)个月,术前便秘评分17.42±3.28(11~24),术后便秘评分3.65±4.47(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有效率90.70%,无严重术后并发症。结论经直肠吻合器直肠粘膜环形切除加闭式修补术治疗直肠前突疗效确切,手术损伤小。  相似文献   

14.
王文贵 《河北医学》2013,19(3):332-334
目的:观察因直肠前突导致的出口处梗阻型便秘的手术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肛肠科因直肠前突致出口处梗塞型便秘住院的40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名患者,观察组采用经直肠途径手术修补治疗,对照组采用阴道入路行阴道后壁纵切横缝纵缝术治疗,对照两组手术后痊愈率、显效率和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显效率均较对照组有明显优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且患者满意评分、患者生活状况及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在接受非手术的常规治疗后效果不明显者应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采用改良Block术式治疗直肠前突59例,术后随访1年以上,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9,(2):168-171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联合Block术治疗女性直肠前突出口梗阻型便秘(OO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收治的64例直肠前突OOC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Block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PPH联合Block术治疗。记录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恢复正常活动时间; 2组患者分别于手术前及手术后3、6个月进行便秘Wexner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第7天评估患者治疗效果并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恢复正常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 <0. 05)。术前2组患者便秘Wexner评分及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患者术后3、6个月便秘Wexner评分及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术前(P <0. 05),2组患者术后6个月便秘Wexner评分及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术后3个月(P <0. 05);术后3、6个月时,观察组患者便秘Wexner评分及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5. 00%(24/32)、93. 75%(30/32),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4. 273,P <0. 05)。2组患者术后便急感或肛门下坠感、尿潴留、便血、排气性肛门失禁及肛裂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PPH联合Block术治疗女性直肠前突OOC可有效改善患者便秘症状和肛门疼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手术疗效,完善手术方式,寻求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对59例直肠前突便秘病人的手术治疗情况,观察疗效及术后情况。结果:总有效率91.7%,无并发症,疗效满意。结论:经直肠闭式修补术治疗直肠前突便秘病人,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吻合器痔环切术(PPH 术)联合直肠前突修补治疗直肠前突(R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直肠前突患者116例,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治疗组56例及对照组60例,治疗组给予 PPH 术联合直肠前突修补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经肛门直肠前突修补术治疗,对比2组术后直肠前突深度变化,术后排便情况及 LONGOODS 评分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直肠前突深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2组术后近期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远期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PPH 术联合直肠前突修补术治疗直肠前突远期疗效优于传统经肛门直肠前突修补术,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Block术联合PPH术加消痔灵注射治疗中重度直肠前突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Block术联合PPH术加消痔灵注射治疗中重度直肠前突36例,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36例患者中痊愈31例,显效4例,有效1例.结论 采用Block术联合PPH术加消痔灵注射治疗中重度直肠前突,治愈率高,术后疗效稳定,非常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直肠前突所致出口性梗阻型便秘的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萍  黄煜侠 《四川医学》2002,23(8):812-813
目的 探讨直肠前突所致出口性梗阻型便秘的手术治疗方式 ,恢复正常功能。方法 采用阴道入路行阴道后壁纵切横缝纵缝术治疗 5 0例。结果 痊愈 38例 (76 % ) ,显效 6例 (12 .0 % ) ,好转 4例 (8% ) ,无效 2例 (4% ) ,总有效率(96 % )。结论 该法简便易行 ,远近期疗效均巩固 ,无后遗症状 ,具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