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92例缩窄性心包炎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缩窄性心包炎的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00-01至2008-01年连续诊断的150例缩窄性心包炎患者的门诊与住院资料.结果:在150例患者中,92例在病程中曾发生误诊,误诊率61.3%.92例心包缩窄的病因分别为:结核81.5%(75/92),其他疾病15.2%(14/92),不明原因3.3%(3/92).误诊为其他心血管疾病及其他各种疾病51例,诊断为结核性心包炎、胸膜炎等进行抗结核治疗但未识别出心包缩窄的22例,长期诊断不明17例,2例非结核误诊为结核.隐匿起病者误诊率高,无心包积液病史的患者误诊率高,不典型结核误诊率高,合并全身多处结核的易漏诊心包缩窄.结论:缩窄性心包炎误诊率仍较高,临床医生提高对缩窄性心包炎的警惕以及心脏超声医生提高对缩窄性心包炎的认识可减少误诊,上腔系统静脉压升高的表现是缩窄性心包炎的重要体征,临床医生应充分重视体格检查.  相似文献   

2.
58例结核性心包炎诊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核性心包炎是结核病中常见的重症之一,因轻者有胸闷气短,胸痛症状,重者有心包填塞表现,故极易被误诊为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等其他疾病,为临床诊治带来一定的困难。结核性心包炎的发病率约占内科住院人数的0.2%,其预后远较其他浆膜结核恶劣,所以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极为重要。为了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及确诊率,现将我院2004年5月~2005年5月收治的结核性心包炎58例作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8例患者符合结核性心包炎的诊断标准。其中男36例,女22例,年龄29~76岁,平均43岁。临床类型:渗出性心包炎39例,占67.24%,缩窄性心包炎19例,占…  相似文献   

3.
在50年代,普遍认为缩窄性心包炎是由结核病引起的。但近年来结核病已减少,而缩窄性心包炎的发病率仍较高,因此引起人们对此发生怀疑。为此,作者对该院自1958年以来手术治疗的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病人32例作了分析。结果病因为非结核性者7例,其中类风湿病4例,外伤性者2例,结节病1例。有明确结核性心包炎证据者3例,胸部X线发现有结核病变者1例,余21例病因未明。这21例平均年龄42岁,其症状及体征与其他病因明确的病人相比未见特殊,从出现症状至手术最长9年,平均2.4年。12例术前作结核菌素试  相似文献   

4.
结核性心包炎在临床并不少见,但在早期症状不典型常被忽略,一经确诊多为病人症状较重且有明显心包积液。现就我院收治的22例结核性心包炎做一临床分析,就有关问题进行探讨。1 临床资料l.1 一般资料:本组共22例,根据有结核中毒症;有心包积液(经X线及B超证实):血沉增快(14例占63%);经抗痨治疗明显吸收好转者为诊断依据。男17  相似文献   

5.
结核所致缩窄性心包炎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结核所致缩窄性心包炎的临床特点与病理改变.方法 对北京协和医院2000至2007年诊断的150例缩窄性心包炎病例的临床表现与病理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150例患者中,61例(40.7%)无心包积液史.超声心动图诊断心包缩窄149例,与手术诊断的一致率为98.7%(107/109).118例(78.7%)诊断为结核性,24例(16.0%)为肿瘤转移或浸润、放射性损伤、心脏手术后等其他原因,8例(5.3%)原因不明.经病理或病原学检查确诊为结核性心包炎者占16.7%(25/150);有心包外活动性结核病理证据者占5.3%(8/150);有典型的结核病临床表现或因抗结核治疗有效诊断者占44.0%(66/150);临床怀疑结核者占12.7%(19/150).108例患者接受心包剥脱术,1例行心包活检和心包切开引流术.死亡13例(8.7%),4例为结核.结论 结核仍然是缩窄性心包炎的最常见病因.心包结核多为全身结核病的一部分,但心包病理和病原学检查阳性率低.超声心动图对诊断缩窄性心包炎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肺结核患者在使用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发热的原因。方法对2003—2006年在抗结核治疗中出现发热的112例住院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2例病人共出现发热140例次,总结发热原因可分为6大类,按照所占比例依次为:非结核性感染、结核性发热、药物反应、支气管镜检查术后、合并肺外结核和其他合并症。院内获得性感染占非结核性感染例数的98%。结核性发热与低蛋白血症有一定相关性。结论以院内获得性感染为主的非结核性感染是所有发热原因中最多见者,其次要警惕药物热和合并肺外结核。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结核病合并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注意肺结核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导致的间质性肺疾病的鉴别。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2011年解放军第三O九医院28例合并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28例中男2例,女26例;40岁以上女性21例。临床上干咳、眼干、口干、发热多见。有6例首次诊断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均行自身抗体及腮腺X线增强造影检查。其中2例行下唇腺活检,结果阳性;余22例既往均有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病史,病史最短1年,最长14年,平均(2.7±1.6)年。经细菌学阳性确诊结核病10例,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结核病8例,经临床诊断结核病10例。28例患者中继发性肺结核11例,血行播散性肺结核3例,结核性胸膜炎2例,淋巴结结核2例,继发性肺结核合并支气管结核1例,继发性肺结核合并淋巴结结核2例,继发性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胸膜炎2例,继发性肺结核合并结核性心包炎2例,结核性多浆膜腔炎2例,继发性肺结核合并支气管结核及附件结核1例。所有患者均给予2HRZE/4HR抗结核治疗。至今28例患者中有5例仍在进行抗结核治疗,其余23例结核病患者均临床治愈。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4例肺结核误诊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导致的间质性肺疾病。 结论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合并结核病重点需注意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导致呼吸系统损害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合并肺结核鉴别,减少临床上误诊、漏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正>结核性心包炎是发展中国家心包疾病的主要病因,也是重症结核病之一,占心包疾病的40%~66%[1],在欧洲和北美占所有心包疾病的比例低于5%[2]。高达30%的患者可进展为缩窄性心包炎,且多见于青年男性[3],但国内外罕见有伴发巨大心包结核瘤的报道。青岛市胸科医院收治了1例结核性心包炎患儿,诊疗过程中出现前纵隔占位曾疑诊为胸腺瘤,最终术后确诊为结核性心包炎伴发心包结核瘤。现将诊治过程报道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9.
肺结核化疗中发热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肺结核患者在使用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发热的原因。方法 对2003—2006年在抗结核治疗中出现发热的112例住院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2例病人共出现发热140例次,总结发热原因可分为6大类,按照所占比例依次为:非结核性感染、结核性发热、药物反应、支气管镜检查术后、合并肺外结核和其他合并症。院内获得性感染占非结核性感染例数的98%。结核性发热与低蛋白血症有一定相关性。结论 以院内获得性感染为主的非结核性感染是所有发热原因中最多见者,其次要警惕药物热和合并肺外结核。  相似文献   

10.
结核性心包炎4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核性心包炎临床上并不少见 ,如延误诊断 ,治疗不合理 ,预后远较其他浆膜结核病差 ,死亡率也高。现将我院 195 9~1998年确诊的结核性心包炎 4 9例 ,就其临床特点进行探讨。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4 9例结核性心包炎 ,男 2 7例 ,女 2 2例 ,占同期结核病 ( 4 9/3 5 80 9) 0 .1% ,年龄 16~ 81岁 ,平均年龄 4 6.8岁 ,<3 5岁 18例 ( 3 6.7% ) ,>60岁 16例 ( 3 2 .6% )。1.2 诊断标准[1 ,2 ,3] :1合并活动性结核病变或有结核病史 2典型临床症状体征 3 X线或超声心动图显示心包积液 4 PPD强阳性者 5抗结核治疗有效 6除外其他病因的…  相似文献   

11.
结核性脑膜炎早期诊断标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以探讨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对我院1995-2005年出院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的患者作了回顾性分析。对患者有无结核史、结核抗体是否阳性、有无合并其他部位结核、脑脊液检查及细菌培养结果进行分析。结果48例患者中,11例既往有结核史(22.9%),同时合并肺结核者14例(29%),5例有肺外、颅外结核(10.4%),结核抗体阳性者10例(20.8%),脑脊液中,PCR法查细菌DNA阳性9例(18.7%),脑脊液细菌培养21例,其中阳性5例(23.8%)。在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的患者中,阳性率较高的6项指标依次为发病时间〉5d(99%),脑脊液以淋巴细胞为主(79%),神志改变(75%),脑脊液蛋白〉0.9g/L(75%),脑脊液糖低于血糖水平50%(71%),合并其他部位结核(39.5%)。结论结核性脑膜炎早期诊断难度大,脑脊液结核菌培养阳性率低,不宜作为早期诊断依据。临床工作中,有上述6项指标中的4项时要高度怀疑结核性脑膜炎。  相似文献   

12.
感染性心包炎通常是全身性疾病的一种表现。然而,心包炎的征象有时是感染存在的主要或唯一的临床线索,即使尸检时能在其它部位找到明显的感染证据时亦然。例如,某些结核性心包炎患者有渗出性、纤维素性或缩窄性心包炎,而胸部X线片未见肺部浸润,既无粟粒性结核,又无周围淋巴结结核的征象,但是尸检时常发现有纵隔淋巴结结核。在个别葡萄球菌或脑膜炎双球菌败血症患者,化脓性心包炎是感染的主要征象。在某些病毒性疾病患者,心包炎可以是疾病的  相似文献   

13.
肿瘤性心包炎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包炎的病因较多,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医院所见到的病因可以不同。但近30年来,由于抗生索的广泛应用以及有效的预防感染措施,使感染性心包炎的发病率明显下降,而肿瘤性心包炎的发病率则显著增加。据有关文献报道,心包炎按其发病多少的顺序,占前五位者为恶性肿瘤、结核性、尿毒症性、心肌梗塞后及非特异性。与过去国内报道的以结核最多、风湿次之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4.
正临床普遍认为结核性心包炎是导致心包积液的原因之一,也是肺外结核的一种常见疾病。该病病死率较高,有研究发现,结核性心包炎在我国的病死率高达40%。本研究应用闭式引流并心包内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心包积液,以探究其确切的临床疗效,现进行如下报道。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92例结核性包裹性心包积液进行研究,按照随  相似文献   

15.
加强对肺外结核病的协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除肺结核病以外,发生在全身各器官、各系统的结核病均属肺外结核病的范畴。肺外结核约占结核病的5%~30%,其中最多见的为骨关节结核,占肺外结核的19%,约有3%~5%的骨关节结核同时合并肺结核;其次为淋巴结结核、浆膜腔结核(结核性脑膜炎、胸膜炎、腹膜炎、心包炎)、支气管结核、消化系统结核、泌尿生殖系统结核等,而口腔结核、咽喉结核、皮肤结核、骨髓结核、神经结核、肌肉腱鞘结核等相对少见。  相似文献   

16.
全世界结核病的发病均有升高,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传播是主要原因之一[1]。HIV感染使成人的结核和非结核分支杆菌感染逐渐增加,也成为心包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国外统计肺结核病人合并结核性心包炎(TBP) 占 1%~8%[2]。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住院肺结核患者并发肺外结核的发生情况及其与性别、年龄的关系。方法 采用观察性研究方法,由参加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系统)收集2011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我国15省21家医疗机构360187例住院肺结核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结核病灶累及部位等信息,比较分析肺结核患者并发肺外结核的发生情况及其与性别、年龄的关系。 结果 360187例肺结核患者中,男238910例(66.33%),女121277(33.67%),年龄中位数(四分位数) [M(Q1,Q3)]为47(28,62)岁;42987例(11.93%)并发肺外结核,并发率依次为结核性脑膜炎[2.72%(9809例)]、颈部淋巴结结核[1.93%(6966例)]、结核性腹膜炎[1.59%(5733例)]、结核性心包炎[0.94% (3399例)]、肠结核[0.94%(3380例)]等。男性肺结核患者并发结核性脑膜炎、颈部淋巴结结核、结核性腹膜炎、结核性心包炎、结核性多浆膜炎、腰椎结核、胸椎结核、胸壁结核的并发率分别为2.44%(5829例)、1.44%(3429例)、1.41%(3376例)、0.90%(2138例)、0.75%(1791例)、0.67%(1604例)、0.64%(1522例)、0.60%(1438例),均明显低于女性[分别为3.28% (3980例)、2.92% (3537例)、1.94% (2357例)、1.04% (1261例)、0.90% (1093例)、0.79% (960例)、0.76% (924例)、0.66% (805例)](χ 2=215.235,930.541,144.480,18.061,23.272,16.442,18.585,4.976;P值均<0.05)。不同年龄组(1~岁组至≥65岁组)肺结核患者并发结核性脑膜炎、颈部淋巴结结核、结核性腹膜炎、肠结核、结核性心包炎、结核性多浆膜炎、腰椎结核、胸椎结核、胸壁结核、咽喉结核的并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3870.549,2939.502,1830.620,673.372,115.428,319.078,52.512,19.308,439.177,136.619;P值均<0.05)。除胸椎结核的并发率未呈现出随年龄变化的趋势($\chi^{2}_{趋势}$=0.814, P=0.367),结核性心包炎呈现出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 ($\chi^{2}_{趋势}$=62.087,P<0.001)外,其他肺外结核的发生率均呈现出随年龄增长而降低的趋势 (P值均<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肺结核并发肺外结核患者的风险女性高于男性[OR(95%CI)=1.325(1.297~1.353)];其他各年龄组风险均高于≥65岁年龄组[1~岁组、15~岁组、25~岁组、35~岁组、45~岁组、55~岁组的OR(95%CI)值分别为:4.995(4.655~5.360)、2.481(2.397~2.568)、2.053(1.982~2.126)、1.683(1.619~1.749)、1.276(1.228~1.326)、1.109(1.067~1.153)];在控制了性别的影响后,肺结核并发肺外结核患者的风险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OR(95%CI)=0.817(0.812~0.821)]。结论 肺结核患者可并发结核性脑膜炎、颈部淋巴结结核、结核性腹膜炎、结核性心包炎和肠结核等多种肺外结核;且并发肺外结核的风险女性高于男性,并呈现出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正心包炎是临床较常见的心包病变,可由多种原因引起,最常见的是结核性心包炎,是重症结核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本研究对80例老年结核性心包炎患者在正规抗痨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心包腔内尿激酶灌洗,疗效显著。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2月至2015年5月本院诊治的80例老年结核性心包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男28例,女12例;合并  相似文献   

19.
加强对肺外结核病的协作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除肺结核病以外,发生在全身各器官、各系统的结核病均属肺外结核病的范畴.肺外结核约占结核病的5%~30%,其中最多见的为骨关节结核,占肺外结核的19%,约有3%~5%的骨关节结核同时合并肺结核[1];其次为淋巴结结核、浆膜腔结核(结核性脑膜炎、胸膜炎、腹膜炎、心包炎)、支气管结核、消化系统结核、泌尿生殖系统结核等,而口腔结核、咽喉结核、皮肤结核、骨髓结核、神经结核、肌肉腱鞘结核等相对少见.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面颈部结核性肿块高频彩超声像图与临床特征,探讨高频彩超诊断价值.方法对23例病理证实的面颈部结核性肿块住院患者的高频彩超与临床特征进行专项回顾性分析,合并与易混淆肿块进行比较.结果 (1)面颈部结核性肿块多发生于青壮年女性,PPD( )100%,合并器官结核占43.5%,合并结核中毒症状占39.1%,病理示干酪性坏死占47.8%.本组23例中淋巴结核17例,皮肤结核3例,颌下腺结核3例;(2)面颈部结核性肿块高频彩超声像图特征为:肿块呈不均质或混合性回声,部分内可见点状强回声或强光团伴声影或不规则无或极低回声干酪性坏死小暗区;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PI):肿块血流显示率13%.结论面颈部结核性肿块高频彩超声像图有一定特征,结合临床高频彩超对其有一定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