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贝复舒治疗翼状胬肉   总被引:20,自引:7,他引:13  
目的:观察胬肉切除术后贝复舒应用对角膜上皮修复的作用。方法:胬肉患者53例(53眼)采用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术后治疗分为两组, 即加用贝复舒滴眼液滴眼组和不用贝复舒的对照组,术后观察角膜上皮修复的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贝复舒应用,角膜修复时间为3-5天,较单纯性角膜干细胞移植为短。随诊6-12月, 单纯角膜缘干细胞移植1例复发,联合应用贝复苏者无复发。结论:贝复舒可使角膜上皮修复时间较单纯的干细胞移植术修复时间为短,感染机会减少。表明贝复舒能促进角膜上皮再生和修复。有效地阻止了结膜上皮侵入角膜,减少了复发机会。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联合贝复舒对角膜缘上皮修复的作用。方法 随机选择翼状胬肉患者98例(98只眼),治疗组为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联合贝复舒,对照组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贝复舒。术后每日观察角膜上皮缺损区的修复情况,并随诊观察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组角膜缘上皮平均修复时间为3.1天,对照组4.2天,有显著差异性。随诊6个月发现对照组有一例复发,均未发现感染。结论 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联合贝复舒可使角膜缘上皮修复时间快于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贝复舒。复发率均较低,表明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联合贝复舒治疗翼状胬肉可以加快角膜缘上皮修复,减少复发及感染的机会。  相似文献   

3.
手术切除联合贝复舒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局部点用贝复舒(bFGF)对角膜缘上皮修复的作用。方法 随机对翼状胬肉患者120例(120眼)行胬肉切除手术,治疗组为术后局部点有贝复舒,对照组为术中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每日观察角膜上皮缺损区的修复情况,并随诊观察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组角膜上皮平均修复时间为4.27天,对照组为6.52天,有显著 性差异。随诊3-6个月发现治疗组有1眼复发,对照组有2眼复发。治疗组术后无感染,对照组感染1例。结论 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局部点用贝复舒可使角膜缘上皮修复时间快于行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手术后感染机会也减少,表明贝复舒能促进角膜上皮再生修复,有效地阻止了结膜上皮侵入角膜,减少了复发机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角膜异物剔除术后局部滴用贝复舒滴眼液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47眼角膜异物剔除术后创面有浸润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69眼局部给予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组78眼加用贝复舒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膜上皮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78眼中角膜上皮愈时时间<24小时46眼,24-48小时22眼,>48小时10眼;对照组69眼中角膜上皮愈合时间<24小时10眼,24-48小时28眼,>48小时31眼。两组比较,治疗组角膜皮皮愈合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X^2检验,t=32.843,P<0.01)。结论:贝复舒滴眼液作为一种多功能细胞生长因子,能刺激角膜基质成纤维细胞增生移行并加速角膜上皮增生,可促进角膜多种组织的修复与再生,在角膜异物剔除术后角膜浸润面的愈合中对角膜上皮有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5.
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应用贝复舒与爱丽滴眼液疗效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应用贝复舒与爱丽眼液对角膜上皮缺损修复、角膜透明度的改善及预防胬肉复发的疗效比较。方法将翼状胬肉切除术后患者110例(132只眼)按随机方式分成3组,贝复舒组40只眼,爱丽组40只眼,对照组52只眼,术后定期观察角膜上皮修复情况及胬肉复发情况,随访时间为半年。结果贝复舒与爱丽眼液均有促进角膜上皮修复的作用,贝复舒作用更强(P<0.01);对改善术后角膜透明度的方面,贝复舒作用最明显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而爱丽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6月,贝复舒组无一眼复发,爱丽组2只眼复发(5.00%),对照组9只眼复发(17.31%)。结论贝复舒眼液用于翼状胬肉术后,能促进角膜上皮快速修复,改善角膜透明度,预防术后翼状胬肉复发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角膜碱烧伤bFGF滴眼治疗作用的形态定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兔角膜碱烧伤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角膜修复和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 制作兔角膜碱烧伤模型,烧伤后应用bFGF滴眼液(A组 bFGF浓度为2400ng/ml,B组为9600ng/ml,C组为对照组),以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定量测定角膜上皮愈合面积和上象限角膜新生血管面积。结果 图像分析测得角膜上皮愈合面积实验组比对照组大,在第5、9、14 d A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在30d B组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图像分析测得上象限角膜新生血管面积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bFGF可以促进角膜上皮修复愈合,未见促进角膜新生血管形成等有害作用。  相似文献   

7.
角膜外伤修复中贝复舒应用的效果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贝复舒滴眼液在角膜外伤修复中应用的效果。方法:观察角膜外伤88例(88眼),随机分成治疗组,滴贝复舒滴眼液,44例,对照组,滴角膜宁滴眼液,44例,疗程2周,每天观察角膜缺损修复,荧光素角膜染色及眼局部症状等指标。结果:贝复舒治疗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有效率93.18%,未见局部刺激症状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贝复舒滴眼液有很强的促进角膜外伤修复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 ,肝素在角膜烧伤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它在角膜组织的修复和抗蛋白溶解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我们于 2 0 0 2年 5月~ 2 0 0 4年 5月对 4 4例角膜烧伤进行肝素和贝复舒治疗对比 ,证明在应用贝复舒的基础上加用肝素有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2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贝复舒滴眼液促进机械性角膜外伤及外伤修复术后愈合的疗效、适应证与不良反应。方法:观察机械性角膜外伤、角膜手术及术合愈合不良病例共176例(176只眼),随机分成贝复舒治疗组与角膜宁治疗组(对照组),疗程2周。每天观察角膜缺损、修复、角膜染色、患眼局部症状等指标。结果:贝复舒治疗组与对照组各疗效判断指标较治疗前皆有显著性差异(P<0.01);贝复舒治疗组的有效率优于角膜宁(P<0.05)达88.6%,且未见局部刺激和全身不良反应。结论:贝复舒滴眼液能促进各种机械性角膜外伤及外伤修复术后的组织愈合。  相似文献   

10.
易贝滴眼液治疗角膜上皮点状缺损的初步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 评价易贝滴眼液治疗角膜上皮点状缺损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观察角膜上皮点状缺损病例 2 4例 4 4眼 ,随机分成易贝治疗组 11例 2 2眼 ,贝复舒治疗组 13例 2 2眼。 2种滴眼液均滴眼 4次·d-1,于用药后 7、14d和 1月分别观察角膜缺损修复、角膜点染情况。结果 易贝和贝复舒均有明显促进角膜上皮点状缺损痊愈的作用 (P <0 .0 1) ,且治疗前后角膜点染差值 2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易贝治疗角膜上皮点状缺损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治疗 7d分别为 2 0 .0 %、4 5 .0 % ,治疗 14d为 18.8%、5 0 .0 % ,治疗 1月为4 6 .2 %、92 .3% ;贝复舒组治疗 7d分别为 18.2 %、4 0 .9% ,治疗 14d为 35 .3%、4 7.1% ,治疗 1月为 4 6 .2 %、6 9.2 % ;但 2组疗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观察过程中 2组药物均未出现局部刺激现象及全身不良反应。结论 易贝滴眼液治疗角膜上皮点状缺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贝复舒滴眼液对翼状胬肉术后角膜上皮作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贝复舒滴眼液是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可促进角膜等多种组织的修复与再生。我们用贝复舒滴眼液治疗观察翼状胬肉术后角膜上皮愈合情况 ,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单纯性翼状胬肉患者 43例 5 7眼 ,年龄 41岁至 73岁 ,男 2 3例 ,女 2 0例。胬肉头部入侵角膜缘内 3毫米以上 ,右眼36例 ,左眼 2 1例。实验组 47眼 ,对照组 10眼。手术方法 :1%地卡因局部表麻 ,2 %利多卡因在胬肉周围结膜麻醉 ,手术从胬肉头部剥离 ,球结膜下分离胬肉体部到半月皱襞 ,剪除胬肉和增生组织 ,用大头针烧灼角膜缘及巩膜表面的小血管及出血点 ,在同眼角膜缘上方结膜下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角膜碱烧伤内皮修复的作用.方法 120只兔角膜碱烧伤眼随机分成5组,分别以滴眼剂溶媒、3种不同剂量的bFGF滴眼液和素高捷疗滴眼治疗,锥兰联合茜素红内皮细胞染色后照相,经计算机图象系统分析,并进行光镜、电镜检查.结果 bFGF治疗组1周内损伤区角膜内皮几乎全部被移行的内皮细胞覆盖,各时间点内皮愈合率也明显高于溶媒组.电镜下bFGF治疗组再生的内皮细胞胞体较长,胞质内粗面内质网、核糖体明显增多.结论bFGF能促进角膜内皮细胞的增生和移行,加速角膜内皮的修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角膜浅基质层异物剔除术后滴用贝复舒(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角膜上皮愈合的作用。方法 将i16例(i16只眼)角膜浅基质层异物剔除术后有创面损伤者随机分为2组,61只眼应用贝复舒加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作为治疗组,另55只眼只滴用氧氟沙星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角膜创面愈合时间。结果 在角膜创面愈合时间上,两组比较,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以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作为主要成份的贝复舒滴眼液,对角膜浅基质层异物剔除术后的角膜创面愈合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柴珺  黄莉 《眼科新进展》2004,24(4):323-323
持续性角膜上皮缺失多由各种原因的角膜炎症及溃疡经久不愈所造成的,多因溃疡、手术、外伤等。患者有反复性异物感、畏光、流泪等症状。结膜囊内有少量分泌物,角膜荧光素染色阳性。单纯抗炎治疗,预后较慢,常有角膜上皮结膜化、新生血管长入、假性翼状胬肉及患眼散光等并发症的出现。自2002年以来我院应用抗炎药物联合贝复舒(bFGF)滴眼液治疗不同原因的持续性角膜上皮缺失170例208眼获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其受体在各种病变的角膜表达和可能的作用.方法共收集32例角膜移植术时切除的各种病变角膜标本,另收集了11例正常周边角膜.冰冻切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查标本内bFGF及其受体flg和整合素αvββ.将病变组织表达强度与临床表现进行比较.结果 bFGF在全部和flg在大部分正常角膜和病变角膜标本表现阳性,在病变角膜上皮或基质表达较正常角膜强(p<0.05),αvβ3仅在病变角膜表达.bFGF的表达强度在浸润细胞和增殖组织与角膜混浊程度正相关,在增殖组织和新生血管与新生血管面积正相关(p<0.05).结论各种病变的角膜均表达了bFGF及其受体,对角膜损伤的修复和新生血管化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bFGF滴眼液治疗角膜碱烧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兔角膜碱烧伤的影响。方法 制作兔角膜碱烧伤模型,烧伤后每日4次应用bFGF滴眼液滴眼。设立2400ng/ml浓度(常规剂量)的bFGF滴眼液为A组、9600ng/ml浓度的bFGF滴眼液为B组、对照组为C组。烧伤后每日观察眼前段情况,进行组织学检查。结果 A组和B组与对照组比较,炎性反应较轻,组织学检查发现,在角膜新生血管发生前先有角膜缘及基质层白细胞浸润,A组和B组的炎性细胞比C组少。结论 bFGF可以减少角膜碱烧伤的炎性反应,促进角膜上皮修复愈合。局部应用常规治疗剂量bFGF 比高浓度bFGF更为适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贝复舒漓眼液(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角膜异物剔除术后对角膜创面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角膜异物患者294例(294只眼)随机分成治疗组147例(147只眼)和对照组147例(147只眼)。治疗组于角膜异物剔除术后滴贝复舒滴眼液及氧氟沙星滴眼液;对照组于角膜异物剔除术后只滴氧氟沙星滴眼液。结果贝复舒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差异具显著性意义。结论贝复舒滴眼液对异物剔除术后角膜创面有明显加速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8.
bFGF和PDGF对家兔角膜内皮损伤修复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与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联合应用时对家兔角膜内皮冷冻损伤后修复的作用。方法48只家兔角膜冷冻损伤后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bFGF组、PDGF组及联合应用bFGF与PDGF组,于不同时间点分别观察角膜内皮细胞数、六边形细胞百分数、角膜厚度、角膜内皮缺损面积。结果bFGF与PDGF联合应用组应用后的角膜内皮细胞数最多、六边形细胞比例最大、角膜厚度最接近正常、角膜内皮缺损面积最小;联合应用组的角膜内皮恢复的速度和质量最高,与其他3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FGF与PDGF联合应用时能促进角膜内皮细胞的增生和移行,对加速角膜内皮损伤后的修复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9.
生长因子对角膜上皮细胞损伤修复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角膜上皮细胞是维持角膜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细胞。角膜上皮缺损,一般修复较快,但也有些角膜疾患可导致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从而此起一系列并发症,一些生长因子可促进角膜上皮的修复,开创了治疗角膜上皮持续缺损的新方法,本着重介绍与角膜上皮细胞关系密切的表皮生长因子(EGF)、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转化生长因子(TGF)、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角质细胞生长因子(KGF)的结构及其在角膜上皮细胞修复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Cai Y  Wu J 《中华眼科杂志》2001,37(4):259-262,T003
目的 探讨如何获取较纯的人角膜上皮干细胞,以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对人角膜缘上皮干细胞增殖的影响,为干细胞的移植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低钙培养法对人角膜缘体外培养,将培养的细胞行AE5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培养细胞的分化状态,并将其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bFGF中,通过数码照相技术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检测角膜干细胞的增殖。结果 体外培养的细胞以角膜上皮干细胞为主;不同浓度的bFGF(1-100ng/ml)可促进体外培养的人角膜缘上皮干细胞的增殖(P<0.001),而各实验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将无钙培养液与低钙培养基组合,可获得较纯的、未分化的角膜干细胞;bFGF对人角膜上皮干细胞的增殖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适用定量检测呈膜状生长的上皮细胞增殖,是一种新颖、实用、准确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