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2005-2019年广州市本地居民因旅行感染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针对本地居民制订旅行相关传染病健康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19年9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输入性传染病信息,结合临床医生的诊断记录,描述广州市本地居民因旅行感染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2005-2019年广州市本地居民共报告因旅行感染传染病1 177例,主要为登革热和疟疾,分别占病例总数的54.71%(644/1 177)和43.84%(516/1 177)。病例以男性为主,占75.96%(894/1 177);年龄集中在20~50岁,占85.56%(1 007/1 177)。职业排前5位的是商业服务(21.16%,249/1 177),工人(16.40%,193/1 177),家务待业(13.25%,156/1 177),干部职员(9.35%,110/1 177),学生(3.91%,46/1 177)。旅行相关传染病每年从5月开始上升,在8、9月到达高峰,10月后迅速下降。获得感染的主要地区为亚洲和非洲国家,分别占57.18%(673/1 177)和39.34%(463/1 177)。结论广州市本地居民旅行感染传染病以登革热和疟疾为主,病例以男性、青壮年、商业服务职业为主,应根据发病人群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进一步做好旅行感染传染病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2009—2019年四川省绵阳市输入性疟疾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加强输入性疟疾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法定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收集绵阳市2009—2019年疟疾病例流行病学资料和病例个案调查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这些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9—2019年绵阳市共有169例输入性疟疾病例,均为实验室确诊病例,年均发病率0.43/10万。其中间日疟64例(37.87%)、恶性疟91例(53.85%)、三日疟1例(0.59%)、卵型疟5例(2.96%)、混合感染8例(4.73%)。输入性病例全年均有分布,6月和7月最多,均为22例,占全年的26.04%。169 例输入性疟疾病例中,10例(5.92%)来自国内其他省份,38例(22.49%)来自亚洲6个国家,121例(71.60%)来自非洲24个国家。全市10个县市区均有输入性疟疾病例报告。病例平均年龄(38.45±11.74)岁,主要为男性青壮年,职业以农民、工人为主。发病至诊断时间平均为4.18 d,39.05%、56.21%的病例分别在县级、市级医疗机构确诊。结论 绵阳市输入性疟疾疫情仍然严峻,应引起高度重视,需进一步加强输入性疟疾防控;提高医务人员疟疾诊治能力,完善疟疾监测体系,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尤其是出境人员和高疟区回归人员的健康教育,防止继发病例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2009—2019年四川省绵阳市输入性疟疾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加强输入性疟疾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法定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收集绵阳市2009—2019年疟疾病例流行病学资料和病例个案调查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这些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9—2019年绵阳市共有169例输入性疟疾病例,均为实验室确诊病例,年均发病率0.43/10万。其中间日疟64例(37.87%)、恶性疟91例(53.85%)、三日疟1例(0.59%)、卵型疟5例(2.96%)、混合感染8例(4.73%)。输入性病例全年均有分布,6月和7月最多,均为22例,占全年的26.04%。169例输入性疟疾病例中,10例(5.92%)来自国内其他省份,38例(22.49%)来自亚洲6个国家,121例(71.60%)来自非洲24个国家。全市10个县市区均有输入性疟疾病例报告。病例平均年龄(38.45±11.74)岁,主要为男性青壮年,职业以农民、工人为主。发病至诊断时间平均为4.18 d,39.05%、56.21%的病例分别在县级、市级医疗机构确诊。结论绵阳市输入性疟疾疫情仍然严峻,应引起高度重视,需进一步加强输入性疟疾防控;提高医务人员疟疾诊治能力,完善疟疾监测体系,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尤其是出境人员和高疟区回归人员的健康教育,防止继发病例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2015-2019年广州市疟疾流行特征,为制定疟疾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5-2019年广州市报告的疟疾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探讨疟疾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15-2019年广州市报告疟疾病例501例,均为输入性病例。其中2015年报告74例,2016年97例,2017年111例,2018年104例,2019年115例,报告病例数呈上升趋势。各年病例均以恶性疟为主,占全部病例的86.83%(435/501)。病例以青壮年居多,其中30~40岁年龄组181例,占36.13%;40~50岁年龄组130例,占25.95%。职业分布以商业服务和农民工所占比例最大,分别占30.54%和21.76%。输入地以非洲为主,占95.21%(477/501);东南亚次之,占2.99%(15/501)。结论广州市输入性疟疾疫情形势严峻,应加强多部门合作,提高对出入境人员疟疾的监测力度,同时有针对性的加强健康宣传,有效控制输入性疟疾。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开展蚊媒传染病综合监测,并开展风险评估,为蚊媒传染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蚊媒传染病分析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成蚊密度监测采用诱蚊灯法,白纹伊蚊专项监测采用诱蚊诱卵器法。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PCR)检测方法对收集到的蚊虫开展登革病毒、乙脑病原学检测;风险评估利用曾晓巩的病媒生物风险评估体系并适当增加指标。结果柳州市2005-2016年共报告3种蚊媒传染病计149例,年均发病率0.35/10万,其中乙型脑炎72例、疟疾74例、登革热3例;2016年3~11月共捕获雌性蚊9 535只,以致倦库蚊为优势种群占86.49%(8247/9 535),其它依次为中华按蚊占6.50%(620/9 535)、骚扰阿蚊占4.16%(397/9 535)、白纹伊蚊占2.84%(271/9535);诱蚊诱卵器平均指数达20.45,公园平均指数最高25.40,花鸟市场最低6.26;共捕获到的8 247只致倦库蚊用螺旋管分成成224份标本进行乙脑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显示有9份为阳性,阳性率4.02%;对捕获到的271只白纹伊蚊分装成14份进行登革热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综合判断乙型脑炎、疟疾风险评价指数为低危险度风险,登革热为中等危险度风险。结论开展蚊媒传染病风险评估是可行的;柳州市登革热存在一定风险,需要加强蚊媒传染病监测和蚊媒孳生环境的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广州市2011—2017年疟疾疫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1—2017年广州市疟疾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11—2017年广州市共报告疟疾病例568例,其中1例为输血感染病例,余567例均为输入性病例,87.65%来源于非洲,11.46%来源于亚洲,其余分别来源于南美洲等其他地区。全部病例中恶性疟占80.81%,间日疟占13.56%,还发现了罕见的诺氏疟和巴西疟。病例主要集中在20~59岁青壮年,患者最小年龄为11月,最大82岁。疟疾病例以商业服务人员(26.76%)为主,境外务工人员、工人、农民、民工次之(23.06%)。每年10月报告病例数最多,全市12个区均有病例报告。结论广州市疟疾疫情2011—2014年较平稳,2014—2017年呈上升趋势,同时恶性疟所占比例逐年上升,非洲输入性病例是最主要的防控对象。建议加强入境人员的检验检疫,对出国人员进行疟疾知识的普及,尤其是前往疟疾流行区的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避免蚊虫叮咬。同时,提高医务人员的诊疗水平避免因输入病例而引起本地疫情。  相似文献   

7.
目的针对2019年江阴市一起输入性登革热疫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蚊媒监控,为制定科学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江苏省登革热防控技术方案》,对2019年6月11日江阴市报告的一起输入性登革热疫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和蚊媒应急监测。结果该起疫情共发生1例来自马尔代夫的输入性登革热临床诊断病例。实验室检测发现该病例登革热IgM抗体阳性、登革热IgG抗体阴性、PCR核酸检测阴性,其密切接触者各项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用布雷图指数法和双层叠帐法监测蚊媒密度,5个蚊媒监测点的核心区和警戒区的布雷图指数均5,叮咬指数均2,提示伊蚊密度较低,发生本地传播的可能性较小。结论该起疫情的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未发生本地传播。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2015—2019年湖北省输入性疟疾流行特征,为湖北省消除疟疾后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收集2015—2019年湖北省网报疟疾病例资料,对2015—2019年湖北省输入性疟疾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15—2019年湖北省共报告输入性疟疾病例645例。其中,恶性疟456例(占70.7%)、间日疟78例(占12.1%)、卵形疟88例(占13.6%)、三日疟20例(占3.1%)和混合感染3例(占0.5%)。输入性疟疾病例主要分布在武汉(222例,占34.4%)、宜昌(85例,占13.2%)、黄石(60例,占9.3%)、黄冈(46例,占7.1%)和襄阳(45例,占7.0%)。2015—2019年每月均有输入性疟疾病例报告,其中1—2月、7月和11月为病例报告的3个高峰期。发病以20~50岁组居多,占84.3%(544/645)。男性621例,女性24例,性别比25.9∶1。全省输入性疟疾病例初诊单位主要集中在医疗机构,452例病例初诊被诊断为疟疾,初诊正确率为70.1%。病例就诊后24 h内确诊占43.9%,病例初诊到确诊时间间隔≥4 d的占比呈现下降趋势。输入性疟疾病例主要由地市级医疗机构确诊,占33.6%。2015—2019年,湖北省所有疟疾病例从非洲、亚洲、大洋洲和南美洲的39个国家输入。主要从非洲刚果民主共和国(118例)、尼日利亚(73例)、安哥拉(53例)、埃塞俄比亚(48例)、刚果共和国(39例)等国家输入。结论 2015—2019年湖北省每年均有输入性疟疾病例报告,为固巩全省消除疟疾成果,必须持续加强对输入性疟疾疫情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2008-2016年湖南省登革热病例及病原学监测结果,阐明近年湖南省登革热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方法对湖南省2008-2016年报告的输入性登革热病例信息进行流行病学三间分析,对蚊媒监测中采集的蚊虫开展登革热等虫媒病毒分离和检测,对2 802例健康人群开展IgG抗体水平检测和分析,对实验室确诊病例开展登革热病毒血清型分型,对部分毒株E基因进行序列测定,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 2008-2016年湖南省累计报告输入性登革热病例156例,20~50岁占病例总数的71.37%,14个市州均有病例分布;327 600只白蚊伊蚊登革热等虫媒病毒检测均为阴性,未分离到登革热病毒;2 802例健康人群登革热病毒IgG抗体阳性率为6.71%,不同年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81,P=0.001);36例输入性病例存在4个血清型,DENV-1占63.89%,系统发生树提示DENV-1病毒主要来源于广东。结论湖南省无本地登革热感染病例,输入性病例以DENV-1血清型为主,健康人群抗体阳性率较高,存在输入性病例引起本地流行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江苏省2015—2019年输入性疟疾疫情流行特征及诊断情况,为防止疟疾输入再传播,巩固消除疟疾成果提供科学参考。方法疟疾疫情资料来自国家传染病监测系统和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采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描述2015—2019年江苏省疟疾发病、感染来源和病例三间分布情况,对输入性疟疾病例的诊断以及发病到诊断的时间间隔进行分析。结果 2015—2019年,江苏省共报告1 439例疟疾病例,其中1 436例为境外输入病例,3例为输血感染病例。1 439例疟疾病例中,恶性疟1 075例(占74.7%)、间日疟63例(占4.4%)、卵形疟233例(占16.2%)、三日疟65例(占4.5%)、同一时间发病的混合感染病例3例(占0.2%)。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中,1 400例来自非洲(占97.5%),其他来自亚洲28例(占1.9%),以及南美洲和大洋洲8例(占0.6%)。江苏省13个设区市均有疟疾病例报告;疟疾病例以35~50岁男性青壮年居多,每年的1、6和10月出现病例报告高峰。82.3%的病例由医疗机构诊断,由疾控机构诊断的病例占比逐年降低(P0.05)。2019年发病到确诊超过9 d的病人所占比明显低于前四年(P0.01)。结论近5年江苏省疟疾疫情稳定,绝大部分为境外输入性病例,存在少数输血感染;病人就诊到确诊间隔时间有所缩短。继续做好风险人群健康宣教,提高医疗机构诊治能力,防止发生境外输入再传播,是今后疟疾防控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广州市某工地一起登革热暴发疫情,探讨登革热暴发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原因,为登革热疫情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队列研究方法对疫情暴发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采用ELISA、RT-PCR和病毒分离的方法对标本病原学进行检测。结果工地工人登革热罹患率为16.96%;全部病例均在同一潜伏期内发病;未使用防蚊措施(RR=2.9,95%CI=1.6~5.0)、地下室工作(RR=2.6,95%CI=1.5~4.6)、工地板房住宿(RR=5.2,95%CI=1.7~16.3)工人罹患登革热风险更高;叉生分析结果显示工地住宿暴露与地下室工作暴露存在交互作用,工地住宿是主要患病风险,地下室工作增加患病风险。结论工地蚊媒密度高是引起本次疫情的主要原因,工人在工地住宿、地下室工作为共同危险因素,未采取防蚊措施增加了患病风险。尽早隔离病人、杀灭成蚊、清理孳生地是登革热防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疟疾是经按蚊叮咬感染疟原虫所致的虫媒传染病,撒哈拉以南非洲是全球疟疾流行最严重的地区。近年随着国际贸易的日益频繁,我国输入性疟疾病例呈不断增加趋势,非洲、东南亚为我国输入性疟疾病例的主要来源地。本文对全球疟疾流行现状及我国输入性疟疾流行状况进行综述,为制定消除疟疾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2012—2018年南京市消除疟疾监测情况,为进一步制定消除疟疾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2—2018年南京市疟疾疫情报表、发热病人血检报表以及所有病例的个案信息、流行病学调查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2018年南京市共监测发热病人血检173 792人次,报告确诊疟疾病例138例,其中恶性疟105例,间日疟11例,卵形疟16例,三日疟3例,混合感染3例。138例病例均为境外输入性病例,来自非洲131例,亚洲7例。人群主要为男性青壮年,职业以工人、农民、技术人员为主。全市10个区有病例报告,且发病时间无明显季节性特征。发病当天就诊的病例占26.09%(36/138),经首诊单位确诊病例占68.12%(94/138)。主动病例侦查1 047人,未检出疟原虫阳性病例。采用诱蚊灯法进行全通宵蚊媒监测,在 5个监测点共捕获中华按蚊417只,密度为0.17只/(灯·小时)。2016—2018年南京市疟疾报告病例采用镜检法和RDT两种方法检测,配对比较显示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0.25)。结论 南京市输入性疟疾病例仍有再传播风险,需进一步强化医疗机构专业人员业务培训,加强多部门合作,针对重点人群采取有力防控措施,防止输入性疫情的传播与扩散,巩固消除疟疾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合肥市2012年境外输入性疟疾流行特征,探讨境外输入性疟疾防控策略。方法收集整理合肥市2012年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相关资料,对疟疾流行病学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12年合肥市共报告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41例,年发病率为0.55/10万。发病数占首位的是肥东县,占全市的65.9%;发病人群以青、中、壮年为主,均为男性境外劳务派遣人员,首位的劳务派遣国是非洲国家安哥拉。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的就诊及时性与有无既往史有关。不同级别医院确诊疟疾病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176,P=0.000)。结论随着境外输入性疟疾发生,合肥市疟疾防控形势仍然严峻,需要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2015—2019年湖北省输入性疟疾流行特征,为湖北省消除疟疾后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收集2015—2019年湖北省网报疟疾病例资料,对2015—2019年湖北省输入性疟疾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15—2019年湖北省共报告输入性疟疾病例645例。其中,恶性疟456例 (占70.7%)、间日疟78例 (占12.1%)、卵形疟88例(占13.6%)、三日疟20例(占3.1%)和混合感染3例(占0.5%)。输入性疟疾病例主要分布在武汉(222例,占34.4%)、宜昌(85例,占13.2%)、黄石(60例,占9.3%)、黄冈(46例,占7.1%)和襄阳(45例,占7.0%)。2015—2019年每月均有输入性疟疾病例报告,其中1—2月、7月和11月为病例报告的3个高峰期。发病以20~<50岁组居多,占84.3%(544/645)。男性621例,女性24例,性别比25.9∶1。全省输入性疟疾病例初诊单位主要集中在医疗机构,452例病例初诊被诊断为疟疾,初诊正确率为70.1%。病例就诊后24 h内确诊占43.9%,病例初诊到确诊时间间隔≥4 d的占比呈现下降趋势。输入性疟疾病例主要由地市级医疗机构确诊,占33.6%。2015—2019年,湖北省所有疟疾病例从非洲、亚洲、大洋洲和南美洲的39个国家输入。主要从非洲刚果民主共和国(118例)、尼日利亚(73例)、安哥拉(53例)、埃塞俄比亚(48例)、刚果共和国(39例)等国家输入。结论 2015—2019年湖北省每年均有输入性疟疾病例报告,为固巩全省消除疟疾成果,必须持续加强对输入性疟疾疫情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江苏省2015—2019年输入性疟疾疫情流行特征及诊断情况,为防止疟疾输入再传播,巩固消除疟疾成果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疟疾疫情资料来自国家传染病监测系统和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采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描述2015—2019年江苏省疟疾发病、感染来源和病例三间分布情况,对输入性疟疾病例的诊断以及发病到诊断的时间间隔进行分析。结果 2015—2019年,江苏省共报告1 439例疟疾病例,其中1 436例为境外输入病例, 3例为输血感染病例。1 439例疟疾病例中,恶性疟1 075例(占74.7%)、间日疟63例(占4.4%)、卵形疟233例(占16.2%)、三日疟65例(占4.5%)、同一时间发病的混合感染病例3例(占0.2%)。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中,1 400例来自非洲(占97.5%),其他来自亚洲28例(占1.9%),以及南美洲和大洋洲8例(占0.6%)。江苏省13个设区市均有疟疾病例报告;疟疾病例以35~<50岁男性青壮年居多,每年的1、6和10月出现病例报告高峰。82.3%的病例由医疗机构诊断,由疾控机构诊断的病例占比逐年降低(P<0.05)。2019年发病到确诊超过9 d的病人所占比明显低于前四年(P<0.01)。结论 近5年江苏省疟疾疫情稳定,绝大部分为境外输入性病例,存在少数输血感染;病人就诊到确诊间隔时间有所缩短。继续做好风险人群健康宣教,提高医疗机构诊治能力,防止发生境外输入再传播,是今后疟疾防控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郑州市输入性疟疾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疟疾防控措施和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郑州市2011-2018年报告的疟疾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郑州市2011-2018年共报告180例疟疾病例,均为境外感染的输入性病例,病例中恶性疟占80.56%,间日疟占13.33%。病例中141例(78.33%)为非洲国家感染,39例(21.67%)为亚洲国家感染。发病无明显的季节性,在5月有一小高峰;病例中男性159例、女性21例,年龄介于3~64岁之间,78.88%的病例集中于20~40岁。结论郑州市疟疾防治效果稳定,近年来报告发病率在较低水平,今后必须继续做好输入性疟疾病例的早诊早治工作。  相似文献   

18.
卢茜  高世同 《中国热带医学》2022,22(10):959-963
目的 通过对深圳市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输入性疟疾流行情况和所实行的防控措施进行总结分析,为新冠病毒疫情下做好输入性疟疾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7—2021年深圳市疟疾疫情防治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疟疾流行情况、采取的措施及防治效果。结果 2017—2021年深圳市共报告104例疟疾确诊病例,均为境外输入性病例,97.1%由非洲输入;以恶性疟为主,占80.8%;发病年龄以青壮年为主,20~49岁年龄段占发病人数的81.7%;患者以境外务工人员居多,占59.6%。全年各月均有疟疾病例报告,8月最多13例,其次是9月12例。2017—2021年共布放诱蚊灯709台,共捕获蚊子3 523只,平均蚊密度为2.60只/灯·夜,未发现有按蚊,优势蚊种均为致倦库蚊。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深圳市从完善多部门合作联防的工作机制、加强筛查与监测、人员培训、蚊媒控制、物资保障等几方面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做到早发现、早转运、早隔离和早治疗。结论 深圳市在防控输入性新冠肺炎的同时全面实施一系列防控输入性疟疾措施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实现了及时识别发现病例并有效救治,阻止了疟疾重症及死亡病例发生,防止疟疾疫情传播和扩散。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长沙市2012-2017年输入性疟疾疫情,为制定输入性疟疾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7年长沙市输入性疟疾疫情及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结果 2012-2017年长沙市共报告疟疾确诊病例378例,其中境外输入376例、境内(云南)输入2例,境外输入地以非洲为主(321例),其次是东南亚国家(47例)。报告病例分型以恶性疟(272例)和间日疟(78例)为主,占病例总数的82. 59%。病例以男性为主,占98. 15%(371/378),职业主要为农民、工人及民工。全年各月均有发病,无明显季节性。初诊未诊断为疟疾者72例,初诊误诊率为19. 05%。结论要着重提高疟疾诊治及疫情处置能力,加强高危人群健康教育宣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南宁市2008—2017年输入性登革热流行特征,为制定登革热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08—2017年南宁市输入性登革热病例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南宁市2008—2017年共报告输入性登革热51例,无死亡,2009年和2014年的输入性病例较多,其余年度相对较少;病例集中于西乡塘(23例)、兴宁(10例)和青秀(9例)等3个主城区(共占82.35%);输入高峰在9—10月,病例年龄中位数为23岁,以21~40岁青壮年为主(占82.35%),职业多为学生、商业服务和干部职员;输入来源主要是东南亚(40例,占境外输入病例的97.56%),其次是广东省(10例);共发生输入性登革热暴发疫情3起;病例发病至诊断间隔时间的中位数为5 d。结论 应加强医务人员登革热诊疗知识培训,增强对询问流行病学史重要性的认识和提高监测灵敏性;加强重点人群的健康宣教,提高海关检疫和医疗机构早期诊断和报告的能力;加强蚊媒监测和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