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理应激与胃肠道动力紊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功能性胃肠病(FGIDs)主要表现为胃肠道动力障碍和感觉功能的异常。精神因素在本组疾病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心理性应激对胃肠动力的影响十分复杂,对消化道不同部位的影响也不同,多数实验表明,心理应激抑制胃排空,加强结肠运动,而对小肠运动的影响尚存争议。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血浆胃动素水平对胆囊运动功能的影响,通过B超测定了17例正常人和22例CRF患者口服红霉素前后,胆囊运动功能的变化;并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两组空腹血浆胃动素。结果显示:CRF组空腹胆囊体积(FGVs)和剩余胆囊体积明显小于正常组(P均〈0.01),但两组最大排空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口服红霉素后正常组FGVs和剩余胆囊体积均明显减少(P均〈0.05),  相似文献   

3.
FD患者红霉素对胃十二指肠动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红霉素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消化间期胃窦和十二指肠的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FD患者20例,采用导管灌注技术测定胃窦和十二指肠的压力,空腹连续测定35h,若未发现移行运动复合波(MMC)3期,于MMC1期匀速静滴红霉素200mg,滴速66mg/min,测定静滴红霉素期间胃窦和十二指肠的压力.结果空腹测定35h,8例FD未出现MMC3期,仅1期和2期交替出现,此后在静滴红霉素期间,胃窦和十二指肠均出现了宽大的收缩波,5例出现了MMC3期,且各项动力参数值较静滴红霉素前显著增加(P<005).结论部分FD于消化间期胃窦和十二指肠缺乏MMC3期,动力减低,静滴红霉素能诱发MMC3期,促进胃和十二指肠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4.
运动再学习法对脑卒中偏瘫者下肢运动和平衡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运动再学习法(motor relearning programe,MRP),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与平衡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68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运用运动再学习法(MRP)和易化技术(facilitation techniques,FT)进行康复治疗。评定方法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法(Fugl-Meyer motor scale,FMMS)和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定法,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与平衡功能。结果:治疗前MRP组与FT组的平衡功能和下肢运动功能无明显差异(P〉0.05),10周治疗结束后,两组的平衡功能及下肢运动功能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且MRP组功能改善情况优于FT组(P〈0.05)。结论:运动再学习方案能够有效地改善偏瘫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与平衡功能,优于易化技术。  相似文献   

5.
红霉素对麻醉(非清醒)状态下动物胃肠运动的影响已有报道,但结果不尽一致。对清醒状态下大鼠胃及小肠、结肠进行同步动态观察尚未见报告。本文对清醒状态下大鼠胃及小肠、结肠肌电活动进行同步动态观察,以探讨红霉素对胃肠运动功能的作用。 材料及方法 一、实验前准备 (1) 5只Wistar大鼠,体重300~370克,苯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打开腹腔,将3对双极AG-AGc  相似文献   

6.
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肠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是以结肠运动功能减弱为特征的一类顽固性便秘,表现为粪便在结肠中的传输速度异常减慢,无便意,大便次数明显减少,以往均为单纯的内科保守治疗,对重症者治疗较为棘手且效果不佳。我科自1999年1月至2006年1月对58例STC患者采用了手术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李延玲  范一宏  吕宾  张璐 《胃肠病学》2008,13(11):679-681
背景:慢传输型便秘(STC)患者长期依赖泻剂排便,导致泻药性结肠,部分患者最终需手术切除结肠。目的:探讨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对泻药性结肠大鼠肠道传输功能的影响。方法:以大黄灌胃建立大鼠STC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NaCl组、正常GDNF组、模型NaCl组和模型GDNF组。正常GDNF组和模型GDNF组大鼠尾静脉注射GDNF,其余两组注射0.9%NaCl溶液。1周后处死大鼠,以墨汁推进试验测定肠道传输功能,并行结肠组织HE染色。结果:模型NaCl组肠道推进率显著低于正常NaCl组(P〈0.01);模型GDNF组推进率显著高于模型NaCl组(P〈0.01).结肠黏膜组织学表现较模型NaCl组有所改善。结论:外源性GDNF可明显改善大鼠肠道传输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静息肺功能状态对肺癌患者运动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例健康者和140例肺癌患者和行静息肺功能,心电图和运动心肺功能测定。结果:(1)与健康组相比,肺癌患者的VO2%P、VO2/kg,,AT,VO2/HR%,VE,SpO2%降低(P<0.05或0.01),VD/VT增加(P<0.05),肺通气功能障碍的类型及弥散功能对其无明显影响;(2)与通气功能正常者相比,通气功能减负功能减退的肺癌患者存在W%,VO2%P,BP,SpO2%降低(P<0.05或0.01),以通气功能显著减退的肺癌患者为著;(3)低氧血症组和氧合状态正常组的运动心肺功能指标间无显著差异。结论:静息肺功能正常的肺癌患者,就存在着运动通气受限,并成为运动中氧摄取量减少的主要原因,肺通气功能不同程度减退是肺癌患者运动心肺功能进一步减退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运动对慢性心衰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评价医疗体育运动对慢性心衰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分级踏车试验检测79例慢性心衰患的心肺功能,对比观察运动指导对慢性心衰患心肺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运动组较传统疗养组VO2max,VO2max/kg,VO2max/HR,HRmax及VEmax平均值增高,除HRmax外,差异有显性(P<0.05);每搏量,心率,平均血压显改善(P<0.05)。无氧阈时运动组心肺功能指标上升(P<0.05)。结论:运动能改善慢性心衰患的运动贮量,减轻疲劳和呼吸困难,对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严重烫伤休克期肠道运动功能的改变及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严重烫伤休克期小鼠小肠,豚鼠结肠推进功能的改变,伤临床肠动力功能的维护和肠源性感染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20%小鼠背及鼠背部(TBSA)Ⅲ度烫伤模型,对烧伤休克期小鼠小肠、豚鼠结肠运动功能进行动态观察。结果小鼠伤后3h肠推进功能显著降低,6h后开始恢复,12h恢复至正常,但24h又显著高于正常,48h虽有所但与对照组相比仍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严重烫伤休克期小肠运动功能显著受抑,而  相似文献   

11.
《中华高血压杂志》2007,15(3):222-222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病(CVD)的首发机制。有氧运动能改善血管功能,减少CVD死亡率和病残率,但阻力运动效果如何还不是很清楚(Med Sci Sport Society,2006,38:1558-1564)。该文研究目的在于检查1年阻力运动(RT)对体质量过重,但还算健康的人的血管功能有什么影响。30名(15名对照组,15名RT组),指过重妇女(BMI〉25kg/m^2)。  相似文献   

12.
康复运动对冠心病人PTCA支架术后功能贮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8,他引:2  
目的:研究康复运动对PTCA支架术后病人功能贮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冠心病PTCA支架术后病人67例,随机分为A组(康复组,36例),B组(对照组,31例),A组进行5-6个月的个体化运动程序训练,比较运动前、后两组病人的最大运动负荷(METmax和RPP)。结果:经康复运动训练A组METmax和RPP提高28.1%、4.6%,按B组有显性差异(P<0.01)。结论:冠心病PTCA支架术后病人经过康复运动可以提高其功能贮量。  相似文献   

13.
迷走神经背核微量注射生长抑素抑制大鼠胰腺外分泌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迷走神经背核(DMN)是重要的内脏运动核团,参与胰腺外分泌功能的调节。有研究表明,生长抑素(SS)不是通过迷走传入和传出神经纤维发挥抑制其胰腺外分泌功能的效应,而是在中枢发挥对胰腺外分泌功能的抑制作用。今研究采用人下合成生长抑素八肽奥曲肽,观察DMN注射SS对基础状态胰腺外分泌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迄今,关于永久性房颤(AF)对慢性心衰(HF)患者运动试验中运动耐量及心肺功能的可能性影响均未清楚,本文就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压氧结合早期康复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70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神经外科常规治疗和高压氧治疗,康复组加同现代康复易化技术(如Bobath技术、PNF技术、运动再学习等)。两组于治疗前、冶疗后1个月评定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 assessmend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功能独立性测量量表,FIM)。结果治疗后两组病人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有改善,但康复组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结合早期康复训练可明显改善颅脑损伤病人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6.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与胃肠道运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可影响胃肠道运动功能,它可通过下丘脑室旁核抑制胃排空和促进结肠运动 ; 通过蓝斑选择性地促进结肠运动,而对胃排空无影响。它对胃肠运动功能的影响是通过植物神经系统发挥作用而与垂体-肾上腺轴无关。本文就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对胃肠运动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作一概述,并就它与肠易激综合片的关系作一展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长期运动训练对运动员心脏形态、结构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运动与心脏的关系提供新的科学依据。方法: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对运动组31名和对照组21名学生的左心室结构及功能进行检测。结果:左心室内径、左心室后壁运动幅度,运动组均大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左心室容积、每搏输出量,运动组也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肺动脉最大流速、二尖瓣E峰与A峰比值,运动组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左心室心肌重量,运动组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长期正规的运动训练,可使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明显的适应性改变。  相似文献   

18.
小剂量红霉素用于胃肠运动功能障碍型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郝丽萍广东珠海拱北医院内科519020红霉素(EM)是大环酯类抗生素,近年来国外在动物及人类研究证明,其具有明显的胃动来受体激动作用[1],因而可以促进胃肠运动,根据这一特点,我们从1994...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红霉素对1型糖尿病伴自主神经病变患者胆囊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将人选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口服红霉素及谷维素,采用单盲法由专人用B超测定服药前后胆囊体积的变化。结果红霉素组平均空腹胆囊体积为(35±3)ml,服用红霉素2h后为(16±2)ml。服药前后平均胆囊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谷维素组分别为(35±2)ml和(33±2)ml(P〉0.05)。结论红霉素对1型糖尿病伴自主神经病变患者空腹胆囊体积有明显收缩作用。  相似文献   

20.
昆明地区冠心病患者与正常人运动前后心功能的对照研究陈志云袁华萍付建(云南省人民医院功能科昆明650032)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心室功能运动试验昆明云南昆明地处高原,海拔1887m,长期生活于该地区的不同性别、年龄的正常人,由于长期受低气压的影响,平均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