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啶对脊髓损伤大鼠的治疗及可能机制。方法 Allen's法建立脊髓损伤模型,将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SCI组)和舒芬太尼与右美托咪啶联合治疗组(SD组);对各组大鼠脊髓运动功能(BBB)进行评分;应用HE染色检测各组大鼠脊髓的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ELISA检测IL-10、IL-6及TNF-α水平变化;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脊髓组织中MDA、CAT、SOD、GSH-Px等蛋白的表达情况;IHC检测各组脊髓组织中的HMGB1、TLR4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HMGB1、TLR4、Bcl-2和Bax的表达水平。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两种药物的联合治疗能降低脊髓中炎症性中性粒细胞的浸润;与SCI组相比,SD组大鼠BBB评分显著升高,血清SOD、CAT、GSH-Px含量升高,MDA含量降低,脊髓组织中IL-10与Bcl-2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TNF-α、IL-6、Bax、HMGB1及TLR的表达明显下降(P0.05)。结论舒芬太尼与右美托咪啶联合应用能够改善大鼠的脊髓损伤,其机制可能与下调HMGB1/TLR4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α-硫辛酸对脊髓全横断损伤(SCI)大鼠损伤部位神经生长相关蛋白(GAP-43)、神经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的表达,探讨α-硫辛酸对大鼠脊髓全横断损伤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制作并评价SD大鼠SCI模型后,64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脊髓损伤组(SCI组)、SCI+游泳训练组(游泳组)和SCI+α-硫辛酸组(硫辛酸组)。各组按手术后7、14、21、28 d等4个时间点收集标本,每个时间点大鼠均为4只。各组大鼠进行BBB评分。各组4个时间点的GAP-43和Caspase-3表达用免疫组化测定,同时用Western Blot检测GAP-43表达。结果:游泳训练和用硫辛酸均能提高脊髓损伤大鼠的BBB评分(P0.05)。与SCI组比较,游泳组和硫辛酸组GAP-43表达显著增加,Caspase-3表达则明显降低(P0.05),且硫辛酸组比游泳组的GAP-43表达增加和Caspase-3表达降低更为明显(P0.05)。结论:游泳训练和α-硫辛酸可以上调脊髓损伤大鼠GAP-43表达和抑制Caspase-3表达促进损伤神经修复,对改善大鼠运动功能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表达的影响。方法参照Nystrom's压迫方法制作大鼠脊髓压迫损伤模型,成年健康Wistar大鼠72只,雌雄不限,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损伤组和黄芪多糖组。免疫组化方法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大鼠IL-8的表达。结果脊髓损伤组与黄芪多糖组大鼠IL-8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假手术组,而与脊髓损伤组相比,黄芪多糖组大鼠IL-8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黄芪多糖修复急性脊髓损伤可能与IL-8表达的下调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脱细胞支架(AS)联合电针对坐骨神经损伤(SNI)大鼠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 :首先制备AS,用于桥接损伤的神经。其次切除大鼠右侧坐骨神经10 mm,建立大鼠SNI模型。将SNI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M)、AS桥接组(AS)和AS联合电针治疗组(AST)。模型组不予任何干预,AS组将支架桥接于两断端处,AST组在支架桥接术后2 d给予电针进行治疗,采用20 Hz、1 mA疏密波相间的电流,针刺穴位为环跳和阳陵泉,每次电针15 min,7 d 1个疗程。电针4周后,用电生理记录仪检测各组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和波幅,用尼氏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形态结构,用免疫印迹检测各组大鼠脊髓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神经生长因子(NGF)蛋白的表达。结果 :AST组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和波幅明显高于AS组;尼氏染色显示AST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胞体形态较完整,尼氏体呈蓝紫色、斑块状,偶见部分核移位现象,尼氏体的数量明显多于AS组和模型组;免疫印迹结果显示AST组脊髓内BDNF和NGF蛋白表达量均高于AS组和模型组。结论 :脱细胞支架联合电针不仅可增加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及波幅,还可阻止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中尼氏体肿胀与溶解,并可上调脊髓内BDNF和NGF蛋白的表达,对SNI所致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miR-186-5p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脊髓损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脊髓损伤模型组(SCI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BMSCs组)和miR-186-5p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miR+BMSCs组),每组10只;除了Sham组,其余三组通过Allen's法建立SCI大鼠模型,移植后第1、7、14、21天对各组大鼠进行运动功能(BBB)评分;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脊髓损伤病理学变化;IF检测NeuN表达情况;ELISA检测NT-3含量变化;利用qRT-PCR检测各组大鼠miR-186-5p的表达;荧光素酶实验验证miR-186-5p与FZD3的关系;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损伤脊髓组织中的FZD3、β-catenin、c-Myc、cyclinD1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 与SCI组相比,BMSCs组和miR+BMSCs组的BBB评分、损伤脊髓组织中NeuN的表达、NT-3的表达以及β-catenin、c-Myc、cyclinD1的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FZD3的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FZD3被预测并确认为miR-186-5p的靶基因.与BMSCs组相比,miR+BMSCs组的BBB评分、损伤脊髓组织中NeuN的表达、NT-3的表达以及β-catenin、c-Myc、cyclinD1的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FZD3的蛋白表达呈下降趋势(P<0.05).结论 miR-186-5p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通过下调FZD3对SCI大鼠的神经提供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蛇床子素对脊髓损伤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将45只SD大鼠平均分为假手术组(Sham)、脊髓损伤组(SCI)与蛇床子素治疗组(Ost),采用Allen法建立大鼠SCI模型。建模7d后评估各组大鼠后肢运动功能,并检测脊髓含水量。TUNEL方法检测脊髓神经细胞凋亡;Western blot和qRTPCR检测Wnt-1、GSK-3β、β-catenin表达。结果急性脊髓损伤导致大鼠后肢功能障碍,脊髓细胞发生凋亡,蛇床子素可以减少急性脊髓损伤大鼠神经细胞凋亡,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后肢功能,减轻脊髓损伤,同时可以下调GSK-3β表达水平,上调Wnt-1和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结论蛇床子素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神经细胞凋亡,促进大鼠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脂肪源性干细胞(ADSCs)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神经传导功能以及脊髓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第4代ADSCs移植入脱细胞神经移植物(ANA)中,构建组织工程神经。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杜氏改良Eagle培养基营养混合物F12(DMEM)组和ADSC组。DMEM组和ADSC组均建立坐骨神经损伤模型,后用相应的组织工程神经桥接损伤神经的断端。术后6周采用神经电生理记录仪检测各组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和波幅,采用免疫荧光和Real-time PCR检测各组大鼠脊髓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ADSC组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波幅和脊髓BDNF和CNTF蛋白及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DMEM组。结论:ADSCs可增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和波幅、上调脊髓BDNF和CNTF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背景:随着交通事故、坠落伤、运动损伤等不断增多,创伤性脊髓损伤已成为危及脊髓健康的一个重要问题。目的:探讨胶原/丝素蛋白支架联合神经干细胞治疗创伤性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①分别提取胶原和丝素蛋白原料,将二者以质量比2∶4混合,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法制备胶原/丝素蛋白支架;将第3代GFP小鼠神经干细胞接种至胶原/丝素蛋白支架上,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神经干细胞生长情况。②采用随机数字表达将40只成年SD大鼠分5组,正常组不进行任何处理,模型组建立T10段脊髓缺损模型,干细胞组脊髓缺损处注射神经干细胞,支架组脊髓缺损处植入胶原/丝素蛋白支架,联合组脊髓缺损处植入接种神经干细胞的胶原/丝素蛋白支架,每组8只。术后每周进行旷场实验BBB评分和斜坡实验,术后第8周行神经诱发电位检测、苏木精-伊红和免疫荧光染色,评价创伤性脊髓损伤大鼠恢复情况。结果与结论:①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显示,胶原/丝素蛋白支架上有利于神经干细胞的黏附、伸展与分化。②旷场实验BBB评分和斜坡实验结果显示,脊髓损伤各组大鼠的运动功能随时间的延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各治疗组大鼠的运动功能的恢复速度与程度均优于模型组,其中以联合组大鼠运动功能恢复最好。术后第8周,脊髓损伤后各治疗组大鼠的运动诱发电位和体感诱发电位的潜伏期、振幅检测结果均优于模型组(P<0.05),联合组检测结果优于干细胞组、支架组(P<0.05)。术后第8周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模型组大鼠脊髓损伤部位修复效果最差,联合组修复效果最好;免疫荧光染色显示,模型组大鼠脊髓损伤部位神经丝蛋白阳性细胞最少,各治疗组神经丝蛋白阳性细胞均多于模型组,其中以联合组最多。③胶原/丝素蛋白支架联合神经干细胞对创伤性脊髓损伤大鼠双下肢功能改善和脊髓组织修复具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电针(EA)刺激对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脊髓损伤(SCI)大鼠局部存活和分化的影响,及其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体外分离和培养大鼠BMSCs,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进行标记用于移植。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SCI)、BMSCs移植组(BMSCs)、BMSCs移植+EA组(BMSCs+EA)和抑制剂IGC-001干预组(BMSCs+EA+IGC-001),每组12只。除sham组外,各组采用改良Allen′s打击法建立SCI模型,尾静脉注射被BrdU标记的BMSCs,并给予EA和IGC-001干预4周。移植后第1、7、14、21、28天采用BBB运动评定量表评估各组大鼠后肢运动功能;4周后,采用ELISA法检测损伤脊髓组织匀浆中神经营养素3(NT-3)的含量;免疫荧光实验检测损伤脊髓组织局部BrdU和神经元特异性核蛋白(NeuN)表达,评估BMSCs移植后的存活及分化情况;Western blot检测损伤脊髓组织β-catenin、c-Myc和cyclin D1等蛋白表达水平。结果:BMSCs组大鼠BBB评分、损伤脊髓组织中NT-3含量及β-catenin、c-Myc、cyclin D1等蛋白表达水平均较SCI组显著升高(P0.05);BMSCs+EA组大鼠BBB评分,损伤脊髓组织中NT-3含量和β-catenin、c-Myc、cyclin D1等蛋白表达水平及移植后BMSCs存活数量和BMSCs分化的神经元样细胞数量均较BMSCs组显著增加(P0.05)。IGC-001干预可显著逆转EA刺激作用。结论:EA刺激可促进SCI大鼠移植BMSCs存活及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其机制可能与激活Wnt/β-catenin通路介导的NT-3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探讨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对脊髓损伤修复的可能作用及其对bFGF表达的影响,为BMSCs修复脊髓损伤提供实验依据。采用改良的Allen的WD法建立脊髓(T12节段)损伤模型,将6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A组)、损伤后未移植的对照组(B组)和BMSCs移植治疗组(C组)。通过BBB行为学评分记录两组动物后肢恢复功能,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FGF的表达。结果显示:BMSCs移植组BBB评分高于对照组;bFGF在各组大鼠脊髓中均呈阳性表达,损伤后对照组与BMSCs移植组各个时点的表达量仍高于正常组(P<0.05),7d最高,后渐下降,但21d表达仍高于正常。其中BMSCs移植组与对照组各个时点的bFGF表达量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果提示:BMSCs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损伤模型有助于其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对急性脊髓损伤蛋白激酶B(Akt)表达的影响。方法参照Nystrom's压迫方法制作大鼠脊髓压迫损伤模型,成年健康Wistar大鼠72只,雌雄不限,随机分为假手术组(32)、损伤组(32)和黄芪多糖组(32)。免疫组化方法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大鼠Akt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脊髓损伤组与黄芪多糖组大鼠Akt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假手术组,而黄芪多糖组大鼠Akt的表达水平比脊髓损伤组明显升高(0.01)。结论黄芪多糖修复脊髓损伤可能与上调Akt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2.
背景:急性脊髓损伤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在急性期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对预防继发性损害具有重要意义。目的:观察通腑逐瘀法指导下抵当汤加减治疗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水肿和肢体功能恢复的疗效,探讨通腑逐瘀法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抵当汤组、TGN-020组以及抵当汤+TGN-020组,每组12只。假手术组行椎板切除术,不予脊髓打击,其余各组均采用纽约大学打击器制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造模成功后,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不采取任何治疗措施,抵当汤组术后给予5.04 g/kg抵当汤灌胃;TGN-020组术后给予5 mg/kg TGN-020(水通道蛋白4特异性抑制剂)腹腔注射;抵当汤联合TGN-020组术后采用5 mg/kg TGN-020腹腔注射联合5.04 g/kg抵当汤灌胃处理,1次/d,持续7 d。分别于术后1,3,5,7天评估BBB评分和Reuter评分,术后第7天取材进行脊髓组织大体观察和含水率检测,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组织受损程度,免疫荧光检测各组脊髓组织中水通道蛋白4和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共表达细胞个数,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脊髓...  相似文献   

13.
背景:脊髓损伤后会造成多器官功能障碍,其中肠道功能紊乱严重影响患者疾病治疗与生活质量,有研究表明有氧运动可以影响肠道结构与功能,但机制尚不明确。目的:探讨跑台训练对脊髓损伤大鼠小肠功能的影响及其与肠道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实验采用改良脊髓打击法制备大鼠T10不完全脊髓损伤模型。54只SD雌性大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假手术组、脊髓损伤组和脊髓损伤运动组各18只。脊髓损伤运动组在造模后7 d开始跑台运动训练,总时长3周;在末次干预后,采用BBB评分和斜板实验评估运动能力,取脊髓损伤处上下0.5 cm的脊髓组织检测神经元存活情况和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水平以评估运动对神经功能的影响;采用灌胃染色剂法检测各组大鼠的首粒黑便排出时间、肠道染色推进效率以评估肠道转运功能;分别于脊髓损伤后14,21,28 d,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小肠组织的病理结构变化,免疫荧光检测小肠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Caspase-9、Bax、Caspase-3和Cyt-C的表达。结果与结论:(1)与脊髓损伤组比较,脊髓损伤运动组BBB评分、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与甲强龙联合应用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神经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12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24只):假手术组、急性脊髓损伤组、依达拉奉治疗组(0.3mg/100g)、甲强龙治疗组(3mg/100g)和联合治疗组(依达拉奉0.3mg/100g+甲强龙1.5mg/100g)。采用改良Allen法制作大鼠T10节段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应用后肢运动学评分标准(BBB评分)分别于术后1、2、7和14d对各组大鼠进行评分;采用TUNEL法检测各组脊髓损伤组织中神经细胞凋亡率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脊髓损伤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和Caspase-3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药物治疗各组大鼠的BBB评分均明显高于脊髓损伤组,且脊髓损伤组织中神经细胞的凋亡率以及Bax和Caspase-3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Bcl-2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联合治疗组大鼠的BBB评分明显高于依达拉奉或甲强龙单独治疗组,且脊髓损伤组织中神经细胞的凋亡率以及Bax和Caspase-3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Bcl-2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甲强龙抑制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发生凋亡,发挥神经保护作用,同时能够减少甲强龙的使用剂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MET)对大鼠脊髓损伤(SCI)后内质网应激(ERS)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二甲双胍对SCI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成年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是假手术组(Sham组)、单纯脊髓损伤组(SCI组)和二甲双胍干预组(MET组)。采用Allen方法制备大鼠SCI模型,MET组和SCI组大鼠建模后,立即腹腔注射MET(50 mg·kg~(-1)·d~(-1))或等量生理盐水,连续处理7天后,取脊髓组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各组脊髓组织中葡萄糖调节蛋白78 (GRP78),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和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2(caspase-12)的mRNA水平,免疫印迹检测各组脊髓组织中GRP78、CHOP、caspase-12和active caspase-3的蛋白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各组脊髓组织中GRP78、CHOP和caspase-12的蛋白水平,TUNEL染色法检测各组脊髓组织中细胞凋亡水平,BBB评分检测大鼠SCI后运动功能情况。结果:与Sham组相比,SCI组中GRP78、CHOP和caspase-12的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升高,activecaspase-3蛋白表达和细胞凋亡数目明显增加,BBB评分明显降低;与SCI组相比,MET组中GRP78、CHOP和caspase-12的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降低,active caspase-3蛋白表达和细胞凋亡数目明显减少,BBB运动评分明显升高。结论:二甲双胍可以抑制大鼠SCI后细胞凋亡,促进后肢运动功能恢复,其机制可能与抑制ERS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橄榄苦苷对脊髓损伤大鼠神经细胞凋亡及JNK/p38 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60只8周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脊髓损伤组(SCI)和橄榄苦苷处理组(Oleuropein),每组20只。脊髓损伤后3 d,进行BBB评分评估运动功能恢复情况;TUNEL实验检测各组大鼠脊髓组织神经细胞凋亡情况;免疫荧光方法与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脊髓组织磷酸化JNK(p-JNK)、磷酸化p38 MAPK(p-p38 MAPK)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SCI组相比,橄榄苦苷处理组大鼠BBB评分及斜面试验结果明显升高(P<0.05),脊髓组织神经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脊髓组织p-JNK、p-p38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橄榄苦苷能够通过抑制JNK/p38 MAPK信号通路减少神经细胞凋亡继而减轻脊髓损伤。  相似文献   

17.
应用大鼠脊髓挤压伤模型来研究安定对大鼠挤压伤模型脊髓损伤后的保护作用,及GABAA受体拮抗剂bicuculline对此作用的影响。实验大鼠分为对照组、安定组、安定联合bicuculline组及bicuculline组,应用大鼠脊髓挤压伤模型观察药物作用72h后各组大鼠脊髓损伤体积变化。结果显示对照组大鼠脊髓损伤体积为(18.21±1.14)mm3;安定组大鼠脊髓损伤体积为(12.11±1.61)mm3,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安定联合bicuculline组大鼠脊髓损伤体积为(16.34±1.59)mm3,大于安定组(P<0.01),但仍小于对照组(P<0.01);bicuculline组大鼠脊髓损伤体积为(18.45±1.98)mm3;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安定可明显减轻大鼠脊髓挤压损伤后的脊髓损伤程度,而GABAA受体拮抗剂bicuculline可拮抗此作用,说明安定通过与GABAA受体结合,可提高GABA与GABAA受体的结合力,从而上调GABA的抑制作用,减少谷氨酸的兴奋性毒性作用以达到保护脊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背景:铁代谢紊乱是导致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铁死亡的重要病理因素,不利于脊髓损伤修复。川芎嗪作为行气活血中药川芎的有效活性成分单体,被证实对脊髓损伤具有良好的抗炎、抗脂质过氧化反应以及神经保护作用,需进一步明确其促进脊髓损伤修复的作用机制。目的:研究川芎嗪对大鼠脊髓损伤后铁代谢的调节作用,探讨其改善脊髓损伤的相关机制。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川芎嗪组,每组12只;假手术组仅行椎板切除术,术后给予生理盐水腹腔注射;模型组和川芎嗪组制备脊髓损伤模型,术后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川芎嗪腹腔注射,术后4周取材。采用BBB肢体运动功能评分评价大鼠肢体运动功能,尼氏染色观察神经元形态,普鲁士染色观察脊髓组织铁沉积,铁检测试剂盒检测脊髓组织铁含量,免疫组化检测铁蛋白重链1和铁蛋白轻链表达,Western blot检测铁蛋白重链1和铁蛋白轻链的蛋白表达量。结果与结论:(1)模型组和川芎嗪组大鼠各个时间点BBB评分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 <0.01),自术后第14天,川芎嗪组大鼠BBB评分显著高于模型组(P <0.01);(2)尼氏染色结果显示,假手术组神经元形态结构正常,模型组可见大量瘀血,神经元形态结构紊乱,川芎嗪组瘀血较少,神经元形态结构较模型组改善;(3)普鲁士染色结果显示,假手术组铁沉积较少,模型组和川芎嗪组铁沉积较多;普鲁士染色阳性平均吸光度值模型组和川芎嗪组显著大于假手术组(P <0.01),川芎嗪组显著小于模型组(P <0.01);(4)铁含量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和川芎嗪组显著多于假手术组(P <0.01),川芎嗪组显著少于模型组(P <0.01);(5)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铁蛋白重链1和铁蛋白轻链阳性表达平均吸光度值模型组和川芎嗪组显著小于假手术组(P <0.01),川芎嗪组显著大于模型组(P <0.01);(6)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铁蛋白重链1蛋白和铁蛋白轻链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模型组和川芎嗪组显著少于假手术组(P <0.01),川芎嗪组显著多于模型组(P <0.01);(7)结果说明,川芎嗪通过调控铁蛋白重链1和铁蛋白轻链的表达而调节脊髓损伤后铁代谢紊乱,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促进脊髓损伤大鼠肢体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大鼠损伤脊髓AQP-4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纯化MSCS,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MSCs表面细胞标志CD34,CD45、CD29、CD90.根据改良Allen法制备大鼠脊髓损伤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假手术组和实验组经尾静脉注射MSCs,对照组经尾静脉注射PBS.损伤注射MSCs后1、3、7 d,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脊髓组织水通道蛋白-4(AQP-4)的表达.结果:对照组大鼠脊髓的AQP-4表达于损伤后1 d开始增加,损伤后3 d达到峰值,损伤后7 d开始减少.实验组大鼠脊髓的AQP-4表达比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MSCs移植可抑制脊髓损伤后AQP-4的表达.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制备新型挫伤型脊髓损伤大鼠模型,通过行为学评分和形态学方法进行评价,为进一步研究脊髓损伤的机制及早期治疗提供依据。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A组)采用改良的Allen法制备急性脊髓挫伤模型,实验组在打击的基础上分别受压3s(B组)、5s(C组)和10s(D组),制备新型挫伤型脊髓损伤模型;各组分别于术后1、3、7、14、21d观察其行为学评分和病理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促炎因子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在各组不同时间点的表达变化。结果:实验组各时间点BBB评分和损伤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A组和B组术后损伤程度差别微小;C组后肢运动功能障碍明显,脊髓损伤区域出现典型的病理改变;D组损伤最严重,死亡率高。HMGB1表达以损伤C组为典型代表,术后阳性表达明显增多,第3d达高峰,主要表达部位为神经元胞浆和神经胶质细胞核内。结论:采用改良Allen法打击再受压5s制备的脊髓损伤模型能很好地模拟临床实际,且稳定性高、可复制性好,为一种新型挫伤型脊髓损伤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