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 研究系统营养联合节律运动对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风险人群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60名有糖尿病史(≥3年)的受试者,每天进行系统营养联合节律运动的干预,连续干预60d.干预前、干预后分别采用生物电全身扫描、动脉硬化检测、糖尿病风险评估等技术对60名受试者进行检测.结果 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绝大部分受试者血糖、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2.
比较12周高强度间歇运动(HILT)和中等强度连续运动(MICT)对肥胖女大学生身体成分、动脉僵硬度(cfPWV)和血清抵抗素水平的影响,为改善肥胖大学生的心血管健康水平以及寻求更好的减肥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晋中学院37名肥胖女大学生随机分为HIIT组(19名)和MICT组(18名).HIIT组及MICT组分别进行12周(5次/周)运动干预,所有受试者在实验前、后测试身体成分指标及血清抵抗素水平,通过测量颈-股脉搏波速度(dPWV)评估动脉僵硬度.结果 12周HIIT和MICT均能降低肥胖女大学生体重、体质量指数(BMI)、身体脂肪量及躯干脂肪量(P值均<0.05),只有HIIT使cfPWV及血清抵抗素水平降低,肌肉量增加(P值均<0.01).与MICT组比较,HIIT组干预后躯干脂肪量、cfPWV及抵抗素水平均下降,肌肉量增加(t值分别为2.19,6.02,2.64,-2.76,P值均<0.01),且HIIT干预前后血清抵抗素降低的变化量与躯干脂肪量及cfPWV降低变化量呈正相关,与肌肉量增加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52,0.56,-0.65,P值均<0.01).结论 HIIT及MICT对肥胖女大学生身体成分均有影响.与MICT比较,HIIT对躯干脂肪量、肌肉量及动脉僵硬度的改善更有效,可能与此运动降低血清抵抗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磁共振(MR)弥散加权成像(DWI)序列表观弥散系数(ADC)值联合肝脾体积比值诊断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合并肝纤维化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72例NAFLD患者,依据诊断结果将其分为无肝纤维化表现的NAFLD组(25例)、NAFLD轻度肝纤维化组(26例,S1~S2期)和NAFLD重度肝纤维化组(21例,S3~S4期)3组。所有患者均接受MR DWI序列检查,并计算和比较各组肝脏ADC值及肝脾体积比值,采用Spearman法分析肝脏ADC值与肝脾体积比值的相关性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分析肝脏ADC值和肝脾体积比值单一及联合诊断NAFLD合并纤维化的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NAFLD组、NAFLD轻度肝纤维化组和NAFLD重度肝纤维化组肝脏ADC值及肝脾体积比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5.936,F=14.827;P<0.05),NAFLD轻度肝纤维化组和NAFLD重度肝纤维化组肝脏ADC值及肝脾体积比值均明显低于NAFLD组(t轻度肝纤维化组=6.202,t=6.328;t重度肝纤维化组=10.570,t=11.740;P<0.05),而NAFLD重度肝纤维化组肝脏ADC值及肝脾体积比值明显低于NAFLD轻度肝纤维化组(t=4.978,t=6.268;P<0.05);肝脏ADC值与肝脾体积比值呈正相关性关系(r=0.621,P<0.05);肝脏ADC值联合肝脾体积比值诊断NAFLD合并肝纤维化的AUC、灵敏度及特异度均优于单一指标检测。结论:MR DWI序列ADC值联合肝脾体积比值诊断NAFLD合并肝纤维化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肌肉功能分析系统(MES)结合运动营养指导控制孕期体重对高龄孕妇再生育风险的影响。方法选择高龄经产妇558例,根据孕妇意愿分为两组。观察组270例自愿接受MES结合运动营养指导控制孕期体重,对照组288例孕妇接受定期门诊产检。结果观察组在孕28周、孕36周的体重、BF%、F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妊娠风险因素发生率、产时风险因素发生率以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MES结合运动营养指导可控制孕期体重,降低脂肪含量,从而降低高龄孕妇再生育风险,提高再生育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营养干预联合心理干预对1型糖尿病患儿血糖和配合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丽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1型糖尿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进行营养干预联合心理干预,对两组患儿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SCL-90评分及配合度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前,两组患儿2 h PG、FPG及Hb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2 h PG、FPG及HbA1c水平显著减低(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SCL-90得分显著降低(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配合度显著增加(P<0.05)。结论营养干预联合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1型糖尿病患儿的血糖水平,提高患儿治疗的配合度,在临床上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营养干预联合心理干预对1型糖尿病患儿血糖和配合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丽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1型糖尿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进行营养干预联合心理干预,对两组患儿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SCL-90评分及配合度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前,两组患儿2 h PG、FPG及Hb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2 h PG、FPG及HbA1c水平显著减低(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SCL-90得分显著降低(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配合度显著增加(P<0.05)。结论营养干预联合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1型糖尿病患儿的血糖水平,提高患儿治疗的配合度,在临床上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的变化,并分析其与肝脏瞬时弹性测定仪FibroTouch检测结果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CHB患者104例,健康对照者(Healthy Control,HC)123例,采用Sysmex-XN1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外周血RDW值,采用FibroTouch检测CHB患者的肝脏硬度值和脂肪衰减参数。结果 CHB组和HC组的RDW值分别为13.79±1.82%和12.95±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CHB患者RDW与其肝脏硬度值正相关( rs=0.22, P=0.02);与脂肪衰减参数不相关( rs=0.03, P=0.74)。ROC曲线分析显示,RDW预测CHB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7;RDW预测肝硬化(肝脏硬度值≥17.5 kPa)的AUC为0.66。结论 CHB患者RDW显著增高,并与肝脏硬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体医融合模式对女性正常高值血压和高血压人群干预效果,为体医融合模式的推广提供参考。方法从合肥市庐阳区体医融合慢病干预示范点筛选女性血压异常人群60人,其中正常高值组40人,高血压组20人。体医融合模式干预分线下和线上两部分,线下干预为有组织的集中干预,所有受试者每周2次,每次持续90min,运动强度为40%~60%HRR的有氧运动;线上干预通过奥美微动APP记录受试者运动量,以达到每周120min以上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为有效运动。整个干预期共持续6个月,比较干预前后所有受试者血压、身体成分、血脂及血浆内皮素-1(ET-1)、D-二聚体(D-D)的变化。结果经6个月体医融合干预,正常高值组和高血压组受试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显著降低(P0.01);正常高值组体质量、BMI、体脂肪量、体脂率均显著降低(P0.01),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血浆ET-1含量明显降低(P0.05),D-D含量显著降低(P0.01);高血压组体质量、BMI显著降低(P0.01),体脂肪量、体脂率明显降低(P0.05);血浆TC、LDL-C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TG含量明显降低(P0.05),血浆ET-1、D-D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 "政府主导-门部协作-企业运营-专家评估"的体医融合模式可以有效改善女性血压异常人群身体成分,调节血脂及降低血浆ET-1、D-D浓度,降压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乙型肝炎肝硬化(HBC)代偿期患者采用软肝化纤汤联合抗病毒治疗对患者肝脏硬度、肝纤维化以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省中医院肝胆脾胃科2018年6月-2019年10月收治的100例HBC代偿期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分组原则按照1∶1比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0)和联合组(n=50),对照组采用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联合组采用阿德福韦酯抗病毒联合软肝化纤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肝纤维化指标、肝功能指标及影像学指标,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肝纤维化、肝功能指标较治疗前改善(P<0.05),联合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肝纤维化指标及肝功能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脾脏厚度、脾静脉内径、门静脉内径、肝脏斜径、肝脏硬度等影像学指标水平低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对照组(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0%vs 80.0%;P<0.05);对照组和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HBC代偿期患者采用软肝化纤汤联合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患者肝脏硬度,减轻肝纤维化程度,改善肝功能,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周期运动对二噁英染毒大鼠肝脏脂肪合成相关酶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8只健康成年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玉米油)组、二噁英染毒组和运动干预组,每组16只。二噁英染毒组、运动干预组大鼠于第1周周日早晨以6.4μg/kg剂量腹腔注射染毒二噁英,后续每周日早晨以1.344μg/kg继续染毒;运动干预组大鼠于每周一至周五进行尾部负重游泳运动1次,每次30min,连续实验8周。分别于实验第4、8周时,检测大鼠肝脏中甘油三酯的水平及乙酰辅酶A羧化酶1(ACC1)、脂肪酸合成酶(FAS)、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CD1)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在实验第4、8周时,与对照组相比,二噁英染毒组大鼠肝脏甘油三酯的水平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仅在实验第8周时,与二噁英染毒组相比,运动干预组大鼠肝脏甘油三酯的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实验第4周时,与对照组相比,二噁英染毒组大鼠肝组织ACC1、FAS mRNA的表达水平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运动干预组大鼠肝组织ACC1、FAS、SCD1 mRNA的表达水平均无明显改变。在实验第8周时,大鼠肝组织ACC1、FAS、SCD1 mRNA的表达水平依次为二噁英染毒组>运动干预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在实验第8周时,二噁英染毒组和运动干预组大鼠肝组织ACC1、FAS、SCD1 mRNA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实验第4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二噁英染毒可使大鼠肝脏中ACC1、FAS、SCC1 mRNA表达水平上升,促进肝脏脂质合成代谢,出现肝脏脂质沉积。长时间规律运动可以降低肝脏甘油三酯的水平及下调ACC1、FAS、SCD1 mRNA表达水平,改善二噁英污染物造成的肝脏脂质沉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改变生活方式和饮食干预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的治疗效果。方法从2006~2007两年间来我院健康查体管理中心某机关查体人员中筛选出NAFLD 125例,年龄在30~60岁。其中,经B超诊断轻度脂肪肝48例,中度70例,重度7例,自愿接受饮食及运动治疗干预作为观察对象。采取询问法记录患者干预前和干预后3 d摄入食物的种类和数量及日常生活习惯。制定膳食干预原则,编制食谱,给予饮食和运动指导,共12个月,并定期随访。结果通过12个月的干预,观察对象的体重(BW)、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及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丙氨酸转氨酶(ALT)与干预前比较均有显著性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没有改变。B超检查,16%恢复正常,中、重度脂肪肝患者由原来的77人降至31人,下降了59.7%。结论合理的饮食干预结合适当的有氧运动,对于脂肪肝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合并乙肝病毒(HBV)感染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广东省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2009年1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HIV孕妇306例,其中HIV合并HBV感染孕妇64例(肝功能正常38例,肝功能异常26例),单纯HIV感染孕妇242例,所有孕妇采取安全分娩及人工喂养等综合干预措施,观察各组妊娠结局、新生儿情况.结果 HIV合并HBV感染中,肝功能异常组产后出血和胎膜早破的比例均为26.92%,明显高于肝功能正常组及单纯HIV感染组(产后出血:χ2值分别为4.335、10.774,均P<0.05;胎膜早破:χ2值分别为4.335、15.363,均P<0.05);HIV合并HBV感染中肝功能正常组与单纯HIV感染组早产、产后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胎膜早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000、0.002、0.020、0.000,均P>0.05);HIV合并HBV感染中,肝功能异常组死胎和新生儿窒息的比例分别为15.38%和26.92%,明显高于肝功能正常组及单纯HIV感染组(χ2值分别为11.363、11.570,均P<0.05);各组存活婴儿随访期间HIV及HBV感染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376、0.000,均P>0.05).结论 HIV合并HBV感染中,肝功能异常对妊娠结局有较明显的影响,产前检测应重视孕期肝功能检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应用健康教育与个性化行为干预联合处理对患者依从性及孕期体重与血糖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惠州市惠阳区妇幼保健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GDM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电脑随机数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GDM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重点加强个性化行为干预,重点做好患者的心理、营养、运动、血糖及回访等干预,测定干预前后患者孕期体重、血糖指标,调查患者对干预满意率,并比较。结果两组干预前孕期体重、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依从性、对干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GDM患者加强健康教育联合个性化行为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从而有效控制孕期体重增长,并且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血糖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互联网+”营养教育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2019年1—12月的5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干预;选取2020年1—12月的5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观察组,在常规临床干预的基础上给予“互联网+”营养教育。比较两组调查对象在干预前后的健康营养知信行水平、糖脂代谢水平、自我管理量表得分、6 min步行试验结果,并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主观整体营养状况量表(PG-SGA)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调查对象在健康营养知识、态度、行为上的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调查对象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BG)、三酰甘油(TG)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调查对象的各项自我管理量表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各项PG-SG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的6 min步行试验结果均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互联网+”营养教育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健康营养知信行状况,糖脂代谢和营养水平,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改善运动耐量。  相似文献   

15.
肝功能异常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肝功能异常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在体检人群中选择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和丙型肝炎抗体阴性的3500例受检者,分别测量身高、体重、血压,检测血脂、血糖等生化指标。血清丙氨酸转氨酶〉50U/L视为肝功能异常。结果肝功能异常检出率为8.74%。超重或肥胖、高血压、高甘油三酯、高血糖和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分别为34.97%,19.09%,35.37%,10.03%和10.09%,肝功能异常组各指标患病率均高于肝功能正常组(P〈0.05)。调整年龄和性别变量后的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肝功能异常组患代谢综合征的危险性是肝功能正常组的3.927倍,95%CI为2.885~5.319。结论代谢综合征的主要构成组分(超重或肥胖、高甘油三酯、高血糖和高血压)与肝功能异常相关。  相似文献   

16.
脂肪肝患者健康干预方式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脂肪肝患者健康干预方式.方法对两年205例健康体检查出的脂肪肝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即实验组101例,对照组104例,对实验组患者资料进行详细的评估,制定个性化的健康干预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干预方案.观察两组病人饮食、运动、饮酒,戒烟、体重、腰围、血脂与脂肪肝之间的关系.结果实验组病人生活习惯改变、腰围、血脂、脂肪肝治愈好转率等改变明显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处理(P<0.05).结论个性化健康干预方式是最有效的方式,根据病人的资料,找出病因,针对不同的病因加以控制和预防,使脂肪肝患者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17.
妇女产褥期饮食、行为的营养保健宣教干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妇女产褥期饮食、行为的营养保健宣教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湖北省城乡地区孕晚期妇女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干预组中开展产褥期营养保健知识宣教。采用宣教前后知识水平测试,干预组和对照组产褥期饮食、行为及健康状况比较的方法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组对象的营养保健知识水平较宣教前有显著提高;产褥期蔬菜、水果、大豆类等食物摄入量,钙、维生素C等营养素摄入量,做产后体操、洗澡洗头等行为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便秘、手足抽搐、关节痛、恶露时间延长等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多途径、针对性强的宣教方法能有效提高妇女营养保健知识水平,并改善其产褥期饮食、行为及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8.
鲁鑫  谢波 《中国学校卫生》2021,42(4):569-573
  目的  研究观察功能性高强度间歇训练结合呼吸、饮食干预对肥胖大学生身体形态、血脂和肝功能的影响,以期为完善相关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方法  以重庆电信职业学院公开招募的58名肥胖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根据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的不同进行功能性高强度间歇训练、呼吸训练和饮食控制干预,研究持续6周。比较干预前后的BMI、体脂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等身体指标的变化情况。  结果  干预前后,受试者的身体形态指标:男女生的BMI、体脂率均下降(t值分别为7.57,4.40;4.17,5.61,P值均 < 0.01);男女生TC、TG、LDL-C均呈明显下降趋势,而HDL-C上升(t值分别为7.56,5.80;2.58,4.76;12.26,11.07;3.72,3.37,P值均 < 0.05);肝功能(男女合并人数):NAFLD、ALT异常、AST异常、GGT异常均明显减少(P值均 < 0.05)。  结论  该综合干预方法而言,可以显著降低肥胖大学生体重,能调节改善血脂代谢和肝功能,且干预过程体验较好,可作为肥胖大学生的一个有效减肥途径予以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9.
刘凤娟 《中国校医》2012,26(8):605-606
目的探索高校教师慢性疲劳患者知己健康管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来本院就诊的慢性疲劳状态的高校教师36例为研究对象进行知己健康管理,采用运动饮食量化、平衡膳食、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等管理方法进行强化管理3个月。结果强化管理后,随着患者总运动量、有效运动量、有效运动时间及有效运动次数的增加(P<0.01),体质量指数、腰围及疲劳分值与管理前相比,呈明显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用知己健康管理法对高校慢性疲劳患者进行强化管理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