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 1(TGF-β 1)影响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 KFB) Smad3,7mRNA表达的调控机制.方法用放线菌酮( CHX)和放线菌素 D预处理 KFB,以分别阻断 KFB内源性蛋白质的合成及 mRNA合成.采用逆转录 PCR法检测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 Smad3,7 mRNA表达水平.结果经 CHX预处理后, KFB的 Smad3 mRNA表达轻度上调,并完全抑制了 TGF-β 1对 KFB Smad3 mRNA的下调作用,而 CHX预处理对 KFB的 Smad7 mRNA表达及 TGF-β 1上调 Smad7 mRNA的作用并无明显影响.经放线菌素 D预处理后,随 TGF-β 1作用时间延长, KFB的 Smad3 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下降.结论 TGF-β 1对 KFB Smad3 mRNA表达的调控过程可能还需要细胞合成其他蛋白的参与;但对 Smad7 mRNA表达的调控则不需要细胞合成其他蛋白参与, KFB细胞中的 Smad7可能也是活化的 Smads的直接靶基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KFB)Smad3,7mRNA表达的影响,以寸步明确TGF-β1在瘢痕疙瘩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方法 用RT-PCR法分别检测TGF-β1不同含量(0,5,50,500pmol/L;Smad3 mRNA 24h,Smad7 mRNA90min)和TGF-β1(500pmol/L)作用不同时间(Smad3 mRNA:1,2,4,24,48h;Smad7 mRNA:0.5,1,1.5,2,4,24h)对Smad3,7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不同含量TGF-β1刺激KFB后,随TGF-β1含量的增加,Smad3 mRNA水平逐渐下降,并呈含量依赖性。与Smad3相反,5pmol/L TGF-β1就能使Smad7 mRNA水平明显升高2.6倍(46&;#177;7,对照组13&;#177;7,t=6.150,P=0.0005),并随TGF-β1剂量加大面略有改变,说明KFB的Smad7 mRNA表达对TGF-β1的刺激非常敏感。用TGF-β1刺激细胞后,Smad3 mRNA水平随作用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到作用48h后下降到最低(53&;#177;9,对照组18&;#177;8,t=6.011,P=0.0005),显示出时间依赖性;而Smad7 mRNA在细胞受到TGF-β1刺激后120min即达到对照组的2.5倍(73&;#177;11,对照组53&;#177;9,t=5.215,P=0.003),24h后回幕到正常对照水平。结论 TGF-β1能使KFB细胞Smad3 mRNA发生配体依赖性的下调,而使Smad7 mRNA表达迅速增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 1( TGF β 1)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 (KFB)Smad3,7 mRNA表达的影响,以进一步明确 TGF β 1在瘢痕疙瘩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方法用 RT-PCR法分别检测 TGF β 1 不同含量( 0, 5, 50, 500 pmol/L;Smad3 mRNA 24 h, Smad7 mRNA 90 min)和 TGF β 1( 500 pmol/L)作用不同时间( Smad3 mRNA 1, 2, 4, 24, 48 h; Smad7 mRNA 0.5,1,1.5,2,4,24 h)对 Smad3,7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不同含量 TGF β 1刺激 KFB后 ,随 TGF β 1含量的增加 ,Smad3 mRNA水平逐渐下降,并呈含量依赖性.与 Smad3相反, 5 pmol/L TGF β 1就能使 Smad7 mRNA水平明显升高 2.6倍( 46± 7, 对照组 13± 7, t=6.150, P=0.0005),并随 TGF β 1剂量加大而略有改变,说明 KFB的 Smad7 mRNA表达对 TGF β 1的刺激非常敏感.用 TGF β 1刺激细胞后, Smad3 mRNA水平随作用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到作用 48 h后下降到最低( 53± 9,对照组 18± 8, t=6.011, P=0.0005),显示出时间依赖性;而 Smad7 mRNA在细胞受到 TGF β 1刺激后 120 min即达到对照组的 2.5倍( 73± 11,对照组 53± 9, t=5.215, P=0.003) ,24 h后回落到正常对照水平.结论 TGF β 1能使 KFB细胞 Smad3 mRNA发生配体依赖性的下调,而使 Smad7 mRNA表达迅速增加.  相似文献   

4.
Smad4反义寡核苷酸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了解Smad4反义寡核苷酸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将Smad4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Smad4)作用于体外培养的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测定3H-TdR掺入量、MTT反应A值及Smad4蛋白表达(Westernblot法)。结果1μmol/L、5μmol/Lantisense-Smad4均能使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3H-TdR掺入量及MTT反应A值降低(P<0.01),并下调Smad4蛋白表达。结论Smad4反义寡核苷酸通过抑制Smad4蛋白的合成,阻断Smad蛋白的信号转导过程,从而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增殖。  相似文献   

5.
苯那普利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皮质Smad3、Smad7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评估苯那普利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皮质中Smad3、Smad7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 ,药物组予苯那普利 10mg·kg-1·d-1灌胃。分别于第 4、7周取肾皮质 ,通过RT PCR半定量分析Smad7mRNA表达 ,通过光镜、电镜观察肾脏病理改变 ,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Smad3、Smad7蛋白表达。结果 :Smad3、Smad7主要表达于肾小管上皮细胞 ,肾病组Smad7mRNA、蛋白的表达随病变加重而上调 ,Smad3蛋白表达下调 ,而苯那普利可抑制Smad7的上调和Smad3的下调。结论 :在阿霉素肾病大鼠肾皮质的小管病变进展中 ,Smads起着重要作用。苯那普利可通过调节Smads的表达而保护肾脏  相似文献   

6.
背景:很多实验已证明5-氟尿嘧啶应用于瘢痕疙瘩治疗可收到良好的效果。但作者所查针对5-氟尿嘧啶经由转化生长因子B信号通路作用于瘢痕疙瘩分子机制的报道较少。目的:实验拟观察5-氟尿嘧啶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Smad7和转化生长因子BI型受体表达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观察实验,于2007-02/10在安徽医科大学微生物教研室完成。材料:标本分别取自因瘢痕疙瘩入院的6例整形手术患者。方法:①瘢痕疙瘩组织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取4—6代传代细胞加入5个不同浓度5-氟尿嘧啶(10,20,40,80,160μmol/L)干预24,48,72h。②待细胞长至80%汇合时,加入5氟尿嘧啶配成10,20,30μmol/L3个药物干预浓度组,每组再加入转化生长因子β1继续培养。设空白对照和单纯加转化生长因子β1(5μg/L)的阳性对照。主要观察指标:①利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测定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能力。②蛋白免疫印迹检测各组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Smad7和转化生长因子βI型受体的表达。结果:①5氟尿嘧啶浓度为10,20μmol/L作用24h时未发现成纤维细胞死亡,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其他浓度下作用各组均有显著的成纤维细胞死亡现象(P〈0.01)。②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转化生长因子β1组Smad7表达明显减弱,转化生长因子βI型受体表达则显著增强(P均〈0.01)。③加入5-氟尿嘧啶干预后可显著增强Smad7的表达,且在5氟尿嘧啶浓度为20μmol/L时的表达最强(P〈0.01)。④不同浓度5-氟尿嘧啶对转化生长因子βI型受体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5-氟尿嘧啶浓度为10~20μmol/L时无细胞毒性,与转化生长因子β1共同培养成纤维细胞,能够提高该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的Smad7表达,但对于转化生长因子βI型受体的表达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Saad4反义寡核苷酸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杨力  李荟元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0):1434-1435
目的 了解Smad4反义寡核甘酸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 将Smad4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Smad4)作用于体外培养的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测定^3H-TdR掺入量、MTT反应A值及Smad4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法)。结果 1μmol/L,5μmol/L antisense-Smad4均能使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3H-TdR掺入量及MTT反应A值降低(P<0.01),并下调Smad4蛋白表达。结论 Smad4反义寡核苷酸通过抑制Smad4蛋白的合成,阻断Smad蛋白的信号转导过程,从而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增殖。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微小RNA-497-5p(miR-497-5p)是否通过靶向含有WW结构域的E3泛素蛋白连接酶1(WWP1)调控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KFB)和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NFB)中miR-497-5p、WWP1 mRNA和蛋白表达。TargetScan预测miR-497-5p和WWP1的靶向关系,双荧光素酶报告和Western blot进一步验证。构建miR-497-5p过表达或抑制WWP1表达的细胞,Western blot检测WWP1、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p21、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蛋白表达,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共转染miR-497-5p和pcDNA-WWP1,观察WWP1过表达对miR-497-5p过表达诱导的KFB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与NFB相比,KFB内miR-497-5p表达量明显下调(P0.05),WWP1mRNA和蛋白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miR-497-5p靶向调控WWP1的表达。miR-497-5p过表达明显降低KFB 48h、72h的细胞活性、CyclinD1、Bcl-2蛋白表达,提高细胞凋亡率、p21、Bax蛋白水平(P0.05),与抑制WWP1表达结果相同。WWP1过表达逆转了miR-497-5p过表达对KFB增殖、WWP1、CyclinD1、Bcl-2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以及对细胞凋亡、p21、Bax蛋白表达的促进作用。结论过表达miR-497-5p通过靶向调控WWP1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与病理性瘢痕发生机制相关的Smad3/转化生长因子β1信号传递通路研究多集中在体外成纤维细胞的培养上,在瘢痕疙瘩中的表达少见报道.检测病理性瘢痕中Smad3和转化生长因子β1蛋白的表达,探讨其在病理性瘢痕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实验标本均来自2004-06/2008-0 6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唐山工人医院烧伤整形科手术患者,瘢痕疙瘩48例,年龄16~52岁;增生性瘢痕40例,年龄18~56岁;选取同期因其他手术切除的正常皮肤组织4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8例瘢痕疙瘩、40例增生性瘢痕及40例正常皮肤组织Smad3和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结果:Smad3和转化生长因子β1在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P<0.05),Smad3和转化生长因子β1在瘢痕疙瘩和增生瘢痕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中Smad3和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呈正相关(r=0.489 2,P=0.000 4;r=0.471 0,P=0.002 2),Smad3和转化生长因子β1在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未见明显相关性(P=0.4714).结论:Smad3和转化生长因子β1在病理性瘢痕中高表达,Smad3和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协同作用可能参与病理性瘢痕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
背景:很多实验已证明5-氟尿嘧啶应用于瘢痕疙瘩治疗可收到良好的效果.但作者所查针对5-氟尿嘧啶经由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作用于瘢痕疙瘩分子机制的报道较少.目的:实验拟观察5-氟尿嘧啶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Smad7和转化生长因子βⅠ型受体表达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观察实验,于2007-02/10在安徽医科大学微生物教研室完成.材料:标本分别取自因瘢痕疙瘩入院的6例整形手术患者.方法:①瘢痕疙瘩组织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取4~6代传代细胞加入5个不同浓度5-氟尿嘧啶(10,20,40,80,160 μmol/L)干预24,48,72 h.②待细胞长至80%汇合时,加入5-氟尿嘧啶配成10,20,30 μmol/L 3个药物干预浓度组,每组再加入转化生长因子β1继续培养.设空白对照和单纯加转化生长因子β1(5 μg/L)的阳性对照.主要观察指标:①利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测定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能力.②蛋白免疫印迹检测各组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Smad7和转化生长因子βⅠ型受体的表达.结果:①5-氟尿嘧啶浓度为10,20 μmol/L 作用24 h 时未发现成纤维细胞死亡,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其他浓度下作用各组均有显著的成纤维细胞死亡现象(P < 0.01).②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转化生长因子β1组Smad7表达明显减弱,转化生长因子βⅠ型受体表达则显著增强(P均 < 0.01).③加入5-氟尿嘧啶干预后可显著增强Smad7的表达,且在5-氟尿嘧啶浓度为20 μmol/L 时的表达最强(P < 0.01).④不同浓度5-氟尿嘧啶对转化生长因子βⅠ型受体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5-氟尿嘧啶浓度为10~20 μmol/L 时无细胞毒性,与转化生长因子β1共同培养成纤维细胞,能够提高该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的Smad7表达,但对于转化生长因子βⅠ型受体的表达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背景:转化生长因子β-Smads信号通路是心肌纤维化的关键通路;丹参酮ⅡA具有抑制心肌纤维化作用.目的:验证丹参酮ⅡA对转化生长因子β1致心肌纤维化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取出生24 h内的SD大鼠心脏,利用酶消化法结合差速贴壁体外培养心肌成纤维细胞.取上述第3代心肌成纤维细胞,用5μg/L转化生长因子β1培养15,30,60,120 min或6,12,24 h后收集细胞,用不同浓度(10-5 mol/L、10-4结果与结论:转化生长因子β1在一定范围内以时间依赖方式诱导结缔组织生长因子、Ⅰ型胶原、磷酸化Smad3及Smad7的表达,刺激终末结缔组织生长因子、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量明显上升(均P 〈0.01);磷酸化Smad3及Smad7蛋白表达量在刺激后1 h达到峰值,表达量显著增加(均P 〈0.01).高浓度丹参酮ⅡA预处理可显著下调磷酸化Smad3、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及Ⅰ型胶原表达(均P 〈0.01).两种浓度的丹参酮ⅡA预处理均可上调Smad7蛋白表达(P 〈0.05,P 〈0.01).提示丹参酮ⅡA对心肌纤维化有抑制作用,可能与其上调Smad7蛋白表达,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的Smad3磷酸化,部分阻断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s信号通路有关. mol/L)丹参酮ⅡA预处理2 h后再加入5μg/L转化生长因子β1培养120 min或24 h后收集细胞,并设空白对照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进行细胞鉴定,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及Ⅰ型胶原蛋白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Smad7及磷酸化Smad3蛋白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免疫荧光法检测磷酸化Smad3、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及Ⅰ型胶原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补体C3及TGFβ1/Smad信号通路在七氟烷麻醉对老龄小鼠突触可塑性及工作记忆力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将9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七氟烷麻醉组和七氟烷麻醉+补体C3抑制剂组。用Y迷宫试验检测工作记忆,用q RT-PCR法检测C1q和C3 mRNA表达;用长时程增强效应(LTP)评价突触可塑性,用Western blot法检测TGFβ1/Smad3通路蛋白表达。结果 七氟烷麻醉抑制小鼠自发交替率和LTP实验的群峰电位(PS)增幅,促进C1q和C3 mRNA及TGFβ1和Smad3蛋白表达;补体分子C3抑制剂促进小鼠自发交替率和PS增幅,抑制C1q和C3 mRNA及TGFβ1和Smad3蛋白表达。结论 七氟烷麻醉可导致老龄小鼠工作记忆水平和突触可塑性下降,其机制可能与补体C3介导TGFβ1/smad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3.
背景: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是病理性瘢痕形成的重要因素。Smad蛋白家族是近年来发现的TGF-β受体下游信号蛋白。积雪草苷可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的合成,使瘢痕内的TCF-β表达减少。目的:研究积雪草苷对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与磷酸化Smad2和Smad7的作用及机制。设计:以细胞为研究对象,对照、观察性研究。单位:一所大学医院烧伤整形科。对象:实验于2002—04/2003—03在中山大学外科实验室完成。标本取自因增生瘢痕住院进行整形手术的患者6例,男3例,女3例,年龄1~35岁。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由本科实验室经原代培养后传代获得。干预:研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将积雪草苷作用于成纤维细胞为实验组。对照组不加积雪草苷,观察用药前后各指标的改变。主要观察指标:①积雪草苷对磷酸化Smad2和Smad7的影响。②积雪草苷对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结果:积雪草苷可抑制瘢痕的成纤维细胞从S期进入M期,减少成纤维细胞中磷酸化Smad2的含量,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1.53.P=008).细胞中Smad7的含量实验组为(50.80&;#177;22.40)%,对照组(32.18&;#177;17.84)%.两组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17,P=0.024)。结论:积雪草苷抑制瘢痕可通过Smad通路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陈一鸣  刘淑娟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3):4756-4757,i004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Ⅱ型受体同源序列多肽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根据TGFβ1Ⅱ型受体的氨基酸序列人工合成一段短肽,以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为靶细胞,分别于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检测该短肽对TGFβ1所诱导的细胞胶原合成的拮抗作用。结果:该短肽可以明显抑制TGFβ1所诱导的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胶原合成量及细胞内Ⅰ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结论:该短肽可能作为TGFβ1Ⅱ型受体的竞争性拮抗剂,抑制或降低了该生长因子对细胞的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检测转化生长因子(TGF)-β1、Smad4与Smad7蛋白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研究它们与肾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检测方法,对10例正常肾组织、45例未转移的肾癌与10例已有转移的肾癌组织的TGF-β1、Smad4与Smad7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Smad4蛋白在正常肾组织和未转移组肾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转移组肾癌组织,且肾癌分化程度越低,阳性表达率越低(P<0.05).TGF-β1、Smad7蛋白在转移组肾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肾组织和未转移组肾癌组织(P<0.05).TGF-β1、Smad4及Smad7蛋白的表达均与淋巴结转移相关.结论:TGF-β1、Smad4与Smad7蛋白三者表达的异常可能与肾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相关.可能成为研究肾癌分化与转移的生物学标记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Ⅱ型受体同源序列多肽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根据TGFβ1Ⅱ型受体的氨基酸序列人工合成一段短肽,以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为靶细胞,分别于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检测该短肽对TGFβ1所诱导的细胞胶原合成的拮抗作用.结果该短肽可以明显抑制TGFβ1所诱导的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胶原合成量及细胞内Ⅰ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结论该短肽可能作为TGFβ1 Ⅱ型受体的竞争性拮抗剂,抑制或降低了该生长因子对细胞的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血小板源生长刺激因子(PDGF)刺激后各种成纤维细胞中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的表达及磷酸化情况,研究瘢痕特别是瘢痕疙瘩发病过程中ERK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印迹(IB)方法检测5例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KFB)、瘢痕疙瘩周边相对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rNHDF)及正常人皮肤成纤维细胞(NHDF)的ERK表达及其蛋白磷酸化。结果:①无刺激条件下,ERK在KFB,rNHDF及NHDF中的表达及磷酸化无差异。②PDGF-BB刺激后,3组成纤维细胞ERK磷酸化增强,非磷酸化含量无明显改变。③DGF-BB刺激后,KFB中ERK蛋白磷酸化明显高于其他两组成纤维细胞。结论:瘢痕疙瘩细胞外基质的过度沉积可能与KFB内PDGF结合位点自身磷酸化和ERK的磷酸化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双氢青蒿素对心肌成纤维细胞TGF-β1/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取1-3天的SD乳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分为对照组、双氢青蒿素组、TGF-β1组.采用MTT比色法对各组细胞增殖情况进行计算,使用PCR法检测TGF-β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应用荧光法检测TGF-β1、Smad2、Smad3蛋白表达.结果 双...  相似文献   

19.
杨丽  欧阳钦 《华西医学》2005,20(2):414-415
炎症性肠病(IBD)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但已有证据显示肠道的慢性炎症是由于肠道粘膜对抗原过度免疫反应以及正常调控失衡所致。促炎症细胞因子(IL-1,IL-6,IL-8,TNF—α和IFN-γ)增多,抗炎细胞因子(IL-1受体拮抗剂,IL—10和TGF-β)减少,是引起肠粘膜免疫反应异常和慢性炎症的主要原因。TGF—β1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因子,能够调节多种免疫与非免疫细胞的生长,分化和功能。体内外研究显示TGF-β1对粘膜炎症有明显的负调控作用。业已证实TGFβ1是UC和CD组织中主要的抗炎因子,但是为什么不能控制IBD的炎症反应,近年随着对Smad蛋白家族的研究,发现IBD肠道炎症的消长可能与TGF-β1信号传导过程中的Smad蛋白分子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IgA1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MCL)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7和纤连蛋白(FN)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以正常人IgA1(NIgA1)、正常人聚合IgA1(aNIgA1)、IgA肾病(IgAN)患者IgA1(PIgA1)和IgAN患者聚合IgA1(aPIgA1)刺激体外培养的HMCL;RTPCR法检测HMCLTGF-β1、Smad7和FNmRNA的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HMCL Smad7蛋白水平,ELISA法检测HMCL TGF-β1和FN蛋白水平。结果:PIgA1和aPIgA1能显著上调TGF-β1、Smad7、FN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且aPIgA1刺激组明显强于PIgA1刺激组(P〈O.01或P〈0.05)。在对照组、NIgA1刺激组和aNIgA1刺激组间,TGF-β1、Smad7、FN表达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在aPIgA1刺激HMCL不同时间组,TGF-β1、Smad7和FN表达水平逐渐升高,mRNA分别在12h、12h和24h达高峰,蛋白水平分别在12h、24h和24h达高峰。结论:PIgA1和aPIgA1能上调HMCL TGF—β1、Smad7和FN的表达,aPIgA1的作用强于PIgA1,且呈一定的时间依赖性,提示IgAN患者血清IgA1,而且主要是aIgA1可通过影响TGF-β1、Smad7和FN而在IgAN进展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