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内分泌疾病,系因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或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减低所致。可分为胰岛素依赖型和非胰岛素依赖型。其中1型糖尿病为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需外源性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无效;2型糖尿病为胰岛素相对分泌不足,大多数可使用口服降血糖药治疗。本资料对目前治疗糖尿病各种类型的口服药物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2.
抗糖尿病药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汤磊  杨玉社  嵇汝运 《药学学报》2001,36(9):711-715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病 ,病人主要表现为高血糖及糖尿。持续的高血糖会导致许多并发症的产生 ,如视网膜、肾脏、神经系统病变及血管并发症。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因此保持接近正常范围的血糖水平对于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十分重要。  临床将糖尿病分为两型。 1型糖尿病 (胰岛素依赖型 )是由于胰岛 β细胞损害引起胰岛素分泌水平极低而致高血糖 ,约占糖尿病人的 10 %。其治疗只能依赖于外源性给予胰岛素。另一大类为 2型(非胰岛素依赖型 ) ,是胰岛素分泌的相对不足及胰岛素作用环节不健全而致血糖水平升高[1] 。对 2…  相似文献   

3.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糖尿病是一种多病因引起、以高血糖为特征的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高血糖是由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抵抗,或二者共同存在而引起。世界上,糖尿病患者已超过1.7亿,已成为继心血管疾病和肿瘤之后第三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非传染性疾病^[1]。临床上,根据糖尿病发病机制不同,主要分为1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和2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我国以2型居多。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主要分为:(1)胰岛素及类似物:如赖脯胰岛素等;(2)促胰岛素分泌剂:如磺酰脲类;(3)胰岛素增敏剂:如噻唑烷类衍生物;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的、以高血糖和多发并发症并存等为特点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临床上主要有胰岛素依赖型(IDDM,1型)和非胰岛素依赖型(NIDDM,2型)。  相似文献   

5.
1.传统2型糖尿病治疗观念面临严峻挑战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组病因和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确的内分泌-代谢综合征,其特点是慢性高血糖,伴随因胰岛素(Insulin)分泌及/或作用缺陷所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糖尿病可分为4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IDDM)、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NIDDM)、其他类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主要分为1型和2型,后者占患者群体的90%以上。目前,  相似文献   

6.
2型糖尿病(或称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是一种因胰岛素分泌和作用异常所引起的慢性代谢障碍.它是以胰岛素抵抗和高血糖为特征,并常伴有高血压、脂代谢紊乱和肥胖.2型糖尿病是最为常见的糖尿病类型,约占糖尿病总发病率的90%.2型糖尿病的主要病理变化为胰岛β细胞功能低下,而胰岛素抵抗可能是β细胞衰竭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2型糖尿病(或称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是一种因胰岛素分泌和作用异常所引起的慢性代谢障碍。它是以胰岛素抵和高血糖为特征,并常伴有高血压,脂质代谢紊乱和肥胖。2型糖尿病是最为常见的糖尿病类型,约占糖尿病总发病率的90%。2型糖尿病的主要病理变化是胰岛β细胞功能低下,而胰岛素抵可能是β细胞衰竭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对1995年治疗的42 例糖尿病(DM)患者出现的清晨高血糖现象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2 例中男25 例,女17 例;年龄21 岁~68 岁,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13 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29 例(排除继发性糖尿病)。病程30 d~19 a。合并肾病者7 例、神经病变9 例、高血压13 例。IDDM及6 例NIDDM采用饮食控制及胰岛素治疗。余23 例NIDDM采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是一种胰岛素缺乏性糖代谢障碍性疾病,由于机体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导致糖、脂肪、蛋白质、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其主要特点是高血糖和尿糖,后期产生眼、肾脏及神经系统等并发症,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糖尿病为基因遗传性疾病,发病率较高,调查表明我国患病率为0.67%,而欧美发达国家为3~5%,发达国家50岁以上老人则高达16%。原发性糖尿病可分成胰岛素依赖型(IDDMI型)和非胰岛素依赖型(NIDDMI型),两者的发病机理及治疗手段都有所不同。糖尿病目前仍是难以根治的疾病之一,其治疗原则主要是维持代谢正常,预防…  相似文献   

10.
第3代口服降血糖药-阿卡波糖,具有降低餐后高血糖和血浆胰岛素浓度的作用,可用于胰岛素依赖型或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它的成功问世为上亿糖尿病患者带来了福音.本文参考已有文献对阿卡波糖做一评价,使广大糖尿病患者对此有一全面了解.  相似文献   

11.
崔俊  王友群 《中国药房》2009,(35):2785-2787
糖尿病是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常见病、多发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或二者同时存在而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临床上主要有胰岛素依赖型(IDDM,1型)和非胰岛素依赖型(NIDDM,2型)两种类型。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已成为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之后第3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目前全球患病人数已达1.5亿,  相似文献   

12.
近2年我们收治老年糖尿病肾病28例,其诊断均符合1980年WHO糖尿病诊断暂行标准。其尿微白蛋白排出超过正常人,24h尿蛋白定量大于05g,年龄均大于60岁。其治疗对策如下:1 控制高血糖  控制高血糖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首要任务。高血糖和糖尿病肾病的形成和发展关系密切,及早控制高血糖可防止或延缓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老年糖尿病多为非胰岛素依赖型,当其发生糖尿病肾病时应尽早使用胰岛素,纠正糖代谢紊乱,减少脂类代谢紊乱,延缓肾动脉硬化的发生,减轻肾脏损害。口服降糖药宜用非肾排泄降糖药,我们选用糖适平,…  相似文献   

13.
α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约占糖尿病的90%.在发达国家60岁以上的人群中近10%为糖尿病患者;在中国,60岁以上的人群中糖尿病患者约在5%以上.  相似文献   

14.
布秀君  王超 《河北医药》2000,22(10):756-757
清晨高血糖是糖尿病治疗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而引起清晨高血糖的原因各不相同 ,处理也各异。现将 1998年 9月~ 1999年 8月在我院住院的 16例患者清晨高血糖原因分析及对策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6例中男 11例 ,女 5例。非胰岛素依赖型 (NIDDM) 10例 ,胰岛素依赖型 (IDDM) 6例 ,平均年龄 4 5.5岁 (2 6~ 6 1岁 ) ,平均病程 7.6年 (0 .1~ 32年 ) ,体重均在标准体重 10 %之内 ,16例全部采用胰岛素治疗。患者入院后治疗 2周以上 ,饮食治疗保持不变 ,病情相对稳定 ,无酮症及感染 ,经仔细调整餐前胰岛素用量 ;血…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糖尿病[1](diabotes mellitus,DM)是一种糖、蛋白和脂肪代谢障碍性疾病,原因众多,主要是胰岛素分泌或生成异常,分为胰岛素依赖型(又称1型)及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又称2型)。1型DM患者内源性胰岛素分泌不足,需用胰岛素治疗。  相似文献   

16.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由于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高凝状态及常合并高血脂而易并发血管硬化,常规眼底镜检查易漏诊。本文通过对40例NIDDM患者眼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血流参数的检测,观察糖尿病眼动脉的变化,并为糖尿病血管硬化的早期诊断提供方法。 1 对象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陈雁 《海峡药学》2007,19(11):77-80
本文通过对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导致的并发症的致病机理的研究现状,重点概述了目前临床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并发症的药物使用情况,以期对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Brickellia californica的浸出物及分离的类黄酮,包括其提纯的apigenin、luteolin、quercetin与dihydroxykaemferol,治疗糖尿病有效。浸出物及提纯的类黄酮可交替使用治疗胰岛素依赖型及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因这些物质能显著降低血糖。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异常脂质血症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Ⅰ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病人胰岛素的缺乏和高血糖症会导致脂质代谢异常。糖尿病肾病是Ⅰ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主要风险因子。Ⅱ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经常发生异常脂质代谢。高胆固醇血症同样也普遍存在于非糖尿病人群中,但发生冠心病的相对风险随胆固醇水平的升高而升高。基于效率、耐受性和临床试验结果,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是降低LDL胆固醇水平的首选药物。如果糖尿病患者以高甘油三酯为主要症状,用纤维酸衍生物进行治疗比较合理。在Ⅰ型糖尿病尤其是Ⅱ型糖尿病中,脂质异常可显著增加大血管并发症,尤其是增加冠心病的发生率。尽管两种类型的糖尿病均以脂质代谢异常为主要表现,但两种糖尿病异常脂质代谢本质不同,因此治疗方法也各异。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简称DKA)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多发生在胰岛素依赖型患者,其诱因有:感染、胰岛素治疗中断或不适当减量,饮食不当、创伤、手术、妊娠和分娩等,有时无明显诱因。由于体内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靶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引起高血糖、高血酮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对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患者,良好护理是治疗酮症酸中毒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