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了解医学和工科院校大学生的心血管疾病知识、态度及行为状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指导措施。方法:对二年级的医学生和工科生进行随机问卷调查。结果:对于心血管疾病常识性的问题,工科生回答的正确率都较高,医学生好于工科生,但差异无显著性。而对于医学专业性强的问题,工科生回答的正确率较低,医学生显著高于工科生(P<0.05);在态度、行为方面体现为医学生知道自己血压水平和血压升高及时治疗的比例都显著高于工科生(P<0.05)。医学生饮酒的比例显著低于工科生(P<0.05)。结论:应加强对工科类院校大学生的健康知识教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大学生生命教育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策略。方法:运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采用自编问卷对温州市3所高校的6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温州市大学生知识、态度与行为的平均得分(x±s)分别为11.58±4.75、8.83±2.00、5.09±1.07;性别、户籍所在地对大学生的生命观有影响(P<0.05);学生是否为医学生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知识、态度有影响(P<0.05);学校、年级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知识、态度、行为存在影响(P<0.05)。结论:温州市大学生对于生命教育KAP总体上处于一般水平,高校需引导大学生拥有健康积极的生命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青岛市高等学校大学生对肺结核防治认知及行为的状况,为高等学校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自行编制的肺结核知识、态度、行为问卷,对1 070名青岛市高等学校大学生进行调查。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大学生肺结核知识平均得分为(4.09±1.59)分,全部知识知晓率为23.8%,单一知识知晓率为53.7%~85.5%;态度平均得分为(43.96±4.03)分;行为平均得分为(4.20±0.99)分。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肺结核知识和态度方面得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57.56、8.08,P<0.05),而行为方面得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F=1.89,P>0.05)。结论大学生对肺结核的认知还不全面,态度还需要改善,健康行为有待强化。高等学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结核病防治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安徽省居民使用中成药用药风险的知识-态度-行为(KAP)现状,分析居民中成药用药风险的影响因素。方法 2022年5月,以年龄≥19岁的安徽省居民为调查对象,依托安徽省某些医院及高校,通过问卷星发放并回收问卷,分析居民基本信息及中成药用药风险KAP得分情况,采用最优尺度回归分别对居民中成药用药知识、行为和态度得分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居民中成药用药知识、行为和态度之间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 共收集1 720份问卷,剔除2份不符合要求的问卷,问卷回收有效率为99.88%。居民中成药用药知识、行为和态度的得分分别为(79.02±30.28)分、(54.26±26.12)分和(35.34±11.94)分。最优尺度回归分析显示,居民中成药用药风险知识得分的影响因素是职业、受教育程度、医疗保障情况和月收入(P<0.05),行为得分的影响因素是医疗保障情况、职业、性别、月收入、受教育程度和年龄(P<0.05),态度得分的影响因素是受教育程度、职业、医疗保障情况、月收入和年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居民中成药用药知识、行为和态度之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北京某高校医学院在校师生膳食营养知识、态度及行为情况并探究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师生营养观念、开展学校营养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以北京某高校医学院在职教师,一、二年级硕士研究生,一、二年级博士研究生和一至三年级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等比例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师生样本,以电子问卷方式进行调查。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营养知识、态度及行为(knowledge, attitude and practice,KAP)评分影响因素。结果:北京某高校医学院师生营养知识平均得分为(5.7±1.5)分;营养知识知晓率为57.3%。营养态度平均得分为(8.3±3.0)分;营养行为平均得分为(5.1±2.0)分。总体营养KAP平均得分为(19.1±4.6)分。其中教师得分(19.9±5.2)高于学生得分(18.9±4.5),女性得分(19.5±4.5)高于男性得分(18.4±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博士研究生的营养态度、营养行为得分及KAP总分均高于本科生及硕士研究生(P<0.01)。结论:北京某高校医学院在校师生营养态度较为端正,营养知识有待进一步加强,在营养行为上尚有一些不合理之处。性别、身份、学位是影响营养知信行得分的主要影响因素。学校应积极开展营养教育宣传,提高师生营养知识,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助力健康中国行动建设。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护理专业医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KAP)的现状,为进行营养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护理专业3个年级701名学生进行自行设计的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问卷调查。结果:营养知识得分为(20.92±5.98)分;态度得分为(5.26±0.85)分;行为得分为(5.26±1.57)分。营养知识得分城市生源高于乡村生源(P<0.05),高年级学生高于低年级学生(P<0.05)。营养知识、态度、行为之间存在正向相关关系(P<0.01)。结论:护理专业学生营养知识掌握不全面,但具有良好的态度;应开展有效的、有针对性的营养干预,提高营养知识水平,改变不良饮食行为,为其能有效开展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北京某高校医学院在校师生膳食营养知识、态度及行为情况并探究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师生营养观念、开展学校营养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以北京某高校医学院在职教师,一、二年级硕士研究生,一、二年级博士研究生和一至三年级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等比例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师生样本,以电子问卷方式进行调查。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营养知识、态度及行为(knowledge, attitude and practice,KAP)评分影响因素。结果:北京某高校医学院师生营养知识平均得分为(5.7±1.5)分;营养知识知晓率为57.3%。营养态度平均得分为(8.3±3.0)分;营养行为平均得分为(5.1±2.0)分。总体营养KAP平均得分为(19.1±4.6)分。其中教师得分(19.9±5.2)高于学生得分(18.9±4.5),女性得分(19.5±4.5)高于男性得分(18.4±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博士研究生的营养态度、营养行为得分及KAP总分均高于本科生及硕士研究生(P<0.01)。结论:北京某高校医学院在校师生营养态度较为端正,营养知识有待进一步加强,在营养行为上尚有一些不合理之处。性别、身份、学位是影响营养知信行得分的主要影响因素。学校应积极开展营养教育宣传,提高师生营养知识,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助力健康中国行动建设。  相似文献   

8.
采用RRT技术和自填问卷结合的方法对沈阳医学院在校学生的吸烟行为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医学生的主要吸烟场所为学校内,主要吸烟伙伴为同性同学或朋友;影响其吸烟行为的因素分别为,对吸烟的态度、年龄、学习成绩和父母吸烟。而吸烟与健康的知识得分则与医学生的吸烟行为无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学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技能提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于2023年5月,采用自制调查问卷整群抽取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全部护士148名进行调查。结果 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ICU护士VAP知识在知识维度得分为(16.16±1.82)分,在态度维度得分为(100.01±13.86)分,在行为维度得分为(31.33±4.28)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知识维度方面,管理岗相较于责任岗与知识得分呈正相关关系(P<0.05),文化程度和从事ICU护理工作的年限(年)与知识得分均呈负相关关系(P<0.05);在态度维度方面,从事ICU护理工作的年限(年)与态度评分呈正相关关系(P<0.05);在行为维度方面,管理岗和教学岗相较于责任岗,与行为评分均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 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知识处于较高水平,但态度和行为水平仍有待提升。建议增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措施相关知识的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0.
《西北医学教育》2015,(6):1015-1017
目的了解医学生医学人文课程态度现状,分析影响医学生医学人文课程态度的可能因素,为改善医学生医学人文课程态度提出可行性对策。方法用自编医学生医学人文课程态度的调查问卷对300名医学本科生进行现场调查。结果 3.1%的学生对医学人文很了解,42%的学生对医学人文不了解,且绝大部分学生对学校开展的相关医学人文活动不了解;对学校医学人文课程课时安排、授课内容、授课方式满意的学生分别为72.5%,52.2%,10.8%;医学人文课课堂、课后表现积极的医学生分别为2.4%,1.7%,积极完成作业的占51.5%,且专业、性别和年级变量上的结果差异性不显著(P 0.05);不同专业的医学生对医学人文课程需求满足程度有差异(P=0.009 0.05)。结论医学生对医学人文的认知不够,学校医学人文课程的授课方式有待完善,不同专业医学生的医学人文需求差异明显,医学生医学人文课表现不够积极,学校应该多角度、多途径完善医学生医学人文课程体系,切实提高医学生医学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城镇生源、农村生源大学新生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现状,为开展大学营养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汕头大学医学院2014级197名新生进行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的横断面调查。结果医学新生营养知识缺乏,平均(23.30±7.88)分,低分人数占32.0%,高分人数仅占29.4%;城镇生源学生营养知识平均得分高于农村生源学生(t=2.058,P<0.05)。67.0%的医学新生对饮食和营养状况具有良好的态度,不同生源学生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于吃夜宵习惯,72.6%的城镇生源学生回答"有时吃",明显高于农村生源学生的54.9%(χ~2=6.474,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营养知识得分与学生"吃夜宵习惯"呈负相关(P<0.05),"城镇生源"和"男性"与学生"有时吃夜宵"和"经常吃夜宵"呈正相关(P<0.05)。结论大学新生营养态度较为积极,但城乡生源大学新生营养知识、饮食行为存在显著差异,应注意结合城乡生源的差异特点开展大学生营养教育。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医学本科生医学伦理道德教育现状以及对医学伦理道德的认知和自我评价。方法对广东省内18所本科院校2 108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医学生医学伦理道德教育现状、对医学伦理道德教育的认知和医学伦理道德素养自我评价4个部分。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探讨医学伦理道德教育认知和医学伦理道德素养自我评价的影响因素。结果有1 193人(56.6%)学习过医学伦理学相关课程, 其中有673人(56.4%)参与过医学伦理学相关实践教学活动。年级(β=-0.46, P<0.001)、学习成绩(β=0.55, P=0.011)以及家庭经济状况(β=0.54, P=0.025)为医学生伦理道德教育认知的影响因素(均P<0.05)。学习成绩(β=0.22, P=0.004)、家庭经济状况(β=0.39, P<0.001)以及有无学习伦理相关课程(β=-0.33, P=0.002)是医学生医学伦理道德素养自我评价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学过医学伦理学相关课程的医学生总体偏少。年级、学习成绩、家庭经济状况为医学生伦理道德教育认知的影响因素;学习成绩、家庭经济状况以及...  相似文献   

13.
山东某高校大学生艾滋病认知及态度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山东省某高校大学生对艾滋病认知、态度和行为情况,为高校开展防治艾滋病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方法选择山东某大学,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55名高校学生(文科生94人,理科生65人,工科生59人,医科生37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比较高,研究生高于本科生(P<0.05);文科生低于其他专业的学生(P<0.05);医学生高于其他专业的学生(P<0.05);本科生中,大一新生高于其他年级的学生。53.3%的大学生仍认为蚊虫叮咬可以传染艾滋病;且有22.0%的大学生表示如果得知自己的朋友是艾滋病患者,会因此疏远他们,并与之绝交。结论不同专业、学历和年级的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态度和行为均有差异,应结合具体情况,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大学生艾滋病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临床护士叙事护理的知信行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叙事护理知识、态度、行为问卷对某三甲医院80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临床护士叙事护理知识得分为(27.55±2.34)分,得分率为91.83%;态度得分(35.99±3.38)分,得分率89.96%;行为得分(28.80±3.00)分,得分率72.00%。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工作年龄、职称和叙事护理的态度是叙事护理行为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临床护士对叙事护理的知识掌握较好,态度和行为有待提高。护理管理者应加大临床护士叙事护理的培训力度,合理分配人力资源,促进叙事护理在临床的有效开展与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某卫校学生的营养"知识(K)、态度(A)、行为(P)"(KAP)现状,为进一步对其营养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晋中市卫校的三个年级的490名护理专业学生进行自行设计的营养KAP问卷调查。结果学生的营养知识缺乏,营养知识得分为11.0±3.6。城乡及不同年级学生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学生得分高,高年级学生得分高;学生对待营养的态度较好,93.6%的卫校学生认为有必要学习营养知识;学生饮食行为较差,仅有35.4%的卫校学生饮食规律;各年级在食用豆制品频率为1-2次/d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卫校学生营养知识掌握水平普遍欠缺,但均有积极良好的态度,应加强护理专业学生营养知识健康教育和饮食行为的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等学校大学生于肺结核疾病防治方面表现出的认知情况以及行为情况,从而为疾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出充分保证。方法选择某高等学校2017年01月至2017年07月300名大学生作为实验调查对象;就肺结核疾病防治方面表现出的认知情况以及行为情况加以调查,最终对调查结果统计学分析。结果对于100名文科生,态度得分为(43.59±5.76)分;知识得分为(3.63±1.64)分,行为得分为(4.19±1.05)分;对于90名理科生,态度得分为(43.36±5.92)分;知识得分为(3.79±1.60)分,行为得分为(4.18±1.01)分;对于110名医科生,态度得分为(44.97±6.23)分;知识得分为(4.77±1.31)分,行为得分为(4.26±0.97)分;在肺结核知识得分以及态度得分方面,专业不同大学生彼此之间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在行为得分方面,专业不同大学生彼此之间未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高等学校大学生而言,于肺结核疾病认知方面表现出不全面的特点,并且于健康行为以及态度等方面均需要加以有效强化,并且就结核病防治知识,积极展开健康教育工作,以对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做出保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本科生(以下简称护生)对艾滋病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艾滋病的态度和对社会的关注程度。方法采用问卷法对101名四年级下学期护生进行现状调查。结果护生艾滋病知识的得分均值为25.1±4.6;态度得分均值为7.2±3.4;知识与态度的分值呈正相关(r=0.16,P<0.012);护生对社会的关注程度较低。结论护理本科生艾滋病知识掌握不够全面和系统,且存在错误认识;惧怕、恐慌、歧视心理普遍存在;对社会的关注程度低;需进一步加强艾滋病知识教育和专业培训,从而改善对病人的态度,提高护生对艾滋病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医学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因素, 为提高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供参考。方法 2021年7至8月,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 通过分层多阶段抽样, 抽取江苏省、广东省、辽宁省、黑龙江省的6所医学院校共3 614名医学本科生为调查对象, 采用自主研发的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量表, 评估个体、学校、家庭等因素对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自主学习能力平均评分的差异;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的逐步回归法识别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因素。结果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总均分为(3.68 ± 0.56)分。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个人层面, 男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高于女生(β=-0.04, P=0.016), 一年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高于其他高年级(β=-0.06, P<0.001), 自评健康得分越高(β=0.14,P<0.001)和自评睡眠质量得分越高(β=0.20,P<0.001)的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越高;在家庭层面, 相较家庭经济条件差的医学生, 家庭收入高的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低(β=-0.04,P=0.022), 相较农村出生的医学生, 非农村...  相似文献   

19.
吸烟医务人员控烟知识、态度、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为了解云南省男性吸烟医务人员吸烟控烟的知识、态度和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为有关控烟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的背景资料和决策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云南省六地区 981名男性吸烟医务人员吸烟控烟知识、态度及行为进行调查 ,对调查结果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 ( 1)吸烟者知识得分最高 ,态度得分次之 ,行为得分最低 ,形成知与行相互分离的特点。( 2 )不同民族吸烟医务人员在知识、态度得分上有显著性差异 ;不同文化程度吸烟医务人员在知识得分上有显著性差异 ;随着开始吸烟年龄的后移 ,吸烟者知识、态度和行为得分逐渐增加 ,差异有显著性。( 3 )吸烟者知识得分、态度得分、是否采取戒烟行为得分受多个因素的影响。结论云南男性吸烟医务人员在吸烟问题上知而不信、信而不行 ,不利于我省控烟运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干休所医护人员对老干部临终关怀知识的认知和行为特征,为进一步做好老干部临终关怀服务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所属40个干休所200名医护人员对临终关怀知识获取途径、认知及行为特征、知识需求等进行典型性抽样问卷调查。结果临终关怀知识来自学校仅占21%,其余来自继续医学教育等多种途径;对临终关怀的概念、内容、宗旨完全了解的分别为49.0%、48.5%、44.0%;行为特征中努力控制疾病疼痛得分最高(4.12±0.64),告知患者真实病情得分最低(3.32±0.7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知识需求中生命伦理教育(3.42±1.02)和心理安抚技巧(3.61±0.98)得分较高,而亲属关怀知识(2.98±1.01)和症状控制方法(2.97±0.72)得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干休所医护人员对老干部临终关怀的知识认知较为全面,态度与行为是积极的,但要加强低年资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和技能教育,同时加强生命伦理与心理安抚技巧等知识的全员培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