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患者女,46岁.进行性双下肢无力2年,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下肢发作性肌痉挛,后渐发展为双侧肢体,并觉双下肢无力,由远端向近端发展.  相似文献   

2.
1 资料与方法 患者男,56岁,因"头晕、头胀伴双下肢无力2月余"入院.现病史:2月前患者自觉头晕、头胀伴双下肢无力,无耳鸣,无视物旋转,无恶心呕吐.双下肢无力自觉左侧稍重,无行走拖步.外院头颅CT检查提示右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死,给予扩张血管、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后自觉双下肢无力稍有好转,头晕、头胀较前无明显变化,头胀以右侧头部为著.1月前患者于外院行颅外脑血管超声、头颅及颈部CTA检查,提示双侧颈内动脉硬化伴斑块形成、双侧颈内动脉起始部及双侧颈总动脉狭窄,双侧锁骨下动脉盗血.  相似文献   

3.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农民,63岁,因“发作性胸闷、气短3年,加重6d”于2013年2月16日就诊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呼吸内科.患者于2010年3月活动后及情绪激动时出现胸闷、气短,呈发作性,伴双侧肩部负重感,有突发跌倒史,每年2~3次,发作时感双下肢无力明显,双手可持物,无意识不清、大小便失禁等伴随症状.患者自觉双下肢无力逐渐加重,6d前无明显诱因感胸闷、气短再次加重.近3年有慢性咳嗽病史,每年咳嗽约2~3月,无明显季节性,每次持续约半月.  相似文献   

4.
重症肌无力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止良 《疑难病杂志》2004,3(3):159-159
患,男性,30岁,农民。因反复双下肢无力2月,加重2天于2003年7月28日入院。患于入院2月前睡眠中醒来后双下肢无力,不能翻身,次晨正常。1月前夜间起床小便时又有类似发作,5天前再次发作同一症状。入院前2天晚上饮啤酒后双下肢无力,站立不稳,休息后次晨能行走,下午又加重,不能站立活动。入院当日上午步行来院,下午又加重  相似文献   

5.
低钾性周期性麻痹致三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媛 《疑难病杂志》2003,2(6):364-364
周期性麻痹是一种由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与钾代谢障碍有关的呈周期性发作的弛缓性瘫痪的肌肉疾病。临床上除有肢体瘫痪外 ,心电图常有改变 ,但罕见有致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AVB)的报道。笔者曾收治 2例 ,现报告如下。例 1.患者 ,男 ,2 1岁。发作性四肢瘫痪 5年 ,复发 8h ,于1999年 8月 3日收住院。患者 5年来先后 4次发作四肢瘫痪 ,前 2次未经治疗 ,自行缓解 ,第 3次因剧烈运动后发生四肢瘫痪 ,来院诊断为“周期性麻痹” ,给予补钾治疗 1天 ,痊愈。本次入院前晚餐食甜食较多 ,至次晨醒后感双下肢无力 ,渐波及双上肢及颈肌。入院时四肢瘫痪 ,不…  相似文献   

6.
先证者,男,25岁。因反复发作性四肢乏力4年,再发1d,于2008年6月13日就诊。患者自22岁开始出现发作性四肢无力,症状多发于凌晨及午睡后,持续约数小时至数天,口服钾剂治疗有效。但暴食、寒冷可使症状加重。每年发病5—6次。此次发作始于夜间,先感双下肢无力,床上活动、翻身困难,后发展为双上肢无力,伴心悸,但无喘憋,自服氯化钾控释片后,症状仍无缓解。  相似文献   

7.
临床资料 患者,男,78岁,因双下肢无力半年入院.无偏瘫、失语及意识障碍,无间歇性跛行,无外伤史,无腰腿痛,无腹痛.既往颈椎病史30年,高血压史10余年,腔隙性脑梗死史2年.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63岁,双下肢无力1天入院,体检:BP20/14kPa,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界向左下扩大,心音有力,心律齐,心率60次/分,A2>P2,颅神经正常,颈软,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病理征(一)。头颅CT:双侧基底节腔隙性脑梗死。脑电图:轻度异常。诊断:腔隙性脑梗死,高血压病Ⅱ期。治疗半月后双下肢无力消失,但出现心悸,晨起及运动后明显,无气促、胸闷、食纳佳。心率静止状态下95次/分,双肺呼吸音清晰,轻微活动心率即达120次/分心脏彩超:冠心病,左房室扩大,瓣膜形态正常,以“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半月,心悸渐重,静息状态下心率106次/分。且出现…  相似文献   

9.
殷霁虹  张云云 《安徽医学》2019,40(2):226-227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69岁,因"进行性双下肢无力7个月,伴摔倒1次"于2014年11月8日入院。患者自2014年4月起,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双下肢无力,走路、上楼、持筷等肢体活动迟缓。8月中旬起,右下肢无力逐渐加重,时有行走向右侧倾斜,晨起双侧腓肠肌颤动,脚踩棉花感。10月21日,突发饮水呛咳,构音障碍,逐渐出现抬头困难,双下肢无力加重,行走需拄杖,至外院就诊,拟诊"脑梗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经积极对症治疗后,症状未缓解。11月6日,患者外出回家途中,突发双下肢无力加重而跌倒,无意识障碍,无头部外伤,为进一步明确病情及治疗收入病房。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10年,平时服用拜新同、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23岁,因反复发作肌强直4年余于2110年3月11日入院。患者于4年前无明显诱因突起发作性口、颈、腹背、四肢肌肉强直并不自主运动,以至不能正常进食、说话、持物和行走,基本生活不能自理。曾到多家医院诊治无效。入院时患者不能言语,双下肢无力,表情怪异,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52岁,主因"反复发作性双下肢无力7个月,加重2天"于2003年11月18日入院.患者于7个月前干完农活休息时突然出现双下肢无力,不能活动.无呼吸困难及言语不清.急送当地医院,查血钾低,经静脉及口服补钾后24小时患者肌力恢复出院.7个月来,患者又出现2次晨起后双下肢无力,补钾后24小时内肌力恢复.2天前因劳累后过量饮酒再次出现上述症状,补钾后疗效不明显来院.既往有经常腰腿酸痛口服"消炎痛"史.父母已故,余兄弟三人无同类患者.  相似文献   

12.
亚急性甲状腺炎致低钾麻痹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银铃  孙树乾 《海南医学》2010,21(1):127-128
亚急性甲状腺炎多被认为是一种病毒感染的甲状腺炎症,其临床上多表现为发热、咽痛,以低钾麻痹首发者较少见。 1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33岁,个体户,因“发作性双下肢无力2周再发4h”于2009年5月20日入院。患者两周前劳累后出现双下肢无力,伴咽部不适,自觉发热,未测体温,到外院查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拟诊“上呼吸道感染”,给予抗感染治疗3d未见好转,遂到我院就诊,急诊以“乏力待查”收住神经内科。  相似文献   

13.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并脊髓损伤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1,女,83岁,因胸痛、双下肢无力半天入院。病人于半天前出现胸痛伴双下肢无力,行走不能,伴大小便失禁。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脑梗死、帕金森病病史。查体:T38.2℃,P96min^-1,R18min^-1,BP22.0/13.3kPa。神志恍惚,双侧唇沟对称,颈软,双肺呼吸音清,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70岁。阵发性眩晕、左下肢行走无力半年入院,眩晕每次发作持续约几分钟可自行缓解。左下肢无力为持续性,需扶拐杖缓慢行走,行走十几米即感吃力。查体;BP120/80mmHg,神经系统查体未见异常。既往有脑梗死病史半年,高血压病史10年,冠心病病史3年。  相似文献   

15.
侯坤 《吉林医学》2011,32(16):3385-3385
<正>1病历摘要患儿,男,12岁。因间断手足搐溺6年,发作性站立不能2年入院。患儿于6年前无何明显诱因出现手足搐溺,发作时伴有小腿肌肉疼痛,手呈助产士手,间断性发作,补钙后好转。2年前开始反复出现站立时双下肢无力,有时猛然倒下,初为偶发,渐渐频发,发作时间10 s~1 min,至今已达2~3次。发  相似文献   

16.
甲亢周麻误诊为低钾周麻并格林巴利综合征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32岁,因反复发作性双下肢无力近3年,于1995年10月20日入院。3年前患者球赛后晨起时出现双下肢酸软无力,经按摩等好转,此后类似发作数次,曾赴某医院查血钾低而诊断为低钾性周期性麻痹(HPP),嘱长期补钾治疗。入院前1天患者骑车返家,次日起床时除双下肢瘫软外,上肢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21岁,江苏省盐城人。因反复双下肢乏力3年余,加重半年入院。患者于2005年3月起无明显诱因下反复出现双下肢乏力,并出现发作性软瘫两次、晕厥一次。其后多次检查血钾在1.64-2.87mmol/L之间,给予补钾治疗后症状缓解。2008年3月起双下肢无力症状明显,频繁发作软瘫,于2008年8月22日入我院。  相似文献   

18.
屠某,男,24岁。1979年始,双下肢无力,行走易跌。1983年5月1日,突然意识丧失,发作及治疗经过不详。以后又有几次类似发作,最长一分钟,未经抗痫  相似文献   

19.
脑梗死继发癫痫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继发癫痫的临床特点。方法对56例脑梗死后继发癫痫发作时间、类型、病灶部位、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梗死后癫痫发生率4.12%,以早发型多见(58.9%),最常见的发作类型为部分性发作(73.2%),病变部位在皮质的癫痫发生率为71.43%,明显高于皮质下28.57%。结论脑梗死后继发癫痫以早发型多见,发作类型多为部分性发作,位于皮质的癫痫发生率高。早发型尽早短期进行抗癫痫药物治疗,迟发型长期正规抗癫痫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老年急性脑梗死早期痫性发作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龙泉  徐竞  袁媛 《实用全科医学》2009,7(11):1180-1181
目的分析和探讨老年人急性脑梗死后早期痫性发作的临床特征、可能病理机制、药物治疗及其预后转归。方法对我科近5年收治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早期癫痫发作16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在急性脑梗死后2周内癫痫发作,其中全面性强直一阵挛发作5例,局灶性运动性发作9例,局灶性癫痫持续状态2例。经抗癫痫药物治疗2—6月后停药,随访2年,14例无再发作,但仍有2例长期服卡马西平。结论老年人急性脑梗死后早期痫性发作在积极治疗脑梗死同时,应迅速控制癫痫发作,以减轻脑损伤。卡马西平或丙戊酸钠为一线首选药物。必要时可联合用药,患者一般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