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比较大动脉粥样硬化(LAA)与心源性栓塞(CE)所致急性前循环颅内大血管闭塞患者的侧支循环是否存在差异,并探讨侧支循环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8月于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确诊的70例急性前循环颅内大血管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卒中病因分型将患者分为LAA组(n=50)与CE组(n=20),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CT血管造影对侧支循环进行评分,总分为3分,0或1分为侧支循环不良组(n=31),2或3分为侧支循环良好组(n=39),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二元逐步向后回归分析确定侧支循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LAA组的侧支循环良好占比高于CE组(64% vs.35%,P=0.027),入院收缩压、血栓负荷评分(CBS)≥6分占比高于CE组(P<0.05),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CE组[5.50(3.00,10.00)分 vs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PPGL)患者中血浆游离甲氧基肾上腺素类物质(MNs)正常者的临床特点,为该类患者的诊疗提出建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4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就诊的99例PPGL患者,其中98例经病理证实为PPGL,1例为临床诊断希佩尔-林道综合征(VHL综合征)。所有患者均检测血浆游离MNs,按照MNs水平分为MNs正常的PPGL患者(MNs正常组,n=10)与MNs升高的PPGL患者(MNs升高组,n=89),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术前准备、术中血压波动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MNs正常组患者典型三联征发生率与MNs升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稍高于MNs升高组(40.0% vs.13.5%,P=0.031)。MNs正常组腹膜后副神经节瘤比例明显高于MNs升高组(60.0% vs.20.2%,P=0.027),具有PPGL典型影像学表现...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信号蛋白3A(Sema3A)对成肌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转录调控机制。方法 以1.0、0.1、0.01 μg/ml重组Sema3A蛋白作用成肌细胞,并设置对照组,采用动态活细胞成像及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与迁移能力,RT-qPCR检测成肌分化因子的表达。对1.0 μg/ml重组Sema3A蛋白干预的成肌细胞及对照组细胞进行转录组测序,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GO富集分析,对部分差异表达基因通过RT-qPCR进行转录水平验证。结果 IncuCyte细胞成像计数显示,Sema3A可促进成肌细胞增殖,其中1.0 μg/ml Sema3A组细胞计数较对照组升高17.36%(P<0.001)。划痕实验结果显示,Sema3A可使成肌细胞迁移能力明显增强,其中1.0 μg/mlSema3A组细胞划痕愈合率较对照组升高69.66%(P<0.001)。RT-qRCR检测结果显示,Sema3A可上调部分成肌分化基因的表达,其中1.0 μg/ml Sema3A可使Myf5MyoG基因表达分别升高37.4...  相似文献   

4.
Th17细胞在哮喘小鼠发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初步探索Th17细胞在哮喘小鼠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30只小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哮喘组.哮喘组小鼠于第0天(开始实验当天)和第14天给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混悬液(含OVA 2mg,氢氧化铝乳化液5mg)200μl致敏,第21天开始给予含1%卵蛋白(OVA)的生理盐水40ml,雾化吸人,1次/d,每次40min,连续6d.对照组以等体积生理盐水代替致敏液及雾化液,余同哮喘组.观察2组小鼠BALF中细胞比例变化和气道病理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胸腺和肺组织中的Th17细胞.结果 哮喘组BALF中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百分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病理观察可见哮喘组小鼠的气道炎症以中性粒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而对照组无此变化.哮喘组外周血及胸腺中Th17细胞(分别为3.62%±0.58%、6.96%±1.35%)显著增高,与对照组(分别为0.68%±0.26%、0.80%±0.30%)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肺组织中Th17细胞很少,哮喘组(0.64%±0.30%)与对照组(0.55%±0.23%)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Th17细胞在哮喘中的作用可能是通过胸腺释放入外周血,促进中性粒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在气道内聚集,参与哮喘气道炎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分析肾上腺大占位的构成特点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0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内分泌科住院诊治的493例肾上腺占位直径≥4 cm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首诊原因、是否手术、术后病理诊断、影像学资料等。所有患者按内分泌功能评估结果分为功能性占位(n=264)与无功能性占位(n=229),按良恶性评估结果分为良性占位(n=348)与恶性占位(n=145),分析功能性占位、恶性占位所占比例及疾病谱分布情况。结果 (1)493例患者就诊年龄(47.7±14.3)岁,首诊原因主要为肾上腺意外瘤(289例,58.6%)。(2)肾上腺大占位中功能性占位多于无功能性占位[53.6%(264/493) vs.46.4%(229/493)];功能性占位中嗜铬细胞瘤占比最高(65.5%),无功能性占位中髓样脂肪瘤占比最高(22.3%);功能性占位与无功能占位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变位置及瘤体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肾上腺大占位中良性占位多于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同皮质醇水平的亚临床库欣综合征(SCS)患者肾上腺影像学指标的差异,并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20年1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内分泌科收治的65例SCS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午夜1 mg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后晨8:00时血皮质醇(1 mg DST-F8:00)138 nmol/L为切点分为低水平组(n=36)与高水平组(n=29),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生化指标、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ACTH-F)水平、肿瘤大小、CT值及对侧肾上腺影像学特点。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两组患者对侧肾上腺宽度与相关因素的关系;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对侧肾上腺长度、宽度、高度与不同代谢指标的关系。结果 两组患者的病程、体重指数(BMI)、血压、血糖、血脂、骨密度、合并相关代谢异常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高水平组患者年龄及发病年龄更小(P<0.001),且女性较多(P=0.014);高水平组午夜0:00时皮质醇水平(F0:00)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 FeNO)测定在老年哮喘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在2013年3月-2014年2月收治的38例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FeNO检测,并与同期收治的38例非呼吸系统疾病老年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哮喘组FeNO[(59.2±16.8)ppb]显著高于对照组[(18.6±6.1)ppb](P﹤0.01);哮喘组FeNO在治疗3 d后[(51.5±13.7)ppb]和出院时[(36.1±9.4)ppb],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P﹤0.05或P﹤0.01),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对16例哮喘患者在出院3个月后进行随访,其FeNO为(27.3±8.2)ppb,较出院时明显下降( P﹤0.01),但也仍高于对照组( P﹤0.01)。结论 FeNO在老年哮喘患者中明显增高,FeNO检测对老年哮喘的诊治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儿童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与血清IgE、IgA及IgG抗体、外周血微量元素锌和铁测定、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检测。方法: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皮肤科门诊就诊的213例儿童特应性皮炎(均来自西宁及周边地区,海拔为2 261m~3 791m)与同期356例健康儿童(均来自平原地区)对照分析。结果:213例患儿中,各项因素出现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在病例组中,发现血清IgA,IgG和外周血微量元素铁和锌显著降低,而血清IgE、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另外,71.8%患儿平时存在不良洗涤习惯;213患儿中母亲有过敏病史的占78.4%,而父亲有过敏病史的占35.7%。结论:高原地区儿童特应性皮炎与血清IgE抗体增高,IgA、IgG抗体降低,外周血微量元素锌和铁缺乏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与该病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肺功能改变的情况。方法:将2009-01-2011-01收治的哮喘患儿52例其中的26例设为观察组(咳嗽变异性哮喘),26例为对照组(缓解期典型哮喘),对两组测定的肺功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所测肺功指标均下降(P〈0.05),其中PEF下降为显著(P〈0.01),对照患儿所测肺功能均显著下降(P〈0.01)。两组的FVC、FEV1/FVE、PEF、FEV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小儿咳嗽变异性哮的肺功能测定以气管轻度阻塞性损害为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筛选宫颈癌中差异表达的微小RNA(miRNA,miR),探讨关键miRNA对宫颈癌发生发展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并以差异倍数>2.5及P<0.01为条件筛选宫颈鳞癌中差异表达的miRNA;采用原位杂交和qRT-PCR分别检测miR-205及白细胞介素(IL)-32的表达;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应用Transwell模型评价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利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侵袭相关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及MMP-9蛋白的表达量。结果 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宫颈鳞癌中差异表达的miRNA 106个,其中70个上调,36个下调;其中miR-205的表达量变化最大。原位杂交及qRT-PCR结果表明,miR-205在宫颈鳞癌细胞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miR-205可明显提升宫颈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P<0.05)。在宫颈癌细胞系HeLa及SiHa细胞中,过表达miR-205可增强IL-32的表达,降低miR-205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低钠血症对神经重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2020年5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内科监护室收治的神经重症患者942例。根据入院24 h内血钠检测结果分为低钠血症组233例(<135 mmol/L),正常血钠组709例(135~145 mmol/L);根据低钠严重程度将233例患者分为轻度低钠血症组165例(130~135 mmol/L),中、重度低钠血症组68例(<130 mmol/L)。分别于出院后1个月及6个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对患者的临床结局进行评估,mRS评分4~6分定义为预后不良。比较各组一般临床资料及预后情况;采用广义估计方程(GEE)研究低钠程度与预后的关系,以及出院后不同时间预后的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出院后1个月和6个月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与正常血钠组比较,低钠血症组的体温及血糖、尿素、肌酐水平,出院诊断为脑血管病、出院6个月预后不良的比例及住院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程度低钠血症患者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11C-匹兹堡化合物B(PIB)PET/CT显像及脑脊液中不同蛋白的检测,分析帕金森病痴呆(PDD)和路易体痴呆(DLB)患者在影像学和生物标志物方面的差异。 方法 选取2011年6月至2018年2月已被临床诊断为PDD患者10例(PDD组),其中男性6例、女性4例,年龄57~79(69.90±6.57)岁;DLB患者11例(DLB组),其中男性6例、女性5例,年龄62~80(71.09±5.65)岁。使用11C-PIB PET/CT进行脑扫描,分别测定额叶、顶叶、颞叶、枕叶、丘脑、纹状体与小脑的平均标准化摄取值(SUVmean)的比值。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脑脊液中tau蛋白、β淀粉样蛋白42(Aβ42)和丛生蛋白的浓度。2组患者不同脑区相对于小脑的SUVmean比值、脑脊液不同蛋白水平的比较,均采用t检验。 结果 DLB患者各脑区相对于小脑的11C-PIB SUVmean的比值均高于PDD患者,且2组在额叶(DLB组:1.52±0.28,PDD组:1.21±0.25)、纹状体(DLB组:1.46±0.26,PDD组:1.20±0.21)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96、?2.504,P=0.018、0.022)。DLB组的tau蛋白水平[(582.7±304.50) ng/L]高于PDD组[(344.10±133.37 ) ng/L],而Aβ42、丛生蛋白的水平[(491.73±136.54) ng/L、(5219.45±1999.10) μg/L]均低于PDD组[(644.70±311.77) ng/L、(8358.30±3014.51) μg/L],且2组之间tau蛋白和丛生蛋白的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83、2.838,P=0.034、0.011)。 结论 PDD和DLB在11C-PIB PET/CT脑显像及脑脊液检测中存在多项明显差异,可为临床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腺苷预处理对腹部开放伤海水浸泡大鼠肠道炎症反应、黏膜组织结构破坏和肠道黏膜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选取60只雄性Wistar大鼠,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A组,腹部开放伤0.9%氯化钠溶液浸泡+尾静脉注射灭菌注射用水(3 mg/kg);B组,腹部开放伤海水浸泡+尾静脉注射灭菌注射用水(3 mg/kg);C组,腹部开放伤海水浸泡+尾静脉注射腺苷预处理(3 mg/kg).每组20只.大鼠于浸泡6h后处死.观察肠道组织病理改变;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肠道黏膜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含量;免疫组化检测Caspase-3蛋白;TUNEL法检测肠道黏膜凋亡细胞.结果 B组大鼠肠道黏膜病理损伤评分(3.98 ±0.41)较A组(2.46±0.39)显著升高(P<0.01);B组肠黏膜TNF-α和IL-6水平[(2.38±0.39) μg/L与(883.11 ±34.22) ng/L]较A组[(1.01 ±0.06) μg/L与(258.09 ±6.52) ng/L]显著升高(P<0.01),C组[(1.88±0.21) μg/L与(582.13±19.44) ng/L]较B组明显下降(P<0.05).B组小肠黏膜上皮中Caspase-3蛋白阳性率与凋亡细胞百分率[(27.9±4.3)%与(24.5±3.1)%]明显高于A组[(13.8±2.6)%与(16.4±2.3)%](P<0.01),C组[(20.2±3.4)%与(19.9±2.9)%]较B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 腹部开放伤海水浸泡大鼠应用腺苷预处理后肠道黏膜炎性反应明显缓解,减轻肠道黏膜组织结构的破坏,减少肠道黏膜上皮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探究布-加综合征(BCS)发病机制与尿液中高浓度碘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8年期间收治的115例BCS患者(实验组)和健康体检者120例(对照组), 采用化学法分别进行尿碘水平检测。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两组间尿碘水平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最新BCS亚型分型肝静脉(HV)型、下腔静脉(IVC)型和混合型,以及病理解剖分型隔膜型、血栓型和管腔狭窄型患者尿碘水平进行比较。 结果 实验组、对照组尿碘水平分别为平均(456.9±257.4) μg/L、(118.3±232.1) μg/L,实验组显著较高(P=0.012)。实验组尿碘水平在性别、年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VC型、HV型、混合型患者尿碘水平分别为平均(771.4±367.4) μg/L、(294.3±312.1) μg/L、(490.1±287.7) μg/L,IVC型均高于HV型、混合型(P<0.05);隔膜型、血栓型、管腔狭窄型患者尿碘水平分别为平均(794.3±307.3) μg/L、(597.5±281.3) μg/L、(631.5±377.9) μg/L,隔膜型均高于血栓型、管腔狭窄型(P<0.05)。 结论 尿碘水平增高在BCS发病因素研究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高碘与IVC型及隔膜型BCS有更确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金葡菌肠毒素B(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 B,SEB)对支气管哮喘豚鼠模型支气管肺泡液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及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18只豚鼠随机分为对照组6只、支气管哮喘豚鼠模型组6只和SEB组6只,模型组用卵白蛋白(ovalbumin,OVA)建立豚鼠哮喘模型,SEB组在OVA致敏前10d于腹腔注射SEB1 ml(10mg/L),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支气管哮喘诱发后2d,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进行自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WB法测定HMGB1水平,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IFN-γ和IL-4水平。结果:模型组肺泡灌洗液白细胞数、嗜酸性粒细胞数及比例、HMGB1水平和IL-4浓度显著升高,IFN-γ浓度显著降低。SEB组白细胞数、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及比例、HMGB1水平和IL-4浓度屁著低于模型组,IFN-γ浓度高于模型组。结论:SEB能减少哮喘豚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HMGB1水平及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及比例,其机制可能与Th1/Th2细胞因子比值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16.
难治性哮喘的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难治性哮喘患者的临床特征,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2009年1月-2010年12月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全军呼吸内科研究所收治的41例难治性哮喘患者,均行肺功能检测,对其中37例行诱导痰细胞分类和计数,对其中34例行胸部高分辨率CT(HRCT)扫描。结果肺功能检查结果显示,41例患者的气流受限均不完全可逆,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FEV1/FVC<70%。诱导痰细胞学分类和计数结果显示,37例患者中,25例(67.6%)嗜酸粒细胞增多(>0.03),13例(35.1%)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0.61),6例(16.2%)嗜酸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均增高,仅1例患者的嗜酸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比例正常。胸部HRCT扫描结果显示,34例患者中,28例(82.3%)可见段支气管壁增厚,22例(64.7%)以亚段支气管壁增厚为主,同时伴支气管管腔狭窄;7例患者可见支气管扩张,以柱状支气管扩张为主,5例患者伴不同程度的小叶中心型肺气肿。结论难治性哮喘患者多存在不同程度气道重塑、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和气道炎症。结合病史,联合肺功能测定、诱导痰细胞学分类和计数、胸部HRCT检查有助于难治性哮喘的临床评估。  相似文献   

17.
<正>患者男,26岁。4年前无意中发现左侧耳后肿物,约"花生米"大小,2个月后右耳后局部隆起,无不适,未予以治疗。近4年期间,双耳后肿物进行性增大,无不适,查体示肿块表面呈暗紫色,无波动感,活动度差。实验室检查结果为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28.01%(参考范围:0.5%~8%),嗜酸性粒细胞1.87×109/L(参考范围:0.02-0.52×109/L),尿素9.04mmol/L(参考范围:1.43~7.14mmol/L),血清免疫球蛋白Ig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研究尼可胺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变化。 方法 色谱柱为Sino chrom BDS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02%醋酸(10:90),检测波长为260 nm,柱温为30 ℃,流速为1 ml/min,进样量为5 μl。通过大鼠眼底静脉取血,血浆经乙腈沉淀蛋白,测定尼可胺血药浓度,通过DAS2.0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 结果 尼可胺的线性范围:20~1000 μg/ml(r=0.9998)。当尼可胺在大鼠血浆中的浓度为50、150和500 μg/ml时,提取回收率分别为84.9%、81.9%和79.1%,批内精密度和批间精密度均<5%。当大鼠给予125 mg/kg的尼可胺后,其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为:消除相半衰期(t1/2β)为(32.99±23.14)min,血药-时间浓度曲线下面积(AUC)(0-t)为(14390.23±2584.02)mg·L-1·min,AUC(0-∞)为(16569.89±3450.31)mg·L-1·min,达峰时间(Tmax)为(27.0±6.7)min,药峰浓度(Cmax)为(242.13±33.89)mg/L。当大鼠给予250 mg/kg的尼可胺后,其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为:t1/2β为(59.05±16.34)min,AUC(0-t)为(26752.23±7967.03)mg·L-1·min,AUC(0-∞)为(35812.87±9476.48)mg·L-1·min,Tmax为(27.5±11.3)min,Cmax为(316.32±63.68)mg/L。当大鼠给予500 mg/kg的尼可胺后,其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为:t1/2β为(69.06±0.62)min,AUC(0-t)为(77306.48±27878.03)mg·L-1·min,AUC(0-∞)为(88014.22±26960.89)mg·L-1·min,Tmax为(40.0±7.7)min,Cmax为(601.42±147.150)mg/L。 结论 HPLC操作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能够用于尼可胺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为人体内尼可胺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在几种病因所致幔性咳嗽治疗中的特异性疗效。方法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VA)、鼻后滴流综合征(PNDs)、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所致的慢性咳嗽患者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分析。结果CVA20例、PNDS34例、EB8例的患者经糖皮质激素特异性治疗后,有效以上(含显效)分另q为95%(19/20)、94.1%(32/34)和87.5%(7/8),缓解共为4例。无无效病例。结论CVA、PNDS、EB是慢性咳嗽的主要病因,糖皮质激素特异性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嗜酸细胞性胆囊炎(EC)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以减少误诊。方法:收集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EC患者,3例行上腹部MSCT平扫+增强扫描,2例行上腹部MRI平扫+增强扫描,1例行上腹部MSCT平扫+增强扫描+MRI平扫,总结其临床、影像学特征,并分析其误诊原因。结果:6例均表现为右上腹部阵发性绞痛,伴腹肌紧张,墨菲征阳性;均伴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及比例增加;5例伴胆囊或胆总管结石。5例(83.3%)胆囊壁弥漫性增厚,1例(16.7%)胆囊局限性增厚;3例MRI T1WI呈等、稍低信号,T2WI/T2WI脂肪抑制呈等、稍低信号;增强扫描6例动脉早期可见强化,随时间延迟病灶逐渐强化。5例误诊,误诊率83.3%,其中误诊为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1例,急性胆囊炎4例。结论:EC临床症状与急性胆囊炎类似,但常伴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及比例增加,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最终确诊仍需依靠病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