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BC)是一组基因型不同、表型相近的细菌,分为9种基因型,目前常规方法只能鉴定到群,鉴定主要靠分子生物学方法;BC是引起囊性纤维化(CF)的重要条件致病菌,也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近年来,临床分离率逐年增加,曾多次引起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在临床抗感染治疗中日显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血液透析室暴发院内感染的洋葱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cepacia,BC)菌株进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为控制其流行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血透室疑似暴发流行的BC菌株,用全自动鉴定仪进行细菌鉴定,用K-B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并用脉冲场电泳(PFGE)检测11株BC的同源性。结果血透室暴发感染的9株BC(其中1株是从反渗水中分离出来的)与血液内科(1株)、重症监护室(1株)的BC高度同源。药敏试验示11株BC药敏谱基本相似。结论BC是导致血透室暴发院内感染的致病菌,来源于反渗水。监测透析液及透析用水和有关管道、器械等感染源头,是控制院内感染流行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cepacia,BC),曾名为洋葱假单胞菌,是引起囊性纤维化的重要条件致病菌,也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本地区医院内洋葱伯克霍尔德菌(BC)临床分布状况及耐药特点,为合理选择抗菌剂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各种标本中获得的319株BC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用WHONET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药敏结果显示BC对复方新诺明3年平均耐药率为16.9%,对美罗培南耐药率为24.4%,对其他10种抗菌剂耐药率均大于50%。结论 BC所致院内感染不断增多,多药耐药菌株亦不断增加;复方新诺明和美罗培南是目前治疗多药耐药BC感染的最佳选择。合理应用抗菌剂,加强BC感染及耐药监测,是控制感染、防止暴发性流行、降低耐药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由于饮食习惯的变化及诊断技术的进步,胆道疾病明显增加。对胆道感染的正确诊断及治疗与病人的预后有密切关系。本文重点讨论胆道感染的防治。一、预防(一)对急性胆道感染要彻底治疗,并找出病因,防止再发。1.胆道感染往往与胆道蛔虫症、胆道结石关系密切,而各种细菌的感染、胆汁的化学刺激、各种原因的梗阻均可促使胆汁郁积而为胆道感染创造重要条件,产气荚膜杆菌及其他厌氧菌引起胆囊炎时,临床表现为暴发性,如1981年Tabata从肝胆管结石病人胆汁中检出高比率的厌氧菌如脆弱类杆菌属等细菌,其数量不亚于大肠杆菌,且有很强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2.胆道感染的途径,一是血源性感染,如败血症,再感染胆囊,从而引起胆囊炎;二是为肝源性  相似文献   

6.
发热待查(FUO),特别是免疫抑制的患者常常需要进行骨髓培养(BMC),而且通常与血培养(BC)一起进行,以明确系统感染的原因.本文就BMC与BC的诊断价值进行了对照,并就骨髓环钻活检标本组织病理检查的意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院内呼吸道鲍曼不动杆菌感染84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鲍曼不动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医院环境、人体皮肤及开放腔道中,为一条件致病菌,是仅次于绿脓杆菌的非发酵菌[1],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也可引起伤口感染、菌血症、泌尿系感染,还可在住院病人中,尤其是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出现小范围的暴发流行,成为严重的医院感染病菌.晚近由于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或滥用,使该菌对目前使用的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造成治疗的困难.现将本院2002年1~12月84例院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8.
嗜血杆菌(Haemophilus)可引起多种儿童感染性疾病,除常见的呼吸道感染外,还可引起阴道炎、中耳炎、脓肿及外科感染等.嗜血杆菌生长条件要求较高,需要X和/或V因子,而且临床标本通常含有大量杂菌,传统的巧克力培养基影响嗜血杆菌生长.我们在巧克力培养基中加入了杆菌肽,提高了嗜血杆菌的分离率.为了了解近年我院儿童患者嗜血杆菌的感染情况及其耐药性,我们对2004~2005年从各类临床标本中分离出来的嗜血杆菌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医院黄杆菌感染及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越  金戈  马珂 《浙江临床医学》2005,7(4):415-416
黄杆菌(flavobacteria)是一类在生长过程中产生黄色素为特征的革兰阴性杆菌,该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为条件致病菌之一,近10年来所致感染不断上升,已成为医院内感染的一个重要条件致病菌,可引起肺炎、脑膜炎、心内膜炎、尿道和伤口感染及败血症.该菌的感染已成为临床治疗的难题,受到了高度重视[1].通过对55例院内黄杆菌感染进行临床易感因素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探讨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肠球菌为条件致病菌,主要引起尿路感染和手术切口感染.自NCCLS(1990年)报道耐药率极高的肠球菌已占美国医院感染第二位的常见病原体以来,国内统计资料也显示肠球菌检出率在逐年上升.  相似文献   

11.
尿糖对尿干化学法白细胞检测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尿糖对白细胞干化学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收集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门诊及住院病人尿糖阳性且镜检W BC阳性者186例,尿糖阴性镜检W BC阳性者184例,分析比较两组干化学检测结果。结果尿糖阳性的标本W BC干化学结果假阴性率随尿糖的增高而增高(30.4%~85.7%),尿糖阴性的标本W BC干化学结果假阴性率为28.3%,二者相比(除尿糖±组)有显著差异。结论尿糖可引起W BC干化学检测结果假阴性,影响程度随尿糖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2.
张颖  李轶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9):1298-1301
882年,肺炎克雷伯菌(KP)首次从死于肺炎的患者的肺中被分离出来[1]。KP属于肠杆菌科,是人类胃肠道菌群的一部分。它们携带多种毒力基因,并且具有获得抗菌药物抗性基因的能力,同时可以引起局部和播散性感染[2],是临床常见的条件致病菌之一。大多数“经典”肺炎克雷伯菌(cKP)能够引起肺炎、尿路感染、腹腔感染、血管内装置感染、手术部位感染、软组织感染、菌血症等,常发生于住院需长期护理或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  相似文献   

13.
肺隐球菌病(pulmonary cryptococcosis,PC)是一种少见的由新型隐球菌感染引起的亚急性或慢性肺真菌病.国内少见报道,临床难于诊断,易误诊为肺癌、肺转移性肿瘤或结核等.现对本院1992年1月~2002年12月经手术治疗的PC进行病理学分析,以增加对该病的认识和利于正确治疗.  相似文献   

14.
夏德发 《临床荟萃》1998,13(20):956-957
以往很少引起医院感染(NI)的条件致病菌甚或非致病菌,在重症感染和免疫抑制患者NI标本中分离率已显著增加.同时,原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较敏感的一些常见细菌,也出现治疗棘手的耐药菌株.为了对付各种耐药菌感染,抗菌药物新品种也正连续开发和应用.当今投入市场的抗菌药物已超过100种,其中我国临床目前常用(包括国产和进口)的药物估计达50种之多,致使临床医师意欲合理、正确选用抗菌药物变得困难.显然,今天的临床医师,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依赖细菌药敏试验.然而,当前我国的NI细菌药敏试验尚存在许多不足和薄弱环节,亟待改善、亟待发展.  相似文献   

15.
"TORCH"一词是Nahmias 于1971 年提出的,专指发生在孕期的各种病原微生物感染.其中T (Toxoplasma gondii,Tox) 代表弓形体,R (Rubella virus,RV) 代表风疹病毒,C(Cytomegalo virus,CMV) 代表巨细胞病毒,H (Herpes simplevirus,HSV) 代表单纯疱疹病毒(其中以HSV-Ⅱ型为常见),O (others) 为其他病原体.这组病原体均能通过胎盘或产道引起胎儿宫内感染,导致流产、死胎、死产或胎儿宫内生长迟缓(IUGR)、畸形等,甚至引起新生儿感染青春期发育障碍.在围产医学中特称为TORCH 综合征.由于这类感染对孕妇本身影响较小,常缺乏明显临床症状,易漏诊,但其对后代的危害却极大,严重影响出生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16.
鲶鱼爱德华菌属于肠杆菌科爱德华菌属(EDWARDSIELLA).本菌属有3个菌种,即迟钝爱德华菌(E.TARDA)、保科爱德华菌(E.BOSHINAE)和鲶鱼爱德华菌(E.ICTALURI).该菌可由人和多种动物(蛇、鱼类及鸟类)粪便及生活环境中检出,是一种罕见的条件致病菌.以前曾有报道迟钝爱德华菌引起人类脑膜炎、腹膜炎、心内膜炎、败血症、肝脓疡、泌尿系感染、创伤感染等症.但鲶鱼爱德华菌临床标本中分离报道甚少,1998年12月,我们从一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痰液中分离出一株.  相似文献   

17.
肠球菌为条件致病菌,是人体严重感染的病原菌之一,可引起人体多系统的感染.近年来,由于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侵入性治疗机会的增加,以及过度使用氟喹诺酮类和口服头孢菌素类药物等因素,使肠球菌所致的感染不断增加,已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在引起医院内感染中占第四位[1].肠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现象比较复杂,既有天然性耐药,又可产生获得性耐药.产β-内酰胺酶的肠球菌以及耐高浓度氨基糖甙类(HLAR)肠球菌以及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逐年增多,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因此我们对其耐药性进行了调查,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阿萨希毛孢子菌(Trichosporon asahii)又名阿萨希丝孢酵母,系毛孢于菌属中的一种,为酵母样真菌[1].目前认为该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可引起免疫缺陷患者各种机会性感染,也是毛孢子菌病最多见的敏病菌[2].该菌既可引起表浅部位感染又可伴随血行播散进而导致深部感染,且患者预后差.2009年12月我们从1例白血病患者血液中多次分离到该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氯丙嗪、异丙嗪为吩噻嗪类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安定、镇静及加强镇痛效果的作用.我院神经内科常应用氯丙嗪、异丙嗪联合肌肉注射辅助治疗来缓解蛛网膜下隙出血(SAH)病人的剧烈头痛、烦燥不安,预防再出血.但如果肌肉注射方法不正确、注射部位皮肤护理不当,易引起局部感染形成脓肿.2000年以来,我院发生3例因肌肉注射氯丙嗪、异丙嗪引起局部脓肿.现分析原因并总结预防护理如下.  相似文献   

20.
凝团肠杆菌(Enterobacteriae Agglomerans)系肠杆菌属(Enterobacteriae).该菌广泛存在于空气、尘埃中,是一种引起术后感染、输血、输液反应的条件致病菌.我科在1983年8月先后从输液皮管、静脉套管、术后病人胆汁引流液中检出此菌,现将菌株鉴定结果和分析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