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益气化痰活血法治疗高血压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2月虞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高血压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辛伐他汀联合肠溶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益气化痰活血法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斑块数量、面积、易损斑块数量、颈内动脉血流动力学和血脂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斑块数量、面积、易损斑块数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颈内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血脂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化痰活血法治疗高血压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效果显著,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少颈动脉斑块数量和面积,改善颈内动脉血流动力学,降低血脂水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治疗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引发脑梗死患者122例,按照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1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普罗布考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脂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厚度和面积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联合治疗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优于单纯阿托伐他汀治疗,明显改善患者血脂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不良反应轻微,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逐瘀通脉胶囊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65例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TIA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口服逐瘀通脉胶囊及阿斯匹林,对照组仅口服阿斯匹林,均为3个月。治疗前后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观察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斑块面积;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水平;比较3个月内2组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P<0.01);观察组颈动脉IMT变薄、斑块面积减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为9.7%,对照组为20.1%,2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逐瘀通脉胶囊不仅有调节血脂作用,并能缩小或稳定TIA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疗效及对其脂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96例老年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选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脂代谢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两组患者的稳定性斑块积分和不稳定性斑块积分均有所改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改善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血脂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改善程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疗效及改善其脂代谢指标的效果优于单纯阿托伐他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整脊推拿结合中药化痰祛瘀方治疗颈源性眩晕伴颈动脉斑块的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伴有颈动脉斑块的颈源性眩晕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采用基础治疗联合中药化痰祛瘀方,观察组4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整脊推拿干预,治疗后统计比较两组眩晕指征和血脂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眩晕、耳鸣、恶心欲呕、头痛、视力障碍、猝倒发作、颈项不适、反应迟钝等症状的恢复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结束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3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血脂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观察组中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明显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HDL)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三酰甘油(TG)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整脊推拿结合化痰祛瘀方治疗颈源性眩晕伴颈动脉斑块,在改善眩晕相关指征和血脂方面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 50例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辛伐他汀及阿司匹林6个月,对照组仅口服阿司匹林.治疗前后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观察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最大面积,比较治疗6个月内两组患者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颈动脉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变薄及斑块面积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为10.3%,对照组为35.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辛伐他汀能显著减轻或稳定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预防卒中再发,改善卒中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逐瘀通脉胶囊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 59例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TI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口服逐瘀通脉胶囊和阿斯匹林,对照组仅口服阿斯匹林,治疗均为2个月.治疗前后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观察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斑块面积.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颈动脉IMT变薄、斑块面积减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逐瘀通脉胶囊能缩小TIA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相似文献   

8.
《陕西医学杂志》2019,(4):467-469
目的:研究MRI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临床诊断评价中的应用。方法:选取MRI确诊为急性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纳入100例为观察组,并同期纳入80例在我院住院行CT颈部动脉血管造影的患者为对照组进行影像学对比,评价两种诊断方法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诊断的准确性。结果:观察组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个数与分布位置个数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8.079,31.660,18.217,21.701,P<0.05);两组患者经手术验证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个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089,19.286,P>0.05);图像质量分级比较显示观察组较对照组质量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手术结果相比,对照组CT检测出的斑块平均直径有明显差异(P<0.05),而观察组MRI与术后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RI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评价中,对斑块个数的诊出及对斑块分布位置的确定均有十分明显的临床优越性和准确性,且在影像资料的清晰度和成像质量方面更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针刺对短暂性脑血管病发作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选取70例短暂性脑血管病发作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颈动脉斑块的大小、厚度及血脂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斑块厚度、内膜厚度、狭窄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斑块厚度、内膜厚度、狭窄度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C、L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三酰甘油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单用常规药物治疗短暂性脑血管病发作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联合针刺治疗疗效更显著,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0.
焦岩  徐江涛 《重庆医学》2012,41(6):550-551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且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观察两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面积变化、血脂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颈动脉IMT变薄、斑块面积减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显著减轻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缩小斑块面积,调节血脂,预防卒中事件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