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塞隆骨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海平 《辽宁中医杂志》2000,27(11):524-526
通过塞隆骨和虎骨抗炎作用对比研究 ,比较二者抗炎效果的异同 ,探讨在抗炎方面塞隆骨代虎骨使用的可能性。采用大鼠佐剂性关节炎原发和继发病变实验 ,皮肤毛细血管渗透性实验和胸膜炎白细胞游走实验。结果 ,塞隆骨和虎骨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原发病变和继发性病变 (尾结节 ) 均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对大鼠皮肤毛细血管渗透性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而且塞隆骨与虎骨还可明显减少胸膜炎大鼠胸腔内渗出液和白细胞数 ,即具有抑制大鼠胸膜炎白细胞游走的作用 ,实验结果中 ,同剂量的塞隆骨相当于虎骨作用强度 ,无显著性差异。塞隆骨和虎骨对多种抗炎实验模型均有明显作用 ,在抗炎作用方面塞隆骨代替虎骨使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驳骨丸促进家兔桡骨标准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为证实驳骨丸对骨折愈合的促进作用,我们从骨痂评分,生物力学测试,骨痂^45Ca标民,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测试,骨痂组织化学以及骨折愈合形态学观察等方面对家兔桡骨标准骨折模型进行了实验研究,并设接骨片组和宽白对照组对比,结果显示,除骨痂评分和骨痂组织化学观察未做定量分析而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外,其余指标均不同程度地优于接骨片组,且晨显优于空白对照组,证明驳骨丸具有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其特点是显著增强骨愈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益肾骨康方对小鼠体外成骨作用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灌胃益肾骨康方以提取含药血清,以蒸馏水灌胃获取对照血清,作用于体外培养的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以生长实验、碱性磷酸酶染色实验、茜红素染色实验分别检测益肾骨康方含药血清对生长速率、成骨分化及成骨矿化作用的影响。结果:益肾骨康方含药血清体外可增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长速率,增加其成骨分化及矿化程度,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益肾骨康方对小鼠的成骨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祖国医学认为“肾主骨,生髓”,肾与骨的关系十分密切。兹就“肾主骨”的理论依据以及这一理论在老年性骨与关节疾病的实验研究及临床研究中的意义两个方面对这一理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为证实补骨合剂对口腔种植体骨整合的促进作用,运用组织形态计量学方法对杂种犬口腔种植体模型进行了实验研究,并设立空白对照组对比。结果显示,实验组第1周成骨细胞指数、第2周骨矿化沉积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第4、12周实验组骨融合指数比对照组显著提高;第4周实验组骨缺陷面积显著减少(P<0.05)。提示补骨合剂可以提高种植区早期骨矿化沉积速率。增加种植区早期成骨细胞数目,促进骨基质合成,提高种植区骨性结合率,缩短骨整合时间。  相似文献   

6.
塞隆骨镇痛作用和对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海平 《山东中医杂志》2001,20(4):232-234
目的 :通过塞隆骨和虎骨镇痛作用对比研究 ,比较二者镇痛效果的差异 ,探讨在镇痛方面塞隆骨替代虎骨使用的可能性。方法 :采用小鼠醋酸扭体实验、电击尾致痛实验 ,另外测定了大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结果 :塞隆骨和虎骨不论对小鼠醋酸扭体还是电击尾致痛 ,均表现出良好的镇痛作用 ,但塞隆骨和虎骨对大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无明显影响。结论 :塞隆骨和虎骨在镇痛方面有类似的药效和作用强度 ,而其镇痛作用机制可能不是通过中枢产生作用的。  相似文献   

7.
骨神胶囊是由田螺、螃蟹、参三七、当归、血竭等药物组成的纯中药制剂,系永州市中医院骨伤科长期应用的经验方,对外伤性骨折、伤筋具有明显的消肿止痛,促进骨痂形成,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提高骨骼的抗折强度等作用。我们从骨折愈合、消炎、止痛方面进行了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8.
合成及天然可吸收骨内固定材料的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吸收骨内固定材料具有无需再次手术取出的优点,故受到骨科及其相关学科的高度重视和病人的青睐。随着实验及临床研究的深入,合成材料在非承重骨骨折内固定方面已取得肯定的疗效。但其仍有异物反应,力学性能和价格昂贵等问题亟待解决。同时随着骨移植,特别是异种骨移植的免疫学基础研究的进展,有人将异体或异种皮质骨这一天然可吸收内固定材料研制成骨栓,骨棒和骨螺钉,用于骨折内固定。并进行了有关的生物力学,免疫学及生物相容性等研究。本文就近年来这两类可吸收材料的研究近况作一综述。1 合成可吸收骨内固定材料可吸收内固定物用于骨…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正常国人新鲜尸体不规则骨-距骨进行了三点弯曲实验研究,得出了距骨的破坏载荷,弯矩、弯曲强度极限。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0.
磷酸钙骨水泥是一种新型骨移植替代材料。本文从磷酸钙骨水泥的生物特性、组织工程骨的应用、细胞相容性和生物安全性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综述,并指出了磷酸钙骨水泥材料研究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脾肾同补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已日益为人们所重视。我院与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骨伤科研究所协作,实验观察了中药“骨密Ⅰ号”、“骨密Ⅱ号”脾肾同补对糖皮质激素致大鼠实验性骨质疏松症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骨密Ⅰ号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实验观察1.动物分组及处置取雄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确保骨正胶囊的临床疗效,保证制剂的稳定性,经过药学实验我们对涉及药品质量的各方面进行了规范。方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考察胶囊的质量并采用层析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对该制剂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骨正胶囊符合药典规定,含量测定方法精密度RSD为1.1%,重复性实验,加样回收率均符合规定,平均回收率为99.64%。结论:本实验所建立的骨正胶囊质量控制标准有据可行。  相似文献   

13.
接骨片是本院伤骨科临床应用于促进骨折愈合中的中药复方片剂。临床应用已证实接骨片促进骨折愈合的有效性。为了进一步探讨接骨片促进骨折愈合 ,本课题试通过建立免实验性骨折愈合模型 ,以骨痂骨矿含量、骨矿面积与骨矿密度作为观察指标 ,研究本方对骨痂骨矿成分的影响 ,旨在探讨此方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机制。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动物 新西兰大白兔 32只 ,雌雄不限 ,体重 2 .5 kg~ 3kg。1.2 实验药物 根据接骨片 (组方 :酒蟹粉、丹参、田三七、地鳖虫、泽兰、酒军、当归、党参、紫河车、鸡内金、紫苏叶、甘草。每片 0 .42 g,含生药 …  相似文献   

14.
五加皮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防治作用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以五加皮防治骨质疏松的药效学基础,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SPF级雌性SD大鼠,4、5月龄,体重200-220g,采用手术去除双侧卵巢方法。建立骨质疏松实验动物模型,随机分组,给药12w。测定骨生物力学相关指标。结果:模型组下肢离体股骨骨生物力学指标均显著下降,表明实验动物模型成立。与钙尔奇D作用相似,五加皮具有明显改善骨生物力学性能。结论:五加皮对防治骨质疏松症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珍珠母及其可溶性蛋白组分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丽云  苏薇薇 《中药材》2002,25(2):128-130
珍珠母是一种由霰石矿相(95%以上)和有机相组成的天然生物材料。研究表明:珍珠母具有生物适应性,可促进骨修复和新骨的形成;其有机相可溶性组分中含有促骨生成因子,在体外实验中有与骨形态发生因子(BMPs)相似的效应。本文论述珍珠母及其可溶性蛋白组分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影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向分化的方药研究思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方剂可以影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骨向分化能力,目前此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对中药复方和具有补肾作用的单味中药以及中药有效成分或部位进行的药理研究。基于对该领域研究现状的归纳与分析,提出了研究影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向分化能力的方药选择思路和实验研究思路,分别是:注重对补肾方药具有协同作用中药的研究、开展中药有效成分或组分配伍的研究、加强促进MSCs骨向分化方药筛选与对比研究、体内体外结合机制探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驳骨丸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驳骨丸是中药复方,基础实验研究表明:驳骨丸是以显著增强骨愈合的强度,提高骨痂的质量,增加骨和钙的沉积,加速骨吸收,缩短骨吸收周期以及促进成骨和破骨细胞的活性而促进骨折愈合的。为证明其临床疗效,我们应用驳骨丸和对照药物对450例骨折患者进行系统的临床观察,结果表明:驳骨丸有效率达97.6%,显效率为56.3%,与对照组比(P<0.05),有显著性意义。在骨痂X线评定、消肿、骨愈合时间等方面进行统计学处理,均不同程度地优于对照组(P<0.05)而明显优于空白组(P<0.01)。表明驳骨丸是临床促进骨折愈合和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18.
活骨油的抗炎镇痛及改善微循环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健平  杨燕 《中成药》1999,21(7):365-367
采用足跖肿胀实验,耳壳肿胀实验,扭体法,热板法,光辐射热甩尾法,耳廓微循环实验等方法,对活骨油的抗炎镇痛及改善微循环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证明活骨油具有显著的抗炎,镇痛及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药效学实验研究,观察骨康酊的活血化瘀作用。方法:采用去甲肾上腺素(NA)局部滴加复制小鼠肠系膜微循环障碍模型,实验设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骨康酊(高、中、低剂量)组,观察骨康酊对小鼠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结果:骨康酊能够显著改善NA所致的小鼠肠系膜微循环障碍,能够明显提高微动脉的血液流速、管径和毛细血管交叉网点数和改善流态(P<0.01或P<0.05)。结论:骨康酊具有改善微循环作用。  相似文献   

20.
张晓玮  郑洪新 《光明中医》2009,24(8):1455-1456
骨痿与骨痹自古以来就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骨痿是以肢体软弱无力而痿废不用;骨痹是以关节疼痛或麻木不仁为主症.二者不论是在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还是预后和转归等方面皆有可辨析之处.笔者求同存异的从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转归等方面对其予以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