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卒中后抑郁属于脑器质性抑郁障碍,病位在心君脑府,"脑络受损、神失所主"是其基本病机,"肝失疏泄、肝气郁滞"贯穿卒中后抑郁始终,是其病机关键,故"调神"是其治疗的关键。针灸治疗卒中后抑郁选用的主穴使用频次排名前十位的分别是:百会39次,太冲30次,神庭29次,内关27次,神门25次,三阴交22次,四神聪20次,印堂18次,合谷17次,足三里13次。其中以"调神"为主的相关腧穴6个,分别为百会、神庭、内关、神门、四神聪、印堂,使用频次达158次,以"疏肝"为主的相关腧穴2个,太冲、合谷,使用频次47次。诸穴合用,行气血,和阴阳,疏经络,调脏腑,以达到治疗疾病、改善预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介绍李平教授应用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特发性震颤的经验。李教授将特发性震颤的病机归为痰浊扰神、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并以通督调神针法治之。主穴取水沟、神庭、印堂、神门、内关、百会、四神聪、太冲,并配合局部取穴法,效果显著,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3.
总结庄礼兴教授运用“调神针法”治疗心身疾病的诊疗思路及操作要点。庄教授认为本病可细分为“心身疾病”和“身心疾病”。前者以调节脑神为要,主穴取四神针、神庭、印堂、神门、三阴交,随症佐以素髎、水沟、申脉、照海、合谷、太冲等;后者以改善原发病为主,辅以调神(头部督脉排刺)。穴位组方从脑神立论,尤重督脉,同时强调调理脏腑、疏通气血。针刺得气后施以导气同精法,并配合耳穴贴压或火针患处以增强疗效。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总结庄礼兴教授运用“调神针法”治疗双心疾病经验。本病以心血管躯体症状及情志异常为突出表现,主要由脑神、心神失调导致,与脏腑功能紊乱相关,针刺治疗时需注意“心脑同调、兼顾脏腑”,取四神针、神庭、印堂以调脑神,取神门或内关以调心神,取合谷、太冲、三阴交以调脏腑,并配合导气同精手法以调气血,用之于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5.
通督调神针法治疗神经衰弱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神经衰弱[1]是一种神经症性障碍,主要表现为精神容易兴奋和脑力容易疲乏、情绪烦恼、入睡困难。有的患者还表现为头痛、头昏、眼花、耳鸣、心悸、气短、阳痿、早泄或月经紊乱。它是以大脑功能失调为表现的疾病,是各种因素引起大脑神经活动长期持续性过度紧张,导致大脑兴奋与抑制功能暂时失调而产生的。本病以青壮年、脑力劳动者、青年学生尤为多见[2]。李平教授在石学敏院士“醒脑开窍”针刺法的基础上,加以总结和完善,提出了“通督调神”针法,通过通督脉、调脑神、心神,达到形神协调、阴阳平衡、身心和谐的目的,以此针法治疗神经衰弱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治疗方法1.1取穴主穴取百会、四神聪、神门、内关、神庭、印堂、三阴交。配穴取安眠、太阳、合谷、太冲、风池、完骨、天柱、足三里。1.2操作方法患者先取坐位,用75%酒精棉球穴位常规消毒,运用单手震颤进针法,医者手执0.30 mm×40 mm毫针,先取风池、完骨、天柱,均使用提插手法使病人得气后,施行高频率(大于180转/m in)、小幅度捻转手法1 m in,使患者产生酸、麻、胀感觉。然后患者取仰卧位,向后平刺神庭穴,百会、四神聪、印堂均平刺0.5~0.8寸,太阳斜刺0.3~0.5寸,内关、合...  相似文献   

6.
总结高宏治疗抽动障碍的临床经验。认为抽动障碍以元气亏虚为本,神失守位是病机关键,提出培元调神针法治疗抽动障碍。培元调神的主要环节在于和调任督二脉,临床取腹部任脉穴与头部督脉穴为主,腹部取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头部取百会、神庭、本神、印堂等;强调针刺顺序、进针深度对疗效的影响,常取百会穴为第一针;临床还根据抽动障碍的证型与部位,采取辨证与辨症相结合治疗。  相似文献   

7.
冯颜庆  李立国  黄志雄  周婷 《河南中医》2023,(12):1905-1909
手口综合征的主要病因为脑血管疾病,导致“丘脑-皮层环路”和感觉运动网络相关脑区活动的改变。该病病灶在脑,内因是脑部气血受损,五脏气机不调,外因是外感六淫之邪客于肌肤。中风病脑络受损致“神伤”,加之气血虚弱、运行失司,经络受阻引起局部麻木不仁等“形伤”,共同形成其“形神两伤”核心病机,治疗应围绕调和气血、形神共调为主。基于“形神共调”理论,常以督脉上头部穴位百会、神庭、脑户为主穴调神定志,肢体感觉运动功能障碍时,以阳明经上五腧穴为主调形体气血,从而达到调和气血,形神共调之效。针刺手法采用广德张氏芒针疗法,通过循经透刺,一针多穴,直达病所。芒针透刺选穴:头针调神:神庭透百会、百会透脑户;体针调形:合谷透后溪、偏历透曲池、颊车透地仓。  相似文献   

8.
娄必丹教授认为,神志疾病主要责之心脑,心脑功能失常则是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ASD)患儿认知障碍的主要病机。目前,临床治疗ASD多单纯选用头针,娄教授基于“心脑同治”理论,提出宁心调神针刺方法。该针刺方法选用心经之神门、通里、少海及心包经之内关、大陵以宁心调神,聪脑益智,头部选用督脉之百会、印堂、神庭,配合经外奇穴四神聪和本神穴(与神庭穴组合为“智三针”穴组)以通督调神、醒神益智。  相似文献   

9.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临床常见消化系统疾病,亦为身心同病。其核心发病机制为“脑-肠轴”功能紊乱和脑肠互动异常,与心理因素紧密相关;中医病机为脾胃气机失调,神明之枢失衡,腑气失于通降。庄礼兴教授提出本病应心、脑、肠同调,首重调神,常取调神穴组四神针、神庭、本神、印堂、神门、三阴交、内关、足三里,配以合谷、太冲、申脉、照海等穴位,结合经络辨证与脏腑辨证,采用传统针刺导气同精法,形神、气血、阴阳并调,共奏安神定志、调畅气机之效。  相似文献   

10.
介绍张闻东教授运用通调针刺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经验.张教授认为,本病病机为督脉痹阻,元神不安,心神不宁,脏腑功能失调,其采用"通调针刺法",以神庭、百会、四神聪为主穴,通督脉、调元神,益元气、调脏腑,调节经络气血阴阳,同时辨证加减取穴,临床疗效满意.附验案1则,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付新玲 《光明中医》2016,(15):2202-2203
目的针药并用治疗顽固性失眠。肝气郁结,瘀血阻络,心神失养,阳不入阴,神不守舍为其主要病机。方法针药并用,运用血府逐瘀汤加减配合针灸第一组腧穴:百会、四神聪、安眠、合谷、太冲、足三里、神门、三阴交,第二组华佗夹脊穴,华佗夹脊穴采用蟠龙刺法,两组腧穴交替使用。结果总有效率为92%。结论针药并用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调理髓海、解郁安神针法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将96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予百优解胶囊20mg/d口服。治疗组予针刺治疗,取百会、四神聪、神庭、本神、内关、神门、大陵、三阴交、太冲等穴,治疗4周后观察治疗前后HAMD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7%,对照组总有效率87.5%,2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调理髓海、解郁安神针法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3.
"醒脑安神调补肝肾"针刺法主穴选择:小醒脑(内关、印堂、三阴交)、四神聪、神门、关元、肾俞、肝俞、太溪、足三里、太冲。辨证配穴:肝肾阴虚加阴谷、照海;脾肾阳虚加命门、腰阳关、脾俞;辨病配穴:失眠配申脉、照海;精神不振、烦躁不安配大陵;潮热盗汗配合谷、复溜;头晕耳鸣配百会、风池、听会;大便溏薄配天枢、阴陵泉;浮肿配水分等。失眠、潮热汗出、情绪改变是绝经期阶段最显著的症状。"醒脑安神调补肝肾"针刺法重在醒脑安神,调补肝肾,调节机体阴阳平衡。  相似文献   

14.
闫朝勃  赵瑞成 《河南中医》2021,41(4):552-557
赵瑞成教授认为,失眠以五脏不和为本,心神不安为标,倡导从五脏入手治疗失眠。心脾受损所致失眠多以虚证为主,以归脾汤为基础方治疗。从肝论治失眠主要分为4个证型:肝气郁滞证,肝郁化火证,肝血瘀阻证,肝阴亏耗证。肝郁气滞者予柴胡疏肝散;肝郁化火者予四逆散合龙胆泻肝汤加减;肝血瘀阻者予桃红四物汤加减;肝阴亏耗者可予钩芍通络汤配合酸枣仁汤加减。赵教授从肾阴虚、肾阳虚、心阴虚、心阳虚、心肾阴阳两虚5个方面论治心肾不交型失眠。肾阴不足者,方选黄连阿胶汤加减;肾阳不足者,方用交泰丸加减;心阴虚者,用黄连阿胶汤合交泰丸加减;心阳不足者,可用桂枝加桂汤;心肾阴阳两虚者,用桂附地黄丸加人参、沉香。若失眠患者肺气虚弱,在基础方中配合补肺汤;肝火扰心患者,在清肝泻火,镇心安神的同时可加用枇杷叶;肺肾阴虚,虚热扰心者,用生脉地黄饮加减。赵教授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加用针灸治疗,常以百会、四神聪、安眠穴、神门、足三里、三阴交、照海、申脉为基础穴组,灵活取舍。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百会穴及其配伍治疗卒中后抑郁的运用规律。方法:对以百会穴为主要刺激点、针灸或针灸为主作为治疗方法的现代临床文献进行收集、整理,统计百会穴单穴及配伍腧穴治疗卒中后抑郁的频次,分析百会穴及其配伍治疗卒中后抑郁的运用规律。结果:常用的配穴依次为神门、印堂、太冲、内关、神庭、三阴交、四神聪、足三里;配穴以督脉、肝经、心经为主,其中头面颈项最多,下、上肢部其次;不同穴位配伍存在临床效应特异性。结论:针灸治疗卒中后抑郁,主要采用百会配伍督脉、肝经、心经穴位,并根据症状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6.
电针治疗失眠症不同穴位组方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力 《中国针灸》2005,25(10):687-688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失眠症的最佳穴位组方.方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第1组取四神聪、风池;第2组取百会、左神门;第3组取印堂、神庭.进行不同穴组治疗失眠症疗程与疗效的比较观察.结果:3组有效率分别为72.73%、77.27%、95.45%,第3组疗效明显优于第1、第2组(P<0.01),第1组与第2组间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电针印堂、神庭治疗失眠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和岚  韩巍  刘君 《中医杂志》2012,53(17):1482-1484
目的 探讨清肝安神法与镇脑安神法电针治疗原发性失眠症(PI)的疗效及其对睡眠结构的影响.方法 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清肝安神组(清肝组)、镇脑安神组(镇脑组)各41例.清肝组取穴太冲、足临泣、神门、内关,镇脑组取穴百会、四神聪、神庭、安眠.两组均治疗10次为1个疗程,治疗后及随访时(结束后2周)评价疗效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各因子及总分评分.结果 治疗后清肝组总有效率为97.4%,镇脑组为85.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清肝组总有效率为97.4%,镇脑组为70.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及随访时两组患者PSQI评分中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等因子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镇脑组睡眠障碍积分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亦明显减少(P<0.01).在睡眠效率积分方面,清肝组在治疗后及随访时均明显低于镇脑组(P<0.01).在PSQI总分方面,清肝组在随访时低于镇脑组(P<0.01).结论 清肝安神法与镇脑安神法电针治疗PI均安全有效,清肝安神法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8.
李培芳  杨强强  杨霞  王民集 《光明中医》2009,24(6):1087-1088
目的:比较毫针静留针法与毫针动留针法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26例面肌痉挛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76例采用毫针静留针法治疗,穴取:百会、四神聪、风池、地仓、颧(骨翏)、阿是穴(起搏点)、合谷、太冲;对照组50例采用毫针动留针法治疗,取穴与治疗组相同.观察两组疗效并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治愈率65.8%,有效率93.4%;对照组治愈率48%,有效率88%;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毫针静留针法是治疗面肌痉挛的有效方法,且疗效优于毫针动留针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针刺治疗小儿脑瘫的腧穴配伍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PubMed,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文献信息构建数据库,采用频数、关联规则及复杂网络进行核心腧穴及配伍规律分析。结果:322篇文献共提取针刺处方332个,涉及腧穴201个,总使用频数为2874次。频数分析显示,高频腧穴前三个依次为百会、足三里和四神聪;腧穴归经分别与经外奇穴、督脉和胆经等密切相关;特定穴中五输穴与下合穴最常用。关联规则分析示脑三针-智三针-颞三针(置信最高96.296%)、合谷-曲池-足三里等腧穴组合联系最紧密。复杂网络分析提示核心节点腧穴为足三里、百会、合谷、三阴交、曲池、太冲等。结论:针刺治疗小儿脑瘫常用靳三针腧穴及督脉穴,头部选穴与体穴相结合,重视特定穴的应用,常用核心腧穴为足三里、百会、合谷、三阴交、曲池、太冲等。  相似文献   

20.
不同方法治疗颈性眩晕疗效对比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Li JP  Cai J  Gan XM 《中国针灸》2011,31(5):405-408
目的:比较常规针刺、电针、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差异.方法:采用随机的方法,将91例颈性眩晕患者分成常规针刺组(30例)、电针组(31例)和电针穴位注射组(30例),3组均取足三里、风池、安眠、太阳、合谷、印堂、百会、四神聪,常规针刺组用平补平泻法针刺,电针组加用G 6805电针治疗仪,电针穴位注射组在电针组治疗基础上,于风池或安眠穴采用维生素B120.5 mg及0.2%利多卡因2 mL穴位注射,治疗4周共20次.观察治疗前后椎动脉、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的变化,采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法在治疗前后进行评分,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3组治疗后椎动脉、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及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1),电针穴位注射组较其他两组改善更明显(P<0.05,P<0.01),电针组优于常规针刺组(P<0.05);常规针刺组总有效率为63.3%(19/30),电针组为80.6%(25/31),电针穴位注射组为90.3%(28/30),3组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常规针刺、电针、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颈性眩晕均有效,其中电针穴位注射组疗效最好,电针组疗效次之,说明常规针刺、电针、穴位注射治疗在颈性眩晕上疗效有叠加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