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联庆  王玉华  张锐 《陕西中医》2004,25(5):479-480
脑为奇恒之府,位于颅内,由髓汇集而成。我国最早的医学著作《内经》中,对脑病的解剖位置及其生理功能已有记载。如《灵枢·海沦》曰:“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下至风府”。《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诸髓者,皆属于脑”。脑与脏腑经络有着密切的联系,脑髓的生成及维持脑的生  相似文献   

2.
从心主神志谈到中医对脑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在中医藏象学说中归于奇恒之府,其功能又主要归于心主神志。在中医书籍中,迄今为止还没有见到一本论“脑”的专著,人们不禁要问这是为什么?我想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意见,不当之处,祈请高明者以教我。首先要肯定的是,古代医家对脑的生理病理是有一定认识的。如《灵枢·经脉篇》说:“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后脑髓生。”《灵枢·海论》说:“脑为髓之海”。《素问·五藏生成篇》说“诸髓者,皆属于脑。”这  相似文献   

3.
中医学在长期医疗实践中,不断积累对脑和脊髓的解剖、生理、病理等方面的理论知识,逐渐形成了脑髓学说,现大体按照研究阶段的主要论点略述如下: 一、脑、髓为奇恒之腑和头为精明之腑《内经》为脑髓学说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素问·五脏别论》说:“脑、髓……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腑。”《灵枢·经脉篇》谓:“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指出脑、髓为奇恒之腑,同属脏腑范畴,都是贮藏精气的器官,禀受父母先天之精而生成,并受后天水谷精微的滋养和充实。《灵枢·海率篇》说:“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  相似文献   

4.
王欣 《浙江中医杂志》2000,35(10):421-422
中医学关于脑的认识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脑髓之称也早已有之。但由于历代关于脑的论述比较散在 ,更有许多医家遵循“心主神明”之说 ,对脑髓认识较为模糊。如仔细研读《内经》可以发现 ,脑髓理论在《内经》时代已渐成雏形 ,为后世“脑髓说”奠定了基础 ,并促进了临床治疗痴呆理、法、方、药理论的发展。1 脑为精明之府《素问·脉要精微论》指出 :“头者 ,精明之府 ,头倾视深 ,精神将夺。”“夫精明者 ,所以视万物 ,别白黑 ,审短长。”强调脑之精明具有视、知觉功能以及认识、辨别事物的作用。《素问·五藏别论》指出 :“脑、髓、骨、脉、胆…  相似文献   

5.
中医学的脑学说始于《黄帝内经》。其中,《素问·五脏别论》、《素问·脉要精微论》、《灵枢·海论》、《灵枢·经脉》、《灵枢·大惑论》等篇对脑主神明的生理功能进行了论述。《内经》认为,脑位于颅内,由髓汇聚而成,其生理功能主要表现为与神志活动和视觉、听觉有关,对于机体生命活动有重要的意义[1]。这种脑主宰神明的生理功能理论在隋唐以后,明清以来不断发展完善,并为人们所接受。 1 脑为神明之所 从脑的生成及解剖学而言,脑为神明之所。《灵枢·经脉》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  相似文献   

6.
《中医药通报》2010,(2):22-22
<正>1.髓海:指脑。髓上能于脑。《灵枢·海论》曰:"脑为髓之海。"《素问·五脏生成篇》:"诸髓者,皆属于脑。"故脑为髓海。2.血海:指冲脉。《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王冰注:"冲为血海指肝脏。《素问·五脏生成篇》王冰注:"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行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何  相似文献   

7.
浅论脑属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古代中医文献对脑的结构和功能的认识 ,内容十分丰富 ,如《灵枢·经脉》篇曰 :“人始生 ,先成精 ,精成而脑髓生。”《灵枢·海论》云 :“脑者髓之海。”《素问·五脏生成》篇曰 :“诸髓皆属于脑。”《指玄篇·修仙辨惑论》云 :“头为元神所住之宫 ,其空如谷 ,而神居之 ,故为之谷神 ,神存则生 ,神去则死 ,日则接于物 ,夜则接于梦 ,神不能安其居也。”后《内经》确定脑为奇恒之腑 ,众多医家对此虽有争议 ,但大多认同。我们则认为脑当为脏。首先 ,《素问·五脏别论》云 :“余闻方士 ,或以脑髓为脏 ,或以肠胃为脏 ,或以为腑 ,敢问更相反 ,皆自谓…  相似文献   

8.
脑为奇恒之腑,由髓汇聚而成。《灵枢·海论》云:“脑为髓之海”,《素问·五脏生成篇》云:“诸髓者,皆属于脑”,“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李时珍、汪昂、王清任等医家明确指出“脑为元神之府”、“灵机记性在于脑”。可见古代医家对脑的生理病理早有独特认识。但在中医脏象学说中,脑的生理和病症多归属于五脏,脑病的治疗也多从脏腑辨证入手、脑病脏治。  相似文献   

9.
中药补脑益智机理初探310007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陈永灿中药何以能补脑益智,传统中医有诸多论述,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研讨,可以略窥其机理。补脑与益智中医认为构成大脑实质的物质就是“髓”,人脑由髓汇集而成,如《灵枢·海论》说:“脑为髓之海”,《素问·五脏生...  相似文献   

10.
脏腑学说认为,肾所藏之精髓在人体的生理功能活动中起重要作用。《素问·五脏生成篇》曰:“诸髓者,皆属于脑。”《灵枢·海论》言:“脑为髓之海”。精气宜藏,不宜泻。在临床以益精填髓法并配合其他疗法治疗脑病有重要指导意义。现结合案例浅述如下。一、益精填髓佐益气升阳法[例一]丁××,男,72岁。1989年10月7日初诊。近2年,记忆力明显下降,头昏耳鸣,动则更甚,且语言不利,纳差少气,眩晕阵作。近半个月来,症状逐渐加重。经西医诊断为“脑  相似文献   

11.
试述脑藏神     
在中医医经典著作《内经》中虽多篇都为心主神明的内容,为后世奠定了心藏神之说,但在《素问·脉要精微论》中却又有“头者,精明之府”之说,这是脑藏神的原始理论依据,嗣后历代医家对腩藏神进一步的认识,诸如金正希曰“人的记性皆在脑中”;李时珍曰“脑为元神之府”;而王清任更为脑开辟了“脑髓说”专论。在中医脏象学说中,脑隶属于奇恒之府。其实脑应属脏,即使在《内经》中也有把脑归属于脏的叙述,例如《素问·五脏别论篇》就云:“黄帝问曰,余闻方士,或以脑髓为脏……不知其道,愿闻其说”。可见在《内经》成书  相似文献   

12.
一、以阴阳为本自然界一切变化均以阴阳作为纲领,人与自然界又息息相通,故《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为此《内经》把四时阴阳作为人类生命之根本。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阴阳四时者,万物之始终也,死生之本”;《素问·生气通天论》便直接指出:“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阴阳是相互对立而又统一的,人的生命活动就是阴阳对立双方在矛盾运动中不断地取得统一的全过程,在正常情况下是“阴平阳秘”,如果阴阳一旦失衡将会导致“阴阳离绝,精气乃绝”的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3.
第一军医大学臧堃堂教授,在治疗脑病方面有丰富的经验。臧师尤其善治老年性痴呆,主要从痰、瘀、虚三方面辨证治疗。 1 脑髓失养,神明失用 脑主元神,为“精明之府”、“髓之海”,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中心。《灵枢·本神》云:“两精相搏谓之  相似文献   

14.
人体的形气、水火、寒热、动静是中医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它和能量代谢及营养状况有密切关系。例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静阳躁……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阳胜则热,阴胜则寒。”《素问·刺志论》说:“谷盛气盛,谷虚气虚。……气实者热也,气虚者寒也。”《素问·调经论》说:“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中医所讲的气,主要属于阳的范畴,其作用是维持正常体温,“熏皮熏肉”,及供给生命活动和劳动所需的能量。古人把气视为“力”,又比喻为“炉中之火”,如汉代王充在《论衡·儒增篇》中说:“人之精乃气也,气乃力也”;  相似文献   

15.
补肾法治疗绝经期骨质疏松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医古籍中虽未见有关女性绝经期骨质疏松症的记载 ,但就与其相关的病因病机及临床症状等方面的论述却屡见不鲜。如《素问·宣明五气篇》曰 :“肾主骨” ,《素问·六节藏象论》曰 :“肾者……其充在骨”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 :“肾生骨髓” ,“在体为骨” ,都是说明肾主骨生髓 ,即骨与髓均为肾之所生。《医经精义》亦云 :“肾藏精 ,精生髓 ,髓生骨 ,故骨者 ,肾之合也”。“精足则髓足 ,髓在骨内 ,髓足则骨强”。提出了肾脉精气充盈与否直接影响着人体骨骼的生长、壮健与再生。《素问·痿论》又云 :“腰者肾之府 ,转摇不能 ,肾将惫矣”…  相似文献   

16.
“脑为奇恒之府”理论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素问·五藏别论》记载:"余闻方士,或以脑髓为藏,或以肠胃不藏,或以为府,敢问更相反,皆自谓是"。正由于这种学术争鸣,《内经》不以脑为脏,才确定了脑为奇恒之府。《素问·五藏别论》说:"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  相似文献   

17.
1.髓海:指脑。髓上通于脑。《灵枢·海论》曰:“脑为髓之海。”《素问·五藏生成篇》:“诸髓者,皆属于脑。”故脑为髓海。 2.血海:指冲脉。《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王冰注:“冲为血海。”指肝脏。《素问·五藏生成篇》王冰注:“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何者?肝主血海故也。”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阴脾经。 3.气海:指膻中,又名上气海,是宗气会聚发源之处。《灵枢·海论》曰:“膻中者,为气之海。”指丹田,又名下气海(《类经附翼》),是气功意守部位的名称。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任脉。  相似文献   

18.
精、气、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三要素,合称为人身之“三宝”。“人始生,先成精” (《灵枢·经脉》),“精”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气”的升降出入则是生命运动的基本形式,故《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素问·移精变气论》说“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因此  相似文献   

19.
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院脑病专家武连仲教授 ,医术精湛 ,治学严谨。研究脑病 3 0余年 ,对各种脑病的治疗有独到的见解和卓著的疗效 ,笔者有幸侍诊学习 ,受益颇深 ,今不揣学陋 ,整理如下。1 对脑认识的升华1 .1 脑体阴而用阳脑为奇恒之府 ,“诸髓者 ,皆属于脑”(《素问·五脏生成篇》) ,“脑为髓之海”(《灵枢·海论》)。皆言脑由“髓”充实其本体 ,故脑的实质属阴 ,有脏的特征。又“头者 ,精明之府”(《素问·脉要精微论》)。“脑为元神之府”(明·李时珍 )。脑为诸神之聚 ,脑藏神 ,主神明 ,是言脑的生理功能。“神”明则制 ,“神”昧则弃 ,…  相似文献   

20.
1.精明之府:指头部。《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头者,精明之府”。《医部全录·头门》注:“诸阳之神气,上会于头,诸髓之精,上聚于脑,故头为精髓神明之府。” 2.元神之府:指脑。《本草纲目》曰;“脑为元神之府。”精神意识,记忆思维,视觉器官,皆发于脑,故称。 3.血之府:指脉管。《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夫脉者,血之府也。” 4.胸中之府:指背部。《素问·脉要精微论》曰:“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随,府将坏矣”。 5.肾之府:指腰部。《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