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观察缺氧缺血对新生鼠脑Caspase-3活性及Caspase-3与脑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2-03/12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呼吸研究所完成。7d龄Wistar大鼠分为假手术组、缺氧缺血脑损伤(hypoxia-ischemiabraindamage,HIBD)1,12,24,48h组。HIBD模型建立后,分别在上述各时间点用四肽荧光底物法测定脑组织Caspase-3活性;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活化Caspase-3蛋白以及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HIBD后1h患侧脑组织Caspase-3活性已升高,到24h达高峰,48h明显下降;患侧脑细胞凋亡自HIBD后1h已升高,到24h达高峰,48h仍维持较高水平,两者之间呈正相关。结论:HIBD新生鼠患侧脑组织中Caspase-3激活,且与细胞凋亡明显相关。提示Caspase-3活化参与了HIBD的脑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
缺氧缺血对新生鼠脑Caspase-3效应蛋白酶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缺氧缺血对新生鼠脑Caspase-3活性及Caspase-3与脑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2-03/12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呼吸研究所完成。7d龄Wistar大鼠分为假手术组、缺氧缺血脑损伤(hypoxia-ischemia brain damage,HIBD)1,12,24,48h组。HIBD模型建立后。分别在上述各时间点用四肽荧光底物法测定脑组织Caspase-3活性;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活化Caspase-3蛋白以及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HIBD后1h患侧脑组织Caspase-3活性已升高,到24h达高峰,48h明显下降;患侧脑细胞凋亡自HIBD后1h已升高,到24h达高峰,48h仍维持较高水平,两者之间呈正相关。结论:HIBD新生鼠患侧脑组织中Caspase-3激活,且与细胞凋亡明显相关。提示Caspase-3活化参与了HIBD的脑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丰富环境对缺血缺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6只7日龄新生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丰富环境组,各组又分为术后7d、28d两个亚组(n=6)。采用Rice-Vannucci经典方法建立新生大鼠HIBD模型。模型组及假手术组不予任何干预,丰富环境组予以早期抚触及丰富环境刺激治疗。术后7d、28d采用水迷宫检测方法评估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海马CA1区BDNF的表达,TUNEL法检测海马CA1区细胞凋亡。结果:术后7d、28d,与模型组比较,丰富环境组逃避潜伏期均缩短(P0.05),穿越平台次数增多(P0.05),BDNF表达升高(P0.05),TUNEL阳性细胞数降低(P0.05)。结论:丰富环境能改善HIBD新生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上调海马区BDNF的表达及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美金胺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的脑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144只新生大鼠随机分为六组,假手术组大鼠仅将颈部皮肤切开,分离右侧颈总动脉,不进行结扎及缺氧处理。其余五组建立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模型。药物组四组分别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美金胺(13 mg/kg、26 mg/kg、39 mg/kg、52 mg/kg),模型对照组分别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析六组新生大鼠皮质、纹状体、海马及丘脑的脑损伤评分;六组新生大鼠皮质、海马区(海马CA1、海马CA3及齿状回)、纹状体及皮质下蛋白的TUNEL阳性细胞计数;六组新生大鼠皮质、海马区(海马CA1、海马CA3及齿状回)、纹状体及皮质下蛋白的Caspase-3阳性细胞计数;比较六组新生大鼠的神经功能及六组新生大鼠的缺氧缺血处理后的12 h、48 h、72 h的胶质细胞源性营养因子(GDNF)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假手术组大鼠不同脑区域损伤评分、TUNEL及Caspase-3阳性细胞计数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在其余五组新生大鼠中,皮质、纹状体、海马及丘脑区域脑损伤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模型对照组、药物1组、药物2组、药物3组及药物4组的TUNEL阳性细胞计数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表明造模成功。在海马CA1、皮质下蛋白中的的TUNEL阳性细胞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海马CA3、齿状回及皮质下蛋白中的Caspase-3阳性细胞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以上比较顺序均为模型对照组>药物1组>药物2组>药物3组>药物4组;六组新生大鼠的神经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12 h、48 h、72 h时,六组新生大鼠的GDNF蛋白表达水平具有统计学意义,神经功能及GDNF蛋白表达水平顺序均为模型对照组<药物1组<药物2组<药物3组<药物4组<假手术组,以上各项指标中除药物3组与药物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外,其余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随着美金胺剂量的增加,其对HIBD新生大鼠的脑保护作用逐渐增加,最佳剂量为39 mg/kg,可能美金胺可提高HIBD大鼠的GDNF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银杏内酯B(GB)对缺血缺氧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脑皮质神经元凋亡及P-AKT(ser473)蛋白表达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只SPF级新生7日龄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缺血缺氧(HI)组及GB组,每组30只。采用经典Rice法建立HIBD动物模型,其中GB组分别于术后0h、24h按每千克体重10mg经腹腔注射GB。各组均于术后不同时间点(包括术后6h、12h、24h及48h)随机处死6只大鼠,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凋亡关键执行分子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发现GB抑制凋亡最显著的时间点为缺血缺氧后24h;然后增加大鼠并纳入GB+LY294002组,于制模后给予GB及PI3K-AKT通路抑制剂LY294002预干预,进一步探讨缺血缺氧后24h时PI3K-AKT通路在GB抗凋亡中的作用。采用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脑皮质结构变化,采用TUNEL法检测脑皮质神经元凋亡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AKT(ser473)蛋白表达情况。 结果 HI组和GB组Caspase-3 mRNA表达于缺血缺氧后6h开始增高,于缺血缺氧后12h进一步上升,于缺血缺氧后24h时达到峰值,随后开始下降;与假手术组比较,HI组和GB组Caspase-3 mRNA表达于缺血缺氧后6h、12h、24h、48h均明显增高,另外GB组Caspase-3 mRNA表达均明显低于HI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缺氧后24h时HI组、GB组及GB+LY294002组脑皮质神经元Caspase-3表达增强、凋亡阳性细胞增多、P-AKT(ser473)表达减弱,其中HI组和GB+LY294002组Caspase-3表达及凋亡细胞数量均明显超过GB组,P-AKT(ser473)蛋白表达则明显弱于GB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银杏内酯B具有明显抗神经元凋亡作用,且以缺血缺氧后24h时对神经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最强;此外PI3K-AKT信号通路在GB抗缺血缺氧诱导脑神经元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羟丁酸钠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不同时间脑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和大鼠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2-08/2003-04在江苏省麻醉医学研究所进行.取新生后7 d SD大鼠1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30只假手术组、缺氧缺血组、羟丁酸钠50,100,200mg/kg组,每组分缺氧后1,3,24,72和168 h 5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6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制备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动物模型,羟丁酸钠各剂量组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即刻腹腔注射羟丁酸钠50,100,200mg/kg,每8小时1次,共计给药7 d,缺氧缺血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0 mL/kg.各组在缺氧完成后1,3,24,72和168 h取脑切片作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脑海马CA1区细胞病理改变,细胞凋亡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染色计算脑海马CA1区中的凋亡阳性细胞表达数目,并观察新生大鼠体质量增长情况.结果经补充后150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体质量增长率缺氧缺血组大鼠在缺血缺氧后72,168 h时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1).羟丁酸钠50,100mg/kg组新生大鼠在72,168 h时明显高于缺氧缺血组(P<0.01),且羟丁酸钠100mg/kkg组明显高于羟丁酸钠50mgkg组(P<0.01).羟丁酸钠200 mgkg组大鼠各时间点体质量增长率与缺氧缺血组无明显差异(P>0.05).②光镜下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缺氧缺血组脑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排列紊乱,锥体细胞减少,羟丁酸钠50,100 mgkg组锥体细胞病理改变明显减轻.③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染色凋亡阳性细胞数目缺氧缺血组缺血缺氧后3 h时明显高于假手术组(t=28.7,P<0.01),24 h时达到高峰,染色最强,其后逐渐减弱,但在168 h时仍明显高于假手术组(t=12.8,P<0.01).羟丁酸钠50 mg/kg组在缺氧缺血3,24,72 h时明显低于缺氧缺血组(P<0.05,0.01),168 h时与缺氧缺血组无明显差异.羟丁酸钠100 mg/kg组在缺氧缺血3,24,72,168 h时明显低于缺氧缺血组(P<0.01),在缺氧缺血168 h时明显低于羟丁酸钠50 mg/kg 组(t=4.45,P<0.01),其余各时间点无明显差异.羟丁酸钠200 mg/kg 组凋亡阳性细胞数目无明显变化.结论①腹腔注射50,100mg/kg的羟丁酸钠时缺氧缺血大鼠的体质量增长明显加快,苏木精-伊红染色也显示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减轻,提示羟丁酸钠通过对脑缺血缺氧的保护作用,促进了新生大鼠的生长发育.②腹腔注50,100 mgkg射羟丁酸钠可使缺氧缺血3 h后凋亡阳性细胞数目明显减少,尤以100 mg/kg的作用明显,说明羟丁酸钠能够抑制神经元凋亡的发生,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与作用时间及用药剂量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羟丁酸钠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不同时间脑海马CAl区神经元损伤和大鼠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2-08/2003-04在江苏省麻醉医学研究所进行。取新生后7dSD大鼠1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30只:假手术组、缺氧缺血组、羟丁酸钠50,100,200mg/kg组,每组分缺氧后1,3,24,72和168 h 5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6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制备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动物模型,羟丁酸钠各剂量组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即刻腹腔注射羟丁酸钠50,100,200mg/kg,每8小时1次,共计给药7d,缺氧缺血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0ml/kg。各组在缺氧完成后1,3,24,72和168h取脑切片作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脑海马CA1区细胞病理改变,细胞凋亡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染色计算脑海马CA1区中的凋亡阳性细胞表达数目,并观察新生大鼠体质量增长情况。结果:经补充后150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体质量增长率:缺氧缺血组大鼠在缺血缺氧后72,168h时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1)。羟丁酸钠50,100mg/kg组新生大鼠在72,168h时明显高于缺氧缺血组(P〈0.01),且羟丁酸钠100mg/kg组明显高于羟丁酸钠50mgkg组(P〈0.01)。羟丁酸钠200mg/kg,kg组大鼠各时间点体质量增长率与缺氧缺血组无明显差异(P〉0.05)。②光镜下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缺氧缺血组脑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排列紊乱,锥体细胞减少,羟丁酸钠50,100mg/kg组锥体细胞病理改变明显减轻。③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染色凋亡阳性细胞数目:缺氧缺血组缺血缺氧后3h时明显高于假手术组(t=28.7,P〈0.01),24h时达到高峰,染色最强,其后逐渐减弱,但在168h时仍明显高于假手术组(t=12.8,P〈0.01)。羟丁酸钠50mg/kg组在缺氧缺血3,24,72h时明显低于缺氧缺血组(P〈0.05,0.01),168h时与缺氧缺血组无明显差异。羟丁酸钠100mg/kg组在缺氧缺血3,24,72,168h时明显低于缺氧缺血组(P〈0.01),在缺氧缺血168h时明显低于羟丁酸钠50mg/kg组(t=4.45,P〈0.01),其余各时间点无明显差异。羟丁酸钠200mg/kg组凋亡阳性细胞数目无明显变化。结论:①腹腔注射50,100mg/kg的羟丁酸钠时缺氧缺血大鼠的体质量增长明显加快,苏木精-伊红染色也显示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减轻,提示羟丁酸钠通过对脑缺血缺氧的保护作用,促进了新生大鼠的生长发育。②腹腔注50,100mg/kg射羟丁酸钠可使缺氧缺血3h后凋亡阳性细胞数目明显减少,尤以100mg/kg的作用明显,说明羟丁酸钠能够抑制神经元凋亡的发生,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与作用时间及用药剂量相关。  相似文献   

8.
背景:目前研究认为,Mr70000热休克蛋白(HSP70)是缺氧缺血的敏感指标。单唾液酸四已糖神经节苷脂(Monosialotrahexosylganglioside,GM1)是哺乳类神经节苷脂的主要种类,HSP70及GM。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中的作用及机制目前尚不清楚。目的:研究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a-ischemia brain damage,HIBD)后海马CA1区Mr70000热休克蛋白(HSP70)表达、病理学损伤变化和外源性GM1对其的影响。设计:完全随机对照的实验研究地点、材料和干预:本实验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航空医学系及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病理科完成,实验采用7日龄SD乳鼠,按随机抽签法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6只,缺氧缺血组24只,缺血后治疗组24只干预:建立HIBD模型,用免疫组化及苏木素-伊红(HE)染色方法检测缺氧缺血和GM.干预后不同时间点脑海马组织HSP70阳性细胞及病理学改变。主要观察指标:正常大鼠、缺氧缺血大鼠及缺氧缺后给予GM1大鼠的海马CA1区HSP70染色程度及神经损伤分级比较。结果:HI后新生大鼠海马CA1区仅能检出少量阳性HSP核蛋白,呈1级染色,海马CA1区神经元呈较严重的缺血损伤性改变,损伤程度达3—4级,而GM1组可见应激蛋白HSP70明显表达,24h达高峰,呈2—3级染色;神经元损伤程度为0—2级。结论:GM1可使新生大鼠海马CA1区HSP70表达上调,减轻脑缺氧缺血后病理损伤,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缺血预处理后凋亡相关基因 Caspase- 8蛋白表达与神经元保护作用的关系. 方法雄性 Wistar大鼠 7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 10只)、预处理组( 10只)、缺血预处理组( 25只)和缺血组( 25只).四血管阻断法复制全脑缺血模型,尼氏和 TUNEL染色法观察脑皮质及海马 CA1区神经元数和凋亡细胞数,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Caspase- 8蛋白在缺血预处理后表达变化情况. 结果①缺血 7 d时,缺血预处理组皮质及海马 CA1区神经元数无显著变化 [( 268± 8.5)个 /视野 ],缺血组神经元数则显著减少 [(135.0± 5.6)个 /视野 ].②缺血预处理组 Caspase- 8蛋白缺血 12 h表达升高 [( 125.6± 9.0)个 /视野 ], 24 h达高峰 [( 167.0± 8.1)个 /视野 ]; 缺血组 caspase- 8蛋白缺血 6 h表达升高 [( 154.2± 18.4)个 /视野 ], 12 h达高峰 [( 222.8± 17.1)个 /视野 ];各对应时点缺血组 Caspase- 8蛋白阳性表达细胞较缺血预处理组明显增多.③缺血预处理组和缺血组均在缺血 12 h皮质及海马 CA1区凋亡细胞数开始增多 [( 15.5± 2.1), (39.8± 3.9)个 /视野 ],缺血 48 h凋亡细胞数达高峰 [( 68.3± 13.6), (328.4± 24.0)个 /视野 ],但缺血组凋亡细胞数较缺血预处理组显著增多. 结论全脑缺血可能通过诱导 Caspase- 8蛋白的表达增多,启动细胞凋亡,导致缺血后神经元凋亡的发生.缺血预处理延缓并降低缺血后 Caspase- 8蛋白表达并减少细胞凋亡的发生可能是其神经元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大鼠癫痫持续状态(SE)后海马神经元程序化死亡的影响。方法:SD大鼠90只随机均分人癫痫组、姜黄素治疗组和对照组。建立氯化锂-匹罗卡品大鼠SE模型。应用DNA片段原位末端标记技术(TUNEL)观察SE后2h、4h、6h、24h、72h海马CA1区和CA3区TUNEL阳性细胞数的动态变化。结果:对照组未见TUNEL阳性细胞。TUNEL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CA1区和CA3区。SE组TUNEL阳性细胞数在SE后6h开始增加(P〈0.01),24h达高峰,72h较24h下降,姜黄素治疗组与SE组TUNEL阳性细胞数的动态变化趋势类似,但姜黄素治疗组SE后6h、24h、72h的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P〈0.01)。结论:姜黄素能防治SE后海马神经元程序化死亡。  相似文献   

11.
Caspase-3抑制剂对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Caspase-3特异性肽类抑制剂AC-DEVD-CHO(acetyl-Asp-Glu-Val-Asp-aldehyde)对新生鼠缺氧缺血脑损伤(hypoxia-ischemia braindamage,HIBD)的疗效.方法建立HIBD模型后予新生鼠不同剂量AC-DEVD-CHO脑室注射,24 h后用四肽荧光底物法检测鼠脑Caspase-3活性,确定最佳剂量.通过病理学、原位细胞凋亡检测等考察AC-DEVD-CHO对HIBD的疗效.结果HIBD新生鼠患侧脑组织Caspase-3活性随注射AC-DEVD-CHO剂量增加而递减.至300-400ng时,差别已不明显.AC-DEVD-CHO 300 ng治疗组HIBD新生鼠脑皮质、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百分率(30.2±11.2)%较生理盐水组(44.6±12.4)%明显降低.结论Caspase-3抑制剂对新生鼠HIBD具有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背景:巢蛋白是一种存在于神经干细胞的特异性抗原,在神经系统发生病变或损伤引起再生时广泛表达,因此巢蛋白表达常用作判定神经系统发生病变或损伤后能否促进神经再生的一种手段.目的:从神经再生和神经干细胞激活的角度,探讨外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神经干细胞巢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结扎大鼠右侧颈总动脉和8%低氧暴露2 h制备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对照组仅游离右侧颈总动脉,不予结扎和缺氧处理.干预组大鼠缺氧缺血后立即腹腔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5 000 IU/kg,1次/d,连用3 d.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组大鼠缺氧缺血后连续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溶液3d.每组随机取8只分别于术后4,7,14d处死.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检测不同时点海马齿状回巢蛋白标记阳性细胞的变化.结果与结论:各时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组巢蛋白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增加(P<0.05);各时点干预组巢蛋白阳性细胞较对照组和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组均增加(P<0.05).3组大鼠海马齿状回区巢蛋白阳性细胞数均于术后7 d达高峰.结果提示早期给予重组入促红细胞生成素可促使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海马齿状回区巢蛋白表达增加,促进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再生,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神经再生、修复中发挥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外源性激活素(ACT)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60只新生7日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即:正常对照组、HIBD模型组、假手术组及治疗组-II、II、II(分别给予腹腔注射高、中、低剂量ACT)。缺氧缺血(hypoxic ischemia,HI)后,治疗组即刻腹腔注射ACT,其他各组均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各组于HI结束后不同时间点(0 h2、h、6 h、24 h4、8 h)分批采集标本,观察ACT对HIBD模型鼠的脑组织病理学变化及脑组织超微结构变化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仪做细胞凋亡分析,观察ACT对HIBD后脑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造模后各个时间点,治疗组脑组织淤血及水肿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光镜及电镜下,治疗组脑组织细胞结构较模型组均有不同程度的修复;各时间点治疗组脑组织细胞凋亡均值明显低于模型组(7.46±0.12 vs 4.87±0.13,P<0.05)。结论外源性ACT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的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可明显减轻其后的脑组织损伤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检测TLR4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中表达变化,并与凋亡情况对比,研究TLR4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为临床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客观的实验依据。 方法选取80只7 d龄新生健康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只。TUNEL法检测脑组织细胞凋亡状况,免疫组化SP法检测TLR4表达变化。 结果细胞凋亡缺氧缺血术后6 h阳性率上升,至24 h达到高峰,72 h和7 d表达下降。TlR4实验组于缺氧缺血6 h即出现阳性表达,12 h表达到峰值,24 h无明显变化,72 h和7 d表达下降。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LR4与细胞凋亡呈正相关(r=0.452)。 结论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组织中TLR4高表达,可能促进细胞凋亡发生,在脑损害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mRNA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HIBD)后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将 4 8只新生 7日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HIBD组 ,各分为 4个时点 (HIBD后 3h、12h、2 4h和 3d) ,采用RT PCR方法检测VEGFmRNA在HIBD后海马组织中不同时点的表达变化。结果 VEGF各异构体中以VEGF16 4基因表达为主。VEGFmRNA在对照组即有表达 ,HIBD组较对照组比较表达明显增加 (P <0 0 5 )。HIBD组内各时点表达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F =30 185 ,P<0 0 5 ) ,3h时表达开始升高 ,12h后表达进一步增加 ,2 4h达高峰 ,3d时表达明显下降。结论 HIBD后VEGF表达增加 ,提示VEGF可能在HIBD后的自身保护性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mRNA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将112只新生7 d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以及HIBD后3、8、24 h以及3、6和14 d组,每组16只.其中8只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病变侧脑皮质caspase1 mRNA的表达情况;另外8只进行脑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在光镜下观察脑组织病理变化.结果假手术对照组中有少量caspase-1 mRNA表达,HIBD 24 h组其表达水平开始增加(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P<0.01),6 d达高峰(与其余各组比较P均<0.01),14 d时其表达下降,但仍高于假手术对照组(P<0.01).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HIBD后24 h~6 d神经元大量变性、坏死、丢失,同时胶质细胞显著增生.结论 HIBD后caspase-1 mRNA的表达增加,其变化规律与光镜观察到的脑损伤进展时间完全吻合,提示caspase-1可能参与了新生鼠HIBD的病理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神经生长因子(NGF)联合用药对大鼠缺氧缺血脑损伤(HIBD)的治疗作用,为探索治疗早产儿脑损伤的有效方法提供科学的实验依据和新的思路。方法:将50只新生7d龄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n=10)和HIBD模型组(HI组)(n=40)。HI组又根据A药(NGF)、B药(bFGF)两因素,用药、不用药两个水平,交叉分成4组,分别为生理盐水对照组(n=10)、NGF治疗组(n=10)、bFGF治疗组(n=10)和NGF+bFGF联合治疗组(n=10)。分别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大体改变及免疫组化改变,分析两药对于HIBD神经元数目的影响。结果:各组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脑萎缩,生理盐水对照组最严重,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假手术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海马CA1区的nestin阳性细胞数多于其他各组,其差异有显著性。结论:(1)NGF、bFGF均可提高HIBD后海马区神经元的数量;(2)NGF、bFGF的联合应用可提高对HIBD后海马区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背景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lash-visual evoked potential,F-VEP)是目前儿科临床评估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状态的一项新的易行方法.目的探讨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反映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的敏感性,研究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factor,NGF)对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为新生儿HIBD的早期诊断与干预提供理论依据.设计完全随机设计,对照实验研究.地点与材料研究地点为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生后7 d SD大鼠来源于南京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共60只,体质量约14~18 g,雌雄不拘,饲养于屏障环境的SPF级实验动物.干预40只大鼠制成HIBD动物模型后随机分成两组HIBD模型未治疗组20只,HIBD模型NGF治疗组20只,另20只为正常对照组.主要观察指标观察正常对照组及HIBD后F-VEP改变;NGF对HIBD模型的新生大鼠体质量增长情况、死亡率、左右脑质量及F-VEP波形影响.结果HIBD模型NGF治疗组体质量增长(11.9±3.5)g,实验过程中死亡率为5%,患侧(左侧)脑质量(0.59±0.02)与未治疗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均<0.01);治疗组左右脑重量差异无显著意义,而未治疗组左右脑质量[(0.39±0.10)g,(0.57±0.05)g]差异的显著性意义(P<0.01);HIBD后NGF治疗组与未治疗组即刻F-VEP潜伏期[(36.84±2.120)ms,(36.44±1.94)m]均较对照组(30.27±1.52)m明显延长(P<0.01),波幅降低(P<0.01);NGF未治疗组7d后与同期对照组相比F-VEP潜伏期[(48.17±2.08)m,(29.80±1.93)ms]明显延长,波幅降低[(3.75±0.69)mV,(4.22±0.87)mV](P均<0.01);同期NGF治疗组与未治疗组相比F-VEP潜伏期(32.08±1.85,48.17±2.08)明显缩短,波幅升高[(3.97±0.75)mV,(2.75±0.69)mV,P均<0.01].结论F-VEP主波潜伏期、波幅可较迅速反映HIBD后脑功能状态;NGF治疗减轻了HIBD后脑萎缩、改善了脑功能.  相似文献   

19.
背景:高压氧治疗可以促进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且其机制与Wnt信号通路的活化有关,但在体外高压氧对干细胞分化的影响是否也通过Wnt信号通路起作用目前尚未见相关报道.目的:观察高压氧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的影响,认识其相关机制.方法:全骨髓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贴壁纯化,取传至第3~5代细胞,加入含bFGF,EGF,B27的DMEM/F12培养基诱导培养24 h.诱导后细胞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未做任何处理,高压氧组给予0.10 MPa的压力治疗,稳压时间60min,稳压期间平均氧浓度不低于90%.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巢蛋白、NSE,GFAP,04等抗体的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Wnt3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神经干细胞经典培养基诱导后巢蛋白呈阳性表达.与对照组比较,高压氧组NSE,04阳性细胞分化率均最著增加(P<0.01),GFAP阳性细胞分化率无明显差异(P>0.05),Wnt3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高压氧可以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分化,但对星形胶质细胞的分化无明显影响,其机制可能与Wnt3蛋白的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