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0 毫秒
1.
目的 容量控制对于腹膜透析至关重要.腹膜平衡实验(peritoneal equilibration test,PET)可以评估腹膜小分子溶质转动功能,对优化腹膜透析存腹时间提供依据,但是不能预测腹膜液体转运功能.所以,本研究使用计算机拟合对不同超滤功能腹膜透析患者的腹膜液体转运功能进行评估.方法 纳入研究患者包括每天使用3~4袋2.5%葡萄糖透析液者(为腹膜超滤功能差组)和使用3~4袋1.5%葡萄糖透析液者(为腹膜功能好组),两组患者在上述透析处方下都能达到足够的液体清除.所有入组的患者都要求详细记录自己每天的腹膜透析换液情况,以评估腹膜液体转运功能.结果 本研究包括了17名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其中9名为超滤功能差组,8名为超滤功能好组.与超滤功能好组相比,超滤功能差组的患者每天更多的处于高葡萄糖(P<0.01)环境中,透析液/血浆肌酐比值(D/Pcre)更高(P<0.05),有更高的腹膜液体吸收率(Ke)(P<0.01). 结论 与超滤功能好的患者相比超滤功能差的患者的腹膜小分子溶质转运率更高,更为重要的是,超滤能力差的患者腹膜液体吸收率更高.  相似文献   

2.
71例腹透患者的腹膜平衡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丹侠  范敏华 《临床荟萃》1998,13(24):1107-1108
了解腹透患者的溶质转运类型的分布,并重点了解腹膜炎后的腹膜功能变化。方法:71例腹膜透析患者的84次腹膜平衡试验。结论:在腹膜炎后腹膜转运持续呈高溶质转运类型,且伴有残余肾功能低和低白蛋白血症的腹膜透析患者是腹透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3.
腹膜透析充分性指标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玲  胡昭  汪涛 《中国血液净化》2004,3(8):413-415,437
目的在氮平衡的基础上评价Kt/V这一经典的透析充分性评估指标在腹膜透析中的价值,探讨腹膜透析充分性的最佳评估指标.方法在氮平衡的基础上推算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的理论透析剂量及透析指数(DI),并进一步推算氮平衡状态下的Kt/V计算公式;计算溶质转运指数(SRI).比较透析指数(DI)、溶质清除指数(Kt/V)、溶质转运指数(SRI)三者在评估透析充分性方面的优缺点.结果溶质清除指数(Kt/V)受饮食蛋白的摄入量及体重的影响,我们不能用同一个Kt/V值标准来评估不同条件下CAPD患者的透析充分状况.在CAPD状态下,溶质转运指数(SRI)与Kt/V反映的数据是相同的,它反映的是溶质的清除量与该溶质在身体中总的含量之比.透析指数(DI)可以反映在达到目标血尿素氮(BUN)水平时不同体重、不同蛋白质摄入(DPI)患者达到氮平衡状态时所需要的透析剂量,当不存在蛋白质摄入不足的情况下,它可以从氮平衡的角度反映透析的充分性.结论对于临床处于稳定状态的CAPD患者,用透析指数(DI)综合蛋白摄入量(DPI)来评估其透析充分性较单纯目标尿素溶质清除指数Kt/V值及溶质转运指数(SRI)更为客观可靠.  相似文献   

4.
韩庆烽 《中国血液净化》2012,11(11):585-587
腹膜透析是终末期肾病血液净化治疗的重要方式之一。在确定腹膜透析方案时,我们会发现不同的患者存在相当程度的差异,即存在个体差异。所谓个体差异的存在取决于多种因素,但其中腹膜溶质转运特性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谓腹膜溶质转运特性是指腹膜透析患者中,不同分子质量的毒素通过人体腹膜所形成的半透膜,在腹膜和血液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从理论上讲,腹膜溶质  相似文献   

5.
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是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成熟的治疗方式之一,腹膜溶质转运功能不仅影响患者的透析充分性,也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患者透析起始的腹膜转运功能以及进入透析后腹膜转运速率的变化均存在较大异质性。不同地区及人种的腹膜转运速率也存在显著差异。在各种因素刺激下,炎症因子及促血管生成的细胞因子产物增加,导致腹膜血管血流改变,血管新生及血管病变,最终因有效腹膜血管表面积增加而致腹膜转运率升高。近年来,部分学者采用候选基因关联分析的方法探查了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IL-10等炎症因子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RAGE,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等细胞因子与腹膜溶质转运率变化的相关性。现有的研究已提示遗传机制在腹膜小分子溶质转运中的作用,但尚需在不同人群及人种中验证。这有助于了解影响腹膜转运功能的基因特点,为腹膜转运功能的研究及改善腹膜转运功能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CAPD患者腹膜转运功能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王  廖云 《中国血液净化》2007,6(9):487-489,495
目的 了解腹膜透析开始时腹膜转运类型对连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生存率的影响. 方法 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透析时间大于3个月,且在开始腹膜透析的头3个月内接受了腹膜平衡试验(PET)的患者94名,并根据PET结果分为高转运(H)、高平均(HA)、低平均(LA)和低转运(L)4组,分析各组间残余肾功能、腹膜透析持续时间、腹膜透析对小分子溶质清除情况以及腹膜透析超滤情况的差异. 结果 在四组之间,残余肾功能差异没有显著性;在转运功能强的患者中总肌酐清除率较高,但腹膜透析超滤则低于转运功能弱的患者(P值均小于0.05).在4组患者中,Kaplan-Meier法生存率分析显示累积生存率差异存在着显著性(χ^2=9.24,P=0.0262);且高转运和高平均组患者的生存率显著低于低平均组患者(P值分别为0.0026和0.0031). 结论 腹膜转运功能强的CAPD患者,生存率低于转运功能弱的患者.这无法用小分子溶质的清除效率来解释,可能与转运功能弱的患者腹膜透析超滤效果较好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简化的腹膜平衡试验在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其对溶质的转运能力。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来我院进行腹膜透析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标准腹膜透析方法;试验组采用简化的腹膜平衡试验法进行透析。以腹膜透析液与血肌酐的比值、葡萄糖吸收能力在腹膜平衡试验的曲线图判断患者的腹膜转运特性。结果:对照组中有3例患者高转运,19例患者高平均转运,5例患者低平均转运,3例患者低转运;试验组中有2例患者高转运,22例患者高平均转运,5例患者低平均转运,1例患者低转运。两组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费用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简化的腹膜平衡试验在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具有有效的溶质清楚能力,可节省患者的医疗费用,同时又节约了护理人力资源,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 PD)是一种广泛应用的肾脏替代疗法。随着腹膜透析龄的不断延长,患者腹膜功能随之出现改变,特征为对溶质转运加快,对水分超滤逐渐减少,直至发生超滤衰竭(ultra-filtration failure,UFF),最终导致腹膜透析失败。反复发作的腹膜炎、长期暴露于生物不相容透析液、较长的透析龄是腹膜功能减退的主要影响因素。腹膜相应的解剖学变化包括腹膜纤维化、血管透明变性和血管形成。为了更有效的评估和预测腹膜功能变化,越来越多的生物标记物用于临床实践。对于保护腹膜功能实施切实有效的措施可以延长PD的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近年来,针对保护腹膜功能的措施成为了新的研究热点。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国际上有关保护腹膜功能相关措施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简述。  相似文献   

9.
长期腹膜透析患者腹膜保护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阳晓  余学清 《中国血液净化》2010,9(10):523-525,537
<正>长期腹膜透析可导致腹膜结构和功能损伤,小分子溶质转运和液体吸收增加,最终引起腹膜超滤失败,甚至发生包裹性腹膜硬化症(encapsulating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腹膜透析患者透出液Gremlin的水平变化,探讨其对腹膜功能改变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5年1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规律随访的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ontin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患者78例,采用ELISA方法检测不同时间点透出液中Gremlin和TGF-β_1的水平,同时定期评价腹膜转运功能,分析Gremlin对腹膜功能改变的影响。结果 (1)随着透析龄延长,腹膜平衡试验结果显示低转运及低平均转运比例逐渐减少,部分患者腹膜功能逐渐转化为高转运或高平均转运;和初始相比,腹膜平衡试验各比率在随访3年、4年、5年时χ~2值分别为12.219、9.154和10.707,P值分别为0.007、0.027和0.013,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说明腹膜溶质转运功能逐渐增强。(2)腹膜透析1个月,透出液中Gremlin和转化生长因子β_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_1,TGF-β_1)水平均较低,分别为(3.54±2.51)pg/mL和(4.04±2.58)pg/mL,随着透析龄的延长,二者水平均逐渐升高,5年时可达到(232.71±55.01)pg/mL和(367.25±182.34)pg/mL,随访6月、1年、2年、3年、4年、5年的数据分别和腹膜透析1个月比较,t值分别为-5.956,-11.303,-22.187,-21.502,-34.255,-38.759,P值均为0.000,有明显统计学差异。(3)透出液中Gremlin和TGF-β_1水平与透析龄长短呈明显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44和0.873,P值分别为0.029和0.017。结论 Gremlin可能参与了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纤维化的发生,从而导致腹膜溶质转运功能发生改变。干预Gremlin表达有望为抑制或逆转腹膜纤维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正>腹膜透析是慢性肾衰竭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具有操作简便和不依赖血透机等优点。对于长期腹膜透析的患者,腹膜转运类型、腹膜透析液和透析置管等多因素可影响其腹膜转运功能,导致透析效能降低,出现腹膜纤维化及超滤衰竭,是制约腹膜透析发展的主要原因。对腹膜转运机制的研究是国际上腹膜透析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就近年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汪海霞 《浙江临床医学》2012,(12):1468-1470
目的探讨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腹腔局部内皮素(ET-1)与腹膜转运功能异常的相关性。方法60例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根据腹膜转运功能分为转运功能正常组和转运功能异常组,分别测定和计算透析充分性指标(Kt/V)、肌酐清除率(Ccr)和腹透液ET-1。结果与腹膜转运功能正常组比较,转运功能异常组患者Kt/V和Ccr明显降低(P〈0.05),超滤量明显增加(P〈0.05);腹腔局部ET-1水平明显升高,且与腹膜转运功能呈负相关(r=-0.752,P〈0.05)。结论腹膜透析患者腹腔局部内皮素水平与腹膜功能受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采用2.5%葡萄糖腹透液+大黄注射液和2.5%葡萄糖腹透液+硝普钠分别对兔腹透模型进行腹膜透析;对照组仅用2.5%葡萄糖透析液。测定实验各组不同时间血液和透出液内肌酐、葡萄糖和蛋白质浓度;记录腹腔引流量。含大黄和硝普钠的透析液能增加腹膜对小分子溶质肌酐和葡萄糖的运转,前者作用时间较后者长;两者对大分子蛋白质的转运及水的超滤无差异。提示大黄注射液是一种较好的改善腹膜溶质转运功能的药物。  相似文献   

14.
多巴胺在低腹膜转运患者中的运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寻找提高低腹膜转运功能患者的腹膜透析效能方法,使之达到或接近充分透析的指标。方法:先测定腹膜透析患者的腹膜转运功能,对低转运功能或低于平均转运功能的患者在其腹透液中加入小剂量多巴胺(5mg∶2L腹透液),然后观察其腹膜转运功能的变化,并通过动物实验得到证实。结果:57例腹膜透析患者中,低转运功能和低于平均转运功能的患者共18例,其中12例低于平均转运功能患者加入多巴胺后,腹膜对肌酐(Cr)的转运效率提高了12.0%,而蛋白质的丢失同时增加23.6%。动物实验重复了上述结果。结论:腹透液中加入小剂量多巴胺后可以提高腹膜对物质的转运功能。推测可能是通过扩张腹膜内毛细血管,增加了腹膜交换面积所致。  相似文献   

15.
腹膜功能障碍是影响长程腹膜透析质量的重要原因。因此,如何早期识别腹膜功能障碍,保护腹膜功能,避免腹膜功能丧失是腹膜透析从业者研究的热点。本文就腹膜转运功能原理、功能障碍分类评估及诊治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提高腹膜透析质量。  相似文献   

16.
小分子溶质清除是腹膜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主要从其主要指标—尿素清除指数的定义、测定方法、与患者预后的相关研究及进展以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阐述。尿素清除指数被认为与患者的体质量指数、性别、能量代谢率、种族等因素相关,其对腹膜透析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作用仍存在争议。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对尿素清除指数在腹膜透析小分子溶质清除评估中的作用及其局限性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腹膜透析患者腹膜转运类型与炎症反应、营养不良的相关关系.方法对46例腹膜透析患者行腹膜平衡试验(PET),根据PET结果将腹膜转运功能分为高转运(H)、高于平均(HA)、低于平均(LA)和低转运(L)四型.检查血TNF-α、IL-6以及白蛋白水平,并用主观整体评估(SGA)法评估患者的营养状态.结果 TNF-α水平高转运与低转运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白蛋白高转运与低转运相比,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IL-6则无显著性差异.根据SGA标准,H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较L显著增高 (P<0.05).结论腹膜通透性高的患者其炎症反应和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说明高通透性的腹膜转运类型是造成炎症反应、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腹膜透析患者的容量负荷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良好的容量平衡是腹膜透析充分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反之不仅影响腹膜透析的溶质清除,也是退出腹膜透析的主要原因。所以,腹膜透析患者容量负荷的平衡是影响腹膜透析成败的关键。目前研究表明,容量负荷过重会导致患者长期水潴留,诱发高容量负荷、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及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并发症,这些心血管疾病是腹膜透析患者死亡的最常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借助免疫组化技术,分析透析前腹膜微血管密度(腹膜透析置管术时)与腹膜基线溶质转运间的关系,以探究基线转运的可能形态学基础。方法入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腹膜透析中心的新入非糖尿病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腹膜透析置管术时留取壁层腹膜标本,以CD34为血管内皮标志行免疫组化染色,显微镜下计数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开始透析4~6周后行标准腹膜平衡试验(peritoneal equilibration test.PET),计算存腹4h的肌酐腹腔引流液/血浆比值(D/Pcr),;前1日收集24h腹膜透析液,测定蛋白质总量(peritoneal protein excretion,PPE)。结果共纳入32例患者,以D/Pcr=0.65为界,分为高/高平均转运组(19例)和低/低平均转运组(13例)。研究期内无急性腹膜炎发作。在对体表面积、残余肾功能、平均动脉压、降压药使用情况、2.5%葡萄糖透析液使用频率、PET当天的血红蛋白、血浆C反应蛋白、白蛋白水平校正之后,前者腹膜MVD值显著高于后者(F=10.470,P=0.004);腹膜MVD值与D/Pcr呈显著正相关(r=0.432,P=0.035),但与PPE无显著相关性(r=0.079,P=0.683)。结论非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透析前腹膜MVD与其小分子溶质基线转运率正相关,与24h腹腔蛋白丢失量无关,可能蛋白质的漏出更多受制于微血管的内在通透性。  相似文献   

20.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腹膜损伤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腹膜透析(CAPD)即使不发生感染性腹膜炎,也可出现血管增生、血管基底膜增厚和问质纤维化,导致腹膜有效表面积增大、血管通透性增高;溶质转运增加、超滤能力下降,最终腹膜功能丧失。这己成为影响腹膜透析长期维持最关键因素之一。其中的机制一直是近年来国内外腹膜透析领域研究的焦点之一。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腹腔局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上调可能就是其中心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