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结直肠癌的新辅助化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辅助治疗(neoadjuvant therapy)是指术前采用的一些治疗方法,包括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C)、新辅助放疗(neoadjuvant radiotherapy)和新辅助放化疗(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结直肠癌近年来手术效果仍不满意,术后的5年生存率仍徘徊在50%左右。NC可以  相似文献   

2.
结直肠癌辅助化疗的历史回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希罗达专家论坛介绍:欢迎来到希罗达专家论坛。在这里,您可以通过专家的笔触充分了解肿瘤学科发展的最新信息,了解希罗达在肿瘤治疗领域的最新进展。希望论坛能成为您了解国际先进技术的窗口,随时随地与世界互动,同时,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准备了一些相关问题,使您在参加有奖问答的同时对希罗达有进一步的了解。(有奖问答见封3插页)  相似文献   

3.
结直肠癌辅助化疗的进展与评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郁宝铭 《腹部外科》2001,14(1):10-12
结直肠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在发达国家中更是名列前茅 ,成为威胁人们生命和健康的大敌。外科手术虽是治疗此病的首选方法 ,并在降低局部复发率和提高术后生活质量上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但对控制、预防远处转移的发生上 ,手术是无能为力的。由于临床所见中后期病例较多 ,故总体生存率的提高并不明显。欲改变这种局面 ,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以及加强综合治疗是两个主要环节。化学治疗是综合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防治远处转移的主要手段。长期以来化疗在结直肠癌中的治疗作用始终被怀疑。在大量化疗药物中 5 氟脲嘧啶 (5 F…  相似文献   

4.
结肠直肠癌是全球第三大肿瘤,近1/3是直肠癌。中低位直肠癌的治疗策略与结肠癌,甚至高位直肠癌都存在很大差异。因此,有必要规范其临床治疗,以提高诊疗水平,减少局部复发风险。目前,各指南共识是T_(1-2)N_0期中低位直肠癌不需新辅助放、化疗(neoadjuvant radiochemotherapy,Neo-RCT),T_4期和(或)淋巴结阳性的中低位直肠癌应接受  相似文献   

5.
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辅助化疗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结直肠癌患者进行辅助化疗在年轻患者中已广泛使用,而老年患者却常被临床忽视。多项研究结果表明年龄本身并不影响辅助化疗的效果,老年患者和年轻患者一样可以从辅助化疗中获得生存优势和降低复发危险,毒副反应并没有增加,耐受性良好。医生,患者及家属应抛开年龄这一偏见,从患者自身的身体状况,家庭情况及社会因素出发,对是否接受辅助化疗应做一个全面的评估。  相似文献   

6.
结直肠癌手术前后辅助化疗的价值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在我国以年均 4.2 %的速度上升 [1] ,是严重威胁生命的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尽管外科手术是治疗结直肠癌的主要手段 ,但根治切除术后总的 5年生存率仅为 5 0 %左右。可见单纯靠手术切除达到治愈结直肠癌的目的是难以实现的。提高结直肠癌疗效的办法除了尽早发现、诊断和根治手术切除外 ,手术前、后的综合治疗仍然是防止肿瘤复发和转移的有效方法 ,特别是对于一些进展期低位直肠癌患者 ,综合治疗措施尚可起到提高手术切除率和保肛手术成功率以及减少术后复发和转移的作用。结直肠癌手术前后辅助化疗是综合治疗之中重要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每年约有13万名患结肠直肠癌,其中3万名死亡。肝是最常见的转移灶部位.未予治疗者的生存期很少超过2年,一般为6~9个月,手术切除孤立转移灶的5年生存率为30%~40%。10年生存率为15%~25%。中位生存期为23~42个月。肝转移灶切除后仍有一定的复发率,半数局限于肝内。Sloan Kettering  相似文献   

8.
9.
肝脏是结直肠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肝转移也是影响其预后的主要因素,如果不进行治疗.大部分病人自然生存期不超过12个月,接受系统化疗的病人中位生存期不足24个月,5年存活率《8%.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对直肠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回顾分析采用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治疗组)的直肠癌患者的资料,并与接受非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对照组)的患者生活质量、保肛率、术后并发症、3年生存率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功能子量表积分均较治疗前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子量表中疲倦、恶心欲呕吐、疼痛、食欲丧失、便秘、腹泻积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积分增高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保肛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3年生存率及化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可以提高直肠癌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新辅助化疗对直肠癌手术的影响,并比较FOI,FOX4方案和5-FU/LV方案在直肠癌新辅助化疗中的效果。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2006年5月至2010年5月我院收治的拟行手术治疗的67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A、B、C组,A组21例患者术前接受FOL FOX4方案化疗,B组22例患者术前接受5-FU/LV方案化疗,C组24例患者在完善术前检查、排除手术禁忌症后即行手术治疗,对比分析A、B组化疗前后肿块临床触诊情况、直肠镜检评价情况,以及三组手术情况和术后复发情况。结果显示,化疗2个周期后,A组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11例,疾病稳定(SD)9例;B组CR0例,PR13例,SD9例,两组总有效率(CR+P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保肛术后分别复发1例(4.8%)、1例(4.5%)和3例(12.5%)。A、B组与C组相比,复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切口感染、吻合口漏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FOI。FOX4方案和5-FU/LV方案行新辅助化疗均可缩小直肠原发肿瘤,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满意,但两者效果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直肠癌新辅助化疗对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的影响。方法 对43例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术前通过结肠镜活检证实为直肠癌,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bcl-2、bax蛋白的表达,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检测直肠癌细胞的凋亡指数。新辅助化疗NCT采用FOLFOX-4两天方案,每2周重复1次,28天为1个化疗周期,完成2个周期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后行手术治疗,术后标本应用免疫组化SP法、TUNEL技术观察bcl-2、bax蛋白和AI的变化。结果化疗后直肠癌组织中bcl-2、bax阳性细胞率和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43.29±7.42)%、(72.9±9.18)%和(10.79±3.05)%,与化疗前(65.7±8.53)%、(54.8±7.86)%和(5.38±2.24)%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化疗后部分缓解(PR)病例bcl-2、bax阳性细胞率与无效(NC)病例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新辅助化疗可明显促进直肠癌细胞的凋亡。而且这两种基因的表达水平与新辅助化疗疗效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而且这两种基因的表达水平有可能成为进展期直肠癌化疗疗效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探讨进展期结直肠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报道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1例接受新辅助化疗的进展期直肠癌患者的诊疗经过,并复习相关文献。 结果〓经过3疗程的新辅助化疗,患者术后病理结果提示完全病理缓解(pCR)。结论〓新辅助化疗对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是有效的,适合在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术前应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病人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上升,新辅助放化疗+全直肠系膜切除成为病人的首选治疗方案。新辅助放化疗被认为是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病人的标准治疗方案,但其中放疗并未提高病人的总存活率,且对手术决策和术后恢复方面有不良影响。因此,单纯新辅助化疗的应用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有潜力成为更佳的治疗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15.
应用氟尿嘧啶肠腔化疗辅助结,直肠癌根治术的远期效果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报告82例大肠癌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45例,除施行根治术外。辅加肠腔5-FU化疗和术后第1、2天5-FU全身化疗;对照组37例,单纯施行根治术。Dukes’C期病人试验组3年、5年和8年生存率分别为75.5%、65.4%、和28.5%,而对照组仅58.3%、25.0%和5.6%,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另外,试验组肝转移比对照组少。故此法是提高结、直肠癌根治术疗效和防止肝转移的重要措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结直肠癌辅助化疗的历史与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结直肠癌每年新发病病例数达102万,每年近52.9万人死于结直肠癌[1]。全球结直肠癌发病率仍处于上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多学科协作(multi-disciplinary team, MDT)诊治模式下,结直肠癌手术围手术期不同新辅助/辅助化疗治疗策略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12月期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肛肠外科专业组收治确诊为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非辅助化疗组(新辅助化疗 手术治疗)和辅助化疗组(新辅助化疗 手术治疗 辅助化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共收治了789例结直肠疾病患者,其中明确诊断为结直肠癌并符合纳入研究条件的患者195例,其中男109例,女86例; 年龄为25~84岁,中位年龄60.00岁,平均59.98岁; 结肠癌59例,直肠癌136例.随访时间为5~17个月,全部195例患者中失访3例,成功随访率为98.5%,随访期间无复发和死亡.2组患者基线基本一致,2组间术前内科合并症、肿瘤并发梗阻症状和术前是否输血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组在术中是否输血和Dukes分期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手术相关指标和病理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在术后治疗中,2组间是否输血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住院期间康复指标在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组间术后并发症和排便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和3个月随访中发现,2组间CEA和CA19-9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MDT诊治模式下,进行新辅助化疗 手术治疗 辅助化疗方案并不影响患者的康复,也不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并可能提高患者术后对排便习惯的接受程度,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临床价值,但是否能提高临床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直肠癌新辅助化疗对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的影响。方法对43例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术前通过结肠镜活检证实为直肠癌,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bcl-2、bax蛋白的表达,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检测直肠癌细胞的凋亡指数。新辅助化疗NCT采用FOLFOX-4两天方案,每2周重复1次,28天为1个化疗周期,完成2个周期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后行手术治疗,术后标本应用免疫组化SP法、TUNEL技术观察bcl-2、bax蛋白和AI的变化。结果化疗后直肠癌组织中bcl-2、bax阳性细胞率和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43.29±7.42)%、(72.9±9.18)%和(10.79±3.05)%,与化疗前(65.7±8.53)%、(54.8±7.86)%和(5.38±2.24)%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化疗后部分缓解(PR)病例bcl-2、bax阳性细胞率与无效(NC)病例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辅助化疗可明显促进直肠癌细胞的凋亡。而且这两种基因的表达水平与新辅助化疗疗效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而且这两种基因的表达水平有可能成为进展期直肠癌化疗疗效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2013年结直肠癌是美国第4位常见肿瘤,第2位肿瘤死因,2009年结直肠癌是中国第5位常见恶性肿瘤,也是第5位肿瘤死因,而且发病率还在继续上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后腹腔镜直肠癌Dixon术的根治性、安全性及远期疗效。方法选取2013-01—2015-01间在洛阳市第二中医院行新辅助化疗后接受Dixon术的52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根据不同术式分为2组,各26例。观察组实施腹腔镜手术,对照组行开腹手术。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术后3 a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后腹腔镜直肠癌Dixon术的根治性、安全性及远期疗效与开腹Dixon术相似。但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