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9~2002年,我科对各类断指47例进行再植后均获成活,并对其中24例成活的再植指,不但进行运动功能康复训练,而且应用感觉功能再教育的训练方法,促进感觉功能的恢复,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4例阴茎离断再植术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回顾性分析阴茎离断后行再植术患者的护理经验。本组4例阴茎离断再植术患者术后2例再植阴茎完全成活,2例不成活。经术后5个月随访,再植成活的阴茎勃起功能恢复,无尿道狭窄表现,龟头部皮肤恢复部分感觉。体会到术后严密观察再植体的血液循环,及时发现并处理血管危象;有针对性地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正确处理离断的组织,加强皮肤护理及用药护理,对阴茎再植成活及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促进断指再植指感觉功能恢复的方法。方法 随机选择21例30个再植成活指患者作为训练组,在术后4周时,进行专门的感觉再教育,共4个月。另22例32个断指再植者作为对照组,未接受感觉训练。平均随访9.3个月,测试两组患指的两点辨别觉(2PD)。结果 感觉训练组 2PD距离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断指再植术后患者进行专门的感觉再教育训练,有助于再植手指感觉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部分耳廓完全离断再植难以成活,一般给予清创原位缝合,但成功率低,或行清创缝合,然后二期成形,病人承受2次手术痛苦,且外形难以完全恢复,影响容貌[1].随着显微外科的不断发展, 我国断指(肢)再植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但是断耳再植病例尚属罕见[2],2009年3月19日,我院急诊收入1例因车祸导致左耳部分完全离断的病人,行再植手术,再植耳廓完全成活,外形恢复,病人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上臂高位断肢得到再植的病例较罕见,其原因主要是肢体挫裂伤严重,对于大段缺损或缺血时间太长的断肢,不宜进行再植,即使进行了再植,其功能恢复也较差,故此类患者再植后的致残率极高 [1]. 2001年 12月 3日我科成功对 1例自上臂高位平面绞轧完全离断的患者进行了再植手术,术后断肢成活,功能恢复顺利,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姚静  胡三莲  周玲  黄新艳  钱会娟 《护理研究》2013,(18):1858-1859
肢体再植术后成活与病人配合治疗有密切关系[1],而完成断指再植手术只是取得成功的第一步,断指再植的最终目的旨在最大限度恢复手指功能,通过积极的康复治疗可获得满意的功能,而这些治疗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健康教育内容的全面落实。临床路径作为一种为服务对象提供高质量、高效率、低成本  相似文献   

7.
马剑芬  李春莲  宋丹 《护理研究》2007,21(33):3042-3043
KomatsuTFFU[1,2]相继报道了断指再植的成功,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断指再植成活率已经明显提高到90%以上[3],再植后的成活并不是再植成功的唯一标志,“成功”的定义应当使患指恢复良好的外观和功能[4]。因此我们认为断指再植的“成功”与否,除取决于手术技术外,充分的术前准备、精心地术后护理和功能康复都是成功的重要环节。这就要求医护人员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再植技术的医护水平,现将断指再植术有关护理和功能康复介绍如下。1断指再植的护理1.1断指再植术术前护理针对病人断指时的具体心理动态,要求护理人员态度诚恳,体贴周到,使病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断指再植病人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断肢再植手术病人行健康教育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再植成活59例,再植失败4例;随访6个月至2年,功能恢复:优43例,良12例,一般6例,差2例.[结论]对断肢再植病人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影响断指再植成活及手指功能恢复的因素。方法通过对101例断指再植患者适应证的选择、无创显微技术的应用、术后的治疗及系统的康复锻炼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1例127指再植成活119指,成活率为93.70%,手指的功能恢复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分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标准:优26指,良73指,可12指,差8指,优良率达83.19%。结论正确选择适应证、严格的无创操作、积极处理血管危象及合理的系统康复训练是提高断指再植成活及功能恢复的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麦明霞  陈绮坚  颜玲 《家庭护士》2009,7(7):591-592
[目的]总结断指再植术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断指再植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1例患指感染坏死,2例患指栓塞坏死,其余31例再植指均成活.[结论]科学的综合护理和功能锻炼,是断指再植获得满意疗效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1.
陆廷仁  韩晶娟 《中国康复》1995,10(4):170-172
1例十指完全离断再植成活的患者,经过4个月的康复治疗,重建的十指恢复部分功能,采用计分制对患者的运动、感觉、主观症状、美容、满意程度及其从事原工作恢复情况等5个方面进行断指再植后的功能评定,体现了现代康复医学思想,强调了患者的主导作用,评估范围全面、客观。  相似文献   

12.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目前我国断指再植无论数量还是成活率均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但术后手功能恢复情况却不尽人意[1].断指再植的成活不等于再植的成功,使再植成活的手指最大限度地恢复原有的各项功能,才是再植的最终目的.断指再植手功能的恢复主要依靠科学、及时、全程的康复治疗护理.近几年,断指再植手功能康复护理已逐渐引起国内外临床工作者的重视,从研究断指再植术后各种康复护理方法,到探讨断指再植功能康复所包含的阶段、内容以及为确保患者出院后功能康复继续进行的措施,都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报道末节手指不同平面离断再植临床经验。方法 根据末节手指离断平面的不同,采用吻合动脉、静脉或单纯吻合静脉,重建离断指的血运再植患指。结果 再植36例41指,成活34指,成活率82.9%,再植术后远期,再植指外观与正常手指接近,感觉功能良好,两点辨别觉为3-8mm。结论 吻合血管的末节不同平面离断指再植,均可以获得良好的外观和功能。  相似文献   

14.
背景:断指再植的目的是恢复一只有功能的手。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模式(PDCA)在英文字母中所代表的含义如下:P(plan)-计划,D(do)-实施,C(check)-检查,A(action)-处理,对未能解决的问题放到下一个循环中。目的:探索断指再植成活后促进再植指感觉功能恢复的训练方法。设计:病例对比观察。单位:山东省临沂市人民医院手外科。对象:选择2002-01/2004-06在山东省临沂市人民医院手外科住院的断指再植成活患者45例,共65指。纳入标准:①肢体完全离断且再植成活者。②损伤类型为切割伤、电锯伤、挤压伤和冲压伤。③离断平面在指蹼至甲根之间。…  相似文献   

15.
断指再植后手部感觉功能的自然恢复一般需经较长的时间 ,而且多遗留不同程度的感觉功能障碍。而临床康复工作中 ,往往重视运动而忽略了感觉。我们对 12例再植指进行了系统的感觉功能训练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2 4例 ,均为外伤导致手指的离断伤 ,男 2 0例 ,女 4例 ,年龄 18~ 4 2岁。示指 9例 ,中指 4例 ,环指 6例 ,小指 5例。指神经离断平面 ,近节 13例 ,中节 11例。 2 4例断指在术中均用11/ 0的无创缝合线缝合双侧指神经外膜。将成活的 2 4例断指随机分为 2组 ,第 1组 (感觉训练组 ) 12例 ,术后进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出院后电话健康督导对断指再植术后再植指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90例(107指)断指再植成活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6例(55指)和对照组44例(52指)。对照组接受常规随访,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还接受出院后护士的电话健康督导。比较出院6个月后两组再植指功能恢复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再植指外形及感觉、运动功能等优良率高于对照组( P<0.05),干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护士电话健康督导对断指再植术后再植指功能恢复具有一定的促进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光固化树脂夹板固定外伤脱位牙再植的护理配合效果。[方法]收集、整理24例外伤脱位牙的病人,对其采取光固化树脂夹板固位再植。[结果]24例病人术后23例再植牙成活,1例再植牙牙髓坏死,经根管治疗后保留患牙。定期复诊3个月~12个月,无一例患牙松动脱落。[结论]光固化树脂夹板固定外伤脱位牙再植的护理配合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2002年12月~2004年12月,我们从整体护理的观念出发,结合显微外科专科护理特点,对20例断指再植的患者实施了功能康复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14例,女6例,8~45岁,平均23.5岁。切割伤16例,绞伤2例,轧伤2例;受伤程度:完全离断8例,不完全离断12例;本组均进行了术后功能康复护理。术后12~18个月随访,采用TAM评价法[1],评定活动恢复情况,优13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90%。2康复护理2.1急性期康复护理术后当日至7~10d,治疗护理的目的是保证再植指成活,预防感染,促进创口愈合。患者卧床7~10d,患肢抬高制动,严密观察再植指血液…  相似文献   

19.
复杂肢(指)体组织及器官离断伤救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有关特殊类型肢(指)体组织及器官离断损伤的显微再植和修复方法。方法回顾分析了合并复合组织缺损的肢体离断伤再植修复72例,多肢体离断再植19例40侧肢体,多指多节段离断再植26例63节段,双手十指离断再植4例,复合组织离断再植59例,70岁以上高龄肢体离断5例以及特殊器官离断伤11例。采用原位再植、交叉再植、组织移植等显微外科技术进行修复。结果对其中162例患者随访3个月~10年,功能恢复情况为上肢:优27例,良35例,差12例,优良率83.8%;下肢:优33例,良34例,差11例,优良率85.9%:外耳再植成活5例,皮瓣修复重建耳廓2例全部成活,阴茎及睾丸再植2例全部成活,舌体再植1例失活,鼻离断再植1例失活。结论对特殊组织器官离断损伤,采用原位再植、交叉再植、寄养冉植、皮瓣转移、组织移植等显微重建方法进行修复可使损伤组织器官恢复原有的外形和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前臂完全离断再植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措施和护理干预。方法对36例前臂完全离断患者做好术前急救护理、术后密切观察局部和全身情况、合理的饮食护理和预防性用药、体位护理、全程系统康复功能锻炼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36例离断前臂全部成活。随访12~36个月,根据上肢断臂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进行评定,上肢功能优26例,良7例,差3例,再植肢体功能恢复优良率达91.6%。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低血容量性休克、肢体血液循环障碍、应激性溃疡等局部和全身性并发症,提高前臂再植成活率,恢复肢体的感觉和活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