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 病历简介例 1.患儿男 ,11岁。诊断急性阑尾炎 ,行阑尾切除术。术中仅见阑尾稍充血、水肿。术后 13h发现患儿腹腔出血 ,立即行二次手术。术中清除腹腔内积血约 12 0 0mL ,将有活动性出血的阑尾系膜做 8字缝合止血。例 2 .病人男 ,2 3岁。诊断急性阑尾炎 ,行阑尾切除术。术中见阑尾中段穿孔 ,被大网膜包裹。逆行切除阑尾 ,其残端结扎后以临近肠脂垂固定。术后 15h发现病人腹腔出血 ,立即行二次手术。发现是原包裹阑尾穿孔处的大网膜的炎性创面 (约 2cm× 3cm)活动性出血。例 3 .病人男 ,41岁。诊断急性阑尾炎 ,行阑尾切除术。术后见烟卷引…  相似文献   

2.
例1,女,13岁,入院诊断为阑尾周围脓肿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经麦氏切口进入腹腔,因粘连严重,难以分离,随后切开脓腔,吸出脓液,未找到残留的阑尾,只用硅胶管行脓腔引流术,但术后第5天拔出引流管后于换药过程中,经切口取出一长12cm已死亡的蛔虫,至此,引流口经久不愈形成窦道,于3个月后行窦道切除术后愈合。例2,男,29岁,术前诊断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中见阑尾中段破溃穿孔,即吸尽脓液,行阑尾切除术,术后切口感染,历经数周形成窦道,因疑有腹腔异物,手术后2个月再经麦氏切口行探查术,切开腹壁后,见窦道腹腔端伸向膀胱直肠窝,有一粪石残留,取出粪石,…  相似文献   

3.
腹部手术后腹腔内出血11例教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其根 《腹部外科》2000,13(3):185-185
1984年7月至1999年7月,作者曾遇到腹部手术后发生腹腔内出血11例。现就再手术原因及其经验教训作一分析。临床资料本组男5例,女6例;年龄21~65岁,平均年龄42岁。单纯性阑尾炎1例,血小板减少(病因不清)合并阑尾炎1例,坏疽性阑尾炎1例,胃癌2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例,胆囊结石2例,胆囊结石合并肝癌1例,胆总管结石1例,门静脉高压症1例。行阑尾切除术3例,胃癌根治术2例,胃大部切除术1例,胆囊切除术3例,胆囊切除加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1例,脾切除加断流术1例。出血原因:血小板减少凝血机能障碍致创面、伤口出血1例,肝癌自动破裂出血1例,阑尾系…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1261例报告   总被引:36,自引:8,他引:28  
目的 :总结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12 6 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2 6 1例中 ,12 4 9例在腹腔镜下完成阑尾切除术 ,2例行阑尾周围脓肿引流术 ,10例为阑尾根部穿孔或腹膜后阑尾中转剖腹手术。 1例术后出血而再手术 ,戳孔感染 4例 ,无因肠瘘、肠粘连、肠梗阻而再手术者。结论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要正确处理系膜并将阑尾移出腹腔 ,可降低切口感染、肠粘连、肠梗阻的发生率 ,此术式尤其适用于肥胖 ,小儿及化脓坏疽性阑尾炎患者  相似文献   

5.
阑尾穿孔切口感染的预防(附60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我院自1984~1989年共手术治疗阑尾炎469例,其中阑尾穿孔60例。为预防阑尾穿孔切口感染,而对60例阑尾穿孔腹腔脓液较多的患者,应用部分缝合腹膜的方法,术后愈合良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60例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6~66岁。60例均选用麦氏切口,按常规操作,术中仅缝合切口腹膜中心一针,其余部分腹膜不缝合。有切口污染可能的病例均认真反复腹膜外冲洗以及腹腔内都予以吸净清理。术毕不常规放置引流物,只对阑尾残端处理不满意、腹腔内脓液多时才在切口下方2cm、回盲部放置橡皮管引流。60例均常规术前、术中、术后静滴灭滴灵4~6天,同时给庆大霉素肌注或静滴。结果:本组患者平均住院10.06天。56例切口甲  相似文献   

6.
从1986~1989年6月,我们对90例阑尾切除术患者采用新的切口缝合方法,收到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男55例,女35例;年龄7~65岁,平均33岁。全组病例均行阑尾切除术,其中腹腔内切口旁引流3例。病理诊断:急性化脓性阑尾炎41例(穿孔3例),坏疽性阑尾炎17例,单纯性阑尾炎32例。二、手术方法:均采用麦氏切口进腹,将腹膜与切口巾一并夹住,以保护切口。常法切除阑尾。如需要放置引流者,可在阑尾切口外下方另作切口引出。缝合步骤如下:第一层缝合腹膜,缝合前,以血管钳分别将腹膜之两叶钳夹固定,用大弯三角针4  相似文献   

7.
廖康恕 《腹部外科》1992,5(4):186-186
阑尾炎并发阑尾根部穿孔累及盲肠壁部分坏死缺损者不多见,术中处理常有困难,是阑尾穿孔术后并发粪瘘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作者收治6例,采用带蒂侧腹膜片(下称腹膜片)修补成功,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男5例,女1例;年龄最大54岁,最小12岁,发病距手术时间最长52小时,最短17小时。术中发现:右下腹积脓并混有粪便,阑尾坏疽,穿孔部位在阑尾与盲肠交界处,切除阑尾后见盲肠壁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对已有转移的结肠直肠癌开展了肿瘤减负荷手术,即尽量切除肿瘤组织以减少宿主的肿瘤细胞负荷量,随后再采用辅助疗法以控制残留癌肿的生长。作者对51例结肠直肠癌和130例阑尾癌已伴有腹膜癌病者进行了上述肿瘤减负荷手术,包括6种不同的腹膜切除术(大网膜和脾切除、左上腹腹膜切除、右上腹腹膜切除、小网膜和胆囊切除、盆腔腹膜和直肠乙状结肠切除、胃窦切除)。均在术中腹腔内注入5-氟尿嘧啶,初期剂量为15mg/kg加入1L1.5%葡萄糖腹腔透析液中,术后2、3、4和5天给  相似文献   

9.
阑尾切除术后发生肠外瘘并非罕见,我院1987~1988年不同类型阑尾切除术后引起的肠外瘘4例,现分析报告如下。例1.男,44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疼痛2天,诊断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急诊行阑尾切除术。术中见阑尾根部坏疽,因盲肠壁水肿明显,阑尾残端无法包埋,故用大网膜覆盖,右髂窝置一根烟卷引流。术后3天拔除引流,第7天发现引流口流出混有粪渣的脓液,经  相似文献   

10.
腹腔引流中的教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腔引流术操作失当也可造成严重并发症。现将我们遇到的两种情况介绍如下。一、腹腔引流失当致腹壁蜂窝织炎例女,67岁。肠切除、肠吻合、右下腹烟卷引流术后第2天,发现右腹壁红肿,抗感染治疗无效,红肿迅速扩延。拔除引流时发现引流管部分侧孔置于腹膜外。减张切开见部分皮肤及皮下脂肪坏死,彻底清除坏死组织时肌筋膜已裸露。后因肠瘘、毒血症致周身衰竭死亡。本例教训在于烟卷引流条侧孔位置剪得过高,下引流时又误将有侧孔的引流条部位置于腹膜外,导致  相似文献   

11.
1999年 1月至 2 0 0 2年 5月 ,我们共收治因阑尾炎、盲肠炎导致盲肠穿孔病人 2 0例 ,采用后腹膜舌形瓣修补 ,效果较好。  手术方法 :术中常规切除阑尾 ,对穿孔处行全层结节缝合 ,闭合穿孔。在盲肠下方弧形切开后腹膜 ,使之成舌形瓣 ,向上反折覆盖穿孔 ,将其与盲肠浆肌层 (盲肠水肿重者则与肠脂垂 )结节缝合 ,冲洗腹腔 ,放置腹腔引流 ,关腹。 2 0例病人无一例出现肠瘘 ,均顺利出院。  升结肠是腹膜间位器官 ,回盲部下方正处于腹膜转折处 ,该处腹膜较松弛且无复杂解剖关系 ,手术操作容易。  手术中应注意 :( 1)需弧形切开后腹膜 ,使之成…  相似文献   

12.
结肠腹膜后急性穿孔:附20例报告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结肠腹膜后急性穿孔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 2 0例不同类型的结肠腹膜后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 0例术前均误诊。 18例行手术治疗 ,其中行癌肿一期切除吻合 5例 ;二期手术结肠切除吻合 5例 ;外伤性穿孔单纯缝合 7例 ,二期结肠吻合 1例 ;死亡 2例。另行保守治疗 2例均死亡。结论 结肠腹膜后急性穿孔与腹腔内穿孔在症状、体征、辅助检查有许多不同之处 ,诊断相对困难 ,误诊率高 ,应予以重视。本病一经诊断 ,应立即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阑尾切除术中误伤髂外动脉一例教训杨昌柏患者:女,31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痛1天,急诊入院,硬脊膜外阻滞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在进入腹腔之前,切口内突然凶涌出血,立即给予压迫、钳夹、结扎止血,并继续行阑尾切除术,术中顺利,缝合腹膜后,追查出血原因时发现右下...  相似文献   

14.
免气腹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6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免气腹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 2008年8月~2009年10月,对69例急性阑尾炎行免气腹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硬膜外麻醉下,在右下腹麦氏点处做1.5~1.8 cm的切口,用免气腹悬吊装置,提起右下腹壁,建立腹腔镜操作空间。阑尾切除的方法有以下3种:完全腹腔外切除阑尾;腹腔内先游离阑尾,然后再在腹腔外切除阑尾;在腹腔内完成阑尾切除术所有的操作。如果有局限性腹膜炎,或阑尾残端炎症严重或残端处理不满意,则在右下腹放置引流管,并从切口处引出。结果 3例需要延长切口完成手术。免气腹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成功66例,平均手术时间51 min(38~72 min),术中出血10 ml,无邻近肠管损伤。手术后24 h内均能下床活动。术后1例局限腹腔感染,1例切口感染,无腹腔出血。2例均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免气腹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阑尾癌二例     
我院于1965~1980年,行阑尾切除2,459例,其中2例经病理证实诊断为阑尾癌,报告如下。例1.女,59岁。病人一个月来自觉右下腹及骶尾部持续性疼痛,便后加重。查体:除右下腹部压痛,轻度肌紧张外,余未见明显异常。术前以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开腹后见腹腔内有少量稀薄液体,阑尾肿大6×2.5cm,其基底部坚硬,表面轻度充血,瘤尾于后腹膜与髂外静脉粘连,分离后将阑尾和部分盲肠一并切除并送病理检查,诊断为阑尾癌。术后10天再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术后11天创口愈合出院。术后随访3年4个月死于本病复发。例2.男,59岁。于两个月前发现右下腹不规律  相似文献   

16.
常规的麦氏切口阑尾切除 ,由于切口小 ,手术操作相对简单 ,容易忽略术中的常规探查 ,本文回顾性地分析总结了 5例阑尾切除术后粪石残留致再手术的原因。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患者年龄 12~ 2 1岁 ,平均年龄 15 .4岁。其中男 1例 ,女 4例 ,均未婚。二、诊断与治疗 :5例术前均诊断为急性阑尾炎 ,均有腹膜炎体征。3例外院手术 ,2例我院手术 ,其中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1例。距第二次手术时间 :2年者 2例 ,1年半者 1例 ,2周者 2例。作者单位 :0 43 0 0 0 山西省侯马市中国人民解放军 2 89医院术前 3例经腹壁窦道造影确诊 ,2例B超检查发现腹腔脓…  相似文献   

17.
1999年 7月至 2 0 0 2年 12月我们用三孔法为 2 4例患者在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的同时行阑尾切除术 (LA)。 2 4例中男9例 ,女 15例 ,2 2~ 71岁 ,平均 5 0岁。患者全麻取仰卧位 ,麦氏切口长 10mm ,分层切开 ,提起腹膜切小口直视下插入套管行气腹 ,置入 30°腹腔镜 ,常规完成LC后将胆囊置于右髂窝 ;将镜转入剑突下孔 ,在第 3孔辅助下将阑尾从麦氏点套管内连同套管一起拖出腹腔 ,小拉钩暴露下按传统方法切除阑尾 ,取出胆囊 ,缝合腹膜 ,冲洗切口 ,皮内缝合切口。本组患者均在术后 3~ 4d出院 ,无 1例发生并发症。讨 论 本组三孔法LC同…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合并穿孔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且穿孔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治疗,术中对腹腔进行探查并将脓液、渗出液完全吸净,提拉阑尾并将系膜显露,应用电凝钳将阑尾系膜切断并对阑尾根部双重套扎,荷包包埋阑尾残端,留置引流管。结果本研究60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62.07±14.86)分钟,术中出血量(17.11±5.36)ml,肠功能恢复时间(19.96±7.37)小时,住院时间(5.38±1.91)天,术后下床开始活动时间(14.24±2.93)小时,留置引流管时间(3.41±0.85)天;60例患者均伴有腹腔脓液存在,同时有阑尾坏疽及化脓。阑尾穿孔位于体部者47例,穿孔位置为根部者8例,穿孔位置为阑尾远端者5例。阑尾穿孔位于体部的所有患者术中行结扎阑尾残端均获得成功。穿孔位置为根部者无法进行结扎,将阑尾切除后对残端破口进行"8"字缝合,然后包埋处理。5例盲肠壁伴有严重水肿者无法行包埋处置,需拉拢覆盖缝合大网膜、周围脂肪组织。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切口感染、肠梗阻、腹腔内出血及脓肿形成等并发症。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穿孔阑尾炎,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术中视野好,创伤度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但术后腹腔镜下对阑尾显露时,需要手术操作者具备熟练的缝合结扎操作技术,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普及应用,腹腔镜手术技术已成为急性穿孔性阑尾炎的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儿童阑尾穿孔的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儿童阑尾穿孔腹膜炎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优缺点。方法 :分析 30例阑尾穿孔并腹膜炎手术治疗患儿的临床资料 ,其中 15例行LA为腹腔镜组 ,15例开腹阑尾切除术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切口感染及腹腔残余感染等情况。结果 :15例LA手术时间 30~ 75min ,平均 5 2min ,几乎无出血 ,术中冲洗并吸尽腹腔内脓液后留置腹腔引流 2~ 3d ;切口感染 1例 ,平均住院 7d。对照组 15例手术时间 4 5~ 110min ,平均 6 4min ,腹腔残余感染 3例 ,切口感染 2例 ,肠粘连 1例。结论 :阑尾穿孔并腹膜炎患儿行LA比常规开腹术恢复快 ,住院时间短 ,切口感染及腹腔残余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 ,且切口疤痕小 ,美容效果好。阑尾脓肿形成早期不是LA的禁忌证 ,但阑尾脓肿并广泛包裹者不宜行LA。  相似文献   

20.
阑尾周围脓肿Ⅰ期阑尾切除引流术15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阑尾周围脓肿Ⅰ期阑尾切除 +引流术的方法及评价。方法 :15 0例阑尾周围脓肿Ⅰ期阑尾切除引流术。其中大网膜包裹阑尾形成脓肿 115例 ,阑尾与肠系膜侧腹膜 ,肠壁间形成脓肿 3 5例。阑尾残端结扎荷包包埋 84例 ,残端无法包埋只能行周围腹膜覆盖残端者 19例 ,阑尾浆膜下切除根部肌层结扎浆膜缝合法 3 0例 ,根部腐烂不能结扎而行根部盲肠壁“8”字缝合 17例 ,全部脓腔放置腹腔双腔管引流 ,脓腔较大经引流管应用甲硝唑反复冲洗。结果 :15 0例全部治愈 ,伤口甲级愈合 14 4例 (96% ) ,切口感染 6例 (4 % ) ,术后无 1例发生肠瘘、粘连性肠梗阻、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平均 9天出院。结论 :阑尾周围脓肿Ⅰ期阑尾切除引流术是一种积极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住院时间短 ,见效快 ,费用低 ,避免复发和阑尾周围炎症肿块以及脓肿引起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