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了解目前部分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采用自制的调查表,以2007年12月1日至2008年11月1日为止,以每月1日为调查日,对74例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在74例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一年内不改药的有48例(65%);一年内调整药物的有26例(35%),其中长期病情稳定减药的有14例(54%),病情反复增药的有8例(31%),病情变化而换药的有4例(15%)。结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坚持长期服药是预防疾病复发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CCMD-2-R有关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且BPRS总分≥18分 ,服用利培酮满12 wk的精神分裂症病人,分别用治疗前 、后BPRS总分的减分率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71例在治疗12 wk后平均减分率为(64.2±9.2)%,其中痊愈率9.9%(7/71),显效率84.5%(60/71),进步5.6%(4/71),无效0(0/71),总有效率为94.4%。结论 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贾漠  张自谦 《现代医药卫生》2014,(11):1752-1753
目的:了解陕西省周至县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重症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该县手足口病疫情防控策略提供一定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以《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该县2008~2013年上报的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及其个案调查资料为基础,对该县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年间该县共上报手足口病3969例,重症病例68例,死亡4例,病死率为0.10%(4/3969)。重症病例集中发生在5~7月,占72.06%(49/68);未入托的散居儿童50例(73.53%),托幼儿童18例(26.47%);男45例,女23例,男女比例1.96∶1;0~3岁儿童手足口重症病例数50例(73.53%),≥3~6岁儿童18例(26.47%),未见6岁以上儿童重症病例;重症病例的病原体主要为EV71,占77.94%(53/68)。结论3岁以下未入托的散居儿童是该县手足口重症病例的高发人群,5~7月为高发时间,EV71是引起该县手足口重症病例的主要病毒。加强对高危人群及其家长的健康教育,有针对性地制订防治措施是有效防控手足口病疫情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分析洛阳市2008-2013年急性中毒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为本地区急性中毒的防控提供相关依据。方法63504例急性中毒病例采用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洛阳市2008-2013年急性中毒病例数呈递增趋势,2013年比2008年增加了61.53%,平均每年递增12.31%;中毒者男31140例(49.04%),女32364例(50.96%),男女比例为1:1.04;中毒者多为初中及以下(42.63%)文化水平,以居住农村(68.37%)的18-59岁(69.58%)青壮年农民(42.93%)居多;中毒原因主要为意外(57.18%)和自杀(29.44%);毒物类别以农药(33.14%)为多,有毒食物(28.33%)次之;中毒途径主要为经口(78.08%)和呼吸道(15.53%)。63504例急性中毒患者中死亡4518例,死亡率为7.11%,死亡病例主要为农药中毒(47.68%)。结论应针对相关发病特点,对高压力和低收入群体、农村和郊县人群加强健康教育,减少急性中毒发病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成年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抗精神病药的临床使用现状。方法:结合患者的病历资料,对2017年12月期间某院60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入组的603例患者中,接受单一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单一组)的患者260例(43.12%),采用联合2种及以上抗精神病药治疗的患者245例(40.63%),其中联用情感稳定剂例数为117(19.40%)。第2代抗精神病药使用比例明显高于第一代抗精神病药。使用频率居前的5种药物依次是:奥氮平213例(35.32%),利培酮191例(31.67%),氯氮平153例(25.37%),阿立哌唑93例(15.42%),丙戊酸钠93例(15.42%)。结论: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少部分病例存在3种及以上抗精神病药联合的情况,缺少循证医学证据支持,需进一步研究,以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治疗的依从性。方法:对357例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有关因素的临床资料进行了调查。结果:完全依从的有264例(73.9%),部分依从和不依从的有93例(26.1%)。〉30岁组的依从性较≤30岁组的要好,家庭人际关系好的病人优于家庭人际关系差的病人,目前精神症状严重、每日服药数量〉10片者依从性差(P〈0.01)。经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影响服药依从性的主要因素为:BPRS总分、服药数量、随访次数、年龄。结论:改善家庭人际关系、加强社区医疗服务质量、选用服用简便的药物、减少副反应是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院外服药依从性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我省精神分裂症患病率的发展趋势及规律 ,我们于 2 0 0 1年 7月 1日在贵州省的贵阳市、凯里市、都匀市进行了精神分裂症流行病学的调查 ,并与我省 1 986年部分地区精神分裂症的流行病学调查患病率及全国七个地区精神分裂症的流行病学调查患病率进行了比较。1 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 ,在贵阳市、凯里市、都匀市每一城市和农村框架地区人口各约 8~ 9万人 ,共 6个抽样框架地区 ,人口为 5 0 .1万人。每一个框架地区抽样 5 0 0户为调查对象 ,共计 30 0 0户 ,人口为 986 4人 ,其中男性 4 95 4人 ,女性 4 91 0人。1 .…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理社会及家庭干预对精神分裂症康复的影响。方法:将200例出院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成干预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干预组接受系统的集体及个别心理社会家庭方面的干预同时使用药物,对照组仅用药物维持治疗。研究开始后的3个月、1年末、2年末对两组进行SDSS和PANSS评分,研究结束时统计两组的复发例数。结果:SDSS和PANSS评分3个月时两组无显著差异,1年末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2年末有极显著差异(P<0.01)。2年内两组的复发例数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心理社会及家庭干预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精神症状的好转、社会功能的恢复和复发率的降低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我院精神病住院患者苯二氮[艹卓]类药物(BDZ)使用情况。方法:采用自编的住院精神病患者调查表,对在院382例精神病住院患者BDZ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我院精神病住院患者使用BDZ为145人,占37.96%;使用种类有六种,以氯硝西泮最多,有98例,占67.58%;其次为阿普唑伦,占28.58%;在精神分裂症病患者中BDZ使用率为34.06%,高于国外BDZ在精神分裂症病患者中的使用率14%。BDZ用于改善睡眠71例(48.97%)结论:住院精神病患者BDZ的用药剂量及用药原因是合理的,但不宜长期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60岁以后首次发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特点和疗效.方法 通过对我院2009年4月至2010年4月出院病例为调查对象,60岁以上老年首次住院诊断精神分裂症的病例56例为样本.男40例,女16例.结果 发病形式:急性10例,亚急性25例,慢性21例.临床分型:未定型43例,妄想型10例,紧张型3例.结论 60岁以后首次发病诊断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并不多见,大约占同期收治住院患者总数的1.94%左右.临床治愈、显著好转,均低于40岁以后发病的病例(42.3%与37.5%)、(40%与33.9%)[1].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镇静催眠药的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11年6-12月使用镇静催眠药品的门诊处方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我院门诊镇静催眠药品处方1632张,占门诊处方的34.3%;男性749人(45.9%),女性883人(54.1%);40岁以上患者占73.1%;疾病诊断排序依次是失眠(32.4%)、精神分裂症(25.4%)、焦虑症(19.9%)、情感障碍(13.9%)、癫痫及其他(8.5%);已产生药物依赖者223例(13.66%);镇静催眠药使用频率较高的依次是阿普唑仑、氯硝西泮、艾司唑仑、佐匹克隆、苯巴比妥,其中阿普唑仑的药物利用指数〉1.0。结论:中老年患者是镇静催眠药的主要使用人群,精神专科医院门诊病人使用镇静催眠药非常普遍,其临床使用需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12.
余江平  韩丽  饶友义 《中国药房》2012,(42):3954-3957
目的:了解临床上病毒性心肌炎(VMC)患者的用药现状。方法:抽取某“三甲”医院2008-2011年VMC出院患者病历85份,设计调查表,摘录其治疗信息,对其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病好发于青壮年(78.8%)和婴幼儿(12.9%),有67.1%的患者在发病前1~3周有感冒受凉史或上呼吸道感染史。以抗感染(50.6%)、保护心肌(100%)、免疫调节(57.6%)、中药治疗(63.5%)及对并发症的对症支持治疗为主要治疗方案;治愈率为1.2%,好转率达91.8%,死亡率为5.9%。结论:治疗VMC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给药,并在治疗过程中注意中西医结合,方能达到治疗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使用情况。方法以2013年12月10—12日为调查日,对三个病区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810例使用自制调查表进行药物使用的现况调查。结果①单一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比例为45.67%。②抗精神病药物使用频度依次为:利培酮315例(38.89%),奥氮平170例(20.99%),氯氮平190例(23.46%),喹硫平80例(9.88%),阿立哌唑53例(6.54%),哌罗匹隆2例(0.2%)。③不良反应主要为急性肌张力障碍,静坐不能,口干,体位性低血压,粒细胞缺乏,便秘,体重增加等。结论我院住院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单一用药比例尚低,利培酮的使用率最高,药物治疗需要进一步规范,药物的不良反应增加了治疗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341例药疹临床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药疹的类型及其相关致病药物,以有助于临床对药疹的诊治。方法:收集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门诊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药疹的潜伏期、致病药物、类型、治疗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341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165例,女176例,年龄3~90岁,平均年龄(45.67±19.98)岁。298例患者有明确的潜伏期,其中247例(82.89%)≤1周,28例(9.40%)为~2周,23例(7.71%)〉2周。293例(85.92%)为单一用药,引起药疹的常见药物有β-内酰胺类(68例,32.2%),解热镇痛药(49例,16.72%),喹诺酮类(32例,10.92%),中成药(30例,10.24%),磺胺类(29例,9.90%);其他致病药物有心血管药物、抗癫痫药、生物制品以及镇静催眠药等。药疹的类型有:麻疹样或猩红热样疹(发疹样疹)(147例)、荨麻疹(71例),固定性药疹(60例)、多形红斑(7例)、紫癜性疹(4例)、湿疹样疹(2例)、重症多形红斑(1例)及痤疮样疹(1例)。发疹样疹主要由β-内酰胺类(49例)、喹诺酮类(18例)、解热镇痛药(18例)及中成药(16例)所致。荨麻疹主要由喹诺酮类(10例)所致。固定性药疹主要由磺胺类(28例)及解热镇痛药(22例)所致,所有患者经用抗组胺药物、皮质激素以及对症支持治疗后全部痊愈。结论:发疹样疹为常见药疹,其次为荨麻疹和固定性药疹。引起药疹的主要药物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解热镇痛药、喹诺酮类、中成药,以及磺胺类药物。  相似文献   

15.
毛叶萌 《中国药房》2014,(42):3952-3957
目的:调查我院住院儿童青少年精神疾病患者疾病分类及用药情况。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我院2011-2013年840例住院儿童青少年精神疾病患者用药医嘱,对患者年龄、性别、疾病诊断、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住院儿童青少年精神疾病患者发病率排前3位的分别是精神分裂症及分裂型障碍(55.1%)、心境障碍(9.9%)和起病于童年与少年期的行为与情绪障碍(5.1%);不能确诊的疾病分类的状态诊断约占病例数的20%。治疗精神疾病及相关药物医嘱数最多(约占68%),其中抗精神病药占到35.30%;其他药品占总用药医嘱数的约30.96%。用药例次最高的也是抗精神病药,为1 570例次;使用频次最高的是抗抑郁药(5),表明住院儿童青少年精神疾病患者使用抗抑郁药的平均次数高于其他药物。结论:目前用于治疗精神疾病的药品说明书,多数缺少儿童青少年适应证的使用信息。临床医师需评估疗效与风险后,谨慎使用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验证运动疗法干预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精神分裂症患者糖代谢异常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未服用过抗精神病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运动疗法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组(A组50例)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组(B组50例),于治疗前和治疗第8周末测定(计算)体质量指数( BMI)、空腹血糖、胰岛素(INS)、C肽、胰岛素抵抗指数(IR).结果 治疗8周末A、B两组BMI及B组空腹INS、C肽和IR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结论 运动疗法能有效干预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糖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HIV/AIDS患者心理卫生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90项症状清单(SCL-90)对74例HIV/AIDS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心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心理卫生状况的改变。结果:74例HIV/AIDS患者中,62例(86.11%)存在程度不同的心理卫生问题,心理干预前后SCL-90各因子分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对HIV/AIDS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以改善他们的心理卫生状况。建议对HIV/AIDS人群进行心理干预,以改善心理健康状况,配合临床治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伽玛刀(γ-刀)联合高强度超声聚焦刀(HIFU)治疗小肝癌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 24例小肝癌先经γ-刀治疗后用HIFU治疗,观察联合治疗后近期及远期疗效,并进行生存曲线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24例)随访时间为3~69个月(平均47.3个月),随访率100%。近期疗效:治疗3个月后,CR:5例(20.83%)、PR:14例(58.33%)、NC:3例(12.50%)、PD:2例(8.33%),治疗总有效率:79.17%(19/24)。远期疗效:随访至2014年5月,共有6例患者死亡。中位生存期为52.0个月,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6.3%、71.5%和66.4%。治疗副反应及并发症:全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治疗副反应轻微,无严重放射性肝损伤发生,患者耐受性良好。结论 γ-刀联合HIFU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小肝癌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异物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9年9月至2012年8月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胃镜下上消化道异物取出的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8例上消化道异物患者中,男45例66.18%(45/68),女23例33.82%(23/68),平均年龄(42.25±29.42)岁,其中14岁以下占22.51%,14岁到82岁占77.49%;食管异物33.82%(23/68),胃异物55.89%(38/60),十二指肠异物10.29%(7/68)。在所有异物中,碎骨头、铁丝、毒品居前三位,分别占23.53%(16/68),19.12%(13/68),16.18%(11/68)。异物停留时间平均(26.48±12.43)h;64例异物经内镜取出,1例嵌顿于球部,1例下行至空肠,2例手术治疗。结论本地区上消化道异物特点:发病率较高;发病年龄以14岁以下及40岁以上较多;14岁以下异物多为硬币,14岁以上多为食物相关及特殊人群相关异物;异物种类不同,滞留部位不同;大部分异物可经内镜取出,极少患者需外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腹腔镜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2007年6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98例子宫腺肌症患者病历资料,按治疗方法分为药物组(68例)和手术联合药物组(30例).药物组采用醋酸亮丙瑞林皮下注射,每28天1次,用药3~6个月;手术联合药物组使用腹腔镜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术后常规皮下注射醋酸亮丙瑞林3个月.比较2组患者依从性、失访率、性激素水平、症状体征、复发率、不良反应及妊娠率.结果 手术联合药物组患者较药物组失访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6%(12/68)比6.7%(2/30),P<0.05];用药结束后,2组患者卵泡刺激素、促黄体素、雌二醇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药物组卵泡刺激素:(2.24±0.79) U/L比(6.28±2.00) U/L,促黄体素:(3.5±1.2) U/L比(7.0±1.3)U/L,雌二醇:(146±52) pmol/L比(416±33) pmol/L;手术联合药物组卵泡刺激素:(2.18 ±-0.55) U/L比(6.36±1.99) U/L,促黄体素:(4.1±1.0)U/L比(7.3±1.0)U/L,雌二醇:(158±54) pmol/L比(259±42) pmoL/L,均P<0.05],停药2个月后手术联合药物组雌二醇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7±67) pmol/L比(259±42) pmol/L,P<0.05],2组其余激素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药物组卵泡刺激素:(6.20±1.39) U/L比(6.28±2.00) U/L,促黄体素:(7.3±1.3) U/L比(7.0±l.3)U/L,雌二醇:(439±48) pmol/L比(416±33) pmol/L;手术联合药物组卵泡刺激素:(5.89±0.16) U/L比(6.36±1.99) U/L,促黄体素:(7.1±2.2) U/L比(7.3±1.0)U/L,均P>0.05];用药结束后2组患者痛经程度、月经量、子宫体积、糖类抗原125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药物组痛经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