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肝内胆管细胞癌(ICC)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其发病隐匿、早期症状不典型、预后差。外科根治性手术切除是治疗ICC的唯一有效手段。淋巴结转移(LNM)作为影响ICC患者手术预后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已有多数指南建议在ICC根治性切除术中常规行淋巴结清扫(LND)。然而,关于ICC根治性切除术中LND的范围及其对患者预后的价值,目前仍存在较大争议。故笔者结合国内外现有的研究,对ICC根治性切除术中LND所存在的争议及问题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ICC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肝内胆管癌(ICC)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是ICC患者预后不良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淋巴结清扫在ICC淋巴结分期、预后指导及辅助治疗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围绕ICC淋巴结转移及淋巴结清扫开展了深入研究,但国内外不同研究结果和共识对ICC淋巴结清扫尚存在不同的认识和推荐,同时淋巴结清扫范围、清扫数量及清扫方法各不相同,相应研究结果也略有差异。本文结合近期研究成果对淋巴结清扫范围、清扫数量、清扫方式、临床价值、适宜人群和前瞻性临床研究等ICC淋巴结清扫相关问题作一概述,以期明确本领域研究热点、焦点和难点,为提高ICC综合整治水平助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转化治疗联合腔镜根治性肝切除手术治疗晚期胆道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及优势。 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0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普外科肝胆胰中心一例转化治疗后行解剖性肝右后切除+区域淋巴结清扫手术的晚期胆道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患者(肝内胆管细胞癌伴右侧肾上腺侵犯、肝门部、后腹膜及锁骨上淋巴结转移Ⅳ期)接受术前GC方案联合化学药物治疗四个周期+度伐利尤单抗免疫治疗两个周期后成功降期(肝内胆管细胞癌伴右侧肾上腺侵犯、肝门部、后腹膜淋巴结转移ⅢB期),行腔镜根治性肝切除手术,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无感染、出血、胆瘘等。术后2个月复查肿瘤标志物及相关影像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结论运用转化治疗理念,结合Laennec入路微创腔镜技术,提高病理缓解率及手术切除率,从而有望改善晚期胆道恶性肿瘤患者的长期预后。  相似文献   

4.
胰腺癌是预后极差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手术切除是胰腺癌患者获得根治的唯一希望。虽然目前各共识和指南详细描述了胰头癌根治术标准和扩大淋巴结清扫的范围, 但对于具体的淋巴结清扫范围对预后的影响仍有争议。目前研究者不但提出了一些改良的淋巴结清扫范围, 如胰腺全系膜切除和海德堡三角清扫, 且建议对腹侧和背侧胰头癌选择不同的淋巴结清扫范围。此外, 在清扫主动脉旁淋巴结后, 钩突部和非钩突部胰头癌患者的预后有所不同, 值得进一步研究。新辅助治疗和转化治疗为胰腺癌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手术机会, 海德堡三角清扫对于改善这些胰腺癌患者的预后有潜在价值。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标准和扩大淋巴结清扫、特定部位胰头癌的淋巴结清扫及新辅助治疗或转化治疗后淋巴结清扫范围等问题的探索与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5.
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预后良好.但颈部淋巴结转移却很常见,其中最常见的转移区域是颈部中央区(即Ⅵ区).目前对于临床可疑或确定有颈淋巴结转移者,需行治疗性中央区颈淋巴结清扫术,国内外观点基本一致,然而对于cN0 PTC患者是否应该常规行预防性中央区颈淋巴结清扫术仍存较大争议.本文就PTC行预防性中央区颈淋巴结清扫术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胰腺癌为高致死率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早期即可发生区域淋巴结和远处转移,5年生存率不到6%,其首要转移途径为经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是导致胰腺癌患者极差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有效的处理胰腺癌淋巴结转移已成为胰腺外科的热点与难点。目前标准淋巴结清扫已得到多数学者的认可,但是否行扩大淋巴结清扫以及清扫范围仍存较大争议。由于尚缺乏统一标准且各中心执行标准不一致,故目前尚无确切证据表明扩大淋巴结清扫的价值。我们团队总结回顾过去13年我中心行扩大淋巴结清扫的胰腺癌患者相关数据,我们认为扩大淋巴结清扫可清除可能残留的肿瘤组织和已有转移的阳性淋巴结,减少复发,延缓病情进展,延长患者总体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7.
右半结肠癌占结肠癌的比例越来越高,且预后较差。右半结肠切除术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标准手术方式。近期幽门下淋巴结(第206组淋巴结)清扫成为右半结肠癌切除术的研究焦点之一。目前幽门下淋巴结转移率及其是否属于右半结肠癌的区域淋巴结尚不清楚,幽门下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方法少、准确度低,且幽门下淋巴结清扫可能增加并发症,导致过度治疗。以上问题及争议导致幽门下淋巴结清扫的实际临床价值仍不明确,亟需设计高质量的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明确右半结肠癌切除术是否需常规清扫幽门下淋巴结。笔者综合分析国内外研究进展,从右半结肠癌幽门下淋巴结转移率、幽门下淋巴结转移判断方法、幽门下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幽门下淋巴结清扫的风险和临床意义及未来研究方向等进行深入阐述。  相似文献   

8.
甲状腺微小癌发病率逐年升高,对于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时机和范围的选择国内外观点有所差异,争议主要集中在中央区淋巴结无转移(cN0)病人是否须常规清扫中央区淋巴结。不支持常规清扫的观点主要基于在全甲状腺切除联合同位素治疗前提下预防性中央区清扫未改善整体预后,同时有增加手术并发症的风险。支持的观点主要基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发生率较高,常规清扫有助于增加局部控制率,减少复发后再次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随着指南中甲状腺原发灶切除范围和核素治疗指征的改变,常规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重要性将逐步体现。而解决争议的关键在于提高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准确率,根据病人复发危险因素进行个体化选择,规范专科化操作,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并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手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具有住院时间短、创伤少、恢复快等特点,对肿瘤患者,更有助于术后其他辅助治疗的进行.腹腔镜手术自1990年开始用于妇科恶性肿瘤的治疗,此后无论是手术技巧还是仪器设备均有了很大的改进,目前许多复杂的妇科恶性肿瘤手术均可在腹腔镜下完成,并且并发症和中转开腹率均明显下降,而恶性肿瘤的复发率并未增加.许多妇科恶性肿瘤的手术分期均包括盆腔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均可行腹腔镜手术,腹腔镜可以发现淋巴转移、对患者的治疗及预后均有重要作用.对于早期子宫颈癌和局部晚期子宫颈癌患者,淋巴结清扫术既可达到治疗目的,又可为制定进一步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因此,腹腔镜淋巴结清扫术在治疗早期子宫颈癌患者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食管的淋巴管网丰富,引流范围广泛,涉及颈、胸和腹等处20余组淋巴结。淋巴结转移状态也是确定食管癌分期的重要指标,是判断患者预后的独立因子。手术依然是食管癌治疗最重要的方式之一。然而,目前关于食管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和食管癌淋巴结清扫范围依然缺乏统一的认识。选择性三野淋巴结清扫似乎更符合个性化医疗和精准医疗的时代潮流,但由于影像学诊断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灵敏性和特异性不足,选择性三野淋巴结清扫仍需高质量的临床证据验证。基于大数据的数学建模和影像组学已辅助用于疾病的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的临床抉择,对其深入的研究及发展将有助于食管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1.
The increasing use of routine CT scan, along with advances in imaging technology, have facilitated the early diagnosis of incidental renal masses. This has resulted in the reduction in the rate of metastatic disease diagnosis. Although surgery remains the mainstay in the treatment of renal tumors, the decreasing incidence of lymph node involvement has created controversy regarding the importance and the ideal extent of lymph node dissection, formerly considered mandatory at the time of radical nephrectomy. In this review, we critically assessed the role of lymph node dissection at the time of radical nephrectomy. To date, randomized trials have failed to show a benefit of lymph node dissection when broadly employed. This is likely due to the low prevalence of lymph node metastasis at the time of presentation, the unpredictable pattern of lymph node metastasis from renal tumors, and the continued downward stage migration of the disease. As a result, lymph node dissection for renal cancer is currently not recommended in the absence of gross lymphadenopathy. In high risk patients, lymph node dissection may be considered, but it remains controversial and more clinical evidence is warranted. Extended lymph node dissection is still recommended in individuals with isolated gross nodal disease or those with lymphadenopathy at the time of cytoreductive surgery prior to systemic therapy. A practical approach is summarized in an algorithm form.  相似文献   

12.
胃癌在全球恶性肿瘤发病率占据第四位,而其相关的病死率为第2位。手术切除仍是目前治愈胃癌的唯一方法。目前对于进展期胃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PAND)存在着较大争议,JCOG 9501试验结果显示预防性PAND不提倡,治疗性PAND的临床意义还需进一步的临床研究结果。近几年,国内外许多研究者在进展期胃癌PAND方面做了大量研究,研究成果对PAND选择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胆道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升高,其异质性高,早期诊断困难,一经确诊多为晚期。晚期胆道肿瘤病人临床治疗手段有限,预后差。以吉西他滨或氟脲类为基础的药物化疗是该类病人的基础化疗方案,国内外尚无针对胆道肿瘤标准的一、二线治疗方案的结论。近年来精准治疗和免疫治疗在多种恶性实体肿瘤中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在晚期胆道肿瘤中也显示了初步的疗效及较好的安全性,为晚期胆道肿瘤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14.
侧方淋巴引流是低位直肠癌3个重要的淋巴引流方向之一。沿引流途径清扫淋巴结是直肠癌根治术基本要求,也决定淋巴结清扫范围。但侧方淋巴结是区域淋巴结还是远处淋巴结,一直存在争议。这带来新辅助放化疗和侧方淋巴结清扫、以及新辅助放化疗对侧方淋巴结转移疗效的争议。笔者综合分析国内外研究进展,对直肠癌侧方淋巴结转移规律、影响侧方淋巴结转移复发危险因素以及放化疗前后MRI检查对侧方淋巴结评估等进行深入阐述,并结合临床实践,探讨进展期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侧方淋巴结清扫的选择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右半结肠癌根治性手术治疗主要以全结肠系膜切除术(CME)和D3根治术为主,术式较为统一,但这两种术式还存在一定的争议。现主要是CME和D3根治术的淋巴结清扫范围争议较大,包括CME和D3根治术概念上、淋巴结清扫内侧界以及幽门下淋巴结是否常规清扫的争议。目前CME和D3淋巴结清扫内侧是热点话题,无论是支持以肠系膜上静脉左侧为淋巴结清扫内侧还是肠系膜上动脉左侧作为淋巴结清扫的内侧界,如今尚未形成统一规范,尚需大样本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笔者通过回顾国内外研究现状,结合本中心实践经验,就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淋巴结清扫范围的争议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影响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MTC)治疗方案制订与转归的关键要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至2020年3月湖南省人民医院乳甲外科收治的23例MTC患者病例资料、典型病例的临床特点及生存随访结果,结合ATA等指南对MTC治疗方案和转归进行分析。结果23例MTC中,有22例(95.65%)术前血清降钙素(calcitonin,Ctn)不同程度的升高;15例(65.22%)术前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不同程度的升高;3例(13.04%)术前超声及增强CT提示颈部有可疑异常淋巴结;2例(8.70%)术中探查可见包膜侵犯。23例中行患侧甲状腺腺叶切除术1例、患侧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患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2例、甲状腺全切术3例、甲状腺全切术+患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1例、甲状腺全切术+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13例、甲状腺全切术+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单侧侧颈区淋巴结清扫术3例。8例(34.78%)术后出现复发,其中有7例为第一次手术不规范导致。2例术前Ctn明显升高,仅行甲状腺全切+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术后未见复发。结论规范化的手术治疗是MTC生物治愈的关键,但也不能简单参照如Ctn等单一因素来决定手术方式,MTC现代治疗方案需同时遵循规范化原则及个体化原则来制定。  相似文献   

17.
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预后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与热点,目前国际上所认可的和完整系膜切除(CME)和D3淋巴结清扫术两种手术理念,能明显降低患者术后局部复发率,提高生存率及无病生存率等。但对二者术式的选择、手术入路的选择、扩大根治肠段切除和淋巴清扫范围及第6组淋巴结清扫与否等一系列问题,目前还有很多争议。同时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快速发展,单纯的追求微创理念已逐渐转变成更加规范和更加标准的根治理念。笔者结合长期的实践,推荐个性化手术治疗策略,以尽可能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根治的彻底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