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超分割放疗对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和肿瘤标记物的影响。方法 选取64例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给予化疗,对照组予常规分割放疗,观察组另予超分割放疗,比较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CEA)、糖类蛋白-125(CA-125)、细胞角蛋白19可溶性片段(CYFRA21-1)]水平,观察两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发生及生存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7.50%)较对照组(65.63%)高(P<0.05);两组治疗后CD4+、CD4+CD8+较治疗前升高,CD8+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治疗后CD4+、CD4+CD8+较对照组升高,CD8+较对照组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CEA、CA-125...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在老年胃癌患者SOX(奥沙利铂+替吉奥)化疗方案中加用扶正消癥汤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胃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SOX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扶正消癥汤治疗,共治疗6个化疗周期。比较两组治疗前及6个化疗周期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CA)125、癌胚抗原(CEA)、CA199]水平、免疫功能(CD3+、CD4+、CD4+/CD8+),统计两组治疗期间毒副反应程度,并比较两组总生存期及无进展生存期。结果 两组治疗6个化疗周期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CEA、CA199)水平比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6个化疗周期后免疫功能(CD3+、CD4+、CD4+/CD8+)比治疗前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贝伐单抗结合培美曲塞与顺铂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lncRNA H19及lncRNA HOTAIR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50例,根据患者的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基于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观察组给予贝伐单抗联合培美曲塞与顺铂治疗,两组均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治疗效果、免疫功能、细胞因子及lncRNA H19、lncRNA HOTAIR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VEGF-B、VEGF-C水平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CD4+/CD8+水平明显提高,Treg、CD8+细胞水平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4、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显著升高,转化生长因子(TGF)-β水平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臭氧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对于带状疱疹(HZ)急性期老年患者的预后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150例胸背部HZ急性期老年患者,并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联合组和单一组各75例,联合组采用0.2%利多卡因10 ml+臭氧(40μg/ml)5 ml,单一组采用0.2%利多卡因10 ml,随机选择50例同期体检的健康人群作为正常对照组。治疗前后测定视觉模拟评分(VAS)、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发生率、外周血中CD3+、CD4+、CD8+、CD4+/CD8+比值。结果 两组经治疗后VAS均有显著降低(P<0.05),但联合组VAS明显低于单一组(P<0.05);联合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发生率明显低于单一组(P<0.05);两组CD3+、CD4+、CD4+/CD8+值治疗前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CD3+、CD4+、C...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益气活血止痛汤联合二味拔毒散对老年带状疱疹患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前列腺素(PG)E2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老年带状疱疹患者89例,随机分为二味拔毒散组29例、益气活血止痛汤组29例、联合组31例。二味拔毒散组给予二味拔毒散治疗;益气活血止痛汤组给予益气活血止痛汤治疗;联合组给予益气活血止痛汤联合二味拔毒散治疗。评定中医证候积分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组转化生长因子(TGF)-β、白细胞介素(IL)-1β、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β-内啡肽(EP)、NSE、PGE2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CD3+、CD4+、CD4+/CD8+水平,对比3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与二味拔毒散组和益气活血止痛汤组相比,联合组中医证候积分、TGF-β1、IL-1β、CGRP、NSE、PGE2水平均明显降低,β-EP、CD3+、CD4+、CD4+/CD8+水平及总有效率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 ...  相似文献   

6.
钟胜华 《内科》2023,(6):561-566
目的 探究中药穴位贴敷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对炎症水平、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124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行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中药穴位贴敷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炎症指标水平和免疫功能,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2周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77%比83.8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和核因子κB的mRNA相对表达量,以及血清CD8+、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IL)-4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血清CD3+、CD4+、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CD4+/CD8+和IFN-γ/IL-4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37水平与免疫功能、再次发作的相关性。方法 75例老年AECOPD患者为AECOPD组,同期进行体检的50例健康老年人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IL-37水平、免疫功能指标[CD3+辅助性T细胞(CD3+)、CD4+辅助性T细胞(CD4+)、CD8+辅助性T细胞(CD8+)、辅助性T细胞(Th)17],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老年AECOPD患者血清IL-37水平与免疫功能的相关性。出院后随访1年,比较老年AECOPD再次发作与未再次发作患者基线资料、血清IL-37水平,并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血清IL-37水平与老年AECOPD患者再次发作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ECOPD组IL-37、CD8+、Th17水平均较高,CD3+、CD4+水平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复方甘草酸苷对小儿哮喘T淋巴细胞及自然杀伤(NK)细胞的影响。 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81例小儿哮喘患儿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与对照组39例。对照组患儿行抗感染、抗炎、抗喘、止咳、化痰、吸氧等常规治疗,并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注射液,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第1 s末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流量峰值(PEF)、T淋巴细胞(CD4+、CD8+、CD4+/CD8+)及NK细胞水平的差异。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76.92%(P<0.05);两组治疗后,观察组FEV1、FVC、PE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CD4+、CD4+/CD8+、NK细胞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CD8+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CD4+、CD4+/CD8+、NK细胞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复方甘草酸苷用于小儿哮喘的治疗能调节患儿T淋巴细胞和NK细胞水平,使CD4+、CD4+/CD8+、NK细胞水平上升,CD8+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缬沙坦联合黄葵胶囊治疗老年慢性肾小球肾炎对肾功能指标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124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两组肾功能、炎症因子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24 h尿蛋白定量及肾小球滤过率(GFR)、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8、IL-17、IL-6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01)。治疗后两组CD4+及CD4+/CD8+水平明显上调,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CD8+水平明显下调,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01)。结论 缬沙坦联合黄葵胶囊能更明显地缓解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炎症状态,降低蛋白尿水平,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热毒宁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对支原体肺炎患儿炎性因子、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及呼吸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儿科就诊的支原体肺炎患儿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26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单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热毒宁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儿炎性因子IL-6、IL-8、TNF-α、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免疫球蛋白IgA、IgM、IgG、呼吸功能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 结果对照组相比,观察组IL-6、IL-8、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CD3+、CD4+及CD4+/CD8+比值明显升高,CD8+水平明显降低(P<0.05);IgA、IgM、IgG水平明显升高(P<0.05),FVC、FEV1水平升高明显(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00%和19.23% (P>0.05)。 结论热毒宁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患儿可有效抑制炎性因子释放,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呼吸功能,且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TIM)-1、TIM-3联合诊断活动性肺结核的意义。 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73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时间段健康体检者55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情况及TIM-1、TIM-3 mRNA表达水平,分析影响活动性肺结核发生的因素,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TIM-1、TIM-3联合诊断活动性肺结核的价值。 结果观察组CD3+、CD4+、CD4+/CD8+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IM-1、TIM-3 mRN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CD4+/CD8+、TIM-1、TIM-3 mRNA是活动性肺结核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TIM-1、TIM-3 mRNA及二者联合诊断活动性肺结核的AUC分别为0.765、0.736、0.891。 结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失调情况,TIM-1、TIM-3 mRNA表达水平升高,TIM-1联合TIM-3对活动性肺结核具有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正肝方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功能指标、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6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TACE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TACE术并加服正肝方汤剂。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和肿瘤标志物。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ALT、AST、TBil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D3+、CD4+水平均显著上升,且观察组患者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D8+水平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患者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KPS评分显著升高(P<...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洛铂介入栓塞化疗对肝癌患者免疫功能及P53、Bcl-2、Caspase-8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我院84例肝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以简单随机化法分为观察组(n=42)、对照组(n=42)。对照组患者采取奥沙利铂介入栓塞化疗,观察组患者采取洛铂介入栓塞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毒副反应、生存率及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9-9(CA19-9)、α-L-岩藻糖苷酶(AFU)表达水平,免疫功能指标细胞免疫(CD4+、CD4+/CD8+)、体液免疫(IgG、IgA、IgM)、血清P53、Bcl-2、Caspase-8表达水平。结果:两组患者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胃肠道反应、外周神经毒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AFP、CA19-9、AFU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4+、CD4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9(IL-19)、白细胞介素-21(IL-21)水平,并分析两者与患者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4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20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参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版)》给予常规治疗,采集患者入院时、入院7 d、14 d空腹静脉血,检测患者IL-19、IL-21及免疫功能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分析COPD患者血清IL-19、IL-21与免疫功能的关系。结果:入院7 d、14 d时,患者IL-19、IL-21、CD8+水平较入院时逐步降低,CD3+、CD4+与入院时比较逐步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广义估计方程分析,以入院时作为参照,以IL-19作为协变量,COPD患者入院7 d时CD3+、CD4+分别升高4.790%、14.106%,14 d时CD3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益元平喘汤治疗肾虚痰阻型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肾虚痰阻型支气管哮喘患者10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对照组54例。对照组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吸入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益元平喘汤口服,两组均连续治疗12 d。治疗结束后,评价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检测两组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值流速(PEF)、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等肺功能指标,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以及血清IgE水平和中医证候积分、哮喘控制测试问卷(ACT)评分。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91%(50/55)、74.07%(40/54),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5.366,P<0.05)。两组治疗后FVC、PEF、FEV1均高于治疗前,FeNO低于治疗前(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FVC、PEF、FEV1高于对照组治疗后,FeNO低于...  相似文献   

16.
刘晶 《中国老年学杂志》2023,(22):5438-5441
目的 分析维奈托克(VEN)+阿扎胞苷(AZA)方案与地西他滨(DAC)+预激方案治疗老年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根据随机数表法将80例老年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DAC+预激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VEN+AZA方案治疗。比较两组免疫功能(CD3+、CD4+、CD8+及CD4+/CD8+水平)、功能状态[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血液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28 d,相比对照组,观察组CD3+、CD4+、CD8+、CD4+/CD8+水平和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及血小板减少发生率、恶心呕吐发生率、感染发生率、低钾血症发生率均较低,KPS评分与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和治疗总有效率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比DAC+预激方案治疗,采用VEN+AZA方案治疗的效果较...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调强放疗联合香菇多糖注射液同期TP(多西他赛+顺铂)化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中晚期NSCLC患者86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45例,对照组41例。对照组采用强调放疗同期TP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香菇多糖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近期临床疗效、免疫指标、生活质量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 结果观察组疾病控制率(DCR)84.44%(38/45)高于对照组63.41%(26/41)(P<0.05)。两组治疗后CD3+、CD4+、NK细胞比率及CD4+/CD8+升高,CD8+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CD3+、CD4+、NK细胞比率及CD4+/CD8+升高(P<0.05),CD8+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KPS评分分别为(88.93±13.73)分、(82.66±12.50)分,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为33.33%,高于对照组14.63%(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骨髓抑制、血液毒性、过敏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17.78%、28.89%、26.67%、13.33% vs 21.95%、26.83%、34.15%、7.32%)P>0.05。 结论调强放疗联合香菇多糖注射液同期TP化疗可有效提高中晚期NSCLC近期临床控制率,提高患者免疫力,减少恶心呕吐、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宫颈癌大鼠肿瘤细胞凋亡、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36只雌性大鼠建立宫颈癌模型并分为姜黄素组、环磷酰胺组及对照组,连续14 d分别给予120 mg/(kg·d)姜黄素、25 mg/(kg·d)环磷酰胺及等量生理盐水。处死大鼠并对其脾脏、胸腺及肿瘤组织称重,计算抑瘤率及胸腺指数、脾脏指数,采用DNA断裂的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MTT)法、Western印迹检测肿瘤细胞凋亡指数、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及肿瘤组织B细胞淋巴瘤(Bcl)-2蛋白和Bcl-2相关X蛋白(Bax)的表达情况。结果 3组抑瘤率、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凋亡指数、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CD4+、CD8+及CD4+/CD8+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环磷酰胺组CD4+、CD8+及CD4+/CD8+均显著降低(P&l...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贝伐珠单抗联合放疗治疗老年脑转移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淄博市市立医院2021年2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老年脑转移患者124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放疗,观察组在常规放疗基础上联用贝伐珠单抗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水平,并分析两组治疗后的毒副作用。结果 观察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前Karnofsky功能状态(KP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KPS、NIHSS、ECOG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KP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NIHSS、ECOG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前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CD3+、CD4+、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慢性乙肝(CHB)合并肺结核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HBV前基因组RNA(pgRNA)的表达及其与免疫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将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结核门诊新确诊的40例CHB合并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20)采用2HRZE/4HR方案进行常规抗结核治疗,治疗组(n=20)在此基础上采用拉米夫定预防性抗病毒,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PBMCs中HBV DNA、HBV RNA表达水平,以及CD3+、CD4+、CD8+T细胞水平,分析HBV DNA、HBV RNA与CD3+、CD4+、CD8+T细胞相关性。结果治疗后2个月,两组PBMCs中HBV DNA、HBV RNA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治疗组治疗后6个月PBMCs中HBV DNA、HBV RNA水平较治疗后2个月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个月,两组免疫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下降,治疗后6个月,免疫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治疗后2个月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2、6个月CD3+、CD4+、CD8+T、IFN-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BMCs中HBV DNA、HBV RNA与CD3+、IFN-γ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预防性抗病毒治疗可有效降低PBMCs中HBV pgRNA表达,抑制抗结核治疗过程中CHB再激活,改善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