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成人I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1月金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41例成人I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者,均行胆总管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按照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n=21例)和开腹组(n=2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饮食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手术,无死亡病例发生。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开腹组[(245.51±53.23)min vs(165.38±35.52)min,P<0.001],但腹腔镜组在术中出血量[(120.21±45.42)mL vs(165.75±56.13)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62±0.81)d vs(3.38±0.67)d]、术后饮食恢复时间[(6.53±1.71)d vs(8.24±1.95)d]、术后住院时间[(10.24±3.82)d vs(13.95±3.62)d]方面明显少于开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4/21 vs 5/20,P=0.65)。结论 腹腔镜下施行胆总管囊肿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同时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可有条件的医院积极开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和总结腹腔镜下规则性肝切除术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疗效及手术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至2014年3月期间行腹腔镜下及开腹规则性肝切除术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病例资料,分为腹腔镜组(n=38)和开腹组(n=40),随访截止日期2014年5月.结果 腹腔镜组成功实施肝切除术37例,中转开腹1例.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比较,前者手术时间较长[(255±91) minVS(150±45)min]、下床活动早[(1.2±0.3)d vs (2.8±1.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191±153) mL vs(210±130)mL]、术后住院时间[(8.0±2.5)d vs (7.5±3.8)d]、术中结石清除率[97.3% (36/37) vs 95.0% (38/4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6.2% (6/37) vs 25.0% (10/40)]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围手术期死亡.两组随访率为[92% (34/37) vs 90% (36/40)],随访时间2 ~86个月.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胆管炎症状(n=3 vs n=5),以及结石复发(n=3 vs n=5).结论 腹腔镜下规则性肝切除术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是安全、可行的,能达到与开腹手术相似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行低位直肠癌根治术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组51例,开腹组48例,比较两组资料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系膜淋巴结清扫个数、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记排气时间)、留置导尿时间、进流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之间的差异。结果:腹腔镜与开腹组相比,术中出血量[(61.0±15.0) mL vs (135.8±13.9) mL,P<0.01]、肠道功能恢复时间[(2.0±0.7) d vs (3.0±0.7) d,P<0.01]、留置导尿时间[(3.5±1.0) d vs (5.9±1.2) d,P<0.01]、进流食时间[(3.0±0.9) d vs (4.3±0.9) d, P<0.01]、住院天数[(8.0±1.3) d vs (10.1±1.8) d, P<0.01]、并发症发生率(7.8% vs 25%,P<0.025),腹腔镜组均少于开腹组。手术时间[(167.1±26.9) min vs (138.6±17.7) min,P<0.01]及住院费用[(3.3±0.5)万元vs (2.6±0.4)万元,P<0.01],腹腔镜组多于开腹组。两组在淋巴结清扫数目上差别无统计学意义[(14.1±1.6) vs (14.3±1.9),P=0.586]。结论: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根治术近期疗效优于开腹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10年3月84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临床资料,其中50例在腹腔镜下行幽门环肌切开术,34例行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进全奶时间、住院总费用、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呕吐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开腹组与腹腔镜组在手术时间[(31.4±9.2)min vs.(30.5±10.5)min,t=0.407,P=0.687],术后进全奶时间[(23.4±6.4)h vs.(22.5±7.1)h,t=0.596,P=0.555],住院总费用[(8970±1430)元vs.(9130±1150)元,t=-0.569,P=0.572],术后呕吐比例[17.6%(6/34)vs.22.0%(11/50),χ2=0.238,P=0.626],手术并发症发生率[8.8%(3/34)vs.8.0%(4/50),χ2=0.000,P=1.000]方面差异无显著性,但术后住院时间开腹组明显长于腹腔镜组[(6.4±0.9)d vs.(3.5±0.5)d,t=19.330,P=0.000]。腹腔镜组术后无切口感染。腹腔镜组出现2例幽门黏膜破裂,均中转行开腹手术,都发生在开展腹腔镜手术前15例内。结论经过一定的学习曲线后,腹腔镜手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摘 要] 目的 探讨3D腹腔镜在肝外胆管结石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2013年2月至2017年6月行腹腔镜微创治疗的80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行3D腹腔镜手术42例(3D组),行2D腹腔镜手术38例(2D组)。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腹腔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结石和胆管炎复发等指标。结果 3D组和2D组在肝外胆管结石数、胆总管直径、胆总管一期缝合率、T管引流率、胆管空肠吻合率方面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3D组的手术时间[(81.4±11.6)min vs (91.3±15.9)min]、术中出血量[(22.1±6.1)mL vs (27.2±9.1)]mL、术后腹腔引流量[(34.5±15.7)mL vs (46.6±21.6)mL]均低于2D组(P < 0.05);在术后住院时间[(4.6±1.6)d vs(5.1±1.5)d]、并发症发生率(4.8% vs 13.2%)方面,3D组也低于2D组,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两组术后结石、胆管炎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 3D腹腔镜在肝外胆管结石手术中安全、微创、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双镜联合)与开腹手术(开腹)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期间89例行胆总管结石手术治疗、胆总管 直径≥0.8 cm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行双镜联合手术30例,行开腹手术59例,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并 发症、疗效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和病史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双镜联合组手 术时间明显长于开腹组[(2.7±0.8)h vs (1.9±0.7)h,P < 0.01],但双镜联合组的术中出血量[(20.8±4.8) mL vs (35.0±26.9)mL]、排气时间[(45.4±6.9)h vs (76.3±32.6)h]、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3% vs 22.0%)、 住院时间[(12.9±2.5)d vs (15.6±4.9)d]和住院费用[(8 795.8±1 284.5)元vs (11 266.2±3 924.3)元 ]均明 显低于开腹组(P < 0.05)。两组总体疗效相近,无统计学差异(P=0.468)。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 疗胆总管结石具有创伤小、康复快、安全性高和费用低的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腹腔镜脾切除术(LS)与开腹脾切除术(OS)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选择同期分别行腹腔镜脾切除术(腹腔镜组)和开腹脾切除术(开腹组)的患者,各12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禁食时间、术后切口疼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等。结果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170±9.7)minvs(89±4.4)min,t=24.087]、术后禁食时间[(40±8.4)hvs(68±5.8)h,t=8.558]以及术后住院时间[(7.3±0.8)d vs(13.2±0.9)d,t=-15.122]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94±4.7)ml vs(170±20.7)ml,t=-11.355],术后第1天切口疼痛评分[(3.1±0.8)分vs(5.5±0.5)分,t=8.813]和第3天评分[(1.2±0.4)分vs(2.7±0.5)分,t=8.115]明显优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脾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巨脾切除的适应证与手术疗效。方法对23例腹腔镜巨脾切除病例与53例腹腔镜普通大小脾脏切除及35例开腹巨脾切除病例的手术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本组腹腔镜巨脾切除23例,其中3例同时行腹腔镜巨脾切除伴责门周围血管离断术,9例同时行胆囊切除术,无手术死亡,其中2例中转开腹。巨脾组和普通组相比,手术时间长[(142±29)min vs(92±18)min]和术中出血量多[(540±90)ml vs(210±80)ml](P均〈0.05).术后住院时间、腹腔引流置管时间、术后并发症和中转开腹率方面没有差异。巨脾组与开腹组相比,术后腹腔镜引流置管时间[(4.7±0.5)d vs(7.7±0.9)d]和术后住院时间[(5.7+0.5)d vs(8.4±0.9)d]短,术后并发症少(4.3%vs11.4%)(P均〈0.05),但术中出血和手术时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巨脾切除术安全可行.近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2年4月86例进展期胃癌的临床资料,其中40例腹腔镜辅助手术,46例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结果 2组手术时间、清扫淋巴结数、住院费用差异无显著性。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出血少[(226.6±49.5)ml vs.(305.3±29.3)ml,t=-9.107,P=0.000],术后排气早[(2.2±0.8)d vs.(3.4±0.9)d,t=-6.476,P=0.000],术后并发症少[0(0/40)vs.15%(7/46),P=0.013],住院时间短[(9.1±1.6)d vs.(12.5±1.6)d,t=-9.987,P=0.000]。结论腹腔镜辅助治疗进展期胃癌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近期优势较开腹手术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比研究腹腔镜辅助与开腹胃癌全胃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行腹腔镜胃癌全胃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后生存情况,同期62例行开腹全胃切除治疗的患者作对照.结果 腹腔镜组切口长度(6.5±1.7)cm、平均失血量(228±29) 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4±0.7)d、首次进流食时间(4.9±0.6)d.对照组切口长度(15.4±2.5)cm、平均失血量(260±34)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3.2±1.0)d、术后首次进流流食时间(5.4±0.5)d,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手术时间[(248±47)min]显著高于开腹组(205±4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住院时间[(9.4±3.7)d]、淋巴结清扫数目[(25.1±2.7)个]与开腹组[(11.2±5.3)d、(26.0±3.4)个]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4.3%与19.4%;术后随访3年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不影响远期效果的情况下,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小、手术切口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术后进流食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开放胆肠内引流重建术治疗胆肠吻合口狭窄的安全性与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湖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250例吻合口狭窄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手术(腹腔镜组,39例)和开放手术(开放组,211例)。通过术前基线资料及术中是否行输入袢重建按照最邻近匹配法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卡钳值设置为0.01),评分匹配后分组为腹腔镜手术组(腹腔镜组,31例)和开放手术组(开放组,31例),比较两组术中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情况[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炎性指标(第1天及第5天C-反应蛋白、术后第1天降钙素原),术后并发症(出血、胆漏、切口感染、结石残留)]及出院后随访近期并发症(反流性胆管炎、吻合口再狭窄等)等相关指标。结果 腹腔镜组与开放组病人在手术时间[(332.58±118.77)min vs.(279.03±97.22)min,P=0.057]、术后住院时间[(12.00±5.16)d vs.(14.84±9.32)d,P=0.143]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腹腔镜组较开放组术中失血量较少[(107.10±101.99)mL vs.(212.90±225.09)mL,P=0.022],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较短[(2.06±0.57)d vs.(2.65±0.76)d,P=0.001],术后炎性指标较低:术后第1天C-反应蛋白[(103.92±34.02)mg/L vs.(129.07±29.37)mg/L,P=0.003],术后第5天C-反应蛋白[(12.09±9.35)mg/L vs.(21.42±14.03)mg/L,P=0.003],术后第1天降钙素原[(0.69±0.55)μg/L vs.(1.72±2.23)μg/L,P=0.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上均无死亡病例及非计划再手术病例,腹腔镜组无中转开放手术病例。腹腔镜组术后发生胆瘘2例,切口感染2例,结石残留3例,无术后出血病例;开放组术后发生胆瘘2例,切口感染4例,结石残留3例,无术后出血病例,胆瘘、切口感染经保守治疗后好转出院,结石残留出院后经T管窦道胆道镜取石后治愈,两组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48个月,所有病例均未出现反流性胆管炎、吻合口再狭窄等症状。结论 腹腔镜胆肠内引流重建术治疗胆肠吻合口狭窄未增加手术时间,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未增加术后并发症,且近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在有胆道手术史的胆总管结石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德阳市人民医院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有胆道手术史的45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与同期无胆道手术史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的1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进行比较。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中转率、结石清除率、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时间长[(150.21±33.11)min vs(118.31±31.47)min,t=2.323,P<0.05],但两组术中出血量[(40.21±13.13)mL vs(39.33±12.13)mL]、手术中转率(2.2% vs 1.1%)、结石清除率(88.9% vs 89.2%)、住院时间[(8.61±2.91)d vs(7.61±2.93)d]及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11.1% vs 8.6%)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在有胆道手术史的胆总管结石患者中的应用安全、可行、有效,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模式应用于腹腔镜下Ⅰ型胆管扩张手术围手术期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行腹腔镜下Ⅰ型胆管扩张切除术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分为ERAS组(n=18)与传统腹腔镜组(对照组,n=19)。对比两组术前临床资料及术后住院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住院总费用、并发症、术后恢复质量等指标,评价其临床价值。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ERAS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9.0±5.8)h vs.(46.0±10.6)h,t=6.001,P=0.048]、术后住院时间[(8.5±0.9)d vs.(9.8±1.6)d,t=3.054,P=0.030]、住院总费用[(34.7±3.9)千元vs.(42.9±6.8)千元,t=4.445,P=0.028]、并发症情况(3 vs.9,P=0.049)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术后恢复质量评分(QoR-15)方面,不同时间点内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47.3±9.1)分vs.(39.4±6.4)分,t=3.065,P=0.004]、第3天[(79.4±14.7)分vs.(61.5±9.3)分,t=4.443,P=0.046]、第5天[(130.7±9.5)分vs.(113.9±12.6)分,t=4.559,P=0.019]ERAS组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腹腔镜下Ⅰ型胆管扩张切除术围手术期应用ERAS模式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减少术后并发症,从而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初步探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aparoscopic pancreatoduodenectomy,LPD)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完成的45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临床资料,其中LPD组15例,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open pancreaticoduodenectomy,OPD)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间的差异。结果 LPD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OPD组[(374.00±118.55)min vs(239.67±36.72)min,t=4.287,P<0.001],但术中出血量更少[(330.00±70.00)mL vs(450.00±167.50)mL,t=-3.823,P<0.001],术后排气时间更短[(2.00±1.00)d vs(4.00±1.00)d,Z=-4.108,P<0.001],肿瘤直径更小[(1.52±0.75)cm vs(2.49±0.79)cm,t=8.037,P<0.001]。OPD患者因其他脏器损伤意外死亡1例。两组患者术后胰瘘、胆瘘、出血、感染、肠梗阻、胃排空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病理类型、切缘阴性率以及切除总淋巴结数结果相似(P>0.05)。结论 经过手术观摩、专家指导,加之手术团队精诚合作、相关学科密切配合,LPD实施是安全的,近期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机器人与腹腔镜肿瘤剜除术治疗胰头部胰岛素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0月施行腹腔镜或机器人胰头部胰岛素瘤剜除术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中转开腹率、术后住院时间及胰瘘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2例手术均获成功,无术中输血、术后出血、C级胰瘘、严重感染、二次手术及死亡等并发症发生;术后病理证实为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随访期间,临床症状完全缓解,无肿瘤复发。机器人组与腹腔镜组相比,术中出血量[(65.0±43.18)mL vs.(89.09±118.08)mL]、手术时间[(146.81±84.15)min vs.(171.36±57.71)min]、术后住院时间[(6.70±1.42)d vs.(9.55±5.52)d]、B级胰瘘发生率(9.1%vs.2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11例患者中4例中转开腹,中转率36.36%;机器人组11例患者无一例中转开腹,两组中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器人胰头部胰岛素瘤切除术安全、可行,手术成功率可能更高,具有一定的潜在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癌切除术的优越性。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2月,对原发性肝细胞肝癌行腹腔镜肝切除和开腹肝切除各22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留置腹腔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手术费用、总费用、术后并发症。结果 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75.5±43.2)mlVS.(203.5±61.4)ml,t=-8.000,P=0.000],手术时间短[(121.3±31.5)minVS.(141.4±32.2)min,t=-2.093,P=0.042],排气早[(31.2±0.9)hVS.(39.8±0.8)h,t=-33.500,P=0.000],留置引流管时间短[(4.1±2.1)dVS.(6.4±1.9)d,t=-3.810,P=0.000],术后住院时间短[(9.1±4.4)dVS.(11.6±3.1)d,t=-2.179,P=0.035],但手术费用高[(6815.3±2113.4)元VS.(3732.2±618.4)元,t=6.567,P=0.000],2组并发症[1例V8.3例,x2=0.275,P=0.600]和总费用[(14677.2±5444.3)元VS.(15123.3±4388.4)元,t=-0.299,P=0.766]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腹腔镜与开腹肝切除相比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手助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2011年直肠癌经手助腹腔镜(28例)和开腹(32例)行直肠前切除手术的临床资料,对比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系膜淋巴结清扫个数、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之间的差异。结果手助腹腔镜组在术中出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80.5±13.3)ml vs.(170.5±35.5)ml,t=-12.650,P=0.000;肠道功能恢复时间(45.4±15.8)h vs.(89.5±13.3)h,t=-11.750,P=0.000;术后住院时间(8.2±2.0)d vs.(11.6±2.0)d,t=-6.518,P=0.000]。2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手助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相比具有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具有微创性,同时并不增加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能获得和开腹同样的根治效果。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探查(LC+LCBDE)术后一期缝合联合鼻胆管引流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CCL)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入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LC+LCBDE并行胆道引流的92例CCL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一期缝合联合鼻胆管引流组(n=45)和T管引流组(n=47),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胆汁引流时间、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一期缝合联合鼻胆管引流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T管引流组[(5.3±1.3)d vs (7.2±2.5)d,P < 0.001],该组的胆汁引流时间也明显短于T管引流组[(3.5±1.1)d vs (38.9±6.2)d,P < 0.001]。结论 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情况下,LC+LCBDE术后一期缝合联合鼻胆管引流是安全可行的,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充分体现了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熟练掌握腔镜技术的前提下,该技术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单孔加一"与常规5孔法完全腹腔镜技术在右半结肠癌手术中的近期疗效、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及机体应激及炎性反应状态,以探讨"单孔加一"腹腔镜技术在根治性右半结肠癌手术中的可行性和优势。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期间,在福建省肿瘤医院胃肠外科接受单孔加一孔腹腔镜右半结肠手术的35例患者(SILS+1组)的临床资料,并将同期采用常规5孔法行完全腹腔镜右半结肠手术的44例患者作为传统组(CLS组)。比较两组术中观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术后观察指标(术后首次下地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术后前3 d疼痛评分、住院天数、淋巴结清扫个数、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总蛋白、白蛋白及C-反应蛋白指标)。结果两组均无中转开腹或腹腔镜辅助手术,均成功完成全腔镜下根治性右半结肠癌切除术。两组性别、年龄、体质指数、肿瘤分期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与CLS组相比,SILS+1组总切口长度更短[(5.1±0.6)cm比(8.5±4.1)cm,t=4.124,P=0.012],首次下地中位时间(中位数:27.6 h比49.3 h,Z=4.386,P=0.026)及首次排气中位时间(42.8 h比63.2 h,Z=13.086,P=0.012)更早,术后疼痛更轻[术后1d:(2.0±1.1)分比(3.6±0.9)分;术后2 d:(1.4±0.2)分比(2.9±1.4)分,术后3 d:(1.1±0.1)分比(2.3±0.3)分,F=49.128,P=0.003],术后住院时间[(9.1±2.7)d比(11.2±2.2)d,t=3.267,P=0.001]更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第2天复查,发现SILS+1组的总蛋白水平高于CLS组[(59.7±18.2)g/L比(43.0±12.3)g/L,t=2.214,P=0.003]、白蛋白水平高于CLS组[(33.6±7.3)g/L比(23.7±5.4)g/L,t=5.845,P<0.001],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CLS组[(16.3±3.1)g/L比(63.3±4.5)g/L,t=4.961,P<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淋巴结转移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单孔加一"技术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及潜在推广价值,在具有与传统腹腔镜同等根治度的前提下,该技术可减少手术切口数目,减轻术后疼痛,加快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