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化瘀除湿止痛方保留灌肠联合热敷消炎散外敷治疗盆腔炎性包块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该院收治的148例盆腔炎性包块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4例。对照组采用热敷消炎散外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化瘀除湿止痛方保留灌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盆腔包块体积、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2、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0%(72/74),高于对照组的86.49%(64/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下腹胀痛、腰骶胀痛、白带异常、神疲乏力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盆腔包块体积均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L-2、IL-10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盆腔炎汤口服与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该院7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治疗方案随机均分为研究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研究组采用盆腔炎汤口服与灌肠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疾病复发率.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低于研究组97.14%,且随访后发现,对照组疾病复发率为22.86%明显高于研究组8.57%,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腔炎汤口服与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优于常规西医治疗,且治愈率高,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补肾调周法口服中药合二藤汤保留灌肠法治疗慢性盆腔炎性不孕症疗效,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月期间山东省济宁市中医院妇产科门诊收治的60例慢性盆腔炎性不孕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二藤汤,1剂/d,水煎400 ml,200 ml口服、200 ml保留灌肠。治疗组给予补肾调周方药口服1剂/d结合二藤汤灌肠2日1剂。两组均在每个月经周期的非经期期间治疗15 d,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观察这两组患者妊娠情况、临床症状、体征评分、月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受孕率66.67%(20/30),对照组受孕率46.33%(13/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27/30),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22/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治疗盆腔炎症总有效率93.33%(28/30),对照组治疗盆腔炎症总有效率86.67%(26/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调周法口服中药合二藤汤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性不孕症不但能提高妊娠率,而且还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月经情况,疗效确切有效,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马紫菱  郑艳嫦 《吉林医学》2012,33(29):6314-6315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合并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2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消炎治疗,治疗组加用穴位贴敷和自拟中药1号方、2号方保留灌肠。观察治疗前后白带、下腹坠胀、腰骶部疼痛和盆腔体检等指标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6.88%,对照组84.3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经穴位贴敷和中药方保留灌肠疗效明显。结论:穴位贴敷和中药方保留灌肠能提高慢性盆腔炎的治愈率,并且缩短治愈疗程,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联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郁气滞证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该院收治的72例慢性乙型肝炎肝郁气滞证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柴胡疏肝散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Col-IV)]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30/36),高于对照组的61.11%(22/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胁痛、太息、胸闷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HA、LN、Col-IV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联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郁气滞证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和肝纤维化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恩替卡...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妇科灌肠液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期间本院收诊的14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静滴头孢唑林钠、奥硝唑,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载妇科灌肠液保留灌肠。治疗2个疗程后,对两组的疗效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疗前疗后两组患者的症状积分差异,统计两组间1年后复发率差异。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1年后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妇科灌肠液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好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灌肠方联合美沙拉秦缓释颗粒治疗溃疡性直肠炎的效果及对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方法:选取108例溃疡性直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研究组患者采用自拟中药灌肠方联合美沙拉秦缓释颗粒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美沙拉秦缓释颗粒治疗,疗程均为6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中医证候积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PLT、血清CRP水平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MPV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中药灌肠方联合美沙拉秦缓释颗粒治疗溃疡性直肠炎,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药灌肠配合中药热敷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16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0例和对照组76例。观察组采用中药灌肠配合中药热敷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抗生素灌肠治疗。结果两组分别治疗9个月后,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7.6%、9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7,p〈0.05)。结论中药灌肠配合中药热敷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王石香 《中国民康医学》2012,(20):2480-2481
目的:探讨甲硝唑联合妇科千金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11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仅予以静脉滴注甲硝唑,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妇科千金胶囊。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结果:研究组及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7%、72.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症状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研究组改善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甲硝唑联合妇科千金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优于单独使用甲硝唑,且安全性高、患者体征改善显著,不失为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苦参汤联合氟康唑胶囊治疗真菌性阴道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6月该院收治的103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1例和研究组52例。对照组采用氟康唑胶囊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苦参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阴道分泌物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后6、12个月复发率。结果:治疗后,两组主症和次症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3%,高于对照组的8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阴道分泌物IL-6、IL-8、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12个月,研究组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参汤联合氟康唑胶囊治疗真菌性阴道炎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中医证候积分、阴道分泌物炎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八味妇炎汤治疗慢性盆腔炎性疾病引起的输卵管炎症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以及对炎症因子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将118例慢性盆腔炎性疾病引起的输卵管炎症性不孕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八味妇炎汤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和临床疗效,检测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血液流变学指标和卵巢动脉血流动力学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和全血低切黏度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阻力指数和搏动指数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八味妇炎汤治疗慢性盆腔炎性疾病引起的输卵管炎症性不孕症疗效显著,同时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血液流变学。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黄连温胆汤加减联合耳穴放血治疗痰热内扰型失眠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40例痰热内扰型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20例。两组均服用艾司唑仑片,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耳穴放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烦懊恼、睡眠不安、胸闷脘痞、头晕目眩、神疲乏力、大便秘结和痰多口苦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SQ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艾司唑仑片治疗基础上采用黄连温胆汤加减联合耳穴放血治疗痰热内扰型失眠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和PSQI评分,效果优于艾司唑仑片联合耳穴放血治疗。  相似文献   

13.
贺卫英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2,44(10):1228-1229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方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8例符合入选诊断标准的慢性盆腔炎患者按随机抽样原则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采用自拟盆腔炎方加减治疗,对照组35例采用左氧氟沙星加奥硝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患者症状积分改变情况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症状改善明显,观察组积分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痊愈率(65.12%)与对照组痊愈率(45.7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97.67%)与对照组总有效率(91.4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方治疗慢性盆腔炎优于单纯西医抗生素治疗,疗效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热敏灸结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热敏灸结合中药灌肠治疗,对照组给予针刺结合中药灌肠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症状的恢复情况。【结果】(1)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为81.08%,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2个疗程后,2组患者的小腹疼痛、腰骶胀痛、带下量多等症状积分均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作用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敏灸结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效果满意,其疗效优于针刺结合中药灌肠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安盆清带方保留灌肠经肠道微生态调节机制对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期间张家港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18例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安盆清带方保留灌肠,共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水平、肠道菌群水平。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4.92%(56/59)高于对照组83.05%(49/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腰骶胀痛、下腹疼痛、神疲乏力、白带异常分值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RP、TNF...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归脾汤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心脾两虚型老年心悸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心脾两虚型老年心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美托洛尔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归脾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48/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0%(3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纳呆食少、头晕目眩、神疲乏力、少寐多梦、心悸气短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归脾汤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心脾两虚型老年心悸患者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养阴解郁疏肝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85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3例与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雌二醇片/雌二醇地屈孕酮片复合包装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养阴解郁疏肝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性激素[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水平、子宫内膜下血流参数指标[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水平、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症状评分、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FSH、LH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E2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RI和PI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腰膝酸痛、潮热汗出、神疲乏力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Kupperma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中药灌肠配合中药热敷治疗慢性盆腔交的疗效.方法 16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0例和对照组76例.观察组采用中药灌肠配合中药热敷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抗生素灌肠治疗.结果 两组分别治疗9个月后,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7.6%、9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7,p<0.05).结论 中药灌肠配合中药热敷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治疗寒凝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替硝唑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少腹逐瘀汤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10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与对照组的12.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3、6个月的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替硝唑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基础上采用少腹逐瘀汤治疗寒凝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抗生素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克林霉素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2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克林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灌肠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0%和6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林霉素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