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肾病综合征患者蛋白质及脂类代谢变化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S)与继发性NS患者蛋白质及脂类代谢变化规律,寻找灵敏准确、实用价值较大的血清蛋白质及脂类实验室检测指标。方法用醋酸纤维素膜电泳法对52例原发性NS与40例继发性NS分别进行血清蛋白检测,分析其血清蛋白电泳图谱变化特征。用免疫透射比浊法(IT)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含量,同时进行血清脂蛋白(LP)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分析LP电泳图谱变化特征,并用IT法测定这两类患者血清载脂蛋白A1(ApoAl)、载脂蛋白B(ApoB)含量。对所收集的血清标本用酶学方法测定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原发性NS组出现血清IgG、白蛋白(A)、γ-球蛋白及白蛋白/球蛋白(A/G)比值的明显降低,而血清α2-球蛋白及β-球蛋白明显升高。在继发性NS组,血清A、A/G比值显著下降,而α2-球蛋白、β-球蛋白、γ球蛋白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两类NS均表现为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ApoB、TG、TC的明显升高(P〈0.01)。结论无论何类NS患者,体内都存在明显的蛋白质与脂类代谢紊乱,这些实验室检测指标在两类NS时不同的变化规律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总蛋白、清蛋白及甲胎蛋白含量,探讨其测定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临床已确诊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107例,其中男57例,女50例。分别通过双缩脲法和溴甲酚绿法测定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总蛋白和清蛋白,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甲胎蛋白含量。结果血清总蛋白、清蛋白及甲胎蛋白均值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分别为(72.4±10.7)、(39.8±7.8)g/L和(19.6±42.3)μg/L,健康对照组分别为(70.6±4.8)、(41.9±3.6)g/L和(2.9±1.3)μg/L。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总蛋白与健康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7),血清清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血清甲胎蛋白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0004)。结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清蛋白较健康人低,甲胎蛋白含量较健康人高,应定期随访和复查,同时对患者的肝功能受损情况也应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3.
舒敏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24):3314-3315
目的:探讨生化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将武钢总医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对照组与观察组尿清蛋白/肌酐(UALB/Cr)、血清中α1-微球蛋白(α1-MG)、C-反应蛋白(CRP)、血清胱抑素C(CysC)、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含量,并进行比较,同时分析联合检测与单一检测阳性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尿UALB/Cr、血清α1-MG、CRP、Cy-sC、HbA1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阳性率为93.0%,显著高于单项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各项生化指标均可于不同时期发生变化,掌握各种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对于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及治疗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肾病综合征(NS)患者继发性甲状腺激素水平下降的发生率,并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分别用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52例中、重度水肿的NS患者治疗前后及22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18例健康者的血清FT3,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总蛋白、白蛋白及尿总蛋白、白蛋白水平,并分析其血清甲状腺激素与血、尿蛋白间的相关性。结果:52例NS患者中41例甲状腺激素水平较正常值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FT3为(1.72±0.59)pg/mL,FT4为(8.63±1.92)pg/mL,TSH(7.32±3.05)μIU/mL。NS组患者治疗前血清FT3与血清白蛋白水平呈正相关(r=0.387,t=2.523,P〈0.05),FT4与血清白蛋白水平呈正相关(r=0.359,t=2.369,P〈0.05),与尿蛋白(尿总蛋白及尿白蛋白)间无相关性:TSH与血清白蛋白及尿蛋白间无相关性。结论:中、重度水肿的NS患者易出现继发性甲状腺激素水平下降,甲状腺激素改变水平与血清白蛋白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氟伐他丁早期干预治疗对肾病综合征(NS)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59例NS患者随机分为A组(20例,给常规治疗);B组(20例,给常规治疗加氟伐他丁40mg/d);C组(19例,给常规治疗加氟伐他丁80mg/d)。NS患者在治疗5d前后分别测定血清CRP、TNF-a及血脂水平。结果:NS患者的血清CRP、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40mg/d和80mg/d氟伐他汀治疗5d后血清CRP及TNF-α水平均有明显下降(均P〈0.01),而以80mg/d氟伐他汀组作用更明显;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NS患者血清CRP与TNF-a水平呈正相关(r=0.72,P〈0.01),CRP和TNF-a与血脂水平不相关。结论:NS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增高,早期氟伐他汀治疗可降低NS患者的血清CRP和TNF-α水平,且呈剂量依赖性。氟伐他汀的抗炎作用独立于降脂作用之外,早期他汀类药物强化治疗可能使NS患者获益更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D-二聚体在肾病综合征(NS)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罗氏C50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测定NS患者(治疗前后)和健康对照组总蛋白(TP)、清蛋白(Alb)、24h尿蛋白、D-二聚体的含量。结果NS患者(治疗前后)的TP、Alb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24h尿蛋白、D-二聚体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S患者经治疗后病情好转,D-二聚体明显降低。结论D-二聚体检测在NS患者治疗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脂蛋白(a)[Lp(a)]等脂质代谢特点及其与病情的相关性。方法检测80例COPD患者及30名正常人血清Lp(a)、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阍醇(HDL-C)、载脂蛋白AI(APOA1))及载脂蛋白B(APOB)的水平。结果慢支肺气肿组HDL-C降低、APOB升高;慢性肺心病组TG、TC、HDL-C、APOA1均降低,Lp(a)、APOB升高,APOA1/APOB比值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COPD患者存在脂质代谢异常,在肺心病阶段脂质代谢紊乱较慢支肺气肿阶段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尿微量清蛋白(MA)测定在冠心病(CHD)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分析尿微量清蛋白与血清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空腹血糖(GLU)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测定46例健康人及50例冠心痛患者尿中MA含量和血清中TC,TG,HDL,LDL,空腹GLU的水平并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冠心病组尿中微量清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血清TC及LDL水平两组之间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且冠心病患者MA含量与空腹血糖水平密切相关,随着空腹血糖升高而升高。结论尿中MA的含量增加与冠心病发生密切相关,MA不仅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当其与某些已确立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同时出现时,冠心病危险性增加。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高血压(hypertension,HPN)、高脂血症(hyperlipidemia,HL)和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脂质代谢异常。为了探讨血清脂质代谢变化与这些疾病的关系,以寻求这些疾病发生前脂质代谢紊乱的早期指标,对DM、CHD、HPN、HL、NS患者及健康人的血脂六项结果作定量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营养适粉对大鼠肝脏中脂肪代谢及氧化作用的影响,探讨其生理功能特性。结果表明,营养适粉能明显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甘油三酯(TG)、脂质过氧化物MDA及肝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明显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C),还原型谷胱甘肽酶(GSH—Px),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A/G);对血清血尿素氮(BuN)无明显影响。在高脂含量饮食时,营养适粉能影响肝脏中脂肪代谢,降低肝脏中脂肪含量、降低脂质过氧化反应、对肝脏蛋白代谢功能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测定正常人群与2型糖尿病伴和不伴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血清脂联素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探讨两者与糖尿病及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正常对照组105例,2型糖尿病伴(n=122例)和不伴(n=103例)代谢综合征组,测定血糖、血脂、胰岛素、脂联素、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结果:糖尿病组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升高,脂联素水平较正常对照组降低(P均〈0.05)。糖屎病伴代谢综合征组与不伴代谢综合征组比较,血清hs-CRP水平升高,脂联素水平降低(P均〈0.05)。结论:糖尿病及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两者可能与糖尿病及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肾损害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45例,健康对照组20例,采集空腹静脉血3mL,留取中段尿约20mL,同时检测血清尿素(UREA)、尿酸(UAC)、肌酐(CREA)、尿微量清蛋白(UALB)、尿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含量,组间均数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系统性红斑狼疮尿蛋白阴性组血清CysC浓度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其他检测项目均在正常值范围内;尿蛋白阳性组与尿蛋白阴性组比较,血清CysC水平与UREA、UAC、CREA、UALB、NAG有良好的相关性,呈正相关。结论血清CysC是理想的系统性红斑狼疮肾功能早期损害的实验室指标,为临床狼疮肾炎进行早期干预治疗及改善狼疮患者预后提供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惊恐障碍患者血清脂质水平的变化。方法对29例惊恐障碍(10例有自杀意念、19例没有自杀意念)和15例正常对照进行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测定,并比较两组血脂水平有无差异。结果惊恐障碍伴自杀意念患者的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明显低于惊恐障碍无自杀意念者及正常对照组(P〈0.05),而甘油三脂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在各组比较中,则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惊恐障碍伴自杀意念患者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4.
付维书  薛飞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7):6608-6609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脂质代谢的变化与2型糖尿病的联系。方法病例组为2型糖尿病患者240例,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者240例。空腹10 h抽取静脉血离心,检测血清糖化血红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浓度。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hs-CRP浓度和血脂各指标浓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的HDL-C浓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糖化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脂各检测项目均有相关性,HbAlc、hs-CRP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和较强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在不同临床类型肝损伤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检测100例不同临床类型的肝损伤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血清中的RBP、总蛋白(TP)、清蛋白(AL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水平,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慢性肝病和脂肪肝患者RBP、TP、ALB明显升高(P〈0.05);肝癌和肝硬化患者RBP、TP、ALB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各组中ALT、AST、γ-GT均升高(P〈0.05);相关分析发现,各组中RBP与TP、ALB呈正相关,与ALT、AST、GGT呈负相关,P均小于0.001。结论 RBP可以作为反映肝功能损伤程度的指标之一,对重型肝炎的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NS)患者血清铁(SI)与C-反应蛋白(CRP)之间的关系。[方法]用比色法检测正常对照组和肾病综合征患者组血清铁水平,用免疫比浊法检测CRP。[结果]NS组中血清铁与CRP(r=-0.39,P〈0.01)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差异显著、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而正常对照组中,血清铁与CRP并未有相关关系,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NS患者中血清铁的水平可能与CRP有关系,其生物学意义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分析孕妇孕早期和待产时血清蛋白质含量,探讨建立孕妇血清蛋白参考范围的必要性。方法奥林巴斯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定量检测1082例孕早期孕妇和963例待产孕妇血清中总蛋白(双缩脲法)、清蛋白含量(溴甲酚绿法)。统计各组均值伍)与标准差(S),以2s建立相应的参考范围。单一样本t检验与健康成人血清蛋白含量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孕早期总蛋白x为73.90g/L,S为4.60,参考范围为64.90~82.90g/L;清蛋白x为42.30g/L,s为4.39,参考范围为33.70~50.00g/L。待产时总蛋白x为64.90g/L,5为6.06,参考范围为53.00~76.80g/L;清蛋白x为34.20g/L,s为4.29,参考范围为25.80~42.60g/L。与健康成人血清总蛋白(63.00~83.00g/L)、清蛋白(35.00~50.00g/L)进行单一样本t检验,孕早期清蛋白与健康成人清蛋白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孕早期总蛋白以及待产时血清总蛋白和清蛋白与健康成人血清蛋白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孕早期,清蛋白含量与健康成人清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蛋白含量统计学上虽有差异,但数值上相差不大,无实际临床价值,可以通用健康成人参考范围。待产时,孕妇血清蛋白含量与健康成人血清蛋白含量在统计学和临床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必要另行建立其相应的参考范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斑块超声影像学特征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方法将46例冠心病患者分为不稳定型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对两组患者靶血管内超声特征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进行相关研究。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组血管内超声检出脂质斑块25例(25/30,83.3%),其病变血管的外弹力膜面积(EEMA)、斑块面积(PA)、管腔面积狭窄率(LAS)及重构指数(Pa)明显大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两组间在纤维帽厚度、脂核或无回声带大小、脂核与斑块比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EEMA、Pd呈正相关。结论易损斑块为偏心分布的低回声脂质斑块,具有较大的斑块面积和明显的正性重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参与了粥样硬化的形成,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可望作为冠脉斑块易损性预测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男性冠心病患者性激素与脂质代谢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测定42例男性冠心病组(Ⅰ)与30例对照组(Ⅱ)的血清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及血脂谱。结果 Ⅰ组E2比Ⅱ组E2水平和E2/T比值明显升高,差异有高度显著意义(P〈0.05),而P、T在Ⅰ组与Ⅱ组之间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Ⅰ组的TC、TG、LDL-C、LP(a)均明显高于Ⅱ组(P均〈0.001)。线性相关分析表明E2与LP(a)水平无相关性。结论 男性冠心病患者性激素E2水平升高可能与脂质代谢异常、冠心病发病率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Ns)成年患者血清铁(SI)与血清总蛋白(TP)、清蛋白(Alb)、球蛋白(Gl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清蛋白/球蛋白比值(A/G)之间的关系。方法健康对照组和肾病综合征组中的SI、TP和Alb分别用比色法、双缩脲法和溴甲酚紫法进行检测,用免疫比浊法检测hs—CRP,Glb=TP—Alb,A/G=Alb/Glb。结果NS组中SI与TP(r=0.439,P〈0.001)、Alb(r=0.448,P〈0.001)、hs—CRP(r=0.39,P〈0.01)以及A/G(r=0.372,P〈0.001)具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与Glb则无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对照组中,血清铁与血清TP、Alb、Glb、hs-CRP、A/G间均不存在相关关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S患者中血清铁的水平与TP、Alb、hs—CRP和A/G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