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7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食管癌患者手术适应证及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将本组32例老年食管癌患者行根治性手术30例,姑息性手术2例,切除率93.75%,颈部吻合24例,弓下吻合6例。结果: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并发术后吻合口狭窄1例,肺部感染3例,心律失常1例,胃肠功能紊乱1例,乳糜胸1例,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1.88%。术后30天内死亡1例,1年内死亡3例,病死率12.5%。结论:老年食管癌只要选择合理的术式、积极加强围术期治疗、控制并发症发生率,外科治疗仍是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
老年食管癌围手术期的处理要点与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吉日嘎拉  张哲  刘国津 《吉林医学》2006,27(9):1058-1060
目的:提高老年人食管癌手术治疗成功率及降低其围术期死亡率。方法:对30例老年食管癌实行开胸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准备、术前检查、处理、手术方法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等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手术切除率为100%,无死亡病例,无吻合口瘘。出现呼吸衰竭、窒息各1例。结论:选择好手术适应症,充分准备围手术期各项指标及术后预防呼吸、循环衰竭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许红玲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1):185-186
目的:探讨食管癌围手术期路径护理经验,使手术的危险性降低到最小程度,促进早日康复。方法:总结对435例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路径护理措施及体会。结果:本组共435例,手术切除413例,切除率为94.5%,术后并发吻合口瘘14例,脓胸3例,肺部感染及肺不张4例,乳糜胸1例,死亡2例。结论:食管癌手术治疗具有较大的风险性,做好围手术期路径护理和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食管癌贲门癌合并糖尿病84例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食管癌贲门癌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处理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食管癌贲门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手术治疗体会。结果:手术切除率100%,术后并发胸腔吻合口瘘1例,切口感染3例,肺部感染3例,无手术死亡及酮症酸中毒发生。结论:食管癌贲门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应首选手术治疗,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合理应用胰岛素能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食管中上段癌患者行颈部胃食管吻合的围手术期护理对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10例中上段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行颈部胃食管吻合的围手术期观察及护理。术前应做好心理护理,加强卫生宣教,预防感染,积极治疗合并症,了解肺功能,加强营养等措施。术后加强呼吸道管理,吻合口瘘的观察及预防、营养支持、保持循环系统稳定、做好皮肤及生活护理、抗感染,术后进行心理护理、疼痛的治疗及康复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 10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无发生吻合口瘘、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对食管中上段癌患者行颈部胃食管吻合的围手术期护理可预防和减少吻合口瘘、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能有效地促进病情恢复和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6.
手术治疗食管癌和贲门癌25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玉杰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7):3067-3068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食管癌和贲门癌255例的诊治经验和教训。方法:回顾性分析城固县医院外科自1983年1月至2005年10月手术治疗食管癌和贲门癌的病历资料。结果:食管癌80例,手术切除71例,切除率88.8%;贲门癌175例,手术切除149例,切除率85.1%。术后并发心血管疾病11例,死亡1例;并发肺部感染9例,死亡3例;并发糖尿病3例,死亡1例;并发吻合口瘘4例(颈部3例,胸内1例),死亡1例;并发乳糜胸1例经再次手术治愈。围手术期死亡6例。结论:术前全面了解病情,掌握肿瘤外侵及转移情况可提高手术切除率。正确的无张力吻合技术和良好的吻合口血运是防止吻合口瘘的关键。熟悉胸内解剖或作预防性胸导管结扎可防止乳糜胸的发生。对于并存心血管疾病、慢性肺部疾病、糖尿病加强监测和围手术期处理,可减少和避免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对于严重的慢性肺部疾病,尤其应注意加强支持和预防继发感染,并在术式上应有所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老年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 对30例老年食管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全期护理,术前给予营养支持、纠正水、电解质失衡,心理护理、加强并发疾病的护理、完善术前准备.术中加强管理、密切配合,术后加强营养、加强呼吸道及胃肠道管理、积极预防并发症、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各器官功能状态、做好吻合口出血及吻合口瘘的观察与护理.结果 对实施手术治疗的30例老年食管癌患者施行围手术期护理,术后均恢复良好,其中1例肺不张,1例吻合口瘘,3例肺部感染,通过及时处理均治愈.结论 围手术期完善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术中配合、术后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保证老年食管癌手术患者顺利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食管癌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4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食管癌患者行手术治疗,术前做好护理评估、心理护理、血糖控制、饮食指导、呼吸道准备、术后精心护理、严密观察病情、监测血糖、尿糖、合理应用胰岛素,加强专科护理、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结果全组病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例,切口感染1例,低血糖2例,肺部感染1例,经积极治疗与护理,均康复出院。结论做好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食管癌围手术期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预防或减少并发症发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樊文妤  张荣瑜  李宇昱  高伟  李洁 《吉林医学》2010,(34):6331-6332
目的:总结125例食管癌患者围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食管癌手术患者125例,术前给予心理及营养支持,术后认真观察病情及精心护理,并进行出院健康教育。结果:125例患者均临床治愈出院,3例患者在术后出现吻合口瘘。结论:做好食管癌围术期患者的护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促进患者顺利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右胸食管癌切除术配合管状胃成形在食管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2例行食管癌切除术患者中,24例胸中上段食管癌患者经右胸颈部吻合,8例胸下段食管癌患者经右胸胸内吻合,所有患者均行管状胃成形。结果:32例患者手术切除率100%,无围手术期死亡,其中颈部吻合口瘘1例,声音嘶哑3例,肺部感染4例,均经保守治疗后治愈。所有患者均无胃排空障碍、乳糜胸及反流性食管炎等并发症的发生。32例患者术后随访3~19个月,2例肺转移,1例肝转移,其余患者均健康存活。结论:经右胸行食管癌手术更有利于肿瘤彻底切除和淋巴结清扫,管状胃重建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李北平 《中外医疗》2016,(12):194-195
目的:探讨胸部钡餐透视、CT和胃镜对食管癌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整群选取该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间就诊的76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44例食管部良性病变患者作为对照,并根据检查方法的不同分为钡餐透视、CT、支气管镜,所有患者均进行以上检查,对比和分析各种方法在诊断中的准确性。结果钡餐透视对食管癌的诊断准确率为67.11%,CT为90.79%,胃镜为92.11%,CT与胃镜对食管癌的诊断准确率高于钡餐透视诊断,对食管部病变的诊断准确率CT高于钡餐透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7,P<0.05);胃镜高于钡餐透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1,P<0.05);胃镜虽高于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7,P>0.05)。结论临床上在对食管癌初诊筛查中,可将胸部钡餐透视放在第一位,CT和胃镜作为进一步检查,这对提高临床对食管癌的确诊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钡餐造影和螺旋CT增强检查对食管癌可切除性的评价。方法 80例行手术切除的食管癌患者术前常规行钡餐造影、螺旋CT增强扫描以判断肿瘤的可切除性,重点评估病变长度、周围侵犯及淋巴结转移,评估可切除性,指导手术方案的制定(经影像学检查不宜手术治疗或需术前放化疗者不在本研究之列)。结果 80例中76例行根治性切除术,3例姑息性切除,1例探查术(外侵严重未切除);术前影像学判断气管支气管受侵12例,符合11例,高估1例;主动脉侵犯13例,符合12例,低估1例;侵犯心包3例,与手术病理符合;术前增强CT诊断淋巴结转移26例58枚,证实21例43枚,术后病理检查淋巴结转移29例97枚,假阳性4例,假阴性3例。结论钡餐造影能反映食管癌整体累及范围及管腔内病变情况,螺旋CT增强扫描能明确肿瘤外侵和转移的情况,二者结合对食管癌的可切除性评估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有助于手术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13.
任守阳  袁正勇  陈祖尧  李雪飞 《四川医学》2011,32(12):1939-1940
目的提高食管、贲门双源癌术前诊断率,减少手术风险及术后并发症。方法通过对11例患者分析,术前胃镜并活检明确双源癌诊断5例,CT、消化道造影明确两处病变2例,术中探查并活检明确诊断2例,术后病理检查发现双源癌2例,11例均行手术治疗。结果10例行肿瘤切除,1例肿瘤不能切除,仅行探查术。术后顺利,临床治愈7例,并发症4例,死亡1例。结论提高食管、贲门双源癌术前诊断,能有效减少手术风险及并发症,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期间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普外科6例双原发癌患者的诊断及治疗的临床研究,认识到提高术前诊断率及手术治疗的重要性。方法:对6例双原发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3例经胃镜检出第一癌,手术探查发现第二癌;1例经结肠镜发现第一癌,CT发现且经纤维支气管镜确诊第二癌;2例经胃镜发现第一癌,穿刺活检发现第二癌;其中4例手术治疗+化疗,1例单纯化疗,1例手术治疗+放疗。结果:5例手术切除肿瘤,1例拒绝手术,术后顺利恢复,均达临床治愈。结论:提高双原发癌的术前诊断率,完善术前准备,及时行手术治疗,从而减少手术并发症,术后辅以放化疗,能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龄高危食管癌贲门癌患者的国术期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经手术治疗的高龄高危食管癌赍门癌患者的术前、术中废术后处理。结果全组59例治愈,住院死亡1例,发生并发症18例。结论积极、正确、有效的围术期处理,是减少高龄高危食管癌贯门癌患者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6.
44例老年低位直肠癌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断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0岁以上行手术治疗的44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入院前误诊率高(43.2%),并存病多(65.9%),肿瘤切除率高(97.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45.5%)。结论:早期诊断治疗,积极处理并存病,充分的术前准备,适当的手术方式以及有效预防和治疗手术并发症对于减少手术风险极为重要,高龄不是手术禁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皮革胃的早期诊断水平并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 (1)以病理活检为金标准,对2001年1月~2009年1月确诊的38例皮革胃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胃镜、B超、钡餐X线及螺旋CT在皮革胃诊断的优缺点。(2)通过术后随访评价其疗效。结果 38例中胃镜确诊为皮革胃6例(15.79%),31例(81.58%)经B超检查提示皮革胃改变,X线钡餐28例(73.68%)患者提示皮革胃,CT检查29例(76.32%)提示皮革胃改变。胃镜诊断皮革胃明显低于X线、B超及CT。本组手术探查31例81.58%,手术切除21例切除率为58.06%,未手术切除7例18.42%。随访30例78.95%,手术切除者1~5年内复发死亡,平均16.5个月,手术探查未切除和未手术者在1~9个月内死亡,平均4.7个月。结论 (1)皮革胃是进展期胃癌的一种特殊类型,大体分型属BorrmannIV型。因其具有特殊的生物学行为,病程发展迅速,临床表现隐匿的特点,故早期诊断困难,疗效不佳,预后不良。目前提倡联合诊断方法,提高皮革胃检出率。(2)一旦诊断明确应尽早手术治疗,可以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食管下段贲门胃底结合部癌的早期诊断方法及综合治疗措施.方法:应用X ray钡餐检查及内镜下碘染色活检确诊的食管下段贲门胃底结合部癌患者71例,采用5-Fu及PPD化疗2周后行手术治疗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X ray钡餐确诊14例(19.72%),内镜下碘染色活检确诊69例(97.2%).手术切除率100%,无手术死亡,5年生存率达56.3%.结论:对食管下段贲门胃底结合部癌病人应用X ray钡餐检查及内镜下碘染色活检可提高诊断率,早期发现综合治疗能提高患者长期生存率及根治性手术切除率.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2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PGML)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22例PGML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X线钡透误诊率89.5%,胃镜及病理活检误诊率82.5%,肿瘤切除率95.5%,根治性切除68.2%,姑息性切除27.3%,1例剖腹探查,无手术死亡,术后化疗14例。术后随访:根治性切除组5年生存率60.0%。结论PGML术前诊断困难,手术治疗应积极,全胃切除指征可适当放宽,根治性切除肿瘤和术后化疗可明显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桥本病(Hashimoto’s disease,HD)合并甲状腺癌的临床特征,探讨其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1年7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经术后石蜡病理证实为HD合并甲状腺癌4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诊断为HD10例,诊断为甲状腺癌37例,诊断为HD合并甲状腺癌8例,术前诊断率仅为8/41(19.51%)。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行甲状腺全切术22例,次全切除术14例,仅行病变侧腺叶切除术5例;行同期同侧颈淋巴结清扫24例,双侧颈淋巴结清扫(患侧根治性,另一侧选择性)4例。术后石蜡病理证实HD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39例,局灶性癌变1例,甲状腺黏膜相关型B细胞性淋巴瘤1例,所有患者均获随访。结论HD合并甲状腺癌术前确诊率低,临床上应重视HD的诊断,对HD中高度怀疑癌变者,应积极手术探查,根据术中冰冻病理结果选择手术方式,术后常规应用甲状腺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