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孕期胎儿畸形的诊断中应用B超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进行产前B超检查的1348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对孕期胎儿畸形的检出情况进行统计,并与术后的结果进行对照,探讨B超诊断胎儿畸形的应用价值。结果 B超共诊断出胎儿畸形35例,根据胎儿畸形B超诊断时间划分,其中6例畸形胎儿于孕12-17周发现,18例畸形胎儿于孕18-27周发现,9例胎儿畸形于孕28-36周发现,2例胎儿畸形于孕37-40周发现,经与产后结果相比较,发生2例误诊,诊断符合率为94.59%(35/37)。结论 B超诊断胎儿畸形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并且操作简便,费用低廉,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梁华 《医学文选》2001,20(4):516-516
笔者于 1999年 2月至 2 0 0 0年 12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胎儿宫内发育迟缓 32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32例患者 ,年龄最小 2 3岁 ,最大 38岁。 2 5~ 2 8孕周 8例 ;2 9~ 31孕周 2 1例 ;37~ 38孕周 3例。临床表现为胎儿发育指标明显小于同孕龄或胎儿体重低于同孕龄平均体重的 2个标准差。产前检查连续 3周发现孕妇宫高 ,腹围低于第 10百分位数或孕中晚期孕妇体重持续增长过低。 B超检查 :活胎 ,未发现畸形 ,而测量胎儿双顶径、股骨长等各径线值增长缓慢。1.2 治疗方法  1中药内服 :采用“八珍汤…  相似文献   

3.
超声对胎儿畸形的诊断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天性胎儿畸形是指胎儿出生前所致的形态结构为主要特征的出生缺陷,在胎儿出生前不易发现。畸形胎儿出生后给社会带来损失和负担,胎儿畸形出生前的诊断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研究。先天性胎儿畸形的种类繁多,几乎胎儿的所有系统均可累及,B超影像诊断的基础是胎儿形态学上的改变犤1犦。本文对妊娠中胎儿畸形的发病率及种类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检测对象为自1997年1月~2002年12月,5年间常规检查的孕妇,诊断胎儿畸形46例,最大孕周41周,最小孕周14周,年龄20~43岁,其中经产妇15例,初产妇23例。自孕14~16周首次做B超检查,28…  相似文献   

4.
1990—2000年,我院共行足月妊娠胎儿畸形引产15例,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5例均为我院住院37~41周妊娠胎儿畸形孕妇,年龄22~35岁,初产妇5例,经产妇10例。11例农村孕妇均在本地乡镇医院进行产前检查,孕期做过B超检查  相似文献   

5.
王健  周晓  朱青霞  丁显平 《重庆医学》2016,(4):472-474,477
目的 探讨系统超声检查在评价发现胎儿畸形的价值.方法 自2009年1月至2015年1月该院对14 367例孕妇在孕20~26周(妊娠中期)、孕30~32周(妊娠晚期)分别进行系统超声检查1次.对异常和疑有异常者追踪随访,胎儿资料及影像图片均存于工作站中.结果 14 367例孕妇中经产后随访证实胎儿畸形398例(2.77%).妊娠中期检出胎儿畸形326例(81.91%),妊娠晚期新检出畸形51例(12.81%);两次系统超声共检出胎儿畸形377例(94.72%),明显高于中孕期1次系统超声检查检出率(P<0.01).漏诊21例(5.28%).结论 系统超声追踪可显著提高胎儿畸形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6.
李云芳 《求医问药》2014,(3X):324-324
目的:研究孕妇采用B超检查对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近年来在我院住院的孕妇1236例,对所有孕妇采取B超检测,对B超检测出的孕妇胎儿畸形率和其分娩以后胎儿的畸形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236例孕妇中通过B超检查发现有45例孕妇的胎儿为可疑畸形,检出率为3.64%。其中孕12-14周的孕妇6例,孕18-24周的孕妇14例,孕28周的孕妇17例,孕37周以后及分娩之前7天的孕妇5例。这些孕妇在实施分娩手术后,发现有3例畸形的胎儿被漏诊,漏诊率为0.24%。结论:对怀孕期间的孕妇进行B超检查,可以提高胎儿畸形的诊断率,并可明显地减少胎儿畸形发生漏诊率及误诊率,在临床上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对中孕期胎儿严重心脏结构异常筛查情况。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7年7月至2019年9月在我医院进行产前超声系统评估的中期(18~24周)妊娠孕妇3145例,为A组,使用前瞻性方案评估胎儿解剖,筛查胎儿结构缺陷情况;同时,选取1977例晚期(28~32周)孕妇,为B组,筛查其结构缺陷情况,并对其进行随访。结果 40例胎儿心脏结构存在缺陷,其中有33例在孕中期,5例在孕晚期,2例在产后;孕中期超声筛查出胎儿存在心脏结构畸形的敏感性为80.0%,40例胎儿中,有30例胎儿的心脏结构存在缺陷严重畸形;A组诊断出严重性先天性心脏结构畸形患儿有32例,B组诊断出异的常患儿有26例,A组诊断出的异常患者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在妊娠中期,80.0%先天性心脏结构畸形胎儿可通过超声检查诊断出来,且此类胎儿总生存率较低。  相似文献   

8.
辜海文  郑宝群 《河北医学》2007,13(2):141-142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在12周以下胎儿神经管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6845例胎龄为孕12周以下孕妇先作常规B超检查,对有胎儿神经管畸形或怀疑有胎儿神经管畸形病例采用经阴道超声进行检查,并作临床追踪对照.结果:6845例胎龄为孕12周以下孕妇检查出胎儿神经管畸形38例,畸形率为0.56%,其中无脑儿20例,脊柱裂10例,无脑儿并脊柱裂5例,脑脊膜膨出3例.结论:经阴道超声用于诊断12周以下胎儿神经管畸形准确率较高,可作为首选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检查在孕中期胎儿畸形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9月孕20~24周于我院行超声筛查被诊断为胎儿畸形并经引产或产后证实的145例孕妇的临床资料,对胎儿畸形进行分类,分析胎儿畸形的影响因素。结果胎儿畸形与孕妇所在地区没有关系,但>35岁的孕妇更易发生胎儿畸形。结论产前超声在孕中期胎儿畸形筛查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齐生梅 《中外医疗》2013,(28):34-35
目的探讨腹部B超筛查胎儿畸形的临床结果。方法选取该院妇科2009年1月—2011年4月在该院进行产前B超检查的孕妇为3 350例,年龄23~45岁,平均34岁,35岁以上孕妇为280例。所有的患者都采用腹部B超进行筛查。使用Medison SA-8000彩色三维B超诊断仪,探头频率S-BVW4-8(5 MHz/60 R),尤其是重点筛查12~28周的孕妇。结果通过腹部B超筛查,发现胎儿畸形有57例,漏诊3例,有效率为95%,误诊率为5%。其中3例为产后发现,4例为孕37~40周时发现,检出率为7.0%;17例为孕28~36周时发现,检出率为29.8%;24例为孕20~27周时发现,检出率为42.1%;12~19例为孕12周时发现,检出率为21.1%。结论腹部B超筛查能够有效地检出胎儿各种结构畸形和各个器官、各个部位的情况,具有易于接受、廉价、直观、无创伤的突出优点,能够有效地指导终止妊娠、宫内治疗、胎儿畸形的诊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和特点,值得在临床上大量推广。  相似文献   

11.
胎儿先天性心脏异常在妊娠中期确诊并及时中止妊娠 ,是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重要措施。由于大多数先天性心脏异常的胎儿在宫腔内仍能生长发育 ,因此用超声对胎儿心脏腔室及大血管进行常规检查就成为及时发现先天性心脏异常的主要方法 ,但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心脏异常仅在近年才有少量病例报道〔1~ 5〕。本文就我院 1994~ 2 0 0 0年经超声诊断的 4例胎儿心脏异常作一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4例系我院产前常规B超检查发现 ,孕妇年龄 2 1~ 35岁 ;孕周 2 5~ 36周 ;孕 1产 0者 2例 ,孕 2产1者 2例。4例孕妇中 ,1例有孕早期发热…  相似文献   

12.
胎儿畸形是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为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应早期诊断畸形儿即时终止妊娠。超声诊断已成为产科检查的常规手段之一。其特点是检出率高,直观性能好,无创伤,可进行动态观察反复检查,对胎儿无影响。在妊娠中期(15~28周)可观察胎儿各个部位及脏器。已成为早期诊断胎儿畸形有效方法之一。我院从2000年1月~2005年1月产前门诊,对孕妇行中孕B超筛查,发现胎儿畸形78例,现分析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3.
《陕西医学杂志》2014,(7):830-832
目的:分析产前超声在胎儿畸形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132例经超声产前检查诊断为畸形胎儿的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32例畸形胎儿中,103例为单系统畸形(78.03%);29例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系统畸形(21.97%);88例为单系统单一畸形(66.67%);44例为单系统多发畸形(33.33%)。在<25岁孕妇中,检出55例畸形胎儿(41.67%);在2529岁孕妇中,检出37例畸形胎儿(28.03%);在3029岁孕妇中,检出37例畸形胎儿(28.03%);在3034岁孕妇中,检出24例畸形胎儿(18.18%);在≥35岁孕妇中,检出16例畸形胎儿(12.12%)。在孕周<20周的孕妇中,检出23例畸形胎儿(17.42%);在孕周2034岁孕妇中,检出24例畸形胎儿(18.18%);在≥35岁孕妇中,检出16例畸形胎儿(12.12%)。在孕周<20周的孕妇中,检出23例畸形胎儿(17.42%);在孕周2027周的孕妇中,检出59例畸形胎儿(44.70%);在孕周≥28周的孕妇中,检出24例畸形胎儿(37.88%)。结论:产前超声检查具有诊断准确、操作简便易行、无创伤、可反复进行检查等优点,是我国预防畸形胎儿出生的有效干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4.
妊娠晚期利用 B超检测羊水量及羊水污染情况判断胎儿窒息已被广泛应用 ,我院对 2 39例妊娠晚期的孕妇进行 B超检查 ,为临床选择分娩方式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984年 3月~ 2 0 0 0年 7月在我院行剖宫产的孕妇 2 39例 ,年龄 2 1~ 38岁 ,孕周为 38~ 43周。产前诊断 :胎儿窘迫 92例 ,过期妊娠 45例 ,妊高征 32例 ,头盆不称 5 0例 ,宫内发育迟缓 2例 ,胎儿畸形 2例 ,均经手术证实。1.2 方法 仪器为 AL OKA SSD- 2 80型黑白 B超仪及东芝34 0型彩色 B超仪 ,探头频率为 3.5 MHz。孕妇取仰卧位 ,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中一胎儿宫内死亡的原因及对存活胎儿、孕妇的影响和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双胎妊娠一胎死宫内的原因及处理。结果:3例孕中期双胎妊娠一胎死宫内孕妇足月顺产死亡胎儿呈纸样儿。1例孕17周双胎之一死亡,期待至近37周因胎儿窘迫行剖宫产;1例孕22周双胎之一死亡,孕妇行期待疗法,36周可疑早期DIC即行剖宫产;1例孕27周双胎之一宫内死亡,孕妇行期待疗法,孕36周存活胎儿行剖宫产;1例孕35周双胎之一死亡伴宫内感染孕妇行剖宫产。双胎之一胎儿宫内死亡的主要原因:胎儿畸形2例,胎盘因素3例,脐带因素2例,原因不明3例。结论:孕早、中期双胎之一胎儿宫内死亡存活的胎儿预后良好;孕龄较大,双胎之一胎儿死亡,可增加存活胎儿及孕妇的患病率和病死率,应加强存活胎儿及孕妇的监护,选择分娩时机和方式。对孕龄<34周双胎之一胎儿死亡者可行期待疗法,而对孕龄>34周者应考虑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性 28岁病案号 459354 患者末次月经1990年11月13日。1989年孕2个月行人工流产1次,此次系第2次妊娠。妊娠经过无特殊。患者血型O型,抗A抗体1∶8阳性,抗B抗体1:16阳性;夫血型B型。非近亲结婚,否认遗传病史及有害物质接触史。孕32周产前常规B超检查发现孕妇双侧附件多房囊性病变,右侧11.3×7.5×13.3 cm,左侧12.5×5.6×10.0 cm,胎儿未见异常。孕37周B超检查发现:胎儿脑室前角增宽约1.2~1.4 cm,心包与心脏间无回声区厚0.4cm(图1),头皮厚约1.0cm。孕妇附件肿物同前(图2)。B超提示:胎儿畸形(脑室扩张、头  相似文献   

17.
武杨  魏淑奇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21):157-157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诊断胎儿畸形的价值和早期诊断胎儿畸形的必要性及提高早期诊断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8年1月间来院进行三维系统超声检查的孕12~42周的孕妇。结果:2005~2008年共检查33000例孕妇,检出胎儿畸形597例(1.8%),胎儿畸形前5位依次为胎儿神经系统畸形、先天性心脏畸形、唇腭裂、胎儿消化系统畸形和胎儿泌尿系统畸形。结论:三维超声在胎儿畸形产前诊断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并建议妊娠中期(孕24~28周)孕妇应做一次系统的三维超声检查,降低我国新生儿死亡率及畸形率,从而提高我国人口的出生率及出生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18.
杨敏  王靖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1):73-75,F0003
目的分析产前超声在胎儿畸形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12月于我院妇产科经超声产前检查诊断为畸形胎儿的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32例畸形胎儿中,103例为单系统畸形(78.03%);29例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系统畸形(21.97%);88例为单系统单一畸形(66.67%);44例为单系统多发畸形(33.33%)。在〈25岁孕妇中,检出55例畸形胎儿(41.67%);在25~29岁孕妇中,检出37例畸形胎儿(28.03%);在30~35岁孕妇中,检出24例畸形胎儿(18.18%);在〉35岁孕妇中,检出16例畸形胎儿(12.12%)。在孕周〈20周的孕妇中,检出23例畸形胎儿(17.42%);在孕周20~28周的孕妇中,检出59例畸形胎儿(44.70%);在孕周〉28周的孕妇中,检出50例畸形胎儿(37.88%)。结论产前超声检查具有诊断准确、操作简便易行、无创伤、可反复进行检查等优点,是我国预防畸形胎儿出生的有效干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用脉冲多普勒超声对脐动脉血流频谱的分析,已成为判断胎盘功能和评定宫内胎儿健康状况的方法之一。其中脐动脉血流频谱的收缩期速度峰值A和舒张末期速度最低值B的比值(A/B比值),是目前最常使用的一种较好的参数。我院B超室从1992年10月一1993年8月对68例孕妇,用彩色脉冲多普勒检测脐带三个部位的脐动脉血流频谱A/B比值,进行分析比较,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68例孕妇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年龄23~30岁。本组健康孕妇为66例,孕龄26~40周。根据孕龄大小分为4组,经临床检查及二维超声检查确认为正常妊娠。另2例为宫内胎儿发育迟缓的孕妇,孕龄在35周以上。  相似文献   

20.
孟然  戚红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4):1587-1588
目的 探讨早孕期超声测量胎儿颈部透明层厚度(nuchal translucency,NT)在产前诊断胎儿染色体疾病及其他胎儿畸形的有效性.方法 2008年6月-2009年6月在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3 012例,均于孕11~13+6周接受胎儿NT标准化测量.分析NT增厚胎儿的染色体核型及妊娠结局.结果 于胎儿孕11~13+6周超声测量NT 3 012例,NT>3.0 mm者42例,筛查阳性率为1.39%,NT为3.1~9.4 mm.在行染色体检查的17例胎儿中,染色体正常者6例,孕妇年龄均<35岁;染色体异常者11例,孕妇年龄>35岁者3例,≤35岁8例.25例NT增厚同时B超显示胎儿伴有其他结构异常,6例胎停育,2例水囊瘤,3例全身水肿,5例孕足月分娩.结论 NT标准化测量作为一个筛查指标,有助于产前诊断染色体疾病及其他胎儿畸形,对评价胎儿预后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