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牡丹皮药理作用及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龙世林  陈雅 《中国药业》2007,16(3):63-64
目的综述牡丹皮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文献,进行全面阐述。结果牡丹皮县有抗病原微生物、抗炎镇痛、抗血栓及动脉粥样硬化、免疫调节、保肝、降血糖、抗心失常等多种药理作用,有良好的开发前景。结论通过国内外专家的不断探索研究,牡丹皮药材将会得到更好的利用。  相似文献   

2.
梁少珍 《广东药学》1995,5(2):26-26
牡丹皮是毛莨科植物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adr的干燥根皮,是常用的中药。近来.我区在药品检查中发现冒充牡丹皮的伪品,经检验鉴定为毛莨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干燥根皮。经人工办法在根中心打孔,伪造为抽去术质心,并切为园形的饮片来冒充牡丹皮。为澄清真伪,现将牡丹皮与芍药根皮的性状特征作比较,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HPLC法测定金匮肾气丸中丹皮酚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丙艳  姜静  郑越中  隋馨 《中国药事》2007,21(6):431-432
金匮肾气丸是由地黄、山茱萸、牡丹皮等10多味中药组成的复方制剂,收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用于肾虚水肿,腰膝酸软等症的治疗,牡丹皮作为方中主药之一,其有效成分丹皮酚具有镇痛解痉作用,临床应用广泛,故测定其含量具有实际意义。本实验采用HPLC法测定复方制剂中牡丹皮中的有效成分丹皮酚的含量,以控制成药的质量,效果良好,定量准确,快速。  相似文献   

4.
一种伪品牡丹皮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嘉德 《中国药业》2002,11(6):68-68
对一种伪品牡丹皮(细小白芍抽去木芯而冒充牡丹皮)从性状、显微、理化及紫外吸收光谱等方面进行鉴别,防止中药使用中以假充真,影响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牡丹皮化学成分的液相色谱-飞行时间串联质谱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许舜军  杨柳  张勉  王峥涛 《药学学报》2006,41(9):852-856
目的分析牡丹皮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优化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对牡丹皮供试品进行分析。结果较好地分离了单萜苷、鞣质和酚酮类等38种化学成分。在负离子检测模式下,由电喷雾质谱得到各成分的准分子离子峰,再根据串联飞行时间质谱获得进一步的结构信息,推测出其中38种主要成分的可能结构。并对牡丹皮中主要化学成分的质谱裂解规律进行了分析。结论本方法能快速检测牡丹皮的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6.
笔者在中药经营中发现牡丹皮与几种易混淆的中药材品种,现鉴别如下供参考。1.牡丹皮与川赤芍、百两金的鉴别:牡丹皮为毛百科芍药属植物牡丹(PaeoniasuHrutico。Andr.)的干燥根皮。主产于安徽铜陵的凤凰山、南陵,山东、湖南、四川、陕西、河南、甘肃等地均有生产。性状鉴别:牡丹皮呈圆筒状或半圆筒状,有纵刻后开去木心的裂逢,两边向内卷曲或略开,靠根上部略扁平,长约5~20cm,厚度为0.1~0.4cm,直径约0.5~1.2cm。外表呈黑褐色或黄褐色,有多数纵向皮孔疤痕,并有细须根脱落的残展。普荚果卵圆形,窑生揭黄色毛。在加工上…  相似文献   

7.
目的测定牡丹皮多糖的含量。方法以精制牡丹皮多糖测得牡丹皮多糖对葡萄糖的换算因子,采用硫酸-苯酚法测定牡丹皮粗多糖的含量。结果牡丹皮粗多糖部位中多糖的含量为89.09%,生药中多糖的平均含量为7.54%,平均加样回收率101.22%。结论牡丹皮多糖的含量较高,为该药的进一步开发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HPLC法测定锁精丸中丹皮酚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包锡珍 《中国药事》2007,21(6):430-431
锁精丸是由人参、牡丹皮、黄芪、山茱萸等15味中药材组成的制剂,收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该标准无含量测定方法,为了提高质量标准,加强产品控制,本文选用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处方中牡丹皮中丹皮酚的含量,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9.
牡丹皮为毛茛科植物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的干燥根皮,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功效.最近在我区进行药品监督检查时,发现一单位使用的牡丹皮极为可疑,随即抽样,并进行检验.结果其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及紫外吸收光谱均与正品牡丹皮不同, 经鉴定为同科植物白芍,即用细小白芍抽去木芯,冒充牡丹皮.现将其与正品牡丹皮的对比实验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牡丹皮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姜潇 《中国新医药》2004,3(8):110-111
牡丹皮为毛莨科植物牡丹(Paenoina Suffruticosa Andr.)的根皮,性微寒,昧苦,辛;归心、肝、肾经;历史记载其功效为清热凉血,活血散淤,丹皮酚是其活性成分之一。近年来,随着对传统中药新用途的开发研究不断深入,牡丹皮广泛的药理作用的实验性依据日益增多。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影响牡丹皮制剂中丹皮酚含量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牡丹皮为毛茛科植物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的干燥根皮。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之功。牡丹皮的主要有效成分为丹皮酚。具抗炎、抑菌、解痉、镇痛的药理作用。因此,丹皮酚含量的测定是牡丹皮复方制剂质量控制的主要指标之一。影响牡丹皮复方制剂中丹皮酚含量的因素主要有:①牡丹皮药材的产地、采收季节、贮存时间及加工方法;②生产过程的损耗;③含量测定中样品的处理及测定方法等。  相似文献   

12.
徐琳  崔玮  方成武  刘先华 《安徽医药》2020,24(7):1298-1300
目的通过原子吸收光谱法对来自安徽省铜陵市、芜湖市南陵县和亳州市三个产地牡丹皮中硒、镁、锌、铁和锰微量元素含量进行测定。方法牡丹皮样品在浓硝酸 /30%过氧化氢体系中微波消解,消解参数为: 1 000 W下维持 20 min,压力从 15 atm升至 25 atm;通过同步检测标准物质中微量元素得以验证。结果铜陵牡丹皮中硒、镁、锌、铁、锰元素含量最高,分别为0.326 mg/kg、1 623.000 mg/kg、53.800 mg/kg、294.800 mg/kg、56.500 mg/kg;其次为南陵牡丹皮;且二者均高于亳州牡丹皮;通过标准物质测定发现其与标示值相一致。结论从硒、镁、锌、铁、锰元素水平角度评价,三个不同产地的牡丹皮中铜陵牡丹皮质量上乘,这可能与铜陵地区特殊地质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牡丹皮及其主要成分丹皮酚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云飞  徐国兵 《安徽医药》2014,18(4):589-592
牡丹皮和丹皮酚都具有保肝护肾、降血糖、抗菌消炎、抗心律失常、抗过敏、保护心血管、神经保护、增强免疫力等多种药理作用;另外牡丹皮还具有止血、凝血等作用.牡丹皮药理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将为其临床应用和深度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初步探讨超微粉碎技术对牡丹皮中丹皮酚、芍药苷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牡丹皮超微粉与细粉粉体中丹皮酚与芍药苷的含量。结果牡丹皮采用振动磨低温超微粉碎,可较好保留丹皮酚;常温与低温超微粉碎,芍药苷溶出量超微粉较细粉分别提高8.11%、8.65%。结论初步表明振动磨低温粉碎可用于牡丹皮超微粉体的制备。  相似文献   

15.
牡丹皮是一味常用中药,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功效.但牡丹皮来源复杂,品种较多,医药文献常见有误订品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牡丹皮进行本草考证与原植物鉴定,以正本清源.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应用电子鼻技术区分不同产地的牡丹皮药材。方法 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法确定牡丹皮药材电子鼻测定的最佳试验条件。应用Loading分析法对传感器区分样品的能力进行分析,应用主成分分析法、线性判别分析法来区分不同产地的牡丹皮药材。结果 电子鼻技术测定牡丹皮药材的最佳试验条件为称样量3.0 g,空气流速300 mL·min-1,样品室温放置时间为10 min;研究结果表明,其区分度均>0.980;7号传感器W1W对第一主成分贡献率最大,2号传感器W5S对第二主成分贡献率最大。通过对牡丹皮药材进行气味识别,电子鼻技术对亳州、铜陵、重庆3个主产区的牡丹皮药材有一定的区分能力,亳州产区不同产地之间区分度不明显。结论 利用牡丹皮药材特殊的气味并运用电子鼻对不同产地的牡丹皮药材进行区分,效果显著,为快速、简便的鉴别不同产地的牡丹皮药材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牡丹皮及其伪品进行鉴别。方法:采用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技术,获得了牡丹皮及其伪品的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根据指纹图谱的波形及其特征信息区别鉴定。结果:牡丹皮及其伪品的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有明显的差异。结论:应用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可以准确、直观的鉴别牡丹皮及其伪品。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制备五黑止血丸,建立其质量标准并进行临床应用观察。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鉴别方中的黄芪、当归、牡丹皮、红花,并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在色谱图中可准确鉴别出黄芪、当归、牡丹皮、红花,200例妇科患者使用后的总有效率为93%。结论五黑止血丸制备方法简便,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优化牡丹皮药材在六味地黄丸中的生产工艺。方法:牡丹皮采用单独粉碎,通过控制粉碎的时间达到控制温度的目的。结果:牡丹皮粉碎温度控制在50℃左右,粉碎时间缩短至1 h。结论:该方法合理可行,提高了牡丹皮中丹皮酚的转移率。  相似文献   

20.
包锡珍 《中国药事》2007,21(5):347-348
除脂生发片由当归、川芎、牡丹皮、何首鸟、白鲜皮等十五味药组成,具有滋阴,养血,祛风,活络,止痒,除油脂等功效。用于脂溢性脱发,头皮瘙痒,落屑,油脂分泌过多症。其中牡丹皮中主要有效成分为丹皮酚,本品收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册,该标准中无含量测定方法,为了控制产品质量,保证疗效,我们建立制剂中丹皮酚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