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李家田 《哈尔滨医药》2012,32(3):190-191
目的了解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为医院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出2011年5至10月门诊与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对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要求,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我院门诊病人抗菌药物处方占比27.05%,联合用药占比40.25%;住院病人使用率69.41%,联合用药占比75.96%,用药时间1周以上的占14.75%。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率、联合用药依然较高,用药时间较长,专项整治活动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与要求差距依然较大,应进一步加强我院抗菌药物应用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为医院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出2011年5至10月门诊与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对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要求,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我院门诊病人抗菌药物处方占比27.05%,联合用药占比40.25%;住院病人使用率69.41%,联合用药占比75.96%,用药时间1周以上的占14.75%.结论 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率、联合用药依然较高,用药时间较长,专项整治活动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与要求差距依然较大,应进一步加强我院抗菌药物应用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3.
蔡楚华 《北方药学》2014,(3):108-109
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已成为当代医疗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常见的抗菌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毒性反应、变态反应、特异性反应及附加损害,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较多,临床中应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规范要求,合理选择药物、确定用药途径,尽可能地避免联合用药,谨慎选择新药,以提高抗菌药物用药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用药。方法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措施。结果杜绝临床诊断的失误,选用药物不当,剂量疗程不足,不恰当地联合用药造成抗菌药物临床治疗失败。结论临床抗菌药物科学合理对症用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增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抽查部分科室病例,并对其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方法对抽取病历的用药种类及用药时间、药物联用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率达100%,用药合理占70.04%,基本合理为23.34%;不合理占6.62%;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病例均达到《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基本要求。结论我院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还未能完全达到《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的要求,应进一步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6.
抗菌药物的门诊处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菌药物是人类预防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也是临床常用药物。随着新的抗菌药物不断面市,既为临床医师提供了更多的用药选择余地,同时无指征的联合用药及滥用抗菌药物的现象也经常发生,为掌握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特点,促进合理用药,对我院2002年的门诊西药处方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月萍 《中国药业》2003,12(9):79-80
目的: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从过敏反应、毒性反应、特异性反应、二重感染、联合用药引起或加重不良反应等几个方面,综述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危害。结果: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可以预防和控制,应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重视患用药过程中的临床监护。结论:临床应重视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保证患用药安全、有效、合理。  相似文献   

8.
张永信 《上海医药》2007,28(3):101-103
为了推动合理使用抗菌药,规范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用药,2004年8月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总后卫生部联合颁布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要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认真学习,贯彻执行,同时责成各级医疗机构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施细则”。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儿科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情况,促进临床用药水平的提高。方法随机抽取门诊含抗菌药物处方1125张,对其进行分析统计。结果含抗菌药物的不舍理用药处方106张,占抽查处方的2.50%,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药物间相互拮抗、毒性相加.重复用药、选药不当、用法用量不当等。结论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情况应引起临床医师和药师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患者的用药状况,分析临床科室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评价我院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方法调查我院病历102份,统计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使用数量、使用种类、使用金额、联合用药、药敏试验、送检率等数据。作为临床合理用药的评价依据。结果我院抗菌药物的平均使用率是80.39%,共使用了16种抗菌药物,单联使用率为63.41%,二联使用率是31.71%,三联使用率是6.10%;非手术科室药敏试验率5.35%,手术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标本送检率是4.35%。结论我院临床各科室抗菌药物的使用存在一些问题,如抗菌药物的使用率过高,使用时间过长,更换频率较高等,说明我院临床用药还应该更加规范化、合理化。  相似文献   

11.
我院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调查我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并进行合理性分析,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8年1-8月份出院患者的手术病历480份,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行评价。结果: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其中预防用药占85.67%,治疗用药占19.61%,手术部位感染(SSI)发生率为7.24%。抗菌药物中位累计使用时间为7d;60.0%病例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使用频率较高的抗菌药物是青霉素复方制剂,第2、3代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结论:我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存在用药时间长、选药档次高等不合理现象,应强化临床医师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意识,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2.
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的七条合理用药生物医学标准(WHO/MSH1998)证实,适当的给药问隔与用药时间是临床合理用药的基础。根据抗菌药物不同的抗菌后效应(PAE)、PK/PD参数,通常能够将抗菌药物分为三类,即抗菌活性持续时间较长或半衰期(t1/2)较长并时问依赖性抗菌药物、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以及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针对不同类型的抗菌药物确定给药时间,有助于临床合理用药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总结临床药师参加住院患者应用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会诊的工作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有关规定,医院实施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临床应用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必须会诊。结果:实施抗菌药物分级管理,有利于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的监管,可以促进合理用药。结论:通过临床药师参加会诊工作,能很好的控制和合理使用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避免了不适当的广泛应用和耐药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2005-2007年我院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我院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与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销售金额排序和用药频度排序分析方法对我院2005—2007年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应用数量虽然是上升趋势,但随着国家药品降价,以及加强了对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用药比例逐年下降。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不合理性和盲目性,习惯经验用药。应切实落实已制订的抗菌药物使用制度,加强合理用药,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为医院加强管理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按要求抽取住院患者的出院病历150份,填写患者的基本情况和用药情况调查表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63%;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为63.86DDD;微生物标本送检率占特殊级使用抗菌药物病历66.67%,Ⅰ类清洁手术的预防选择药物、用药时机、使用疗程合格率较低,预防使用药物的比例较高.结论 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率高,预防用药比例高,存在不合理性,需规范临床医师的用药行为,医院管理部门加强对临床使用抗菌药物的干预管理.  相似文献   

16.
陈平  林霞 《药学进展》2006,30(11):509-511
目的:了解抗菌药物分线管理前后临床用药的变化。方法:收集医院实施分线管理前后(2004--2005年)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数据,对其消费金额、构成比及用药频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施分线管理后,抗菌药物消费金额占医院用药总消费金额的百分比下降了3.62%,其中三线抗菌药物消费金额的构成比下降10.36%,用药频度排名前lO位的抗菌药物中未见三线药物。结论:分线管理后,抗菌药物的使用趋于合理化,一定程度上扼制了滥用现象。  相似文献   

17.
《中国药房》2005,16(23):1785-1785
为贯彻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加强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监督和管理,促进合理用药,提高我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水平,保护患者用药权益,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总后卫生部日前决定,建立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和“细菌耐药监测网”,并印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方案(技术部分)》及《细菌耐药监测方案(技术部分)》。  相似文献   

18.
60例阑尾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颖 《中国药业》2006,15(16):47-48
目的 了解医院院阑尾手术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2005年5~8月收治的60例阑尾手术患者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用量、用药频度、日均金额、联合用药等)。结果 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没有滥用现象。结论 临床医师、药师都应重视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加强临床合理用药,做到用药的安全、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临床药师干预临床不合理用药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实施临床药师干预前后住院医嘱中使用抗菌药物的病历各200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回顾分析在临床药师干预下的住院医嘱中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效果。结果:实施临床药师干预后,本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用药排序以及用药频率有了显著改善;在干预后的抗菌药物使用中,主要使用差异体现在单独用药、二联用药、三联用药等方面;经过临床药师干预,临床用药不合理的现象有了明显改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药师干预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可降低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和联合用药的比例,可促进我院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对我院病区医嘱用药的点评分析,有效提高了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以<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要求为依据,2011年平均每月抽查出院病历50份,制定并填写表格,对抗菌药物使用的基本概况、不合理用药的具体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共点评病历600份,有361份使用了抗菌药物,其平均使用率为60.18%.不合理用药的份数有41份,合理用药率为93.17%.不合理用药表现为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不合理、药物之间配伍不宜、无指征用药、未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用法用量使用药物等.结论 点评能使抗菌药物及其他药物使用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