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64例大面积烧伤病人胃肠外营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文献报告一个烧伤面积超过 30 %的病人体内就会发生超高代谢 ,机体组织蛋白分解代谢加快 ,病人消耗过快 ,如不及时补充 ,病人就会出现营养不良 ,免疫力下降 ,并且使创面修复减慢。目前对烧伤病人多采用肠内、肠外营养同时进行。大面积烧伤病人早期由于胃肠道功能低下 ,大多以胃肠外营养为主。本文对我科 1988~ 1993收治的大面积烧伤病人静脉营养液配制结构进行了分析 ,意在于探讨合理的肠外营养的模式。1 材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将我科 1988~ 1991年收治的烧伤面积大于 40 %病人做为Ⅰ组 ;将 1992~ 1993年收治的烧伤面积 40 %以上的…  相似文献   

2.
烧伤营养途径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将烧伤≥30%TBSA的烧伤患者204例进行了营养途径分析。方法:总的原则是胃肠内和胃肠外营养并举,以胃人营养为主,包括经口饮食、鼻饲或口服复力乳,胃肠外营养为辅,包括中心静脉或周围静脉。结果:每天胃肠内营养可获10450kJ热量和19g氮,占全天营养需要量的2/3以上。肠外营养作为肠内营养的补充,尤其在1周内中心静脉中获热能7106kJ/d,接近全天需要量的一半,1-3周改为周围静脉。结论  相似文献   

3.
肠外营养(TPN)也称人工胃肠静脉营养,就是不经胃肠吸收,把人体所需营养素的混合液直接输入静脉的方法,它作为一种从胃肠道外补充机体所需营养的方法,对胃肠道手术前后、禁食、长期昏迷、食道良性重度狭窄、小肠全切、肠瘘大面积烧伤等、水电解紊乱、酸碱平衡失调的重症病人起到了抢救生命,恢复健康的重要作用,由于它需要较高的物质条件及严密的监测和护理,因此护理工作尤为重要,下面根据我们在临床的实际工作,浅谈一下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烧伤患者尽早营养疗法的护理经验及护理方法,以减少烧伤病人的并发症。方法患者人院后,待休克纠正过后,尽早留置胃管,经鼻食管给予营养液。4~7天静脉营养以能量为主.此后注意加强蛋白质。氨基酸,及脂肪乳剂的补充。在护理过程中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并严密观察病情.及早发现并发症,并做好抢救。结果病人主诉疼痛缓解;体液及营养基本维持正常;经过正确的护理,并发症的可能性或对生命的威胁性减少;病人情绪稳定,有康复的信心。结论通过营养支持及护理在烧伤病人中的应用,降低了烧伤病人的感染率.减少了并发症。达到了预期目标,为烧伤治疗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5.
刘丽艳 《中外医疗》2010,30(17):154-154
目的研究大面积烧伤患儿实施肠内营养使用方法。方法从2005年起对50例大面积烧伤患儿(1~12岁)采用配置小儿营养液,通过鼻饲方式进行肠内营养。结果 50例患儿在肠内营养治疗过程中,耐受性良好,降低了烧伤后并发的肠源性感染,减少了消化道出血,经济上因减少了静脉营养用量,而减少医疗费用。结论烧伤面积在15%以上患儿,伤后可经鼻饲营养液实施肠内营养,方法实用有效,有利于患儿的康复。  相似文献   

6.
烧伤后病人代谢分为低落期、高潮期及合成期,烧伤后的超高代谢,使机体对各种营养成分的需要量大大增加以及各种原因所致的肠道吸收功能低下,常导致烧伤病人严重营养不足,成为影响烧伤治愈率提高的重要原因.随着医学的发展,烧伤病人的营养问题越来越被重视.本文介绍烧伤病人的营养代谢问题及其护理.  相似文献   

7.
我科在 1985~ 2 0 0 0年对 5 9例重症烧伤患者在早期肠道喂养基础上 ,配合静脉高营养支持。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最大烧伤面积 98% ,Ⅲ度烧伤 95 % ;最小 5 0 % ,Ⅲ度4 5 %。平均烧伤面积 72 % ,Ⅲ度烧伤 5 0 %。男 5 3例 ,女 6例。年龄 17~ 6 5岁 ,平均 39岁。全部治愈。2 静脉高营养重症烧伤 ,创面丢失 ,内分泌紊乱 ,致超高代谢、负氮平衡、体重下降、并发感染 ,蛋白质损失严重时危及生命。靠单纯的肠道喂养 ,机质恢复较慢 ,不利于创面的愈合。将 2 0 %脂肪乳剂 2 5 0ml,10 %葡萄糖 5 0 0~ 10 0 0ml、复方氨基酸 5…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小儿烧伤营养丢失与营养补充对机体修复的疗效.方法 评估所有烧伤小儿营养状况及时补充糖、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通过制定食谱,合理安排进食时间,保持食物的温度、新鲜,以良好的色、香、味,尽量以口服的方式给予病人足够的营养,除头面部烧伤、吸入性烧伤,可采用鼻饲或静脉补充营养,以满足病人的生理和病理需要.结果 烧伤小儿经合理补充营养后,大多数痊愈出院,少数因在当地治疗不佳,延误时机,转入我院后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产生不良后果.结论 口服是最好的营养补充途径,既经济、方便、营养安全,易于基层医院开展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愈率,患儿出院后体重大于或等于入院时体重,无消瘦面容.  相似文献   

9.
营养支持是烧伤病人临床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科近4年共收治10例大面积烧伤病人,其烧伤面积在40~70%,创面的处理方法均采用彻底清创后创面涂磺胺嘧啶银暴露疗法,创面持续烤灯照。在入院4小时(伤后12小时)即采用胃肠道营养的方法,病人体质恢复快,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导采用早期恢复复肠道营养治疗13例大面积烧伤,全部治愈烧伤面积达60%-95%。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介绍空肠置管肠内营养在大面积烧伤合并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大面积烧伤合并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病人随机分为A和B两组 ,A组采用空肠置管内营养为主辅以静脉营养 ;B组给予静脉营养为主辅以口服营养。观察两组病人压迫症状消失时间 ;Hb及血清总蛋白恢复、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 ;并发症、烧伤创面修复情况等。结果 :A组病人压迫症状消失早 ,Hb及血清总蛋白、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短 ,并发症少 ,创面修复快。结论 :空肠置管肠内营养能有效治疗大面积烧伤合并肠系膜上动脉压迫征  相似文献   

12.
营养障碍不只使烧伤创面愈合延迟,而且能使抗感染的防御功能明显降低,感染与营养障碍的恶性循环,常导致病人很快死亡。因此,烧伤营养治疗,就成了大面积烧伤病人救命攸关的一环。一、烧伤后营养障碍及其主因1、代谢过高:岛崎修次认为(1):大面积烧伤病人的基础代谢异常亢进、大致与烧伤面积成正比。其代谢亢进约为正常入的四倍;弥漫性腹  相似文献   

13.
静脉营养应用于烧伤病人一直受到重视,但随着“肠道是外科应激中心器官以及肠源性感染”的观点的提出,肠道营养,尤其是早期肠道营养又引起重视。1998年我院采用鼻饲营斥治疗大面积烧伤病人80例,现将我们的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应用中心静脉置管抢救大面积烧伤病人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自1985年元月—2000年12月应用中心静脉置管抢救30%以上大面积烧伤病人150例,取得较满意效果,现将治疗经验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15年来我科应用中心静脉置管抢救30%以上大面积烧伤病人150例,其中男104例,女46例,最大年龄65岁,最小年龄7岁。最大烧伤面积100%,最大Ⅲ度面积92%,最小烧伤面积30%,最长置管时间33……  相似文献   

15.
营养状况是烧伤病人康复的基础。在大面积患者易发生营养障碍。一方面因代谢率增高,分解旺盛以及创面渗出等,致全身消耗增多;另一方面则由于消化功能紊乱,胃纳不佳,使营养吸收与补充均为困难,导致营养不良,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抗感染和组织修复的能力进一步削弱,从而严重影响预后。所以,营养治疗是烧伤综合治疗的重要环节。为此,现将100例中度烧伤病人的营养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大面积烧伤病人的营养支持疗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病人营养疗法中的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30例病人的营养护理疗法,休克纠正过后,实行早期胃肠道营养,4—7d静脉营养液以能量为主,此后注意加强蛋白质、氨基酸及脂肪乳剂的补充。结果:30例病人均未出现体重明显下降及营养不良,治疗中也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全部治愈。创面愈合时间为28—70d。结论:严重烧伤的营养支持宜采用胃肠道与静脉营养相结合的原则,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住院患者营养治疗状况及对血糖、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糖尿病住院患者的营养治疗状况及其对血糖、血脂的影响,以提供更合理的营养治疗方法。方法:选择糖尿病住院患者 139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 2组。实验组食用糖尿病称重、个体化膳食,对照组自己控制饮食。观察 2组各种营养素摄入情况,治疗前后血糖和血脂的变化。结果: 2组间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铁、维生素A、B2 和维生素C的实际摄入量占推荐需要量的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1);对照组中能量、蛋白质及碳水化合物的实际摄入量低于推荐需要量的 80%,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实际摄入量低于推荐需要量的 50%,但脂肪的实际摄入量达到推荐需要量的 117%。蛋白质所占比例偏低,脂肪偏高;动物类蛋白质偏高,豆类偏低;三餐能量失衡,早餐少,晚餐多,膳食结构不合理。实验组空腹血糖 (FBG)、餐后 2h血糖 (2hPBG)在治疗后 1周、3周均有下降(P<0. 01),对照组仅在治疗后 3周下降(P<0. 01)。治疗前后 2组血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目前糖尿病的营养治疗缺乏具体的个体化指导。糖尿病住院患者应食用糖尿病营养配餐。  相似文献   

18.
采用内窥镜正视下在胃腔及十二指肠安置营养管,早期恢复肠道营养治疗15例大面积烧伤病人,烧伤面积60%~95%,通过临床回顾性分析,我们认为在合理处理创面的前提下,早期胃肠道置管行肠道营养,加用促胃肠动力药物配合,可以减少血浆及全血的输入量,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平稳度过休克期,具有经济、方便、安全、可行、体质恢复快,并发症少,创面愈合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生物电阻抗法评估严重烧伤后营养代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应用生物电阻抗法测定人体组成,探讨其对严重烧伤病人的营养评价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38例烧伤患者(男性32例,女性6例),烧伤面积10%~80%,平均面积33.1%±17.6%,本组病例分成两组;A组2例(烧伤面积>30%),B组18例(烧伤面积<30%),在烧伤后l、3、5、7、14、21、28~70d用生物电阻抗法测定人体组成.通过间接测能计算出静息能量消耗在治疗中提供了充足的热卡.结果 本组病例死亡2例(早期死于MODS),治愈36例,平均住院时间33.1%±17.6%,两组病人瘦体组织,体脂,随烧伤病程发展逐渐减低,尤其是A组中尽管给病人补充了充足的热卡瘦体组织的值仍降低,统计学分析A,B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严重烧伤后分解代谢普遍存在整个烧伤治疗过程中,瘦体组织下降不随提供充足的热卡而改变,生物电阻抗法测定人体组成简便、准确,有助于临床客观地评价严重烧伤机体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不同的蛋白摄入量对其营养状况及骨矿物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84例,按照不同蛋白摄入量,分为高摄入组(n=42)与低摄入组(n=42),高摄入组病人蛋白摄入量为(1.32±0.15)g·kg-1·d-1,低摄入组病人蛋白摄入量为(1.02±0.08)g·kg-1·d-1,观察2组病人的营养情况及骨矿物质代谢情况。结果:2组病人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腰臀比、上臂肌围、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摄入组病人的肌酐、尿素氮、总胆固醇和标准化氮表现率相当蛋白均高于低摄入量(P<0.05~P<0.01)。高摄入组病人血清钾、钙、磷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均明显高于低摄入组(P<0.01),二氧化碳结合力显著低于低摄入组(P<0.01);2组病人的残余肾功能保持人数、尿量、肾小球滤过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低摄入组病人的残余肾功能丢失时间明显长于高摄入组(P<0.01)。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每日蛋白摄入量控制在1.02 g/kg左右能够帮助病人维持良好的营养状态,且能够较长时间地维持病人残余肾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