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总结药物联合内镜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289例确诊为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活动性出血或有新近出血征象患者,内镜下进行药物联合套扎、硬化治疗,术后观察疗效及随访.结果 289例患者最初均止血成功,急症止血率达100%,早期再发生出血26例,再出血率为8.9%.曲张静脉消失率87.5%.曲张静脉复发时间多在曲张静脉根除后5月-18月,复发率14.5%.结论 药物联合内镜治疗是治疗急性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长期药物治疗可降低再出血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药物联合内镜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289例确诊为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活动性出血或有新近出血征象患者,内镜下进行药物联合套扎、硬化治疗,术后观察疗效及随访.结果 289例患者最初均止血成功,急症止血率达100%,早期再发生出血26例,再出血率为8.9%.曲张静脉消失率87.5%.曲张静脉复发时间多在曲张静脉根除后5月-18月,复发率14.5%.结论 药物联合内镜治疗是治疗急性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长期药物治疗可降低再出血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陈秀江 《吉林医学》2010,(26):4441-4441
目的:观察内镜下治疗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不同方法的疗效。方法:选择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行胃镜下套扎术,观察组行胃镜下套扎术联合药物治疗。结果:观察组急诊止血成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后随访,观察组出血复发率和食管静脉曲张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治疗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加心得安可降低食管曲张静脉套扎后再出血和食管静脉曲张复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近期疗效。方法:采用多点少量注射和少点足量注射法。结果:72例多点少量注射法曲张静脉闭塞率占94.4%,治疗时间为26.2 d,无明显再出血及食管狭窄等并发症。72例少点足量注射法静脉闭塞率为75.0%,治疗时间为13.9 d,食管狭窄发生率为0.7%,硬化期间再出血占14.6%。结论:采用多点少量注射法曲张静脉闭塞率高,无明显再出血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内镜下注射硬化剂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按常规胃镜检查准备,选择5%鱼肝油酸钠为硬化剂。急诊内镜检查明确为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后,即行注射,采用静脉内注射法,先在曲张静脉出血点的下方静脉内注射硬化剂2~5ml,观察数秒后,再在该静脉上选择第二个注射点进行注射。结果:急诊止血:急诊硬化注射治疗19例,有效17例,无效2例;近期疗效(曲张静脉改善情况):有效19例,改善39例。结论:内镜下注射硬化剂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无论急诊止血,还是改善静脉曲张,治防再出血,其疗效均肯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食管静脉曲张患者在接受内镜下曲张静脉套扎术后注射奥曲肽预防曲张静脉早期再出血的疗效。方法:84例肝硬化伴活动性出血或具有最近出血征象的食管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内镜下曲张静脉套扎单一治疗组4 2例,奥曲肽和套扎联合治疗组4 2例(奥曲肽50 μg静脉注射,随后2 5μg/h静脉点滴3d)。结果:30d内单一治疗组发生再出血1 7例,其中1 6例发生在4 8h内,再出血率为1 7/42 ( 4 0 % ) ,联合治疗组发生再出血4例,均在4 8h内,再出血率为1 0 % ( 4 /42 ) (P <0 . 0 5)。结论:奥曲肽可以显著减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内镜下曲张静脉套扎术后早期再出血率。  相似文献   

7.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最凶险的并发症.内镜硬化疗法(EVS),是用乙氧硬化醇等硬化剂在曲张静脉内或曲张静脉旁注射,使血管封闭,曲张静脉消失,以避免粗糙食物损坏食管壁引起出血,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EVS能有效根除食管曲张静脉,可达到控制急性出血和预防再出血的目的.我科自2002年至今已开展17例此项治疗,取得显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董恩钰 《当代医学》2000,6(4):33-35,32
近20年来内镜下硬化治疗已成为治疗急性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方法,重复硬化治疗使曲张静脉闭塞可减少再次出血的危险。近来发展的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治疗,其并发症少,在降低再出血率、死亡率等方面优于硬化治疗。  相似文献   

9.
内镜下硬化治疗与经皮经肝介入治疗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内镜下硬化治疗和经皮经肝食管-胃底静脉丛栓塞(介入治疗)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比较和对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将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分为经皮经肝食管-胃底静脉丛栓塞组和内镜下硬化治疗两组,治疗后内镜随访1年,了解止血成功率、再出血率、有效率、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消失率和不良反应率。结果介入组和内镜下硬化组止血成功率分别是87.09%(27/31)和95.35%(41/43),内镜下硬化治疗组止血成功率显著高于介入组;再出血率为35.48%(11/31)和7.69%(3/43),内镜下硬化治疗组再出血率显著低于介入组;内镜下硬化治疗组随访内镜下观察有效率、消失率显著高于药物和介入治疗组。结论内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硬化治疗疗效和介入治疗均为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有效方法,内镜下硬化治疗远期效果优于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内镜下注射硬化剂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按常规胃镜检查准备,选择5%鱼肝油酸钠为硬化剂。急诊内镜检查明确为食管静脉曲张破裂以后即行注射,采用静脉内注射法,先在曲张静脉出血点的下方静脉内注射硬化剂2~5mL,观察数秒后,再在该静脉上选择第二个注射点进行注射。结果急诊止血:急诊硬化注射治疗19例,有效17例,无效2例。近期疗效(曲张静脉改善情况):有效19例,改善39例。结论内镜下注射硬化剂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无论急诊止血还是改善静脉曲张,防治再出血,其疗效均肯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硬化治疗对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 :60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采用食管静脉曲张硬化治疗 (EVS) ,采用大剂量 1 %乙氧硬化醇 (德国 )血管内注射 ,同时与 50例内镜下结扎法 (EVL)进行比较 ,结果 :EVS组 :急症止血成功率 1 0 0 % ,静脉曲张消失率 96 7%。,再出血率 1 0 % ,静脉曲张复发率 1 3 3 % ,EVS组各项分别为 :96 %、64 %、1 2 %、44 % ,两组急症止血成功率无显著差异 (P >0 0 5)静脉曲张消失率有显著差异 (P>0 0 5)。再出血率无显著 (P >0 0 5) ,静脉曲张复发率有显著差异 (P <0 0 1 )。结论 :研究提示 :EVS组在静脉曲张消失率及复发率明显优于EVL组 ,二者急症止血成功率均高 ,再出血率EVS组较EVL组无明显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食管腔内外联合断流术(EVL Hassab's手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效果.方法:135例食管静脉曲张患者按分层随机原则分别接受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EVL)、Hassab's手术和腔内外联合断流术治疗.采用内镜超声微探头记录了治疗前后食管下段静脉图像,术后随访.结果:经EVL治疗后,食管曲张静脉完全消失,而穿静脉和食管周围静脉仍然明显,随访3年,食管曲张静脉复发率为83%.单纯Hassab's手术后发现食管周围静脉被完全离断,食管曲张静脉仍然存在,只是程度上较术前减轻,再出血和复发率分别为30%和95%.而腔内外联合断流术后,食管曲张静脉、穿静脉和食管周围静脉完全消失,随访3年有3例(8%)轻度复发.结论:食管下段明显扩张的穿静脉和食管周围静脉导致单纯EVL术后食管曲张静脉的复发.食管腔内外联合断流术能有效地减少食管曲张静脉复发.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内镜下不同方法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99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病人随机分成3组:硬化(EVS)组29例,套扎(EVL)组40例,内镜联合治疗(EVL EVS EVL)组30例。比较止血和曲张静脉消失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3种方法内镜下止血成功率无明显差异(P>0.05),镜下治疗的常见不良反应:术中出血及胸骨后疼痛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溃疡、发热发生率,以EVS组较高(P<0.05)。EV复发率、再出血率、3年存活率,3种方法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内镜治疗EVB,EVL EVS EVL在降低静脉曲张复发率、再出血率和3年存活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优于其他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采用内镜下连续套扎治疗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3例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住院患者采用内镜下套扎治疗,并观察其疗效、并发症和近期再出血率。结果: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急诊止血率为100%,并发症2.3%,早期再出血4.7%。结论:内镜下套扎治疗是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止血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内镜下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硬化治疗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内镜下硬化治疗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3例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采用内镜下硬化治疗,并观察其疗效、并发症和近期再出血率。结果: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急诊止血率100%,并发症13%,早期再出血4.3%。结论:内镜下硬化治疗是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一种有效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16.
ClinicalevaluationofendoscopicvaricealligationLiuXunyang刘浔阳,HuangFeizhou黄飞舟,LongGuanghui龙光辉,NieWanping聂晚频andZhuSaihong朱晒红Obje...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内镜联合药物诊治的效果及再出血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7月期间在廉江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治疗的114例肝硬化EGV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联合内镜下静脉曲张硬化注射术(EIS)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采用组织黏胶内镜注射联合EIS治疗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同时所有患者均给予生长抑素和心得安治疗。统计静脉曲张类型、疗效和并发症情况。根据止血成功后是否再出血把患者分为未出血组和再出血组,统计两组的再出血危险因素。采用行×列表χ2检验及其分割法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等分析相关数据。结果所有患者均止血成功,止血成功率为100.00%。1型食管胃静脉曲张(GOVl)、2型食管胃静脉曲张(GOV2)、GOVl+GOV2的静脉曲张消失率分别为93.55%、66.67%、68.57%,其中GOVl的静脉曲张消失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种类型,差异圴有统计学意义(P<0.05);GOVl、GOV2、GOVl+GOV2的静脉曲张复发率分别为9.68%、35.42%、37.14%,其中GOVl的静脉曲张复发率明显低于其他两种类型,差异圴有统计学意义(P<0.05);门静脉内径、Child-Pugh评分是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而白蛋白浓度和血钠浓度是保护因素。结论内镜联合药物诊治肝硬化EGVB的效果明确,其中以GOVl的疗效最为显著。影响肝硬化EGVB再出血的因素众多。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和评估药物治疗对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后的疗效。方法将99例食管静脉曲张的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9例),分别口服普奈洛尔和单硝酸异山梨酯及安慰剂,并在治疗1~3个月、12~15个月后使用胃镜和彩色多普勒观察和比较。结果1~3个月后联合治疗组在食管静脉曲张和门脉高压性胃病的程度,肝源性溃疡和上消化道再出血的发生率和对照组相同,但平均血流速度和门脉血流量均比对照组低,而在术后12~15个月联合治疗组在上述几个指标均比对照组低。结论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后,通过联合药物治疗.能够降低平均血流速度和门脉血流量.从而缓解门脉高压所致的食管静脉曲张和门脉高压性胃病.降低肝源性溃疡的发生率,预防再出血。  相似文献   

19.
徐云 《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9):1160-1161,1164
目的:探讨改良Sugiura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门静脉高压症行改良Sugiura术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术后近期止血效果确切,手术死亡率为1.06%(1/94),再出血率为2.13%(2/94),未发生肝性脑病,术后所有患者食管下段静脉曲张消失或者明显好转。无吻合1:7瘘和狭窄发生。结论:改良Sugiura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操作简便,并发症少,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Zhang CQ  Liu FL  Xu HW  Feng K  Zhu Q  Zhang JY  Xu L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48):3389-3393
目的 探讨经皮经肝TH胶栓塞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和影响因素.方法 经皮经肝门静脉穿刺插管将TH胶注射到食管下段曲张静脉、胃底贲门周围静脉和冠状静脉主干,实现曲张静脉及其供血静脉的永久栓塞.本技术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92例,术前均有消化道出血病史,18例为急症出血时栓塞.术后胃镜和CT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89例栓塞成功,成功率96.7%(89/92),3例1个月内死亡.余86例根据TH胶栓塞范围,分为食管-胃底型40例;胃底-贲门型栓塞33例;冠状静脉主干型栓塞13例.40例食管-胃底型栓塞者食管静脉曲张均改善(100%),其中29例静脉曲张消失(72.5%);33例胃底-贲门型栓塞者29例明显缓解(87.8%),15例静脉曲张消失(45.5%);而13例主干型栓塞者,仅2例缓解(15.4%),静脉曲张均未消失.随访6~52个月(平均31.5个月),总静脉曲张复发率14.1%(10/71),3种栓塞类型静脉曲张复发率分别为7.5%(3/40)、17.2%(5/29)和2/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食管胃底型栓塞组静脉曲张复发率明显低于胃底贲门型及冠状静脉主干型(P<0.01);再出血率16.3%(14/86),食管胃底型再出血率7.5%(3/40),胃底型再出血率15.2%(5/33),主干型再出血率69.2%(9/13),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2).随访期间总病死率24.7.6%(22/89),食管胃底型与胃底贲门型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主干型栓塞病死率明显较高(P=0.013).89例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异位栓塞.结论 经皮经肝TH胶栓塞能使食管下段曲张静脉及其供血血管永久性栓塞,是防治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有效方法,其远期疗效与TH胶栓塞范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