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龋病是一种多因素的感染性疾病,其发病的家族聚集性表明龋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遗传易感性,近年来关于龋病的发生与易感基因的观点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接受,本文就龋病易感基因的研究方法及相关龋病易感基因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儿童龋病发病率高且进展迅速,严重者影响儿童正常生长发育。国内外研究发现,遗传基因在龋病中发挥一定作用,识别易感基因将有助于筛查和识别龋易感儿童,从而进行早期个性化干预,降低儿童龋病的发生率。文章就遗传基因与儿童龋病易感性关联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唇腭裂患者是否为龋病的高危人群是近年来龋病研究的热点之一,大量调查表明,唇腭裂患者是龋病的易感人群,龋病的发生与口腔卫生状况、口腔微生物、唇腭裂类型及伴发疾患、社会生活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本文对唇腭裂患者龋病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头发中微量元素含量与龋病易感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收集儿童20名头枕部近头皮处发样1-2克,分正常组和龋病易感组,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发中钾,钠,铜,铁,锌,镁,钙七种微量元素含量。结果表明,龋病易感儿童发中七种微量元素含量均低于正常组,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
了解宿主对龋病的易感情况是口腔龋病预防的一个重要方向 ,而与龋病易感性相关的宿主因素很多 ,但用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C作为相关因素还是一较新的研究方向。本文就近年来关于MHC与龋病易感性关系方面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多年来一直认为溶菌酶可能是唾液中的一种抗菌物质。作者用电免疫扩散技术比较了龋易感组及非易感组唾液中溶菌酶的含量,进一步说明龋病与溶菌酶的关系。本文研究对象为龋易感(17例)和非易感  相似文献   

7.
唾液中小分子多肽具有潜在的调节牙菌斑pH的功能,因而是影响龋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对其在不同个体唾液中含量的检测,有助于发现龋病易感人群;探明其组成及作用途径,可为人工合成新的抗龋剂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咀嚼槟榔是引起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的决定性因素,但并非所有咀嚼槟榔者都会发生OSF,并且该类疾病不发生于未咀嚼槟榔的人群中。近年来,国内外关于OSF易感基因的研究已取得了长足进展,本文就有关OSF易感基因的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唇腭裂病因学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先天性唇腭裂是一种常见的多基因遗传病,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先天性唇腭裂易感基因的研究已成热点,国外许多学者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本文回顾近年来在唇腭裂病因学研究方面的进展,包括易感基因定位、相关信号分子流行病学及动物模型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变形链球菌乳酸脱氢酶的结构和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乳酸脱氢酶是变形链球菌的重要毒力因子之一,通过酶促反应合成乳酸引起牙齿损害而成为龋病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对变链菌乳酸脱氮酶分子和基因结构、龋病防治的应用探索以及研究前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一种于正常群体中快速、准确、成本低廉的检测龋易感人群的方法。方法随机选取3~4岁无龋儿童125名为研究对象,联合运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gtfB寡核苷酸探针杂交法来检测研究对象唾液中的变异链球菌。追踪观察1年,进行临床复查,将初查与复查的结果进行比较,通过前瞻性研究对此方法作出评价。结果单独采用PCR法检测龋易感人群时,其预测灵敏度、预测特异度、预测可信度分别为56.4%、44.2%、48.3%;联合采用PCR和探针杂交法检测龋易感人群时,上述3个指标均有提高,分别为69.2%、46.8%、54.3%。探针杂交试验阳性和阴性者都检查到有龋病发生,但阳性患龋者的龋失补牙数(dmft)为2.15±0.86,龋病患病率为23.28%,而阴性患龋者的dmft为1.58±0.51,龋病患病率为10.34%;二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阳性组的dmft和患龋率均大于阴性组。结论本研究所用的gtfB寡核苷酸探针在检测龋易感人群方面具有潜在优势,预测灵敏度较高,但预测特异度和可信度不高,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3岁儿童唾液缓冲能力与龋病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参孝Dentobuff Strip法,试制出唾液缓冲能力试纸条,并检测了150名3岁儿童。结果:唾液缓冲能力与患龋率、龋均明显呈反比,龋病活跃性阳性预测值为73%,灵敏度63%,特异度82%。说明唾液缓冲能力可较好地反映龋病易感倾向,但要获得理想的预测值,还需结合多种龋病活跃性试验,该唾液缓冲能力的检测方法简便、快速,适合于临床开展龋病活跃性预测。  相似文献   

13.
为更好地开展儿童龋病的预防工作,本文采用六种预测指标来预测儿童龋病的发生,这六项指标是:预测时龋病的发生情况,唾液的缓冲能力,唾液中变链及乳酸杆菌的数目,两餐之间摄入糖的次数和总量。资料及方法检查在校11岁~12岁儿童101人,男46名,女55名,分别测定以上指标,然后每隔12月复查一次,直至随后的三年。患龋病的危险性的定义观察两年后DFS 增值≥5为龋高危组(易感人群),<5为低危组,观察三年  相似文献   

14.
3岁儿童唾液缓冲能力与龋病活跃性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参考DentobuffStuip法,试制出唾液缓冲能力试纸条,并检测了150名3岁儿童。结果:唾液缓冲能力与患龋率、龋均明显呈反比;龋病活跃性预测为73%,灵敏度63%,特异度82%。说明唾液缓冲能力可较好地反映龋病易感倾向,但要获得理想的预测值,还需结合多种龋病活跃性试验。该唾液缓冲能力的检测方法简便、快速,适合于临床开展龋病活跃性预测。  相似文献   

15.
唇腭裂是常见的先天畸形之一,遗传因素在其发生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分子遗传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易感基因被发现.本文就与非综合征性唇腭裂相关的染色体基因位点、与单纯性腭裂相关的染色体基因位点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龋病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广为发生的口腔常见疾病,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第3大疾病(仅次于癌症和心血管疾病);据WHO相关研究显示,随着口腔医学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龋失补指数(DMFT)有所下降,但是仍然影响着60%~90%的学龄儿童和大部分的成年人的身体和生活质量[1],国内学者亦有相关报道,因此,防龋工作任重而道远。随着人类双生子、基因组学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基因遗传因素在龋病的发生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并为龋病病因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乳酸脱氢酶是变形链球菌的重要毒力因子之一,通过酶促反应合成乳酸引起牙齿损害而成为龋病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对变链菌乳酸脱氢酶分子和基因结构、龋病防治的应用探索以及研究前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QB1等位基因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儿童龋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DNA分型技术对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高龋儿童及健康无龋儿童(n=40)进行HLA-DQB1基因分型,研究HLA-DQB1基因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儿童龋病的相关性。结果 维吾尔族与汉族儿童在HLA-DQB1座位均检出5个特异性基因位点。汉族高龋组患者HLA-DQB1*02等位基因频率(12.5%)显著低于对照组(3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R=0.297);维吾尔族高龋组患者HLA-DQB1*05等位基因频率(37.5%)显著高于对照组(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R=2.829)。结论 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儿童龋病与HLA-DQB1等位基因多态性具有一定的相关性;HLA-DQB1*02基因可能是新疆汉族儿童龋病的保护因子;而HLA-DQB1*05等位基因是新疆维吾尔族儿童龋病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19.
乳酸脱氢酶是变形链球菌的重要毒力因子之一,通过酶促反应合成乳酸引起牙齿损害而成为龋病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对变链菌乳酸脱氢酶分子和基因结构、龋病防治的应用探索以及研究前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刃天青纸片法对龋易感儿童的应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刃天青纸片法(resazurin disctest,RD test)对龋易感儿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整群抽样调查方法,对百色市4所幼儿园338名5岁儿童进行RD实验检测及患龋状况(龋失补牙数,dm-ft)检查,将测试结果(CAT值)与患龋状况(dmft)进行相关分析。以dmft检查结果为标准,dmf≥8为龋易感者,dmft<8为龋不易感者,计算刃天青纸片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可信度。结果:龋活跃性(CAT值)与患龋状况(dmft)呈正相关关系。RD试验的敏感性为53.2%,特异性为64.5%,可信度为60.4%。结论:刃天青纸片法对龋易感者的筛选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其敏感性和特异性有限,应将RD试验结果与龋病的相关因素加以考虑,才能更好地进行龋易感儿童的筛选和监控龋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