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李菊仙 《护理研究》2007,21(7):1834-1835
近年来,高能量损伤逐年增多,复杂、严重的肩关节损伤在临床上屡见不鲜,同时多伴有较为严重的多发伤。肩胛颈骨折合并同侧锁骨骨折时,由于失去锁骨的支撑稳定作用,使得颈部骨折移位明显而形成“浮动肩”。我科自2002年4月-2006年12月收治浮动肩病人21例,采用单纯锁骨骨折钢板固定或肩锁关节脱位钩钢板内固定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采用进行内固定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3年4月至2006年5月我院收治的51例行锁骨钩钢板手术治疗的急性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术后随访6~25个月.结果 本组51例患者中,优49例,良2例,术中未发生锁骨下神经、血管损伤,术后无感染,内固定无松动及脱出.X线片显示锁骨骨折全部愈合,无畸形愈合现象,肩锁关节无再脱位发生.结论 锁骨钩钢板固定符合A0治疗原则,可避免内固定物体的松动脱出,并且术中不损伤肩锁关节面,能够避免或减少经关节手术所造成的继发性创伤骨关节炎,该方法创伤小、固定牢固,能早期活动肩关节,是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锁骨外侧1/3骨折约占锁骨骨折的15%。Nee将锁骨外侧端骨折分为三型。Ⅰ型:稳定的骨折,没有喙锁韧带的损伤;Ⅱ型:不稳定型骨折,伴有喙突和锁骨近折端之间的喙锁韧带损伤;Ⅲ型:肩锁关节内骨折。其中Ⅱ型不稳定骨折由于骨折延迟愈合和不愈合的发生率高,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治疗方式已经被广泛接受。但临床上常用的克氏针内固定存在不少的并发症,甚至严重的并发症。本院自2001年5月起应用锁骨钩钢板治疗NeerⅡ型锁骨骨折31例,疗效满意,无严重并发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浮肩损伤(floating shoulderinjury,FSI)是指肩胛颈骨折同时合并同侧锁骨骨折或肩锁关节脱位造成肩关节上部悬吊复合体结构[1]双重损伤.此种损伤多继发于高能量直接暴力.本院于2000年4月至2003年10月,应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浮肩损伤共21例,临床疗效较为满意,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锁骨骨折脱位的合理的手术方式。方法;对98例锁骨骨折脱位采用手术治疗,锁骨骨折(不含远端)使用克氏针髓内固定32例,钛板重建内固定39例。锁骨远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采用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9例,钩钢板内固定16例,胸锁关节脱位1例克氏针内固定,2例行“T”型钢板内固定。术后随访,比较疗效。结果:使用钉板系统内固定的手术效果较传统的克氏针内固定为佳。结论:单纯的锁骨骨折手术首选重建钢板,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住选择钩钢板为佳,胸锁关节脱位优先考虑“T”型钢板作内固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肩峰骨折合并肩袖损伤的手术治疗及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5月~2011年5月经手术治疗的58例肩峰骨折合并肩袖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8例,女性10例;年龄20~64岁,平均年龄42岁.单纯肩峰骨折12例,合并肩袖损伤44例.单纯的肩峰骨折,移位较大者,予螺钉或钢丝固定.肩峰粉碎骨折或合并锁骨骨折予钢板固定.合并肩袖损伤者,予可吸收线修补.结果 58例手术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42个月,平均23.5月.根据美国加州大学(UCLG)肩关节评分标准,其中优40例,良12例,可4例,差2例.结论 肩峰对肩峰下间隙及肩袖起到屏蔽的作用,肩峰骨折多合并肩袖损伤.在处理骨折时,同时对肩袖进行修复并进行相应的护理,可减少肩部合并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锁骨外侧1/3骨折约占锁骨骨折的15%[1]。Neer[1]将锁骨外侧端骨折分为三型。I型:稳定的骨折,没有喙锁韧带的损伤;II型:不稳定型骨折,伴有喙突和锁骨近折端之间的喙锁韧带损伤;III型:肩锁关节内骨折。其中II型不稳定骨折由于骨折延迟愈合和不愈合的发生率高,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治疗方式已经被广泛接受[2]。但临床上常用的克氏针内固定存在不少的并发症,甚至严重的并发症。本院自2001年5月起应用锁骨钩钢板治疗NeerII型锁骨骨折31例,疗效满意,无严重并发症。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1例中男24例,女7例;年龄19~48岁,平均32…  相似文献   

8.
肩锁关节钢板 (wolterclavicularplate)又称肩锁钩板 ,根据局部的解剖要求所设计 ,钢板分为左右侧 ,钢板的长度有不同的规格。虽然锁骨骨折较易获得愈合且大多数可予以保守治疗 ,锁骨外端骨折、肩锁关节脱位常伴有喙锁韧带损伤 ,临床有一定的骨不愈合率和遗留肩关节功能部分障碍[1 ] ,而且有时外侧端骨片呈粉碎状 ,难以稳妥固定。有作者[2 ] 认为造成锁骨外侧端骨折高不愈合率的根本原因在于骨折块间未能获得满意的复位和有效的固定。在手术治疗锁骨外侧端骨折过程中 ,应当特别强调的是内固定物对肩锁关节要有持续而稳…  相似文献   

9.
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骨折临床较为多见.锁骨远端骨折一般为直接暴力或侧向传导应力所至;肩锁关节脱位多由外力自肩上部向下冲击肩峰部或跌倒肘肩着地或肩部侧向应力传导肩锁关节部位引起.其中NeerⅡ型锁骨骨折和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1],需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使锁骨得到解剖复位,重建喙锁韧带,恢复肩锁关节稳定性.常规手术治疗有切开复位、张力带内固定、人工韧带、喙突上移等.锁骨钩钢板是根据肩锁关节局部解剖特点设计的一种特殊形态的钢板,是近年来治疗肩锁关节全脱位及锁骨外侧端骨折的新型内固定材料.作者采用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全脱位16例、锁骨外侧端骨折7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四种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锁骨骨折的适应证及优缺点。方法用手术方法治疗锁骨骨折160例.其中克氏针钢丝内固定134例,重建钢板或锁骨钢板内固定11例,螺钉经锁骨与喙突固定12例,锁骨钩钢板内固定3例,术后随访回顾性分析四种内固定方法的适应证、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所有骨折均愈合,且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结论锁骨骨折的手术方式由骨折部位及粉碎程度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