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探讨糖尿病(DM)患者血糖控制不良在视网膜病变(DR)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测72例DM患者和26例正常对照组眼动脉(OA)、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的各项参数。结果在DR发生过程中的不伴DR组,眼底荧光造影尚未发现明显病变时,CRA血流速度较对照组增高(P〈0.05),非增殖期DR组接近对照组(P〉0.05),增殖期DR组低于对照组(P〈0.05)并伴有OA舒张末期血流速度下降及阻力指数增高;DM不伴DR者或DR早期CRA血流速度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呈正相关,DR越重血糖水平对CRA血流速度的影响越小。结论CDFI是评价DR时OA、CRA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有效方法,持续而有效地血糖控制是DR治疗的首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Ⅱ型糖尿病患者眼球后血流动力学变化与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测 8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的眼球后血流动力学改变 ,包括眼动脉 (OA)、视网膜中央动脉 (CRA)的各项参数。结果 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P)发生过程的极早期阶段 ,眼底荧光造影尚未发现明显病变时 ,CRA血流速度较对照组增高 (P <0 .0 5 ) ,DRP早期阶段接近对照组 (P >0 .0 5 ) ,增殖前期、增殖期低于对照组 (P <0 .0 5 )并伴有OA舒张末期血流速度下降及阻力指数增高 ;Ⅱ型糖尿病不伴DRP或DRP早期者CRA血流速度与空腹血糖水平呈正相关 ,视网膜病变越重 ,血糖对CRA血流速度的影响越小。结论 Ⅱ型糖尿病患者的眼部血流动力学变化与DRP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复杂 ,它反映了视网膜微循环对高血糖等全身与局部代谢异常的代偿与失代偿变化。视网膜血流供应不足在DRP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对视网膜中央动脉(CRA)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分别对24例(39只患病眼)增殖期(PR)和22 例(38只患病眼)非增殖期(NPR)视网膜病变及无视网膜病变(NDR)的2型糖尿病患者CRA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检测.结果 DR组与NDR组相比视网膜中央动脉的阻力指数(RI)增高、舒张期血流速度(EDV)降低(P<0.01),以PR组明显,其眼球壁厚度厚于NPR组(P<0.05). 相关性分析显示随着DR程度的增加,CRA的RI增加,血流速度降低(P<0.05).结论随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的增加,视网膜的缺血性改变越明显. 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评价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时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的彩色多普勒技术测量并研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中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和睫后短动脉的血流参数的变化。方法:测量不同程度DR病人的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和睫后短动脉收缩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速度(EDV)和阻力指数(RI)。结果:所有DR和重度DR的OA的CRA中PSV。重度DR的CRA和PCA的EDV,所有DR中CRA和PCA的RI与健康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视网膜中央动脉是DR中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敏感指标。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评价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时眼内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眼部血管血流动力学变化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生、发展的关系,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诊断。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50例(100只眼)正常人和150例(300只眼)糖尿病患者眼动脉(OA)、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睫状后动脉(PCA)的血流参数进行检测。根据眼底病变程度将糖尿病患者分为A组: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50例、B组: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60例、C组: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40例,并与正常组50例(D组)进行对照。结果糖尿病组OA、CRA、PC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较对照组降低,舒张末期流速(EDV)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阻力指数(RI)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糖尿病组随眼底病变程度加重血流速度下降、阻力指数增高更显著(P0.01)。结论糖尿病眼部血管血流动力学异常,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诊断、防治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尚无眼底改变的糖尿病患者视网膜动、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为临床提供诊治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信息。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检测26例确定无糖尿病眼底改变的糖尿病患者和25例正常对照者的视网膜动脉(CRA)收缩期最高血流速度(Vmax)、舒张期最低血流速度(Vmin)、平均血流速度(Vmean)、脉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Vmax/Vmin(S/D)值及视网膜静脉流速(Vcrv)和Vcrv/Vmin值。结果:糖尿病患者视网膜动脉Vmin、Vmean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PI、RI、S/D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视网膜静脉的Vcrv以及Vcrv/Vmin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在眼底尚无改变时,其视网膜动、静脉均已发生血流动力学变化。  相似文献   

7.
鲁平  文世林  鲁豫 《临床医学》2004,24(10):15-1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视网膜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随机抽取无眼部症状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其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流参数,分析其收缩期流速、舒张期流速和阻力指数的变化,所有患者进行眼底荧光造影检查进行分期。结果:T2DM组的878只眼中,46只眼为DR1期,CRA的血流速度降低,RI增高,其余为NDR。但其中63只眼CRA的流速降低,但RI无明显增高,86只眼仅表现为流速稍低。结论:DR早期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发现在DR发现前视网膜血流动力学的异常变化,提示视网膜血流灌注不良在DR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非增殖期黄斑水肿患者球后动脉血流动力学的价值。方法 收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自 2016 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诊断为2型糖尿病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患者30例(60眼)和2型糖尿病非增殖期黄斑水肿患者30例(46眼),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两组患者的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眼动脉(OA)、睫状后短动脉(PCA)的血流参数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 病例组CRA、PCA血流频谱较对照组低平、圆钝,病例组OA血流频谱与对照组相似;病例组CRA和PCA的最大收缩期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及CRA的阻力指数(RI)均较对照组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CRA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3、0.720及0.692。截断值分别为7.655、2.925、0.645,对应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0.0%、60.7%、63.8%及76.1%、76.1%、70.0%。结论 超声彩色多普勒技术可以监测DME球后动脉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为治疗早期DME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central retinal artery,CRA)与眼动脉(ophthlmic artery,OA)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其与血糖、病程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55例(110只眼)正常人和46例(92只眼)糖尿病患者的CRA及OA.结果①糖尿病患者(有或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CRA的收缩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平均血流速度(Vm)显著降低,CRA及OA的阻力指数(RI)显著升高.②糖化血红蛋白与CRA、OA的EDV呈显著负相关,与RI呈显著正相关.③病程与CRA的血流速度、OA的EDV呈显著负相关,与OA的RI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糖尿病患者的CRA、OA血流速度降低,视网膜及脉络膜微循环阻力均增加;而且血糖、病程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型糖尿病眼底血流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眼底血流动力学变化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41例(82 只眼)糖尿病患者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睫状后动脉(PCA)进行检测,并与正常组进行对照.全部病例均经裂隙灯、眼底镜和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并将2型糖尿病患者的眼底分为外增殖期(NPDR)、增殖期(PDR)和未见视网膜病变(NDR).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OA、CRA、PCA的最大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和平均速度(VM)均降低,阻力指数增高.其中NPDR、NDR各值比较有显著性变化(P<0.05),而PDR各数值比较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糖尿病患者眼血流动力学改变与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是影响视网膜病变的重要因素.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眼血流动力学的检测能为临床了解糖尿病视网膜灌注情况及功能变化提供重要信息,对评价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程度有着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早期糖尿病视网膜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利用彩色多普勒探讨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iabetic Retinopathy,DR)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视网膜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雄性成年 Wister大鼠 74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正常对照组 ,实验组经链脲佐素腹腔注射诱导成糖尿病大鼠模型。两组大鼠均分别于 4周、 8周和 12周时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大鼠视网膜中央动脉 (CRA)的血流动力学 ,分析其收缩期最大流速 (Vmax)、舒张期最小流速 (Vmin)、 E/ P(Vmin/ Vmax)、阻力指数 (RI)和搏动指数 (PI)的变化。检查完毕即摘除大鼠眼球 ,行视网膜血管消化铺片的制作和观察。结果 :4周时实验组大鼠 CRA血流动态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 ;8周时 ,实验组大鼠 Vmax、Vmin以及 E/ P均明显低于同期正常对照组 (P<0 .0 5) ;12周时 ,与同期正常对照组相比 ,实验组大鼠 CRA血流的 Vmax、 Vmin及 E/ P明显降低 (P<0 .0 5) ,RI和 PI显著增高 (P<0 .0 5)。而光镜下实验组大鼠的视网膜血管消化铺片观察仅在 12周发现视网膜的早期病变。结论 :在早期糖尿病 ,彩色多普勒检查可于视网膜血管病变出现之前早期发现视网膜血流动力学异常 ,提示视网膜血流供应和灌注的不良可能在 DR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速度改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为研究糖尿病患者的视网膜中央动脉(CRA)血流动力学改变,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了98例糖尿病患者和50例正常对照者CRA的收缩期最高血流速度(Vmax)、舒张末期最低血流速度(Vmin)、平均血流速度(Vmean)、脉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Vmax/Vmin值(S/D)。结果:糖尿病患者的Vmax、Vmin、Vmean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I、RI、S/D均高于对照组。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NDR)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Ⅰ~Ⅲ期者的Vmin、Vmean均低于对照组(P<0.05)。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Vmax、Vmin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为糖尿病患者的CRA血流速度降低,视网膜循环阻力升高,视网膜血液供应不良  相似文献   

13.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高度近视眼的血流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研究高度近视眼的眼血流动力学变化,对23例高度近视眼组,20例轻中度近视眼组及18例正常对照组进行眼动脉、后睫状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结果表明:高度近视眼组与正常组及轻中度近视眼组血流参数比较:眼动脉血流参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后睫状动脉舒张末期血流速度低于其它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余参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视网膜中央动脉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平均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均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轻中度近视组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结果表明:高度近视眼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速度与后睫状动脉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均明显降低,彩色多普勒超声有可能应用于研究其病理改变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时,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眼动脉(OA),视网膜中央动脉(CRA)和睫状后动脉(PCA)等血流参数,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与视网膜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同步检测30例正常人,55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及45例无视网膜病变者的OA、CRA和PCA的彩色多普勒超声以及血浆Hcy水平。结果视网膜病变组中CR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VS、舒张期末流速(EDV)、阻力指数(RI)以及PCA中的EDV和RI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视网膜病变组中的血糖、Hcy明显升高。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评估视网膜病变时CRA和PCA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高Hcy和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密切相关,是一种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央动、静脉血流动力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DM)大鼠视网膜中央动脉(CRA)、静脉(CRV)血流检测,结合视网膜血管消化铺片结果,研究糖尿病早期视网膜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右下腹腔内一次性注射Streptozotocin 60 mg/kg诱导Wistar大鼠糖尿病模型52只,分别于成模后1、2、3、4、5和6个月,行彩色多普勒超声(CDI)检查,检查结束后处死大鼠,取出左眼球固定于4%多聚甲醛中,行视网膜血管消化铺片、PAS染色.糖尿病大鼠成模后1~6个月分别标记为DM1、 DM2、 DM3、 DM4、 DM5、DM6.结果 DM1时,CRA的收缩期血流峰值(PSV)减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病程延长,PSV、舒张末期血流峰值(EDV)和平均流速峰值(MV)减低持续减低,在DM6达到最低水平;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及CRV血流参数在DM5、6时显著增高;DM3,视网膜血管周细胞出现形态学改变;DM4以后,周细胞逐渐减少,内皮细胞逐渐增多,逐渐出现大量的、闭塞的血管和血管瘤.结论 CRA的PSV、EDV的改变发生在糖尿病视网膜微血管出现病理改变之前,是糖尿病早期视网膜血流变化最敏感的指标;MV、PI、RI的改变提示视网膜微血管病理性改变的发生,与血管闭塞和大量无灌注区的形成有关.通过对CRA、CRV血流参数的变化的观察可以推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非增殖期黄斑水肿患者眼球后动脉血流动力学的价值。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非增殖期黄斑水肿患者30例(46只眼)为病例组,2型糖尿病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患者30例(60只眼)为对照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两组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眼动脉(OA)、睫状后短动脉(PCA)的血流参数,并对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血流参数对糖尿病黄斑水肿的诊断价值。结果病例组CRA、PCA血流频谱均较对照组低平、圆钝,病例组OA血流频谱与对照组相似。病例组CR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及阻力指数(RI)均较对照组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例组PCA的PSV、EDV均较对照组减低(均P<0.05),R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例组OA的各血流参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以CRA的PSV 7.655 cm/s、EDV 2.925 cm/s及RI 0.645为截断值,诊断黄斑水肿的敏感性分别为80.0%、60.7%及63.8%,特异性分别为76.1%、76.1%及70.0%,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3、0.720及0.692。以PCA的PSV8.75 cm/s、EDV 2.56 cm/s为截断值诊断黄斑水肿的敏感性分别为75.0%、81.3%,特异性分别为61.4%、60.9%,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36、0.533。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监测糖尿病非增殖期黄斑水肿患者眼球后动脉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为临床早期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