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医学是以临床医学为基础的学科,辨证论治诊疗实践产生的临床诊疗信息是重要的科学基础数据。本文探讨了旨在实现中医临床诊疗数据存储、分析、利用,并支持观察型中医临床研究分析的中医临床数据仓库及挖掘分析平台的构建和研究,并结合开发实现的平台,分别就中医临床信息模型、多维数据模型、抽取-转换-装载处理、数据规范化整理和挖掘分析平台集成等进行了分析论述。同时针对如何有效的进行挖掘分析应用的问题,探讨了数据预处理、分析目标问题确定和结果的阐释等几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2.
数据仓库在中医临床信息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把数据仓库技术应用到中医临床诊疗信息的数据挖掘中。方法:运用Oracle数据仓库技术和OWB软件,以OLAP技术为前端展示工具,实现中医临床诊疗信息的数据挖掘。结果:建立OLAP平台,并提供方便快捷的查询统计工具,从中得到丰富的辅助决策信息。结论:构建中医临床诊疗信息数据仓库,不仅使大量的诊疗信息得到充分利用,加速了中医临床诊疗的信息化发展,而且也为今后中医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在真实世界中医临床科研范式指导下,利用中医结构化电子病历实现了中医临床诊疗信息的数据化。结合共享系统在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的实施与应用经验,系统梳理了真实世界中医临床诊疗信息数据化实施流程,主要包括设计临床研究实施方案,制作结构化电子病历模板,试用、审核、优化和完善电子病历模板,继而完成结构化数据采集、数据导入集成、数据预处理、数据分析挖掘、临床经验成果总结与应用。同时,加强数据化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确立了数据化的原则和要求,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一致性、实时性与便捷性,提出了数据化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获取了较高质量的中医临床科研数据,为分析挖掘中医临床经验成果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4.
中医临床症状是辨证论治的主要依据,也是临床个体诊疗的重要数据。但是,中医临床数据应用中仍缺乏规范准确的症状术语本体。本文通过分析当前现代医学中与症状相关的临床表型本体研究及其数据现状,对现有临床表型本体进行了分类整理和介绍,并探讨了其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围绕“症状”收集并整理相关数据,形成以症状为主涵盖疾病、基因、药物、化学成分、副作用等不同节点的数据网络,构建以症状为核心的中医临床表型集成本体的重要性及其思路。我们认为构建以症状为核心的中医临床表型集成本体,有助于进行中医个体诊疗和精准医疗研究,是进行个体化大数据分析的关键基础工作之一,亟待推进。  相似文献   

5.
中医临床数据仓库的研究及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保持辨证论治个体化诊疗的特征是进行中医临床评价和临床研究的基础,临床海量数据是评价中医临床疗效的最直接和有效的证据。数据仓库技术是进行海量数据存储、管理和利用的有效方法。本文针对中医临床数据的特点,对中医临床数据仓库研究中涉及的主要环节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并设计了临床数据仓库的系统构架,数据模型和Web OLAP应用服务平台体系,同时举例说明中医临床数据的Web OLAP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制中医脾系问诊信息规范化采集系统,探讨计算机技术对中医问诊数据规范化管理的实用性与可行性。方法基于中医脾系问诊量表,结合中医临床诊疗习惯,研制中医脾系问诊信息采集系统。系统界面采用 B/S架构,借助计算机编程语言来实现数据的采集、储存、查询、导出和打印等功能,并通过调用正确的算法程序对目标数据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此采集软件已初步实现脾系疾病中以问诊为主的四诊信息数据的采集与储存,能较好满足病例数据的查询、删改、数据导出、打印等功能,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中医脾系问诊采集的规范化和客观化。结论计算机技术运用于中医问诊数据规范化管理有一定的可行性与实用性,可作为今后中医四诊研究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数据挖掘属于多学科交叉领域,融合了计算机、统计学、信息工程等学科知识,现已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特别在名老中医传承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医药数据挖掘软件的研制开发为探索名老中医诊疗规律与临床经验提供了科学方法。本文系统介绍了4款应用软件(包括中医传承辅助平台、中医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古今医案云平台、中医诊疗大数据智能分析系统)的技术特点、应用实例及优缺点,同时提出了数据挖掘技术在应用过程存在的问题(包括数据质量、技术规范、推广应用等),以期为软件的升级和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从中医辨证、处方、临床决策、综合疗效评价4个肺癌中医临床研究主题出发,探讨了中医诊疗信息存储与数据分析的现状和需求,提出了相应的数据挖掘思路和方法,显示了中医肿瘤结构化临床信息平台建设在保障临床及科研工作效率、质量和水平等方面的重要意义。提示我们,根据中医肿瘤诊疗的特点,合理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和方法,可以为肺癌中医诊疗的规范化、个体化进程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9.
海量生物信息获取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系统生物学的湿干研究模式成为可能, 干性的计算机模拟和模型研究一般基于海量的生物学实验数据如基因组、蛋白质组和代谢组的湿性研究, 希望能获得高于每一单一数据的生物学知识和系统模型, 并能指导新的实验研究。从而形成循环上升的计算机模拟和实验相结合的系统生物学湿干研究模式, 大大提升了系统生物学研究生物复杂巨系统的能力和效率。一直以来, 传统中医药学的研究以临床诊疗实践为核心, 对临床诊疗经验的总结、归纳、提升和再运用, 形成了中医药理论发展和研究的主要成功模式。如何利用现代信息和计算机科学技术, 依据海量临床信息, 在计算机辅助下进行基于数据的干性模拟研究, 革命性的提升传统中医学“从临床中来”再回“到临床中去”的能力和效率, 这是关乎中医药学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本文对中医临床湿干研究模式的思路进行了探讨, 提出基于数字化手段的中医临床科研一体化体系, 并着重分析实现中医临床科研一体化的湿干研究模式技术框架和初步研究实践。  相似文献   

10.
海量生物信息获取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系统生物学的湿干研究模式成为可能,干性的计算机模拟和模型研究一般基于海量的生物学实验数据如基因组、蛋白质组和代谢组的湿性研究,希望能获得高于每一单一数据的生物学知识和系统模型,并能指导新的实验研究。从而形成循环上升的计算机模拟和实验相结合的系统生物学湿干研究模式,大大提升了系统生物学研究生物复杂巨系统的能力和效率。一直以来,传统中医药学的研究以临床诊疗实践为核心,对临床诊疗经验的总结、归纳、提升和再运用,形成了中医药理论发展和研究的主要成功模式。如何利用现代信息和计算机科学技术,依据海量临床信息,在计算机辅助下进行基于数据的干性模拟研究,革命性的提升传统中医学“从临床中来”再回“到临床中去”的能力和效率,这是关乎中医药学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本文对中医临床湿干研究模式的思路进行了探讨,提出基于数字化手段的中医临床科研一体化体系,并着重分析实现中医临床科研一体化的湿干研究模式技术框架和初步研究实践。  相似文献   

11.
中医药走向国际化存在着较大困难,这与中医药临床研究的质量普遍偏低有关,而其中重要的原因是研究的数据质量不高,数据管理不完善密切相关。目前国内普遍的数据管理模式是通过纸质CRF的记录,研究结束后进行汇集整理的终点管理模式,这导致了数据时效性降低,也带来了监察的难度,以及数据原始性丧失的可能性。本文就晚期肠癌中医综合治疗验证方案的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中实施建立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数据管理系统,实现数据的实时动态管理,中医药临床试验数据管理的电子化,从而大幅提高临床研究效率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中医临床数据信息化没有统一标准,造成了信息孤岛,给数据的共享造成了困难。本文将研究中医临床数据信息化过程中的标准化问题,探讨如何制定中医临床数据资源集中、集成、共享的信息化标准。中医临床数据信息化标准将减少盲目的信息化建设,使中医信息化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机器学习的方法,从文献摘要数据入手,研究中药方剂与疾病的相关性。方法:在中国知网的“文献分类目录”中选取“医药卫生科技”—“中医学”类别,使用网络爬虫技术获取摘要数据,经过数据清洗、构建词典、分词等预处理步骤,使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处理后的文本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并构建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分类模型,对中药方剂与疾病进行关系抽取。结果:共爬取1073581篇摘要,根据中药方剂与疾病词典筛选出同时包含中药方剂与疾病的语句共204780句,利用句法解析抽取的特征构建SVM分类模型,准确率达87%,将该SVM模型应用于筛选后的句子,最终得到中药方剂与疾病之间的关系三元组。结论:利用机器学习方法对中国知网中医学摘要文本数据进行关系抽取,得到的中药方剂与疾病的关系三元组,将对中药方剂治疗疾病研究起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文本数据挖掘方法研究肺癌中医药治疗的用药特点和规律,探索利用文本数据挖掘方法进行肺癌中医药治疗规律研究的可行性。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肺癌"相关主题词,运用文本数据挖掘方法,从肺癌治疗常用中药、中成药、西药及其联合应用等方面,探讨肺癌中医治疗特点和规律。结果:通过分析58745篇肺癌相关文献文本挖掘结果,发现中药治疗肺癌以益气养阴扶正为主,中药人参、黄芪最为常用;活血、祛痰药物应用较多以使邪有出路,如薏苡仁、丹参等;同时应用有毒中药以解毒散结;中成药中艾迪注射液、复方苦参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平消胶囊等应用较多,通过方剂的配伍,增加疗效,减轻毒性,发挥扶正散结作用;中成药与西药联合应用可以提高疗效,减轻副作用,其中较突出的为顺铂和艾迪注射液。结论:肺癌中医治疗以扶正固本为主,兼顾祛邪,从而提高疗效和生存质量;采用文本数据挖掘技术与方法,整体把握肺癌中医药治疗规律,指导临床用药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15.
中医药数据挖掘研究现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分析我国中医药数据挖掘研究现状,为更好地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历年中医药数据挖掘文献,经人工拆分整理后,从年度变化、研究类型、研究领域、数据挖掘方法和软件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共得到中医药数据挖掘相关文献494篇,文献量逐年增加;文献类型中应用研究类文献占59.1%;研究领域中证候研究与方剂研究文献分别占29.39%和26.22%;数据挖掘方法采用关联规则、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和人工神经网络的文献占76.36%;数据挖掘软件使用商业化数据挖掘软件的文献占61.05%。结论数据挖掘技术适合处理中医药数据,但目前数据挖掘技术还未能改变中医药数据难以处理的大格局,只有充分利用并发展数据挖掘技术,才能将中医药数据处理能力提高到新水平。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中医院校非医学专业数据挖掘实验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引入抛锚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客观情境中体会数据挖掘的魅力,自觉提高编程能力,让学生在具体案例的体会、思考、讨论、评价中学习中医药数据挖掘的核心思想。实践表明,创立有效教学情景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可以为相关交叉类课程的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技与互联网的发展,医学研究已步入了大数据时代,在此背景之下,基于大数据的中医药研究显得日益重要.从生命科学思维研究、间性论、生命美育三方面的哲学思考,探讨中医临床医学迎接大数据科学时代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以期进一步完善大数据科学时代下中医临床医学思维体系的构建,为中医药未来研究方向提供哲理基础.  相似文献   

18.
该研究目的是研制《中药临床信息数据元标准目录》,为中医电子病历的应用提供中药临床药学的应用标准及模式。研究方法是通过文献分析、调查问卷、小组讨论、专家咨询4种形式制定工作路线、初步确立研究内容:从中药本草考证,中药材产地、采收、加工,性状鉴别、理化鉴别、现代研究,性味归经、功效主治、临床应用,炮制,中药调剂,中成药规格、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功效主治等,小包装等的应用,新药研究,管理等一条线展开。包括中医药理论、应用及医院管理等信息;按照国家《卫生信息数据元标准》总则及第16部分中有关内容,数据元研究基本方法,从界定的研究内容中提取中药临床信息数据元。提出构建《中药临床信息数据元标准目录》的思路与方法,整理出中药临床信息数据元标准目录,分为基础类、临床应用类、管理类三部分,并且规范中药临床信息数据元的标识、定义、表示、允许值。讨论中药临床信息数据元的信息来源、采集标准、留接口、规范科学术语、与已有标准对接、维护管理方案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中药在高效、长效、速效方面尚未出现历史性突破。制约中药临床疗效的主要原因在于:适宜中药治疗病证的选择尚需斟酌;方药选择尚未达到少而精;制备工艺尚显粗糙,也不够规范;药物剂量的选择尚欠精细。要之,中药应用的全过程未能摆脱传统的经验模式,尚未全面引入定量和规范的统计处理方法和实际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