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胡蓉  曾义岚 《成都医药》2000,26(2):78-80
目的:了解大剂量胸腺肽在重症肝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对20例重症肝炎用大剂量胸腺肽治疗进行配对观察,观察其症状,肝功,凝血酶原时间(PT)及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的情况。结果:大剂量胸腺理症肝炎可在短期内改善症状,促进肝功能恢复,降低病死率,治疗组死亡2例,对照组死亡9例,并有清除病毒的作用。治疗65天后,有9例HBsAg阴转。结论:大剂量胸腺肽治疗重症肝炎有降低病死率和清除病毒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结合治疗亚急性重症肝炎32例宁德市医院传染科陈祖实我科1990~1994年采用门冬氨酸钾镁、丹参静脉滴注,配合地塞美松穴位注射治疗亚急性重症肝炎(亚重肝)32例,并与单用常规方法治疗的38例对照,获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  相似文献   

3.
重症肝炎发病急,肝细胞损伤重,促进肝细胞再生,恢复肝细胞功能甚为重要。1993年7月~1998年1月,我们应用促肝细胞生长素辅助治疗重症肝炎3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l病例与方法1.1临床资料36例本院住院患者均符合1990年第六次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其中急性重症肝炎2例,亚急性重症肝炎4例,慢性重症肝炎30例;按病原学分型:甲型1例,乙型31例,丙型、乙丙混合型各2例;男29例,女7例,平均年龄41岁。对照组为18例同期内不愿接受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者,其中急性重症肝炎、亚急性重症肝炎各2例,慢性重症肝炎1…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大剂量胸腺肽在重症肝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对20例重症肝炎用大剂量胸腺肽治疗进行配对观察,观察其症状、肝功、凝血酶原时间(PT)及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的情况。结果:大剂量胸腺肽治疗重症肝炎可在短期内改善症状、促进肝功能恢复,降低病死率,治疗组死亡2例,对照组死亡9例,并有清除病毒的作用,治疗65天后,有9例HBsAg阴转。结论:大剂量胸腺肽治疗重症肝炎有降低病死率和清除病毒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5.
桃红四物汤在亚急性重症肝炎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剑华 《天津药学》2009,21(2):32-33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加味在亚急性重型肝炎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本院2000-2006年收治的84例亚急性重症肝炎(亚重肝)患者,分为对照组33例,治疗组5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保肝支持疗法加鲜血浆、胸腺肽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汤剂“桃红四物汤加味”,治疗前后两组做血清过氧化脂质(LPO)和红细胞内超氧歧化酶(SOD)的测定。结果:存活与死亡患者两组间LPO与SOD含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LPO与SOD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桃红四物汤加味具有抑制过氧化反应,提高SOD活性的作用,可能在亚重肝的肝细胞损害中起一定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院1988~1990年收住的重症肝炎(按上海第六次全国肝炎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32例,其中急性重症肝炎7例,亚急性重症肝炎23例,慢性重症肝炎2例,经治疗存活率达50%,与1984~1986年收住重症肝炎30例(存活率23.33%)比较。存活率显著提高(P<0.01)。近3年来本院在抢救治疗重症肝炎方面抓二早一综合,即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综合治疗。若发现高胆红素病例,伴有较明显消化道症状,凝血酶元时间又有较明显延长者,就应以重症肝炎对待,临床上除严  相似文献   

7.
胸腺肽α1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3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胸腺肽α1在重型病毒性炎中的治疗价值。方法:34例重型肝炎在综合基础治疗基础上加用胸腺肽α1治疗,观察肝脏生化指标,感染控制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34例存活21例,存活率61.76%,合并感染20例,感染控制率为75.0%,结论:胸腺肽α1可作为重型肝炎治疗的首选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合并常用综合疗法治疗慢性重症肝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2例(男性25例,女性7例;年龄42±s14a),HGF120-160mg加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加常用综合疗法。对照组28例(男性26例,女性2例;年龄45±12a),用常用综合疗法(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10%氯化钾注射液5mL,维生素C注射液3g混合静脉滴注,肝病用15-氨基酸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均为2mo。结果:HGF治疗组对改善症状,体征,降低胆红素,提高白、球蛋白比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病死率(38%),显著低于对照组(68%)。结论:HGF合并常用综合疗法治疗慢性重症肝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我病区自1981年1月至1982年12月共收治重症肝炎60例,治疗结果,死亡39例,病死率为65%,现将临床资料初步分析如下: 诊断标准本组病例系按1978年杭州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所制定的重症肝炎诊断分型标准,分为急性重症型(即暴发型)亚急性重症型,慢性重症型。  相似文献   

10.
1998年~2000年6月,在综合治疗亚急性重症肝炎的基础上,重用生大黄与凉血活血中药组方治疗14 例,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3AA)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肝性脑病、重症肝炎以及肝硬化、慢性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亚急性及慢性重症肝炎等引起的氨基酸代谢紊乱,为临床常用药物之一。在应用过程中,治疗剂量有导致过敏性休克的报道,而药品说明书上未记载该不良反应。现将8例3AA致过敏性休克报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本文收集我院自1980年7月至1981年9月住院的100例重症病毒性肝炎(下简称重症肝炎)的资料,对其并发症作如下分析。临床资料 100例中,男性73例,女性27例;年龄最小3个月,最大84岁,20~50岁者占71%。诊断按1978年全国肝炎学术会议关于重症肝炎的分型标准,其中急性重症肝炎19例,亚急性重症肝炎44例,慢性重症肝炎37例。其中93例曾  相似文献   

13.
对162例重症病毒性肝炎患者空腹血糖及胆固醇进行检测,发现其与病情发展、预后有一定的关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62例重症病毒性肝炎患者均系我院1992年2月~1997年12月收治的住院患者,诊断符合1995年北京第五次传染病寄生虫病会议讨论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标准。男138例,女24例,年龄16~67岁,平均4O.3岁。所有病员均给予促肝细胞生长素、白蛋白、新鲜血浆等综合治疗,存活82例,死亡SO例,其中急性重症肝炎31例,存活10例;亚急性重症肝炎42例,存活27例;慢性重症肝炎89例,存活45例。另健康献血员80例为正常对照…  相似文献   

14.
申英女  金丽杰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8):74+78-74,78
目的:探讨苦参素联合胸腺肽治疗拉米夫定停药后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09年8月~2011年12月收治的72例拉米夫定停药后肝炎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24例,A组给予苦参素治疗,B组给予胸腺肽治疗,C组给予苦参素联合胸腺肽治疗。观察3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和血清HBV标志物变化。结果:治疗后,C组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值远低于A组和B组(P〈0.05);C组HBsAg、HBeAg及HBV-DNA阴转率高于A组和B组(P〈0.05)。结论:苦参素联合胸腺肽治疗拉米夫定停药后肝炎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我科自1983~1987年间采用以支链氨基酸为主的综合疗法治疗重症病毒性肝炎58例,获得一定的效果,现报告于下。一、一般资料: 本文病例分为两组:一股治疗组25例,综合治疗组33例。所有病例的临床诊断均依据1984年(南宁)第三届全国肝炎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其中急性重型4例,亚急性重型51例,慢活肝重型3  相似文献   

16.
谢颖宏  简艳红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1):3331-3332
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救治重型肝炎患者68例.并与单纯西医疗法治疗的患者60例作了对照,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均为住院患者.选择符合2000年西安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制订的重型肝炎诊断标准,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简称甲组)和西医治疗组(简称乙组),其中甲组68例(急性重型5例,亚急性重型14例。慢性重型49例),乙组60例(急性重型3例、亚急性重型11例,慢性重型46例)。  相似文献   

17.
重症肝炎402例预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症肝炎402例预后分析福州市传染病院姚履枫张月英重症肝炎目前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其病死率在各型肝炎中居首位。我院1992~1996年收治重症肝炎402例,现将其预后分析报告如下。一、研究对象为本院1992~1996年收治的重型肝炎402例,其中急性...  相似文献   

18.
吴小松 《医药导报》2000,19(3):247-247
1 材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 根据1995年5月北京第5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讲座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试行)》的诊断标准。治疗组28例,男21例,女7例,平均年龄(47±10.2)岁;亚急性重型肝炎12例,慢性重型肝炎7例,活动性肝硬化9例。对照组28例,男22例,女6例,平均年龄(46±9.2)岁;亚急性重型肝炎13例,慢性重型肝炎8例,活动性肝硬化7例。两组性别、年龄、病情比较差异不显著,有可比性。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综合治疗,新鲜血浆200ml或10%人体白蛋白100ml静脉注射;肝细胞生长素120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门冬氨酸钾…  相似文献   

19.
Fas抗原在重症肝炎肝组织中表达和分布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海舰  孟昕 《江苏医药》1998,24(6):399-400
以抗-Fas多克隆抗体,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细胞凋亡因子Fas抗原在重症肝炎肝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布。结果显示:63例各型重症肝炎肝组织Fas抗原总检出率90.46%(57/63),Fas抗原主要在肝细胞胞浆内表达。急性重症肝炎及亚急性重症肝炎Fas抗原分布于大片坏死区域中残留肝细胞内,周围淋巴细胞浸润;慢性重症肝炎Fas抗原分布于假小叶周边部肝细胞内,提示Fas抗原在重症肝炎时有介导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重症肝炎,肝硬化低血钾时心电图与血清钾的对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春娣  陈浩坤 《江苏医药》1996,22(12):852-852
低钾血症是重症肝炎、肝硬化时常见的电解质紊乱。我们结合临床资料对86例血清钾测定或心电图证实为低钾血症重症肝炎、肝硬化病例作了对照分析。临床资料86例重症肝炎、肝硬化合并低钾患者,选自1989~1990年的住院病例。男75例、女11例;年龄4~75岁;平均年龄为39.5岁。慢性重症肝炎44例,肝炎肝硬化27例,亚急性重症肝炎11例,急性重症肝炎4例。心电图以ST段压低、T波低平、U波增高>1mm以上或T-U融合呈驼峰状为低血钾表现。血清钾<3.5mmol/L为低血钾。结果86例中心电图提示低血钾76例,另10例心电图正常,而血清钾测定低于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