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4 毫秒
1.
蒋惠娟 《中国骨伤》1990,3(4):10-10
例1:男性,19岁,学生,八九年十月七日傍晚就诊。主诉当天下午打球时不慎扭伤右食指,当即感疼痛,继而肿胀,不能活动。检查:右食指掌指关节处肿胀,畸形,压痛明显,关节功能障碍。X片提示右手食指掌指关节脱位,指骨基底部向背侧移位。予手法复位未见效,即用克氏针撬拨,复位成功,屈曲位固定患指,两周后复诊,关节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2.
拇指掌指关节脱位临床上并不少见.常因掌板、关节囊或拇指屈肌腱的阻挡导致闭合复位困难。而手法复位成功的病例中,我们发现籽骨嵌入可导致拇指掌指关节脱位复位不全,虽然放射学检查掌指关节解剖结构恢复了正常,但临床有很长时问的关节功能障碍。2002年5月-2006年12月,我科治疗了5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嵌顿性掌指关节脱位的致伤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收治新鲜嵌顿性掌指关节脱位7例,其中男6例,女1例;年龄8~33岁,平均17岁.7例均为背侧脱位,食指3例,拇指2例,中指1例,小指1例,均为闭合复位失败予切开复位.术中均见致伤机制为"纽扣"式机制,掌骨头自关节囊掌侧薄弱部穿出,掌板嵌顿在掌骨头背侧.结果:7例随访3~42个月,均解剖复位,伸屈功能良好.结论:对嵌顿性掌指关节脱位若闭合复位失败,不应多作手法整复,应早期手术切开复住,以免导致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掌侧入路经皮撬拨复位治疗月骨脱位的复位技巧。方法2001年1月至2012年1月上海市普陀区利群医院共收治月骨脱位5例,男3例,女2例;年龄20~35岁。高处坠落伤4例,交通事故伤1例。5例全部施行掌侧入路经皮撬拨复位,从受伤到复位时间平均24h。结果5位患者术后全部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个月~2年,平均为1.5年。伤口全部正常愈合,无一例神经血管损伤,无一例再次脱位及无菌性坏死表现。按照Krimmer评分标准评定,优1例,良4例。结论掌侧入路经皮撬拨对于手法复位失败的月骨脱位患者是很好的治疗方法,若掌握适当的技巧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1987年以来,我们共收治掌指关节闭合性嵌顿性脱位10例,均作切开复位并同时修复损伤的侧副韧带。术后随访1~9年,所有病例患指的掌指关节功能完全恢复正常。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共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6~31岁,平均10.5岁。其中,拇指掌指关节脱位6例,示指掌指关节脱位4例;均有反复手法复位失败史,复位最多的达10余次,但均未能成功;反而给患者造成了不必要的痛苦和副损伤。闭合性嵌顿性脱位的原因是:掌指关节受到强烈的过伸暴力,使掌指关节脱位掌板近端撕脱,并嵌顿于掌骨头和近节指骨基底部之间。X线片示:除一般的掌指关节脱位外,…  相似文献   

6.
朱法友 《中国骨伤》1997,10(2):22-22
第二掌指关节完全脱位,卡入掌侧结构内,俗称钮扣孔脱位,又称Kaplan’s脱位。我自1989年6月~1996年6月共诊治本病9例,8例经撬拨法复位成功,观介绍如下:临床资料本组9例均为男性,年龄8~21岁,均为意外暴力强行过伸食指掌指关节所致,9例均采用撬拨法复位,8例获得成功,其中1例合并有掌骨头骨折.撬拨法复位失败,后经手术切开复位。经1~7年随访全部病例掌指关节伸屈运动0°~gO°,功能恢复满意。治疗方法按手术常规患肢肘以下消毒,铺无菌单。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过伸脱位的掌指关节,使关节间隙尽量增大。取消毒克氏针一枚…  相似文献   

7.
例1,男20岁。从山坡滚下致右手拇掌处肿痛并拇指活动受限4h就诊。检查:右拇掌指关节处肿胀、畸形、活动障碍。X线示右掌指关节脱位,子骨嵌入关节间隙。局麻后试行手法复位未成功。遂改用克氏针于背侧掌指关节处穿入,以掌骨头或指骨基底为支撑点,将掌骨头撬拔复位取得成功。随后予硬纸板固定拇指于功能位3周,随访一年,功能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利用双切口掌侧锁定板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1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掌、背侧双切口入路,掌侧入路显露桡骨远端并试行复位.背侧入路显露桡骨远端背部,撬拨关节面使之复位,空腔内放入自体松质骨.将锁定板放于桡骨远端掌侧.结果 经平均19个月随访,桡骨远端掌倾角平均为11°,尺偏角平均为21°,桡骨短缩平均为2 mm,关节面平均塌陷为1.5 mm.采用Garland和Werley评分标准评定,优26例,良2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0.3%.结论 采用双切口掌侧锁定板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自制高速钢撬拨复位针改良经皮撬拨复位石膏或小夹板固定治疗成人单根尺骨或桡骨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10—2016-11采用改良方法撬拨复位石膏或小夹板固定治疗的8例单根尺骨或桡骨骨折。透视下将撬拨复位针置入骨折端,针尖端穿过两边皮质,逐渐将针尾从45°撬拨至90°~120°甚至更大,使骨折断呈分离状,若对线满意则抽出撬拨针,骨折端合拢。结果 1次撬拨复位成功4例,2次撬拨或顶棒协助复位成功4例;达到解剖复位3例,近似解剖复位3例,1/2复位2例。外固定时间4~8周,平均5周。经3~12个月随访,骨折均愈合,前臂及腕关节功能基本正常。结论改良经皮撬拨复位石膏或小夹板固定治疗成人单根尺骨或桡骨骨折微创、有效、快捷。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掌侧切口桡骨远端低切迹钛板内固定治疗骨折块背侧移位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1-07—2015-03对34例骨折块背侧移位的桡骨远端骨折行掌侧切口复位低切迹锁定钛板内固定,采用钛板置入新技术,依靠钛板与掌侧骨皮质形成角度(此角度即为背倾成角加上正常掌倾角),复位时先固定远端锁钉再通过按压钛板远端使其与骨皮质接触,间接撬拨复位桡骨远端关节面。结果 30例获得12~18(10.03±16.32)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骨折均获得愈合,关节面均平整无明显塌陷,且桡骨远端高度无明显短缩(1 mm);腕关节掌倾角为(9.8±6.7)°,尺偏角为(19.8±2.7)°。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优24例,良5例,可1例,优良率96.7%。结论经掌侧切口桡骨远端低切迹钛板内固定治疗骨折块背侧移位桡骨远端骨折,复位固定有效,并发症少,可早期康复锻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撬拨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采用切开撬拨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治疗68例77足跟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的临床资料。男47例,女21例,年龄18~70岁,平均39.8岁。骨折按Essex-Lopresti分型,压缩型Ⅱ度49足,Ⅲ度4足,舌型Ⅱ度19足,Ⅲ度5足。77足均采用跟骨外侧改良"L"形切口,切开撬拨复位,跟骨接骨板内固定。定期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及并发症。结果 77足复位固定良好,3足皮缘坏死,切口迟缓愈合。本组患者获得1~6年,平均1.5年随访,骨折均愈合,骨性愈合时间4~7个月,平均5.6个月。末次随访采用Mrayland Foot Sore足部评分标准评价手术疗效,优21足,良43足,可9足,差4足,优良率83.1%,接骨板无松动、移位与折断。结论采用撬拨复位距下关节及恢复跟距关节间隙,并以Gissane角及Bhler角为标准,恢复跟骨的长、宽、高度,纠正跟骨内外翻畸形,辅以跟骨接骨板固定是治疗跟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克氏针经皮撬拨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Judet Ⅳ型儿童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09—2015-03采用克氏针经皮撬拨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16例儿童桡骨颈骨折。置入克氏针以桡骨远端断面为撬拨支点,应力于桡骨头外侧皮质,向上撬拨使桡骨头复位,矫正骨折端的成角及移位畸形。术中透视见骨折端解剖复位或近似解剖复位后,将弹性髓内钉顺势过骨折端并紧贴骺板固定。结果骨折复位质量按照Metaizeau标准评定:优11例,良5例。16例均获得随访12~36个月,平均20个月。术后8~10周复查肘关节正侧位X线片显示骨折均完全愈合,取出内固定。术后肘关节功能均恢复良好,1例肘关节功能稍有影响,伸直受限约8°。末次随访时肘关节功能按Tibone-Stoltz标准评定:优16例,良1例。结论克氏针经皮撬拨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Judet Ⅳ型儿童桡骨颈骨折简单微创、安全有效,术后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13.
掌指关节脱位是临床上较少见的手部损伤,由于其特殊的解剖原因,常规的手法复位多不能成功,往往需要手术治疗。我院自86年7月至今运用河南平乐“解纽扣法”整复8例掌指关节脱位,7例成功,1例因局部肿甚,病程过长而开放复位,均获满意效果。现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14.
波及跟距关节的跟骨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波及跟距关节跟骨骨折的优选治疗方法。方法:对1992年1月2002年9月收治的62例(66足)波及跟距关节的跟骨骨折分别采用石膏外固定法、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法、撬拨复位石膏固定法进行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所有病例随访2个月~10年,Essex-Lopresti Ⅰ型骨折单纯石膏固定法平均得分96.5,撬拨复位法平均得分98.5;Ⅱ型骨折手法复位 管型石膏固定法平均得分75.6,撬拨复位法平均得分91.8;Ⅲ型骨折手法复位 管型石膏固定法平均得分45.6,撬拨复位法平均得分70.3。结论:Ⅰ、Ⅱ型骨折用撬拨复位可取得较满意效果,Ⅲ型骨折手术治疗为首选。  相似文献   

15.
跟骨压缩性骨折切开复位与撬拨复位治疗比较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评价切开复位与撬拨复位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1997年6月~2002年12月收治跟骨关节压缩性骨折62例,其中切开复位33例,撬拨复位29例。结果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切开复位组优良率明显高于撬拨复位组。结论切开复位能较好的恢复跟骨的解剖结构,从而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跟骨骨折采用经皮穿针撬拨复位固定的治疗效果。方法 46例52足跟骨骨折应用经皮穿针撬拨复位固定治疗。结果获得随访43例48足,优良率90%。结论应用经皮穿针撬拨复位固定的方法治疗跟骨骨折,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是一种操作简单、组织损伤小、并发症及后遗症轻、经济实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由于掌、指骨短小且周围附着腱性组织较多,掌指关节脱位后传统的石膏、支具及小夹板固定较难达到理想的复位效果且易移位,进而形成陈旧性脱位.2008年3月至2011年6月,我科应用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陈旧性第一掌指关节脱位23例,术后获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经皮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根据入院单双日分为撬拨复位组、切开复位组,每组55例。比较两组手术指标、解剖学相关指标和疗效(AOFAS踝-后足评分标准)。结果患者术后1、3、6个月均成功进行了返院复查。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完全负重时间撬拨复位组均少于切开复位组(P 0. 05)。术后6个月与术前比较,两组B?hler角与Gissane角显著上升、跟骨宽度显著下降(P 0. 05)。术后6个月Gissane角撬拨复位组高于切开复位组(P 0. 05)。末次随访按AOFAS踝-后足评分标准评定临床疗效,撬拨复位组优良率为81. 82%,切开复位组优良率为72. 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空心螺钉脱出、皮肤浅表感染、创伤性关节炎并发症发生情况撬拨复位组显著少于切开复位组(P 0. 05)。结论经皮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效果均佳,但是经皮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固定治疗具有手术时间短、组织损伤小、并发症少、临床疗效更好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综合疗法治疗陈旧性跖跗关节脱位山东省邹平县中医院(256200)张玉枝,张素红笔者近10年来,采用经皮撬拨手法复位闭合穿针内固定、石膏外固定的方法治疗陈旧性跖跗关节脱位2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0例,男14例,女6例,年龄最大5...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一期后前路手术治疗无脊髓损伤的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7例无脊髓损伤的颈椎骨折脱位先后路行撬拨复位,或咬除交锁的关节突使其复位.再由前路进入,切除损伤的椎间组织,复位良好后植骨固定.结果采取撬拨或咬除交锁的关节突全部复位,翻身后复位欠佳再次撬拨复位.术后未出现神经功能障碍的情况.结论对无脊髓损伤的颈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