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胫腓骨骨折,是全身骨折中最常见的骨折之一,整个胫骨的前内侧面位于小腿的皮下,因此,开放性骨折更多见。现将我院1991年6月~1996年6月,实行各种清创内固定手术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100例的骨折愈合、伤口愈合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结合负压封闭引流(VSD)在伴有软组织严重损伤的小腿开放性骨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组22例病例均为严重软组织损伤的开放性小腿骨折,给予外支架固定骨折,同时使用VSD处理创面。结果全部患者持续负压引流1~3次后,创面经植皮或直接缝合愈合;骨折无分离移位.外支架无松动移位断裂。结论联用外支架与VSD处理伴严重软组织损伤的开放性小腿骨折,稳定骨折迅速,封闭引流创面安全有效,伤口愈合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外固定架与小腿皮瓣治疗胫腓骨Ⅲ型开放性骨折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与小腿皮瓣治疗胫腓骨GustiloⅢ型开放性骨折的疗效及适应证。方法胫腓骨GustiloⅢ型开放性骨折98例,采用外固定架联合腓肠肌肌皮瓣、小腿前外侧皮瓣、小腿外侧皮瓣、小腿内侧皮瓣、内踝上皮瓣,以及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进行修复。结果术后5例皮瓣局部坏死,其余全部成活。89例骨折临床愈合;9例骨折不愈合,其中7例二期植骨愈合,2例二期截肢。结论外固定架与小腿皮瓣是修复小腿GustiloⅢ型开放性骨折的理想方法,应根据小腿软组织情况、血管条件,以及创面部位选择不同的皮瓣修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单边动力加压式外固定器在治疗小腿严重开放性骨折并软组织挤压伤中的疗效。方法采用单边动力加压式外固定器治疗小腿严重开放性粉碎骨折88例。结果随访2~12个月,下肢功能恢复佳,仅2伪延迟愈合,1例骨不愈合。结论该手术操作简单,固定可靠,无畸形愈合,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应用小腿局部转移皮瓣治疗胫腓骨开放骨折导致的皮肤缺损、骨外露、化脓感染7例,皮瓣全部成活,4例伤口一期愈合,2例伤口延迟一期愈合,1例伤口化脓感染,疗效满意。本文就手术时机选择、皮瓣设计、内固定物去留等问题谈一点体会。临床资料本组7例,均为开放性胫骨骨折导致的皮肤缺损、腓骨外露感染,全部男性,年龄22~37岁。小腿中下1/3段5例,中上1/3段1例,中1/3段1例、皮肤缺损面积2cm×2cm~5cm×10cm;3例小腿伤口周围有较广泛的瘢痕组织及挫伤后结疤皮肤;钢板固定3例,髓针固定1例,3例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预防性肌瓣在治疗小腿Ⅱ、Ⅲ度开放性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急诊一期彻底清创,选择髓内钉、外固定支架及钢板固定骨折,应用各种不同肌瓣覆盖骨折断端及缺损创面。结果临床应用15例,所有病例伤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发生。随访1~3年,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满意。结论预防性肌瓣一期应用对小腿Ⅱ、Ⅲ度开放性骨折及合并严重软组织缺损的治疗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以高能创伤为主的小腿开放性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总结以高能量创伤为主要致伤因素的小腿开放性骨折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小腿开放性骨折218例225肢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18例225肢按Gustio分型,Ⅰ型95肢,Ⅱ型78肢,Ⅲ型52肢,其中休克13例(5.9%),骨筋膜室综合征16例(7.1%),伤口Ⅰ期愈合者186肢(82.6%),骨折Ⅰ期愈合者179肢(79.6%),血管吻合术7例,术后肢体功能和劳动能力恢复者172肢(76.4%)。结论本组高能量创伤造成的高能骨折占多数,故应重视抗休克、抗感染和多发伤的处理,尽早清创闭合伤口,骨折固定以钢板内固定最多,将来交锁髓内钉的应用会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8.
严重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其伤口的处理决定着骨折本身的最终结果。我院1981年~1988年间,收治Ⅱ、Ⅲ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58例。采用整形方法前的伤口全部感染;以后的9例Ⅲ型伤口有8例Ⅰ期愈合。我们在本文中仅对伤口处理总结一些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9.
小腿骨折的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临床应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小腿骨折的手术方法、适应证、优缺点、主要合并症的防治及术后护理。方法 自1996~2004年对39例复杂、开放性小腿骨折、邻近关节的小腿骨折、小腿骨折内固定术后合并感染行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结果 所有病例均达到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4个月,去除外固定支架时间为6个月。结论 外固定支架治疗小腿骨折具有独特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预防小腿开放骨折术后感染的有效方法。方法:用急诊同期二次清创、大量冲洗液灌洗伤口的方法治疗81例小腿开放骨折,48例行外固定架固定,33例行钢板固定,伤口和毁口均一期闭合。结果:81例病人均一期愈合,无伤口和切口感染、皮缘坏死和骨髓炎发生。结论:急诊二次清创、灌洗治疗是预防开放骨折术后感染的有效方法。急诊手术坚强固定骨折和一期闭合伤口有利于预防感染和创伤的愈合。  相似文献   

11.
乔兵  张秉宏  王斌荣 《中国科学美容》2011,(13):175-175,183
目的探讨一种胫腓骨骨折伴小腿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显微外科与外固定技术相结合治疗胫腓骨骨折合并小腿软组织缺损。结果本组13例伤口Ⅰ期愈合,皮瓣全部成活,外固定器固定牢固,体位舒适。结论显微外科与外固定技术相结合是治疗小腿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2.
交锁髓内钉与带蒂皮瓣转移治疗小腿严重创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与带蒂皮瓣转移治疗小腿严重损伤之疗效。方法对11例合并神经损伤多段开放性小腿骨折,一期行损伤血管神经与骨折修复重建,二期行健侧小腿内侧带蒂皮瓣转移修复骨外露、肌腱外露。结果随访16个月~5年,9例远端血运良好,皮瓣成活,骨折愈合,外观正常,不臃肿,活动尚好。2例自体大隐静脉移植后远端血液供应差,伤口坏死、感染,行截肢术。结论在彻底清创的基础上,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重建多平面严重粉碎性骨折的连续性,采用自体大隐静脉桥接胫前动脉恢复血液供应、二期对侧小腿内侧带蒂皮瓣转移修复,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骨外固定结合少量内固定治疗胫骨不稳定开放性骨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评估骨外固定结合少量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胫骨不稳定开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34例胫骨开放骨折均采用骨外固定加少量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伤口清创后,交叉穿针骨外固定。 对不稳定骨折断端和粉碎骨块(片)整复后先用1-3枚螺钉固定,不剥离骨膜,使分离的骨断端和骨块互相靠拔以增强骨折端的稳定性。对小腿中上段伴有软组织缺损的修复选用腓肠肌内侧头或腓肠肌肌皮瓣转位,中下段用邻近筋膜皮瓣覆盖。结果:34例中26例伤口一期愈合(77%)。骨折愈合时间4.5-6.5个月(平均5个月)。结论:该方法简便,骨折固定牢固,对骨端的血供干扰小,有利于骨愈合,同时也便于术后 对伤口的观察和二期处理。  相似文献   

14.
骨折端加压可以促进骨折的愈合。我院由1974年开始用加压钢板治疗长管状骨骨折110例,体会其确实有很多优点,但是也有因处理不当而造成并发症的(占12%),甚至造成终身残废,不能忽视。现举典型病例介绍分析如下。 1、患者男,38岁。因马车轧伤,左胫腓骨开放性双骨折,伤后11小时达本院。当即行加压钢板内固定。术后高烧,三天后伤口严重感染,小腿皮肤广泛坏死。于术后一周,剪除坏死皮肤,取出钢板,伤口开放引流,骨折端外露并严重错位。术后4个月,咬掉外露之坏死胫腓骨约3.5cm,半年后再次植皮,10个月后,伤口方全部愈合。致使左小腿短缩约4cm,胫腓骨严重错位,胫腓骨骨折不愈合,踝及足部诸关节强直,足变形,成了严重残废。讨论:本例是因病例选择不当所致之严重术后感染。因伤后11个小时来诊,伤口未经过处理,更加天气炎热,运送途中多次周折,伤口严重污染;术中扩创及剥离等操作,降低了组织抗感染能力;再加上钢板和螺钉的植入,招致广泛的组织坏死感染。  相似文献   

15.
胫前肌肌瓣在小腿中段开放性骨折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胫前肌瓣往小腿中段开放性骨折创面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首先彻底清创,然后根据骨折实际情况选择1/3半管型钢板,交锁髓内钉,外固定支架行胫骨内固定,再在胫前肌外侧切起1cm厚肌瓣并将其翻转180。覆盖胫骨前内侧创面,肌瓣用中厚皮片覆盖。结果 临床应用26例,所有病例伤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发生,骨折愈合时间为3~10个月,平均5.8个月。结论 胫前肌肌瓣在手术中不用附加切口,小损伤其它血管,有较好的血运,对小腿中段开放性骨折的修复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小腿开放性骨折是一种常见的损伤,由于小腿的解剖特点所致。外伤后软组织缺损及挫伤后组织的坏死容易导致感染,使胫骨及内固定物外露,给骨折的愈合带来极大的威胁。我科自1986年7月至1995年1月共收治小腿开放性骨折病人168例,获得满意疗效,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应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急诊治疗GustiloⅢ型开放性损伤的治疗效果及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4年10月河源市人民医院应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急诊治疗的55例GustiloⅢ型开放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伤口愈合及骨折愈合情况,记录术后并发症。结果随访时间5~2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0个月。均属Ⅱ类切口,甲级愈合25例、乙级愈合15例、丙级愈合15例。10例患者一期达到骨折愈合,40例二期改行骨折内固定术后骨折愈合,5例骨感染患者经对症治疗后骨折愈合。根据骨折愈合标准,优35例、良12例、差8例,骨折愈合优良率为85%。伤口感染15例,感染发生率27%(15/55),经伤口换药、负压封闭引流持续冲洗吸引、Ⅱ期自体全厚皮植皮后伤口愈合;外固定针松动6例、针眼感染5例,予拆除外固定、针眼换药等处理后感染得到控制,未发生骨髓炎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能够为GustiloⅢ型开放性损伤提供有效固定,是损伤控制骨科手术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封闭式负压引流(VSD)技术合并骨折固定术治疗伴严重软组织损伤的小腿开放性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8年9月至2011年7月收治32例小腿高能量损伤患者,男26例,女6例;年龄16 ~60岁,平均30岁.创面面积为6cmx6 cm~22 cm×26 cm,均采用急诊清创术,具有正向冲洗功能的负压引流护创材料封闭创面,同期应用外固定支架或钢板固定骨折,皮肤缺损较大者采用植皮或邻近带血管蒂皮瓣转移二期修复创面. 结果 30例患者术后获8~15个月(平均12个月)随访,2例失访.患者骨折均获愈合,愈合时间为3~ 12个月,平均5个月,愈合率为100%.患者伤口均完全愈合,无伤口感染、伤口裂开等并发症.4例患者发生钉道感染,2例发生骨延迟愈合,术后12个月拆除外固定支架,1例创面较大者内固定失效,二期行外固定支架固定术,8个月后拆除支架获临床骨性愈合.结论 VSD引流术同时行骨折固定术治疗伴有严重软组织损伤的开放性骨折,一期选择合适固定方式,骨折可以实现早期临床愈合,较大面积软组织缺损者不适合内固定术.  相似文献   

19.
腓骨中段“Z”形截骨延长重建外踝一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腓骨中段“Z”形截骨延长重建外踝一例俞立新马锁坤患者男,47岁。1993年12月17日因车轮压伤左小腿、踝部致开放性骨折,伤后2小时送我院。检查见左小腿中下段胫前7cm纵形伤口,骨折端刺出。左外踝部8cm“L”形伤口,骨外露。摄片示:左胫骨中下段横形...  相似文献   

20.
骨外固定加压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附107例报道)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评估骨外固定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107例胫骨开放性骨折骨外固定加压治疗。将伤口彻底清创后,交叉穿针骨外固定。稳定性骨折复位后可直接加压固定。对不稳定骨端和粉碎骨块(片)整复后先用1~3枚螺钉固定,不剥离骨膜,使分离的骨折端和骨块互相靠拢以增强骨折端的稳定性。小腿中上段软组织缺损选用腓肠肌内侧头或腓肠肌肌皮瓣转位修复,中下段用邻近筋膜皮瓣覆盖。结果107例中94例伤口一期愈合(87.8%)。骨折愈合时间4.5~6.5个月,平均5个月。结论骨外固定加压是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其固定确切、操作简单,对骨生长的生物学及生物力学环境影响小,有利于骨折愈合:钢针远离骨折端,对骨端的血循环干扰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