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介绍急性主动脉夹层内科药物治疗的经验。方法对明确诊断为急性主动脉夹层的9例患者基本情况、治疗过程作一分析。结果9例患者5例临床治愈,2例外院手术治疗,2例死亡(2/9,22%)。结论严格控制血压在目标范围是急性主动脉夹层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邱丽萍  杨冬梅  王书鹏 《吉林医学》2010,31(14):2026-2027
目的:探讨内科治疗主动脉夹层的观察和护理。方法:对12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患者中,通过降低血压、减慢心率及降低心肌收缩力等治疗和一系列观察护理后,9例病情好转,其中5例转往上一级医院,3例死亡。结论:对受条件所限的县级医院经内科治疗的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通过严密的观察护理及合理治疗,在急性期控制夹层的进一步扩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急性胸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76例胸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前均经超声心动图及胸部增强CT检查明确诊断,其中Stanford A型胸主动脉夹层41例,行Bentall手术29例,Wheat手术2例,升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1例,深低温停循环(DHCA)下行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替换(包括同期象鼻手术)9例。B型胸主动脉夹层35例均行腔内隔绝手术。结果 41例StandfordA型患者手术死亡3例(7.3%)1,例术后2个月死于抗凝过量致颅内出血,3例远端夹层复发。35例B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1例术后死于消化道出血。结论急性胸主动脉夹层只有及时明确诊断,积极手术治疗,才能有效挽救患者的生命;主动脉弓替换时应加强脑保护,DHCA时选择性脑灌注效果好;B型夹层采用腔内隔绝术创伤小,效果佳。  相似文献   

4.
崔卫东 《中原医刊》2009,(21):67-68
目的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分离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8例急性主动脉夹层分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8例主动脉夹层分离的患者,15例手术成功,2年后复查支架无内漏、无移位,位置良好:结论通过对本组临床资料的总结分析,提高了对急性主动脉夹层分离诊断治疗的认识。DeBakeyⅢ型患者通过血管腔内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升主动脉及全主动脉弓替换加支架"象鼻"手术治疗DeBakeyI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经验。方法对11例DeBakey-I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升主动脉及全主动脉弓替换加支架"象鼻"手术,其中急性主动脉夹层2例,慢性9例。均在深低温停循环、低流量选择性脑灌注下手术。结果 11例患者主动脉阻断时间为(102±22)min,体外循环时间为(159±34)min,选择性脑灌注时间为(26±12)min。均顺利手术,无住院死亡患者。手术后昏迷1例,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自动出院;术后出血二次开胸止血2例;意识障碍2例,1周后恢复。结论升主动脉及全主动脉弓替换加支架"象鼻"手术是治疗急性与慢性DeBakey I型主动脉夹层安全及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9例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超声诊断临床价值.方法:对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9例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进行总结分析.结果:De Bakey Ⅰ型3例,Ⅱ型1例,ⅢA型3例,ⅢB型2例,3例明确其破口,2例心包少量积液,2例主动脉瓣反流,均经增强CT扫描及血管造影证实.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急症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快速诊断急性胸主动脉夹层的操作方法、适应症、并发症、安全性及准确性。方法对急诊中疑诊为急性胸主动脉夹层的病人进行急症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在29例疑诊急性胸主动脉夹层的患者中,27例配合良好,顺利完成了急症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应用该方法,18例急性胸主动脉夹层患者全部得到确诊,其中典型的胸主动脉夹层13例(A型:9例,B型:4例);不典型的胸主动脉夹层(胸主动脉壁血肿)5例;9例无胸主动脉夹层的患者也全部得到明确。操作时间为182(69~352)秒,从入院到确诊时间36(20~100)分。急症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中无严重并发症。急症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急性胸主动脉夹层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100%。结论应用急症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快速诊断急性胸主动脉夹层准确性高、安全、无明显并发症,可缩短确诊时间及入院时间,明显降低该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无痛性急性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效果,分析如何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提高无痛性急性主动脉夹层的诊断率.方法:以我院收治的50例无痛性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为研究对象,对50例患者治疗期间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并总结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诊断与治疗过程中的作用.结果:50例患者中,35例由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确诊为无痛性急性主动脉夹层.其中,超声心动图对Ⅰ型主动脉夹层确诊率为93%,对Ⅱ型主动脉夹层的确诊率为87%,对Ⅲ型主动脉夹层确诊率为54%,总诊断检出率为70%.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无痛性急性主动脉夹层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检出率,对主动脉夹层患者的病情发现、病情诊断、预后判断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22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22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因夹层撕裂导致急性心包填塞死亡,2例转上级医院途中猝死,其余好转出院。结论:主动脉夹层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进展快、死亡率高,如早期诊断并积极处理,可使患者渡过急性期,并为以后手术治疗提供机会。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血浆D- 二聚体(D-D)水平在急性Stanford A 型主动脉夹层和非ST 段抬高型心 肌梗死(NSTEMI)患者中的差别,探讨D-D 在两者鉴别诊断中的实际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 年1 月—2018 年9 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07 例急性NSTEMI 患者(NSTEMI 组)和104 例急 性Stanford A 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主动脉夹层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浆D-D 水平,通过ROC 曲线分析血浆 D-D 水平对急性Stanford A 型主动脉夹层的鉴别意义。结果 主动脉夹层组血浆D-D 水平高于NSTEMI 组 (P <0.05)。ROC 曲线分析显示,血浆D-D 水平对2 种疾病的鉴别有意义(P <0.05)。结论 急诊检测血 浆D-D 对区分2 种疾病有临床意义。对急性胸痛伴D-D 水平升高的患者,当其他常规入院检查难以与急性 NSTEMI 鉴别时,可高度怀疑急性Stanford A 型主动脉夹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